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鴿友等鴿 吃著烤肉聊著天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到了比賽季節,不管你是頂著烈日或躲在鴿舍看臺,但是緊張的情緒,手持長長的趕鴿杆,股東們焦急的等待這是臺灣賽鴿的寫照。
在歐洲不管大小比賽,有名氣的、沒名氣的,比賽就是休閒娛樂。可能兩三人,可能一群人。也有辦個派對烤個肉,輕鬆享受比賽日。

跟臺灣差不多大小的比利時,因為地形的關係,比利時沒有高山所以每人平均可使用的住家就非常大,但是鴿舍占的面積都只有一部分。加上鴿舍的建造及操練方式,比賽等鴿時,基本上都是離鴿舍20公尺。等到看到鴿子時在手拿裝著飼料的容器,搖阿搖發出聲音,再喊著COME COME (來 來)等鴿子確定進鴿舍後再才會跑進去打鐘。

歐洲的賽鴿就跟所有運動一樣,棒球、足球、籃球,在小學及青少年階段就是玩得開心就好,不像臺灣少棒、青少棒曾是世界第一,因為我們將小孩當成年人的職業來訓練。結果一到職業運動全都掛了,即使有少數幾人擠身大聯盟,但球隊也不願簽多年合約,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選手可能小時候操壞了。

歐洲鴿友都是職業養鴿家

賽鴿也一樣,在比利時、荷蘭、德國、法國及現在興起的東歐就有超過十萬以上的養鴿人口,在這麼多鴿友中絕對不超過一百人是職業養鴿或職業管理。所以很多鴿友認為歐洲人賣鴿子是鴿販、都是職業養鴿,那是因為沒去過歐洲,不了解他們的賽鴿文化,養鴿就跟養狗、養貓、養魚一樣的是平民百姓休閒娛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沒有獎金哪來的職業

歐洲、日本是不允許獎金制的,即使鴿會私下有辦一些指定鴿,但那個總獎金可能比不上臺灣一隻透龍下注的錢。

有同好一定會有買賣,鴿、狗、貓、魚、馬都一樣,但是這麼多同好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賣出他們培育的鴿子,有些國家因為國外市場少加上沒獎金收入,年輕人不養,荷蘭、比利時及日本比起十年前人口少了近一半。

違反自然法則的訓練與比賽

目前只有臺灣及崛起中的大陸是將鴿子當作職業工作,臺灣則是用盡手段使盡各種辦法要他回來。如果這樣的操練鴿子方式,在歐洲肯定會被動保協會檢舉。所以他們不會這麼做,包括很多鴿藥是不能使用,違者是取消得獎頭銜,那是為了長遠品種的考量,來過臺灣的歐洲鴿友也很難想像臺灣為什麼要這樣磨練鴿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