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真的是賽鴿健康的最佳保健品嗎?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大蒜真的是賽鴿健康的最佳保健品嗎?

  很多鴿友在賽鴿保健中喜歡使用大蒜,美其名曰“自然養鴿法”,我們通過百度搜索“大蒜、賽鴿”等關鍵字時,也能看到很多鴿友和同行寫的關於大蒜對賽鴿健康起到的作用。因此,很多鴿友喜歡使用大蒜水或榨汁後喂給種鴿或賽鴿。

  通過相關的文章,我們看到鴿友們所撰寫和提供的很多文章中,提到“大蒜是一種百合屬植物,在我們所住的地區也有栽種,蒜瓣生出的球莖可以食用。在歷史上,大蒜的療效始終令人著迷。埃及法老以大蒜和洋蔥的雕塑模型陪葬,一張埃及的紙莎草(西元前1500年)上寫了22種大蒜的特性;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提斯(西元前460-377年)及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西元前384-322年)均稱許大蒜的治療特性。在民俗醫療中,大蒜有無數的用途,例如燃燒成串大蒜和辣椒來進行室內消毒。Balthazar Francisco Ramirez(1629年)認為,大蒜、苦艾草和菊蒿三者結合可作為驅蟲藥。在獸醫學上,大蒜加入其他成份可以對抗鳥類的氣管開嘴蟲(Syngamustrachea)。在人類醫學上,大蒜用來刺激胃功能並作為對付腹瀉、腸炎的殺菌藥。而對某些慢性肺病和高血壓,大蒜也有奇效,它能降低血壓,抑制血塊凝結,所以能預防血栓塞。此外,它也能降低膽固醇,增寬冠狀動脈,因而避免腦硬化和心肌梗塞。大蒜還可降低血糖,如果食用份量足夠,還可發揮心肺解毒功能,達到理想的血液濃度。在這種情況下,呼出的氣息會有濃厚的大蒜味。近年來,科學家們相當熱衷研究大蒜及其抗癌性,多項流行病學報告指出,大蒜對若干和消化系統有關的癌症有一定療效。”“鴿主最感興趣的一點應該是將大蒜作為驅蟲藥,但是過去的文獻顯示,它作為驅蟲藥的成效不彰。‘我曾將一粒蠶豆大小的蒜瓣放入鴿嘴中,但它無法治療線蟲及圓蟲感染。’一份發生表於2011年的報告研究了以蒜素治療受圓蟲感染的雞隻(Velkers及同事們)。這項研究將450只雞分成幾組,其中兩組以不同濃度的蒜素治療,另一組則以驅蟲藥治療。結果顯示,只有投予化學藥劑的那組不再有寄生蟲。研究小組因而下結論:蒜素無法作為傳統驅蟲藥的替代品。鴿主不要心存幻想,如果要驅蟲,還是要用傳統驅蟲藥。雖然在實驗室裡,透過微生物接觸新鮮蒜汁,蒜的抗菌特性很容易控制,但是用在鴿子身上卻又是另一回事。不過以老鼠做的實驗證明,適量的大蒜可促進腸內益菌的生長,對於某些營養成份的吸收有正面效果。”有的鴿友說“給賽鴿飲用大蒜水,省錢、省力!”,最神奇的是有的鴿友說:“常喂賽鴿大蒜不僅可以防治賽鴿疾病,還可起到日常保健增強賽鴿體質的作用。平常起到使賽鴿健胃、利尿、祛痰、強精、解毒、強肝,賽期可使賽鴿迅速達到巔峰狀態,歸巢後可使賽鴿迅速恢復疲勞。可以說常喂賽鴿大蒜百利而無一害。”

  凡此種種,網上對大蒜的神奇功效的吹捧基本達到了頂峰,似乎賽鴿只要每天喂大蒜,比賽奪冠就不是夢了!

  大蒜有許多有益健康的功效,因此備受鴿友的青睞。事實上呢,我們看到大家一味地看到大蒜的功能,卻鮮有研究大蒜的副作用甚至於毒性作用的相關課題。大蒜雖然殺菌力強,好處多,卻並不是百無禁忌,不是所有的鴿子都適合。

  中醫認為“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其道理簡單講就是“適量促進、過量妨害”。如果幼鴿吃了過量的大蒜,則會導致克伐正氣,出現過猶不及的情況,反而引起上火、眼房水增多等情況。

  《本草綱目》指出:“大蒜,辛,能散氣,熱能助火,久食傷肝損眼。”大蒜性味辛溫,吃多了容易導致肝血虧虛,因此食蒜過度可能會傷肝。同時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血充足可以養目,肝血虛則目無所養,表現為視物不清、雙目乾澀。現代醫學也認為,大蒜對眼黏膜有刺激作用,所以,對於種鴿和幼鴿來說,不宜多吃蒜,否則會導致肝血虧虛、肝火上升、助火傷目。

  大蒜食用過量,還容易引起貧血症狀及使胃黏膜受到強烈刺激。實驗表明,用大蒜精油飼養老鼠,老鼠的紅細胞會遭到破壞,導致老鼠會患上貧血。這意味著大蒜對賽鴿的紅細胞也可能產生危害。同時,由於大蒜的刺激性,多吃對腸道將產生危害。這也是我們在臨床試驗時,發現連續給賽鴿喂5天大蒜片後,賽鴿舌尖嚴重發白,檢測紅細胞數量,發現與未飼喂前下降30%以上。因此,如果在比賽時期,賽鴿血液迴圈非常重要,儘量少喂或不喂大蒜,以免造成血液迴圈障礙而影響賽績!

  我們臨床研究發現,賽鴿發生細菌性的腸炎、腹瀉時,不宜用大蒜水來治療。大蒜素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促進體液滲出,使病情惡化。

  賽鴿定向最重要的是腦部的“哈德氏腺”,這種豌豆大小的腺體,富含脂質分泌物的功能,與其它淚腺的分泌物一樣,對賽鴿的眼睛具潤滑和保護作用。如果長期服用大蒜水,容易造成賽鴿哈德氏腺體退化,導致定向功能逐步減退甚至萎縮。這是值得我們嚴重關切的!

  在此建議廣大鴿友,不要迷信所謂的“秘方”和“經驗”。經驗之所以被稱為“經驗”而不是“真理”,是因為經驗它具有一定的實效和空間性,卻不具備普遍的適用性。這也是很多所謂“祖傳秘方”的經驗,只能在小範圍流傳,卻無法推廣的原因,而“真理”卻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性。

  科學養鴿,一定要從正知正信開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