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鴿眼的「結構」和「動態」以及「遺傳性」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觀察鴿眼的「結構」和「動態」以及「遺傳性」


為了能讓初學者更好地去觀察鴿眼的「結構」和「動態」以及「遺傳性」,本人詳細的講解一下鴿眼的基本觀察知識,希望養鴿的初學者能深入了解賽鴿的基本要求和認識。

眼睛就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就是體現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眼睛它又是直觀世界的必然利器。

有人說什麼樣的鴿眼都有飛出成績的,但這些人看的卻只是鴿眼的表面,能得好成績的鴿子就肯定有著一個不變的定律,只是這個定律他本人也沒有細心地看出來而已。俗話說,人是否聰明能從眼睛裡看出來,可以說這個人的眼睛是很靈活,很醒目,也就是說明了此人的內心世界要比常人的思維活躍、靈敏度高,那麼這個 「活」也正是我們指的好鴿子不變的定律。

說到「活」,我們首先就來講講鴿眼為什麼要「活」才好,說人是心靈手巧,說鴿是心靈眼疾,所以我們從鴿眼活不活完全可以來判斷信鴿的內心世界是優是劣,也可以說,通過鴿眼的靈活性來判斷鴿子優劣是完全不會錯的。

但話要說回來,信鴿眼睛活動越快的相對越容易丟失,這類鴿子多數屬於急性,當方向判斷失誤時,它同樣急促飛行,等知道飛行方向錯誤時,早已筋疲力盡無力返航,可一旦方向選擇正確,那它一定是名列前茅的。




下面首先講快速鴿子眼睛的性狀:

圖一:快速鴿眼的特徵
解析.jpg



由於中國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東西南北使用的鴿子也多少有些不同,但要是不細心研究的話是不會覺察到有什麼不同的,我們現在只說平原和山區信鴿的鴿眼特徵會有哪些不同之處。

平原鴿眼睛特徵:
平原.jpg



第一,平原快速鴿多數可以不掛黑前盪角,越晴朗的天氣越可以不帶黑盪角,但鴿眼底砂一定內外滿到邊緣線,色彩要亮,色彩不要暗淡渾濁,面砂越薄、越鬆散些越為快速。一般在北方平原對比賽鴿子的內線口和眼志寬窄要求不高,只要有就行,只要底砂亮彩,面砂通透加上本身的體能和定向,就可以完成競翔,但鴿友要求的並不僅僅是競翔,還要在比賽當中飛出成績,才能對得起自己一年的心血。






1、山區快速鴿眼的特徵 2、中距離快速鴿眼睛 3、長距離抗惡氣候鴿眼
123.jpg

第二,南方山區對鴿眼的要求就非常高,多數是什麼天氣飛什麼眼砂什麼色素都十分的重要,和平原鴿大體上的區別在於,南方山區鴿眼的特點是必須要帶黑盪角,眼志色素越黑的越能抗霧天,眼志、內線口越寬越全就越能飛長距離,但要與身體條件吻合。

那麼我們就要注意眼睛的動態了,鴿眼在高速飛行時起來了什麼作用:

第一,視覺效果好的可以高空看幾千米以外。

第二,光線強弱的調整。

第三,高空下望時起到一定焦距作用。

鴿眼有很多種動態,這一點也是很多鴿友沒去觀察的,瞳孔有一收面砂一轉,一收兩前轉,一收前後轉,還有的穩定鴿在瞳孔收縮後要間隔零點幾秒才轉動一下,所以我們要判斷鴿子的速度,鴿眼的動態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



第一章 鴿眼動態
1.jpg



第一,我們看鴿眼是想知道什麼樣的是好鴿子,所以我們去研究鴿眼,首先要把瞳孔不動的鴿子淘汰掉,所謂死瞳孔的鴿子再好的血統都不能留下來。

第二,身體本身是快速鴿子,但眼睛在強光下瞳孔不能收縮到最小的淘汰掉。

第三,身體本身是快速鴿子,但瞳孔收縮緩慢,沒有力度,面砂不能在瞳孔收縮後瞬間轉動的,這說明這樣的鴿子在思維上是不夠敏捷的,多數能回來也肯定不快。

第四,最好的快速鴿眼,一收兩轉三跳動,就是瞳孔收縮一下,面砂轉動兩次,底砂的肌肉跟著會跳動幾次,這樣的鴿眼視神經敏感,思維活躍,這樣眼睛的鴿子多數在棚里都是名列前茅的鴿子。

