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賽績皆決於內因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通過鴿子培養、比賽的多年經歷,我從鴿子身上感悟到了在學校時讀到的毛主席語錄裡面內外因辯證關係的真理: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毛主席還說:兩軍相爭,一勝一敗,所以勝敗,皆決於內因。

對鴿子來說,好的遺傳基因,就是好的內因,好的內因,加上好的飼養和訓練,碰上好的天氣,就能出好成績,就能取勝。我們鴿界的人通常說,七分種(血統)、三分養,或者是另外一種比方,但始終不會離開或忽視“種”。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血統或者叫遺傳基因,也就是內因。

鴿子比賽方面的遺傳基因,我的認識有幾個方面:

第一是定位的能力。鴿子在空中飛翔、歸巢,我理解為類似于大海航行的輪船、天上飛行的飛機。飛機與輪船以前靠的是指南針,現在應該靠定位儀,而鴿子在空中飛行,應該說靠的是大腦的定位能力(聰明的程度),來借助太陽和地磁的作用(鴿友們通常的認識),不至於丟失,同時少走歪路,少走大幅度的S型路,來縮短飛行距離,取得好成績,爭取奪冠。

第二是歸巢的欲望。鴿子比賽,除了鴿子的腦力,還要有起決定作用的歸巢欲望。好多鴿友在鴿子比賽出征前,為增強鴿子歸巢欲望,給它進行速配“入洞房”,一會兒半天的,讓鴿子進入亢奮期,“出征”的鴿子,既想歸巢,更想家裡的“摯愛”,那就起到了提速的作用。

第三才是鴿子的飛行體力。因為血統的優劣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鴿子的體力,體力是可訓的,而遺傳基因則是訓練而不及的。當然,好的體力也跟遺傳基因有關。倘若這羽家飛很好,很有體力,但不具備第一第二條的內在關鍵因素,那也是白搭的。鴿友們雖沒有聯繫上哲學的辯證關係,但也經常談到鴿子比賽成績的偶然性與必然性。他們也認為,個別鴿子不是名家血統後裔,取得的好成績也是偶然性的,但名家好血統,必然會出好成績,只是等天時、地利、人和及機遇的出現。

在軍事上,經常有人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鴿界,要想比賽取得好成績,那自家鴿籠裡,非得有一個名血系或多少年積澱下來的優良團隊不可。一個人要想得到一羽真正能飛出好成績的銘鴿,那是難上加難的,說大了就是“難於上青天”。有多少人在一生中能得到幾羽好鴿子?但也有人花大價錢買鴿子。據介紹,溫州就有人在4年前,花25萬歐元在比利時買下當年比賽的冠軍鴿。

有俗話也這麼比喻血統或遺傳: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遺傳基因對於鴿子來說,那是太重要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