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養鴿人的百味人生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來源:愛鴿之人
文章出處:楚天都市報
「飛鴿傳書」在武俠劇中再尋常不過,如今,賽鴿已演變成了一項體育運動。然而,這並不是一項平民化的運動,動輒幾萬的賽鴿讓普通人望而卻步。
近日,襄陽第三屆鴿王大賽新聞發佈會在一景酒店舉行。會上透露,鴿王大賽將于10月30日開賽,總獎金首次突破百萬,達到101萬元。
這些賽鴿有何特別之處?養鴿人又是如何進行馴養的呢?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多位襄陽知名養鴿人,瞭解養鴿背後的故事。
總獎金突破百萬 「鴿王」最高獎勵44萬元
1月11日,在襄陽第三屆鴿王大賽新聞發佈會上透露,鴿王大賽將于10月30日開賽,總獎金首次突破百萬,達到101萬元。
據瞭解,此次比賽分為三關鴿賽、三關綜合賽、「千元環」單鴿三關綜合賽等8個專案。其中,「千元環」單鴿三關綜合賽獎金最豐厚,第一名可獲10萬元。
去年,太平店鎮王台村人張衛東是這項賽事的大贏家,收穫獎金超過18萬元。
襄陽信鴿協會會長劉慧強介紹,隨著今年獎金的提高,一名參賽者若參加多個小專案的比賽,最高可獲得44萬元的獎金。
說起信鴿比賽,很多市民可能是頭一次聽說。不過,對於各地養鴿人來說,襄陽幼鴿戰績可謂是全國聞名。
2001年底,湖北省鴿協下發了從2002年開始舉辦「正大杯」五省一市幼鴿千公里大賽的通知。當時,這一通知讓襄陽鴿友著實震驚,因為不少養鴿人都擔心幼鴿飛不了千公里。
沒想到,就是「正大杯」幼鴿千公里大賽成就了襄陽信鴿的「威名」。12屆比賽,除第一屆冠軍被武漢鴿友摘走外,後11屆冠軍都留在了襄陽,更為可喜的是,在第七屆至第九屆的賽事中,前十名80%也為襄陽鴿友,前一百名的進獎比例中,襄陽鴿友更達到了80%。
養鴿人愛鴿如命 四層小樓賽鴿「住」兩層
53歲的張榮利是襄陽養鴿群體中的名人。2010年,張榮利培育的信鴿曾摘得第九屆「正大杯」幼鴿千公里大賽全國冠軍。
鴿舍位於四層私房中的第四層,鴿舍旁的小屋內擺放著數十座信鴿贏來的獎盃。張榮利自豪地說,擺出來的獎盃只是一小部分。
走進鴿子籠,只見籠內採取了鏤空設計,糞便全落入第三層,這樣一來鴿籠內並無腥臭味。張榮利笑言,2006年打造這所鴿舍就投入了12萬元,看似信鴿住在第四層,其實佔用了兩層樓。
張榮利稱,他12歲時就開始養鴿,一養就是41年,他對信鴿比對自己都好,一個月的鴿糧就要花費1500元。養鴿養出了成績,張榮利的信鴿價格也水漲船高。
2011年,曾有幾名鄭州人來找他買信鴿,6萬元的高價都沒有打動張榮利。
今年年初,襄陽市信鴿協會舉辦鴿王拍賣會,強制要求獲獎的信鴿參加。現場有人出價18000元買張榮利的信鴿,沒想到張榮利又出價20000元將愛鴿拍回。
因為協會規定,自己拍回還需繳納30%的傭金,張榮利花了6000元才將信鴿贖回。「那些獲獎的鴿子都是我的夥伴,我捨不得賣。」張榮利說。
家中面臨拆遷,張榮利正四處找房源,而他選房的第一標準是能打造鴿舍。張榮利說,他預計投入15萬元再造一個150平米的新鴿舍。
44歲的範文成家住大井臺社區,也是養鴿協會中的名人。「養鴿是我的愛好,我堅信通過養鴿也能養活全家。」養鴿11年,範文成笑言拿到的小獎數不清,通過售賣幼鴿,他也能養家糊口。
社區多對養鴿說NO 信鴿歸巢率跌至20%
