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去台中 穿木屐躦鯪鯉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即將到來的6月12日端午節,除了既有印象中的吃粽子、划龍舟外,台中市南屯區舉辦「犁頭店慶端午.穿木屐躦鯪鯉.南屯老街踩木屐」,6月11日晚間7點半在三級古蹟萬和宮前廣場吃枝仔冰、看蚊子電影,6月12日早上9點在老街舉行千人穿木屐踩街,並邀請知名歌手演唱、立蛋、鯪鯉公仔命名票選摸彩等活動,邀請民眾到台中市南屯體驗不同的端午慶典。
92051a5b79f3a57c.jpg

鯪鯉就是穿山甲,躦鯪鯉的傳統有兩種說法,一是早期農業社會因穿山甲有冬眠的習慣,約略於端午時節,村民會齊聚利用鍋碗瓢盆敲打、或是躦地發出噪音,吵醒穿山甲幫忙農地翻土,便於耕作栽種;一是具傳台中市最早開發的地區是南屯犁頭店區域,早先此地原有許多飛禽走獸棲息,但因張國等人來此開墾後,動物相繼遷徙他處,惟有鯪鯉居處在地下與洞穴中衍生,古時穿山甲被視作靈獸的象徵,能為人帶來福運,民眾深怕牠會冬眠一睡不起而帶來災禍,希望能藉由敲盆打鍋、用力踩地製造大聲響,吵醒穿山甲,讓牠持續「翻身」,翻身越多次,為地方帶來的福氣跟人才就更多。
2012121373607009.jpg

原本端午叫穿山甲起床的「穿木屐躦鯪鯉」活動,在民國50年代只是地方小規模的木屐賽跑活動,跨大為70年代的社區文化活動,延續至今變成端午正午時分,在犁頭店福德正神與萬和宮媽祖請神儀式後,在老街上舉辦分組四人木屐競走,穿插各式傳統民俗才藝活動,今年擴大區域將東西南北門也涵括在內,結合歷史、信仰儀式與民俗慶典活動,發展出特殊的地方人文和先民智慧傳承。
imagesCAND4IDE.jpg

「穿木屐躦鯪鯉」活動,6月11日晚間7點30分在三級古蹟萬和宮前廣場發枝仔冰、播蚊子電影,端午當天由早上九點開始,活動內容有:木屐競賽、滾鐵圈、夫妻夾球以及成人挑扁擔、打陀螺等傳統節慶趣味競賽,另外現場有摸彩活動,有機會將平板電腦、電動機車等大獎帶回家,台中市府民政局邀請民眾來台中度過不一樣的端午佳節。(詳細活動內容請上台中穿木屐躦鯪鯉活動網頁http://59.120.88.195/dragonboatfestival/查詢)。
420_4b043bdb78980ecbbfce0eb440d5dff1.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