第二章 鴿眼結構
2.jpg



為什麼說看鴿眼一定要看面砂的結構呢,剛剛上面我們說了瞳孔收縮和面砂的動態,那麼面砂的結構就為瞳孔收縮和面砂動態提供了一定作用。

我們看鴿眼結構前,首先要明白鴿眼每個部位在鴿眼中都起到了什麼作用,這些作用又對鴿子飛行時起到了什麼作用,光說看鴿眼是沒有一點意義的,首先我們把鴿眼分成多個部分來分析。

第一,外圈黑色邊緣線。有些人把這個圈叫育種線,這個是沒有任何道理的,這個圈的色素有黑色、赭石、褐色、土黃等等,但總體上來看,這個圈和品種有很大關係,至於在鴿子眼中起到什麼大的作用,本人不能妄言。

第二,外圈線裡面鬆散的面砂,我們叫它「外砂」。這個外砂在鴿眼的作用是:當瞳孔在暗光時開始快速放大,會把所有的面砂向外擠壓,這個外砂就要為面砂釋放空間,要是外砂太滿,那麼瞳孔就不能放大到與光線相吻合最有利的視覺程度。

第三,面砂,我們看到的浮在底砂上面紅色的一層就叫面砂。一般來說,比賽鴿的面砂都不要太滿太厚,這不利於飛行時瞳孔在光線變化時收縮的質量。面砂分兩層,分上浮砂和盆地砂,兩者相連接。在眼志的外圈像盆地一樣的面砂就是鴿眼中的盆地砂,這樣的眼睛在做種和中長距離都有很好的發揮。

第四,盆地砂的作用。盆地砂也是面砂,只不過是與浮面砂低一層,外與浮砂相連,內與眼志相結合,這個盆地砂的作用和外砂的作用相同,都是在瞳孔收縮時起到了一定的空間釋放作用,所以外砂和盆地砂一定都不能太滿太厚,方為上品。

第五,眼志圈在鴿眼中的重要的作用是調焦作用。它和內線扣相呼應,內線口在強光照射時急速收縮,把瞳孔瞬間收縮到與光照相等的大小,當暗光時眼志會瞬間把縮小的瞳孔拉回與暗光相等的大小。所以內線扣和眼志正好是里拉外拽,使瞳孔隨時與光線相呼應,保證眼睛保持觀測物體的清晰程度。

眼睛結構的不合理,是導致鴿子在光線變化下視覺模糊的關鍵因素,所以眼砂結構與飛行速度息息相關。有些眼砂結構實在不合理,視覺與光線在飛行時總是不能相吻合時,就會導致視覺模糊,飛行不快,並且容易迷失方向而丟失。所以鴿眼不能不看,並且一定要看,再加上身體的綜合素質,那麼你就基本贏了一大半了,要是不看鴿眼,就等於丟掉半壁江山。

第三章 什麼是種鴿眼

很多人都會以為鴿眼根本不重要,只要不瞎就可以飛,那就大錯特錯了。上面已經說過了,用於比賽鴿子的面砂一定要薄,要為瞳孔收縮起到一定的空間釋放作用,這樣可以讓瞳孔能在任何光線下調整視覺的清晰度。那麼有人會問,那這樣的眼睛不就是一流的鴿眼了嗎,還分什麼種鴿眼飛鴿眼呢?對,這就是配對時的關鍵,也是能不能繼續發揮的問題所在。很多時候此鴿飛得好,再配就不行,也正是不懂鴿眼配的重要環節,導致鴿眼退化。
3.jpg
4.jpg
5.jpg