大多社區禁止養鴿,這讓不少養鴿人感覺很無奈。「信鴿的空間越來越小了!」信鴿協會會長劉慧強說,隨著城市拆遷,市民紛紛入住高檔社區,養鴿噪音、鴿毛亂飛、鴿屎熏人等問題一下凸現出來。
去年襄陽市信鴿協會會員新增了50多名,劉慧強坦言,高檔社區已不再允許飼養信鴿。
協會成員周雄(化名)就曾因為養鴿和鄰里鬧過矛盾。2012年,周雄搬入了新社區,與他一同搬入的還有20多隻信鴿。之後,鄰里之間常因鴿毛亂飛、天熱異味大、鴿屎熏人等問題大吵大鬧。最終,社區物業對周雄養鴿說了「NO」。
除了養鴿區域變少外,越來越低的歸巢率讓一些養鴿人自己也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劉慧強介紹,高樓越來越多、通訊越來越發達、天氣多變等因素都影響了歸巢率,導致信鴿歸巢率屢創新低。
養鴿人張榮利稱,80年代歸巢率達到90%以上,比賽拿出10只信鴿,一般歸巢都在9只以上,可近兩年,歸巢率僅在20%左右
2013年,襄陽信鴿協會將1786只信鴿運至新野放飛。沒想到,當天僅有276只信鴿歸巢,這讓養鴿人都感到十分難過和困惑。「信鴿通人性,養了那麼久,彼此之間都成了老朋友,飛走了當然會傷心。」張榮利搖搖頭說。
一早一晚放鴿 「路馴」成養鴿新方式
「市區養鴿一來會引來市民投訴,二來城市高樓林立,信鴿飛行受阻。」劉慧強說,目前養鴿人的養鴿方式正在改變。
為了避免鴿糞灑在人們晾曬的衣物上,市區養鴿人會選擇一早一晚放鴿子去飛翔。劉慧強說,放鴿時間一般是早上6時許和下午5時許,飛行時間在1個小時至1個半小時之間。
與此同時,馴鴿的方式正向「路訓」轉變,即養鴿人將信鴿帶到很遠的郊外再放飛,訓練信鴿自行回家,以此減少信鴿停留在市區的時間。
此外,為了讓養鴿人重拾信心,襄陽信鴿協會也將通過提高獎金的方式提高養鴿人的積極性。「趕上禽流感,我們協會的信鴿都是在第一時間打預防針。」劉慧強說,他希望通過更正規的管理模式,讓信鴿協會更加強大,同時讓更多市民認可賽鴿這項運動。
文章出處:楚天都市報
「飛鴿傳書」在武俠劇中再尋常不過,如今,賽鴿已演變成了一項體育運動。然而,這並不是一項平民化的運動,動輒幾萬的賽鴿讓普通人望而卻步。
近日,襄陽第三屆鴿王大賽新聞發佈會在一景酒店舉行。會上透露,鴿王大賽將于10月30日開賽,總獎金首次突破百萬,達到101萬元。
這些賽鴿有何特別之處?養鴿人又是如何進行馴養的呢?連日來,記者採訪了多位襄陽知名養鴿人,瞭解養鴿背後的故事。
總獎金突破百萬 「鴿王」最高獎勵44萬元
1月11日,在襄陽第三屆鴿王大賽新聞發佈會上透露,鴿王大賽將于10月30日開賽,總獎金首次突破百萬,達到101萬元。
據瞭解,此次比賽分為三關鴿賽、三關綜合賽、「千元環」單鴿三關綜合賽等8個專案。其中,「千元環」單鴿三關綜合賽獎金最豐厚,第一名可獲10萬元。
去年,太平店鎮王台村人張衛東是這項賽事的大贏家,收穫獎金超過18萬元。
襄陽信鴿協會會長劉慧強介紹,隨著今年獎金的提高,一名參賽者若參加多個小專案的比賽,最高可獲得44萬元的獎金。
說起信鴿比賽,很多市民可能是頭一次聽說。不過,對於各地養鴿人來說,襄陽幼鴿戰績可謂是全國聞名。
2001年底,湖北省鴿協下發了從2002年開始舉辦「正大杯」五省一市幼鴿千公里大賽的通知。當時,這一通知讓襄陽鴿友著實震驚,因為不少養鴿人都擔心幼鴿飛不了千公里。
沒想到,就是「正大杯」幼鴿千公里大賽成就了襄陽信鴿的「威名」。12屆比賽,除第一屆冠軍被武漢鴿友摘走外,後11屆冠軍都留在了襄陽,更為可喜的是,在第七屆至第九屆的賽事中,前十名80%也為襄陽鴿友,前一百名的進獎比例中,襄陽鴿友更達到了80%。
養鴿人愛鴿如命 四層小樓賽鴿「住」兩層
