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鴿友:養鴿男人有歸巢性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大渡口:放飛夢想 一世鴿緣一世情
喜歡上養鴿,只因他醉心於鴿子的一切——扇動翅膀的微弱響聲,會讓他莫名激動;鴿哨響起,他的心隨之放飛……對大多數城市養鴿人來說,迷而不癲,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種性情的陶冶。在重慶大渡口區就有這樣一位“信鴿達人”——付汝生。
付汝生今年六十來歲,他從十六歲開始養鴿,因為有著四十餘年的養鴿經驗,被鴿友們親切地稱為老付。老付在自家樓頂搭建了兩間信鴿棚,是用水泥、鋼管和漁網組合而成,他把鴿棚拾掇得有模有樣,讓朋友們羡慕不已。
老付有一百多隻鴿子,每當談及鴿子的羽色、眼砂、足環號、雌雄,他都如數家珍,掌握得一清二楚,甚至是鴿子在飛的時候,從房頂飛過的一刹那,他也能分辨得分毫不差。老付餵養信鴿很講究,光是飼料就分好幾種,由玉米、豌豆、高粱等好幾種混合而成,每天還要在地上放一盆水,讓信鴿洗澡。
老付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泡在鴿籠,放鴿子、打掃衛生、消毒、餵食……雖然辛苦,但老付說從辛苦當中品味出的那份樂趣,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法比的。看著它們產蛋、哺育,他覺得心裡再有什麼不痛快的事,這會兒也早就煙消雲散了。
老付對鴿子的照顧比對自己兒子還上心。他說,如果訓練的信鴿飛出去卻沒有飛回來,他會傷心好幾個禮拜。
養鴿 也培養了好性情
老付這麼迷戀信鴿四十餘年,是有原因的。老付說,養鴿子可以怡情養性,讓人熱愛自然、愛護環境;以鴿會友、參加比賽,更能讓人交遊廣博、舒暢身心。
從事城市規劃的他,為城市建設孜孜不倦地工作了40多個年頭。每當在繁忙的空隙,他就帶著鴿子到我區茶樓以鴿會友,並加入了區信鴿協會組織,每年四月份參加重慶市信鴿協會舉行的在秦嶺的飛行比賽。一路堅持走下來,而今他已經成為了奪冠專業戶。
此外,養鴿協會還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養鴿的男人肯定是位好男人,有‘歸巢性’。”這樣講,並不是無厘頭。因為養鴿人喜歡親自餵養、放飛鴿子,而且非常有時間規律。
“人在外面,想著鴿子的事兒,事情再大也儘量爭取按時回家。”老付就是這樣照顧著他的那群鴿子們。他常說,鴿子是通人性的,它們對幼鴿的照顧、對伴侶的忠貞、對家的眷念讓人感動。
養鴿 亦是放飛了夢想
每當放飛信鴿,老付便會多了一份期待和憂慮。放飛期間,時常眺望著湛藍的天空,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眼中充滿著深深的期盼。他希望自己的信鴿能飛得最快最遠。然而路途艱險,信鴿們有的可能途中被兇殘的老鷹捉去,有的可能被獵殺,有的可能迷失方向……總之,並不是每一隻信鴿都能找到自己的家。但大多數信鴿只要還剩一口氣,都會以一種驚人的毅力堅持飛回來。
等待信鴿飛回的時刻,老付十分緊張,看到信鴿回家時的身影,也會像個孩子似的,淚水閃爍。“就像是看到多年未見的親人般!”老付說,能飛回來的信鴿算幸運的,放飛信鴿的這些年裡,自己有不少信鴿因各種原因都未飛回,這在他的心裡已經成了一塊心病。“這麼多年來,我已經把它們當成是自己家中的一分子。”老付告訴記者,鴿子善良、堅強、執著,是人類的好朋友,放飛信鴿就像放飛自己的夢想,希望它們在藍天中飛得更高、更遠、更快!
喜歡上養鴿,只因他醉心於鴿子的一切——扇動翅膀的微弱響聲,會讓他莫名激動;鴿哨響起,他的心隨之放飛……對大多數城市養鴿人來說,迷而不癲,就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種性情的陶冶。在重慶大渡口區就有這樣一位“信鴿達人”——付汝生。
付汝生今年六十來歲,他從十六歲開始養鴿,因為有著四十餘年的養鴿經驗,被鴿友們親切地稱為老付。老付在自家樓頂搭建了兩間信鴿棚,是用水泥、鋼管和漁網組合而成,他把鴿棚拾掇得有模有樣,讓朋友們羡慕不已。
老付有一百多隻鴿子,每當談及鴿子的羽色、眼砂、足環號、雌雄,他都如數家珍,掌握得一清二楚,甚至是鴿子在飛的時候,從房頂飛過的一刹那,他也能分辨得分毫不差。老付餵養信鴿很講究,光是飼料就分好幾種,由玉米、豌豆、高粱等好幾種混合而成,每天還要在地上放一盆水,讓信鴿洗澡。
老付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泡在鴿籠,放鴿子、打掃衛生、消毒、餵食……雖然辛苦,但老付說從辛苦當中品味出的那份樂趣,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法比的。看著它們產蛋、哺育,他覺得心裡再有什麼不痛快的事,這會兒也早就煙消雲散了。
老付對鴿子的照顧比對自己兒子還上心。他說,如果訓練的信鴿飛出去卻沒有飛回來,他會傷心好幾個禮拜。
養鴿 也培養了好性情
老付這麼迷戀信鴿四十餘年,是有原因的。老付說,養鴿子可以怡情養性,讓人熱愛自然、愛護環境;以鴿會友、參加比賽,更能讓人交遊廣博、舒暢身心。
從事城市規劃的他,為城市建設孜孜不倦地工作了40多個年頭。每當在繁忙的空隙,他就帶著鴿子到我區茶樓以鴿會友,並加入了區信鴿協會組織,每年四月份參加重慶市信鴿協會舉行的在秦嶺的飛行比賽。一路堅持走下來,而今他已經成為了奪冠專業戶。
此外,養鴿協會還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養鴿的男人肯定是位好男人,有‘歸巢性’。”這樣講,並不是無厘頭。因為養鴿人喜歡親自餵養、放飛鴿子,而且非常有時間規律。
“人在外面,想著鴿子的事兒,事情再大也儘量爭取按時回家。”老付就是這樣照顧著他的那群鴿子們。他常說,鴿子是通人性的,它們對幼鴿的照顧、對伴侶的忠貞、對家的眷念讓人感動。
養鴿 亦是放飛了夢想
每當放飛信鴿,老付便會多了一份期待和憂慮。放飛期間,時常眺望著湛藍的天空,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眼中充滿著深深的期盼。他希望自己的信鴿能飛得最快最遠。然而路途艱險,信鴿們有的可能途中被兇殘的老鷹捉去,有的可能被獵殺,有的可能迷失方向……總之,並不是每一隻信鴿都能找到自己的家。但大多數信鴿只要還剩一口氣,都會以一種驚人的毅力堅持飛回來。
等待信鴿飛回的時刻,老付十分緊張,看到信鴿回家時的身影,也會像個孩子似的,淚水閃爍。“就像是看到多年未見的親人般!”老付說,能飛回來的信鴿算幸運的,放飛信鴿的這些年裡,自己有不少信鴿因各種原因都未飛回,這在他的心裡已經成了一塊心病。“這麼多年來,我已經把它們當成是自己家中的一分子。”老付告訴記者,鴿子善良、堅強、執著,是人類的好朋友,放飛信鴿就像放飛自己的夢想,希望它們在藍天中飛得更高、更遠、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