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誘發的不同疾病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文章出處:賽鴿資訊網

文、授權:左特塔勒博獸醫
翻譯整理:翰典邱淑芬手機0956276150
Xuite日誌網址:cht.tw/x/7ctb6
臺灣高雄市鳳山區郵政8號信箱83099


副黏液病毒(內地稱新城疫)
此病是副黏液病毒引起,於鴿子典型地有神經症狀的臨床症候,而且是高傳染性。自從它第一次出現,很快地蔓延幾乎全世界,在感染區域對鴿群造成巨大的傷害。

病史
引起疾病的病毒可能在北非1980年代初,從這兒散播到義大利,然後傳染到其它的地中海國家,不久,整個歐洲大陸接著英國然後北美。

造成鴿子生病之副黏液病毒的變體(簡稱信鴿副黏液病毒)發展自新城病毒,不會影響鴿子的副黏液病毒的突變。突變的病毒已經有能力把它自己附著在鴿子體內的某些細胞,侵入它們、增殖及誘發疾病引起嚴重的症狀,因位鴿子先前從未碰到這種新的信鴿副黏液病毒,它的襲擊幾乎完全地突襲它們的免疫系統。只是幾乎,因為有些已經經歷過原始的副黏液病毒(引發雞隻新城病的病毒)。然而這病毒不會讓鴿子生病,因為強壯結構的相似點,它提供某程度的交叉保護作用對抗信鴿副黏液病毒。雖然較少程度上的相似結構,但是它們完全充當身體免疫系統的提示,鴿子會被信鴿副黏液病毒感染。即我們使用這交叉保護作用,在那時使免疫的鴿子利用新城病病毒對抗信鴿副黏液病毒。

注意
副黏液病毒包含引致人的麻疹與狗的犬瘟熱之病毒。這些病毒型是很特定物種,即它們只能夠感染一種或非常少的物種。信鴿副黏液病毒是完全新型的病毒,如何能未被懷疑地和不可預料地發展及它們如何感染某單獨物種的舉例。我們也可以舉出小去氧核糖核酸病毒讓狗腹瀉的例子,病毒突變的結果引致貓生病,其散播全世界及在短時間內毀滅幾乎三分之一對它是容易感病的狗。

傳佈
信鴿副黏液病毒是高傳染的病原,即容易從一群散播到另一群及在易感應的(未注射疫苗的)鴿群能傳染大量的鴿子。在高比例的感染情形特別於幼鴿,能造成死亡。在體內,病毒闖入血流到達幾乎全部的器官。在理論上,結果它能從被感染鴿的體內以任何的分泌物被釋出。它經由它們的眼睛、鼻和口感染給易感病的鴿子。信鴿副黏液病毒在被感染的鴿舍內,鴿子對鴿子的散播典型地比較慢。從前在那時疫苗注射尚不是普遍應用,這給了鴿友機會趕快地給被感染的鴿群注射疫苗以阻止病毒散播給沒有感染的鴿子,因而拯救他們大部分的鴿子。然而這樣的日子不再有了,因為自從病毒變得這麼蔓延,所以預防保護對抗它是尋常的。

信鴿副黏液病毒飲起疾病的特徵是它們的長潛伏期。從感染到首次症狀出現的時間很少短于一周,而比較經常是許多星期,可能6周,但是也知道潛伏期有長至12周!在未注射疫苗容易感染的鴿群因為需隔離3個月,如果執行,這事實讓流行病的預防困難,其事實上不是實際可行的需求。那麼這是給鴿群定期注射疫苗的另個理由。

病毒使其痛苦的傷害最常見於未及時注射疫苗的選手幼鴿群。比較大的鴿子當它們從賽事返回時帶著病毒,雖然它們自己沒有生病(當然,假設它們已經及時接受疫苗注射!),它們感染無防護的幼鴿群因此造成大量死亡。

傷害
信鴿副黏液病毒進入易感病的身體之後開始襲擊靠近感染位置的細胞。病毒在它們的內部增殖,然細胞被破壞之後它闖入血流,因此有能力幾乎到達體內差不多的任何細胞。還有它的最大親和力(我們幾乎可以說吸引力)是對中央神經系統的細胞和腎臟的細胞。

在進入易感病的鴿子之後病毒立即不拘鴿齡的感染,所以在信鴿副黏液病毒的病例沒有倖免,即使鴿子年長,如環狀病毒的情形。因此它主要用疫苗注射,我們希望能提供保護對抗它,即以主動的免疫作用,雖然感染鴿從疾病存活也發展免疫性。

