配種鴿和賽鴿方法有何不同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國鴿界包括台灣在內,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龐大一個愛好群體,但總體來講,中國鴿界無論怎麼龐大,都只是世界鴿界的一個軟肋,從鴿種基礎質量到品繫再到配對方法到賽事規程的嚴肅性,都經不起細細推敲。

經過多年來對鴿友的了解,多數是只看其表而不太懂得追求鴿子內在實力,這正是中國鴿界最落後的選鴿方法。他寧願喜歡電腦修改過的照片,相信鴿子上手的感覺,也不注重鴿子內在實力。這一點和國外鴿界差之甚遠,國外鴿友看中的是鴿子的一滴血,即使身材、毛片、骨架等等怎麼差不要緊,因為他們懂得只要互補,這些問題都不是難事,能擁有這一滴血才是關鍵,信鴿不是因為外表多美而聞名,而是要能飛而聞名於世界。而中國鴿友是必須先講其外貌,其手感等等優勢,再講其血統,這是選種一大忌而不知。

如果中國鴿友還是保持其表而選擇種鴿,繼續保持現在的狀態而不轉變到現實當中來,10年後中國鴿子幾乎會退化成觀賞鳥而無能力飛翔,再喊是天氣不好,是雷達開放,是嫦娥回歸地球的藉口也只是痛快在嘴上,輸的是自己的錢包和時間。

很多時候和鴿友聊天,喝茶當中總結出一個規律,剛養鴿子的人不相信什麼血統,在他們心目中鴿子就是亂撞的,天落裡一樣有好鴿子。這種鴿友暫時的思維很難給他們灌輸一些更深的養鴿知識,所以還是不語為好。

養過幾年之後的鴿友,會慢慢地接觸一些養鴿知識,但是還是一知半解,多少明白些天落或者別人淘汰鴿中想找到好鴿,確實是大海撈針,在意識上開始有些改變。此時他們又希望得到好鴿子,又怕別人的價錢太高,所以還是上了一個台階,走進了中等鴿友之間,在這一個級別中徘徊,引種。

超過10年的鴿友,一般不會再怎麼引進鴿子,因為這類鴿友經歷了當初養天落鴿,中等鴿友階段都已經徘徊過,最後他們必定要再上一個台階,就是必須要引到好種才能坐在巨人的肩上。如果10年還養不好的鴿人,那就什麼也不用講了,本身就是玩家。可要想站在巨人頭上,那還需要繼續努力在配對和育種上下些工夫,所以人的成功必定要經歷幾個階段後方可成功,在這麼現實的社會當中,想一步登天的鴿友還是大有人在的。

前面幾個階段是每個鴿友的必經之路,所以養鴿要想成功,你要是離開好種那是不可能做到的,每個鴿友獲得個成績誰都不難,最難的其實還是在育種上,只要你達到能懂自己的鴿子就已經到位了。

做種的鴿子要怎樣配,想獲得成績的鴿子要怎麼配,這裡多少還有些學問,多年來我自己也試過,自己種鴿配種鴿出的後代,歸巢率相當高,總是在中上等的成績中徘徊,只要一雜交,分速必有突破。

在鴿界盛傳著一種說法,黃眼配砂眼出成績,經過多年的實驗,確實如此。但這樣出來的成績鴿,不能重用,可以留下來回血或者走血之用,如果後代不能遺傳者必須棄之,再好的成績已經代表過去。這類鴿子多數本身很能飛,或者也能飛很多關,但後代隻隻都不行,正是飛鴿之相難育種。這類的配法在很多鴿友棚裡都見過,這一年成績不錯,用不錯的成績鴿配對,來年一落千丈,甚至可以導致全軍覆滅。

一直以來我喜歡黃眼配黃眼、砂眼配砂眼,即使成績沒那麼突出,可後代均都遺傳得很穩定。有時兩隻黃眼配會出現砂眼,一旦出現這類砂眼,你今年的成績會有所突破,也許它會是一隻超級賽績鴿,也許是一隻超級種鴿,或者是種賽兼備的超級鴿子。但我不知道別人的鴿子會怎樣,我說的是自己回血10多年黃眼配黃眼出的砂眼鴿子才會是這種現象。

當兩隻黃眼出的砂眼後代,要如何來配對,當然是隔代砂眼配砂眼,絕不配黃眼,這樣下來的鴿子依然不走樣,後代依然可以保持上代優秀的血統,包括09年省賽9名、199名,和14年的018,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眼砂不走樣,抗惡劣天氣的本能不改。

如果本身是兩隻黃眼出的砂眼鴿子再配砂眼,後代必定會出少數黃眼,那麼這只黃眼又會是一羽超級好鴿。濃濃的紅色面砂上會產生黑點,又滿又厚又粗的底砂會顯得鏗鏘有力,這類鴿子如果你想放就放,不想放可以直接留種無妨。

黃眼配黃眼,砂眼配砂眼,我們的目的不是去獲得成績,而是為了保住這路血統的眼砂性狀不變,能繼承上代優良的本質。因為我們看鴿子內在條件是看不到的,所以只有通過直觀的鴿眼去看鴿子內在性狀,一個家族是否穩定、是否快速,其實只有在鴿眼中才能體現出來,其他身材、骨架、毛片一代就可以改良。

自己棚裡有了純種鴿之後,想拿成績,只要你找到真正理想的鴿子雜交,必定會有突破性的分速,這也就是說,雜交互補兩滴血相融合出現第三種優勢。

文:中國信鴿信息網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