1、快速鴿中性鴿眼 2、中距離中性鴿眼 3、長距離中性鴿眼

以上三張圖片都是鴿眼中的中性結構,也就是說這樣的鴿眼的性狀好配,也適合於做種鴿,不極端偏向於短距離或長距離。

第一,我們配鴿子絕對不能把兩隻飛鴿眼配在一起,就算後代有發揮也肯定是丟多歸少,到第三代就更不說了,眼砂會極端到退化的層面,導致鴿眼失去戰鬥力,更容易疲勞。所以鴿子快到了一定程度時,我們必須要把它穩下來,這就是配對的上上策,要不然再好的鴿子都發揮不到三代。

第二,要想讓鴿子穩下來,我們一定要找有盆地砂的,眼志寬些,內線口寬些的鴿子來配對,這樣可以讓你快速鴿瞳孔收縮回到穩定的力度上來,沒有力度的瞳孔收縮鴿眼更易疲勞,最容易丟失。

第三,快速鴿眼配回中性鴿眼的目地是在維護鴿眼本身韌性,後代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任何事物都不能一直走向極端,太極端了最好的也就變成最不好了。所以很多鴿友說高價購買的鴿子飛不出來,受騙了,其實不是。除了這羽鴿子真的沒有遺傳之外,鴿眼配對是最重要環節,還有山區和平原鴿眼多少有些不同,只要能摸索出這一個不變的定律,鴿友可以放任自如地把持自己的鴿子。

第四章 極端鴿眼



1、極端種鴿眼 黃眼 2、極端種鴿眼 砂眼 3、極端賽鴿眼
極端.jpg

極端的種鴿眼,在目前賽鴿人的心目中失去了一定地位,比賽不快,留種太慢,所以很多賽鴿家都放棄了這種極端的種鴿。

(1)極端種鴿眼有哪些優勢:極端的種鴿眼在配對時,養穩定品系的鴿友可以找相同眼砂配,這樣出的後代一樣是極端的種鴿眼,可以留種,也可以和極端的賽鴿眼配,這樣就可以出現中性眼砂,也可以比賽,也可以做種之用。

(2)極端種鴿眼有哪些缺點:一般情況下極端種鴿眼不能一次配出賽鴿眼砂,要經過三四代後方能配出賽鴿的眼砂來,所以一般配賽鴿都使用中性眼砂為宜。

(3)我們比賽都喜歡使用第三種極端賽鴿眼的性狀,因為只有這類眼砂結構在公棚或地方賽晴天賽事中才能取得上位名次。但配對就不能這兩種鴿眼繼續配,否則後代肯定發揮不好。很多拍回來冠軍後代不發揮,很可能就是配了同樣極端的賽鴿眼,所以後代不易發揮。

第五章 眼砂配對

圖一:
6.jpg

7.jpg




第一,在北方,我們配鴿子不用選擇帶黑前盪角的鴿子,只要面砂結構好,底砂滿,瞳孔的位置好,眼志和內線口窄一些影響不大,但不能沒有。上圖這樣配是完全用於比賽的鴿子,只適合晴天比賽。

圖二:
8.jpg

9.jpg





第二,飛山區有霧的天氣,我們就必須要選擇一羽是有前黑盪角的鴿子配,最好兩隻鴿子的眼砂都有黑色盪角。上圖如果沒有黑盪角的鴿子,在天氣多變時就容易丟失。

圖三:
10.jpg

11.jpg





第三,這種砂眼和黃眼配是最常見的配對方法。但在北方有前黑盪角的鴿子分速會有些影響,如在南方山區,會最為適宜。這都屬於賽鴿眼砂配對,如果不是又穩又快的情況下,都不適合留來做基礎種鴿,可以留來起到過橋作用。

圖四:

12.jpg
13.jpg




第四,為了不讓賽鴿眼性狀繼續升級到退化的程度,必須要配回中性鴿眼,這樣會加強鴿眼的韌性,不然就會丟多歸少,最後一代不如一代。

圖五:
14.jpg

15.jpg





第五,我們作育種鴿時,儘量不要黃眼X砂眼,更不要改變信鴿眼砂本有的性狀特徵,我們為的是保留種鴿的特性。如果黃X砂,就完全會改變鴿眼的性狀,會出現第三種性狀,所以保留下來的血脈意義不大。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