症狀
病毒首要地襲擊神經系統和腎臟,次要地是腸壁細胞,它的主要症狀也牽連這些器官。

神經的症狀是最普遍。鴿子的頭顫抖、它們以奇特的方法扭轉它們的脖子,有時太多次使得它們的頭頂朝向地上。它們的行動過程是紊亂的,它們時常旋轉、搖晃地走,及歪向一邊與向後地翻跟鬥。有這樣嚴重症狀的鴿子不可能啄食飼料,但是即使有較輕微症狀的鴿子吃料和飲水會是個問題。此病也能伴隨跛足、一邊或是兩邊的翅膀下垂,也可能是腿無力。

其它的典型症狀是大量的水「腹瀉」,有時幾乎接連地排出使得籠舍地板看來好似用水管沖洗過。我們把腹瀉用詞框上那是因為這排泄不是來自腸,因此不代表真正的腹瀉。在病毒襲擊之下,大量的液體從腎臟釋出:受損的腎組織沒有能力實行它們製造尿濃縮的功能,所以它變成不正常地充滿水又大量。假如腸壁尚未被破壞,我們會看到在鴿舍地板上此病在泄殖腔內混合而成的排泄物的特徵:一灘水在中間有不多的杆狀正常糞便段。大規模地失去水分伴隨著增加的口渴,可看見經常飲水,程度上鴿子依然能夠吃料飲水。如果不行,它們很快地變成脫水和死亡。

經驗暗示在大多數病例兩組症狀都存在的,雖然有實例報告一症狀不見了;不是神經的症狀出現,沒有不正常的尿排泄就是存在充滿水的假性腹瀉,但是神經系統沒有損傷。我們注意到在一些病例也報告過淺綠色糞便指出繼發性的腸感染。

有時候少數的感染幼鴿沒有顯露先前所說的任何症狀卻突然死亡。在較不急性的情況會出現前述的症狀。病被拖延,幼鴿花更多時間活下來無法正確地生長。它們也可能出現水的假性腹瀉及經常承受生長的羽毛混亂(無秩序)。

有些比較大的鴿子完全地度過此病,而且幾乎全然不顯出任何症狀。它們的吃食量未減少,它們的行為沒有改變,但是倘若參加比賽,它們沒有能力有最佳情況翔賽。這些鴿子縱使幾乎不表現信鴿副黏液病毒,也顯而易見的比較可能屈服於另外的傳染病。

雖然信鴿副黏液病毒通常造成特有的症狀,無論如何它造成的傷害有時能與其它的疾病混淆。基於此因,信鴿副黏液病毒引致的疾病必須與下列情況有所區別:

~副傷寒,因為它的神經症狀。
~腺病毒Ⅰ型,因為它能引發水的腹瀉。
~腺病毒Ⅱ型,因為它能讓鴿子突然死亡。
~中毒,因為它的神經症狀,因為它能造成跛足與突然死亡。

治療
鴿友時常很快地處理掉有信鴿副黏液病毒症狀的鴿子,它們的復原在任何情況是無望的及它們只會傳染其它的鴿子。不管如何,後者的聲稱是非常真實的,前面則不正確。大量的成鴿自此病存活而在大部分的情況復原是完全的:它們的翔賽表現沒有受到不利的影響,而它們的生殖也沒有被不利地影響。在許多國家進行的試驗顯示受試的鴿子度過了疾病沒有成為病毒的帶菌者。從所有這些觀點,我們應仔細想想是否要撲殺鴿子,特別是不容易代替的重要鴿子或是我們應該努力嘗試救它們。

當然,幫助有嚴重的神經症狀之鴿子度過疾病困難是冗長的和累人的工作。但是如果我們要著手這過程,我們先要隔離它們遠離其它的鴿群,然後為持續的一兩個月,可能甚至三個月的處理作準備!這些鴿子的存活不只靠是否它們得到所需的飲水和飼料供給,而是要給予協助因為它們通常沒有能力自己啄食。把飼料打濕,一次小量餵食,如果可能一天多次。飼料一定要直接放入喉嚨內。飼料必須是容易消化的,我們應避免豆類或豌豆。我們應用合適的注射筒喂水,至少一天3次。謹記它們的身體持續的和大量的脫水,這也意味維他命和鹽分的大量流失,我們應該仔細地注意供應病鴿維他命B和電解質。特別實施定期供應維他命C,B有礦物鹽及葡萄糖。我們也必須保護這虛弱的身體遠離其它的病原對抗繼發的感染,如果可能用標靶的方法以繼發的診斷為基礎。

