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三種疾病的防治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文:中華信鴿
鴿壞疽性皮炎的治療

是典型的「鴿壞疽性皮炎」,又稱「鴿壞死性皮炎、鴿蜂窩組織炎、鴿壞疽性肌炎」。此病散發卻並不少見。且禽鳥、哺乳動物以至人均可感染髮病,是人(禽鳥)畜共患病。

它是由「腐敗梭菌」又稱「敗血梭菌、A型魏氏梭菌」感染所引起。主要是通過傷口或創面接觸感染,即凡是有皮膚破損的地方都具有感染力。好發于胸、腹、背、腿、翼尖、翼腋窩等部位。感染後出現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呈紫色腫脹、壞死和潰瘍;出現黑色濕性壞疽,並散發出陣陣腐臭,羽毛污穢不潔;患處皮下深部水腫,皮下可產生有氣體,肌肉呈灰褐色,肌束間水腫或水氣腫。

治療:

⑴ 急性感染:青黴素10萬單位,肌肉注射,8-12小時一次,對敏感菌具特效,連續使用7天;青黴素口服無效、外用效果不理想,鴿主和鴿接觸者對青黴素有過敏史鴿舍禁用。

⑵ 泰樂菌素膠囊(龍園喉清寶),口服,每次二粒、每日二次,連續使用7天。

⑶ 四環素,5萬單位,口服,每日二次,首次10萬單位,連續使用7天。

⑷ 鴿舍群體預防:泰樂菌素可溶性粉(龍園喉必清)供飲,連續使用7天。

⑸ 加強鴿舍消毒;發病期間,鴿停止沐浴。

⑹ 加強人類自身保護:接觸病鴿需消毒雙手,不能揉眼、擤鼻、吃食物,打掃鴿舍要勤洗手;有皮膚損傷、帶有創面者不要進入鴿舍,尤其不能接觸患病鴿。

針對支原體感染的處理

這是典型的支原體感染(即「黴形體病」,俗稱「黴漿菌感染」)。病源體來自于親鴿,對於已經發病出現症狀的雛鴿,其呼吸系統已經出現氣囊增厚等不可逆病理改變,治癒後多數也成為亞健康帶菌鴿,更不可能為您帶來幸運。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治療保姆親鴿,嚴格按療程進行支原體清理,對於反復出現類似情況的親鴿,則吊銷其嘔雛資質。

此外,支原體病是人畜共患病,育鴿人也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信鴿氣囊炎的治療

是典型的氣囊炎,又稱「鴿皮下氣腫」,是氣囊壁穿孔所致。引起的真正病因目前不是十分清楚。多數為全身感染性疾病的局部症狀表現,如大腸桿菌、嗜血桿菌、支原體、麯黴菌、毛滴蟲、鼻病毒感染等都可引起。由於氣囊壁很薄,一般劑量藥物很難達到有效抑菌濃度。

如是參賽鴿,既然氣囊壁已經遭受創傷(是不可完全修復的病理損害),只能忍痛割愛。優秀種鴿常規處理:用消毒針穿上縫線,用酒精濕性消毒後,在鼓起的氣囊中央選最薄處,在皮膚消毒後,直接貫通穿過鼓起的氣囊,跨度至少2-3釐米,將留在外面的線兩端松松地打個結。待氣囊逐漸消癟後3天,即可拆除。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