53歲的張榮利是襄陽養鴿群體中的名人。2010年,張榮利培育的信鴿曾摘得第九屆「正大杯」幼鴿千公里大賽全國冠軍。
鴿舍位於四層私房中的第四層,鴿舍旁的小屋內擺放著數十座信鴿贏來的獎盃。張榮利自豪地說,擺出來的獎盃只是一小部分。
走進鴿子籠,只見籠內採取了鏤空設計,糞便全落入第三層,這樣一來鴿籠內並無腥臭味。張榮利笑言,2006年打造這所鴿舍就投入了12萬元,看似信鴿住在第四層,其實佔用了兩層樓。
張榮利稱,他12歲時就開始養鴿,一養就是41年,他對信鴿比對自己都好,一個月的鴿糧就要花費1500元。養鴿養出了成績,張榮利的信鴿價格也水漲船高。
2011年,曾有幾名鄭州人來找他買信鴿,6萬元的高價都沒有打動張榮利。
今年年初,襄陽市信鴿協會舉辦鴿王拍賣會,強制要求獲獎的信鴿參加。現場有人出價18000元買張榮利的信鴿,沒想到張榮利又出價20000元將愛鴿拍回。
因為協會規定,自己拍回還需繳納30%的傭金,張榮利花了6000元才將信鴿贖回。「那些獲獎的鴿子都是我的夥伴,我捨不得賣。」張榮利說。
家中面臨拆遷,張榮利正四處找房源,而他選房的第一標準是能打造鴿舍。張榮利說,他預計投入15萬元再造一個150平米的新鴿舍。
44歲的範文成家住大井臺社區,也是養鴿協會中的名人。「養鴿是我的愛好,我堅信通過養鴿也能養活全家。」養鴿11年,範文成笑言拿到的小獎數不清,通過售賣幼鴿,他也能養家糊口。
社區多對養鴿說NO 信鴿歸巢率跌至20%
大多社區禁止養鴿,這讓不少養鴿人感覺很無奈。「信鴿的空間越來越小了!」信鴿協會會長劉慧強說,隨著城市拆遷,市民紛紛入住高檔社區,養鴿噪音、鴿毛亂飛、鴿屎熏人等問題一下凸現出來。
去年襄陽市信鴿協會會員新增了50多名,劉慧強坦言,高檔社區已不再允許飼養信鴿。
協會成員周雄(化名)就曾因為養鴿和鄰里鬧過矛盾。2012年,周雄搬入了新社區,與他一同搬入的還有20多隻信鴿。之後,鄰里之間常因鴿毛亂飛、天熱異味大、鴿屎熏人等問題大吵大鬧。最終,社區物業對周雄養鴿說了「NO」。
除了養鴿區域變少外,越來越低的歸巢率讓一些養鴿人自己也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劉慧強介紹,高樓越來越多、通訊越來越發達、天氣多變等因素都影響了歸巢率,導致信鴿歸巢率屢創新低。
養鴿人張榮利稱,80年代歸巢率達到90%以上,比賽拿出10只信鴿,一般歸巢都在9只以上,可近兩年,歸巢率僅在20%左右
2013年,襄陽信鴿協會將1786只信鴿運至新野放飛。沒想到,當天僅有276只信鴿歸巢,這讓養鴿人都感到十分難過和困惑。「信鴿通人性,養了那麼久,彼此之間都成了老朋友,飛走了當然會傷心。」張榮利搖搖頭說。
一早一晚放鴿 「路馴」成養鴿新方式
「市區養鴿一來會引來市民投訴,二來城市高樓林立,信鴿飛行受阻。」劉慧強說,目前養鴿人的養鴿方式正在改變。
為了避免鴿糞灑在人們晾曬的衣物上,市區養鴿人會選擇一早一晚放鴿子去飛翔。劉慧強說,放鴿時間一般是早上6時許和下午5時許,飛行時間在1個小時至1個半小時之間。
與此同時,馴鴿的方式正向「路訓」轉變,即養鴿人將信鴿帶到很遠的郊外再放飛,訓練信鴿自行回家,以此減少信鴿停留在市區的時間。
此外,為了讓養鴿人重拾信心,襄陽信鴿協會也將通過提高獎金的方式提高養鴿人的積極性。「趕上禽流感,我們協會的信鴿都是在第一時間打預防針。」劉慧強說,他希望通過更正規的管理模式,讓信鴿協會更加強大,同時讓更多市民認可賽鴿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