除了隔離病鴿的處理之外,我們必須給其它的,似乎是健康的鴿子加進預防。直到全部的鴿子度過疾病的難關或是儘早地注射疫苗,否則鴿子不應飛行,及延後配對也是應該的。當然也嚴禁從感染鴿群帶鴿子去鴿市、翔賽、展覽等。

強調在隔離區和另外的鴿舍內每天的打掃與消毒是必須。鴿糞必定要至少一天一次移走,盡可能經常消毒。我們應只使用確實對對抗病毒有效的消毒劑。

注意
當我們決定是否撲殺因信鴿副黏液病毒造成生病的鴿子或努力幫助它們克服疾病時我們應考慮,就我們所見,縱使不給予協助小比例的鴿子從病毒的感染存活。當我們治療它們時,如果我們給予鴿子完全的照顧,感染鴿存活的數量會增加。重點適當疾病打擊時會是死亡,但是那兒也有存活者。自不待言,那些存活的鴿子比起它們運氣差的朋友有較強壯體格和免疫系統。很大程度上這些特質是遺傳的,所以假使我們給它們機會(即倘使我們不撲殺它們),它們會傳遞這些珍貴的特質給它們的後代。我們也能說如果我們任疾病挑選最能活的鴿子,保存這生存能力的未來下代,它們的後代將最可能是更有抵抗力,不僅對副黏液病毒更是對其他的病原菌。

就像所有的飼主,鴿友傾向于跟隨既定的繁殖目的(例如達最大的飛行表現),在挑選那羽鴿子要繁殖之時只注意直接地連結這目的之因數沒有看到其它的,舉例像免疫系統的強度。謹記愈來愈新的病毒正襲擊,也許是時候把這樣的健康考慮回到為繁殖挑選的工作,縱然在短期它們使鴿友致力產生最好成績的時間拖長了。換言之,鴿子的挑選也應該反映它們的一般內科的強健。

或許檢視發生於其它物種之相似的繁殖錯誤是有説明的。眾所皆知疾病造成狗的髖關節變形,在近幾年全球變得普遍。有許多的因素讓狗易於患此病,可是它逐漸增加的普遍出現,無疑地也是由於根據血統執行定規的挑選,例如比較好的追蹤能力或比較強壯的外表,忽略重要的生理醫學的考慮。髖關節的變形在工作犬(德國狼犬、羅威那)是最普遍的,不是意外。遺憾地是在品種或物種之內,當它們達到某程度時突然浮上檯面之前,這樣的繁殖引起的基因問題在物種或品種通常長期保持隱藏,看不見地累積。一旦這發生了,如果暫時地或部分地把其它的繁殖目的放在一邊孤注一擲的努力根除它們會是唯一的成功。

預防
由於信鴿副黏液病毒是非常具有傳染性的和它引致的疾病潛伏期是長久的,預防流行病的傳統措施的成功變得較不確知的。基於此因,要成功地有效保護抗病毒是不可能沒有定期的疫苗注射。通常我們可以說最低程度的保護是給已經注射過疫苗較大的鴿子一年一次的追加注射,而幼鴿的疫苗注射儘早在可能的良機。

幼鴿可以3周鴿齡注射疫苗。給比較大的鴿子疫苗注射一定至少要在賽季之前周因為這是最少所需求的時間(但是更多時間更好)以在注射的疫苗系統內發展固定程度的保護抗病毒(而我們可以用追加注射提高這保護度)。確信鴿子從賽事返回會帶來猛烈的變體病毒回到鴿舍及病毒會毫不手軟地感染使易染病的幼鴿生病。

如果在這時幼鴿還沒有注射疫苗,那麼由於有更多易感病的鴿子,所以它們必須與鴿舍內來來去去比較大的鴿子分開。幼鴿注射疫苗後最快兩周只容許它們自己出去。

給較大的鴿子在秋末或冬天、換羽之後,但是配對前許多週一年一次地追加注射疫苗是可行的。我們不應在生蛋或哺育期給種鴿注射疫苗。

上述的疫苗注射推薦是一般的指導方針。在極端的情勢(例如鴿舍裡面的健康問題、在環境區內流行病的危險)對治療估量情勢和選擇(決定採用)任何必要的修改是獸醫的工作。

我們談論環狀病毒時會詳細論及此,不過我們於此簡短提到:幼鴿注射疫苗信鴿副黏液病毒與其它的病原菌(沙門桿菌屬、鴿痘病毒)必須盡可能地早,因為如果環狀病毒感染它們和在疫苗的保護有效之前提早感染它們的免疫系統,我們不能期望注射的疫苗會非常成功。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