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鴿腸道寄生蟲病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 獸醫師:錢東時 -
常聽到鴿友向我反映,發現在種系相當不錯的鴿子中,不少鴿子的飛翔成績有所下降。據他們介紹已在他們的鴿群中按時做了鴿副粘液病毒疫苗免疫,清理了呼吸道,依次以毛滴蟲、球蟲、衣原體都作了預防給藥。鴿子又能吃又能拉,就是飛 翔成績不理想,鴿子飛起來不興奮、易疲勞、鴿友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我對鴿子品系、體形、遺傳、訓練雖不很精通,但從獸醫角度考慮,並且通過對幾位鴿友的鴿群做的健康檢查,和對鴿子的糞便進行的顯微鏡觀查來看,在鴿子的腸道中發現了大量的腸道寄生蟲卵。針對這種狀態,我建議鴿友在鴿群使用了驅線蟲藥,果然打下了不少蛔蟲。驅蟲後,鴿友們發現鴿子明顯的愛飛翔了,羽毛也更加有光澤。我從中受到啟發,接著又建議身邊熟悉的鴿友在健康鴿群中進行預防性驅蟲投藥,結果發現在沒有任何症狀的鴿群中,居然30%以上的鴿子也有患有腸道寄生蟲病。聯想到我在日常解剖病鴿工作中診斷其它鴿病的同時,在鴿子腸道也曾發現過大量蛔蟲、線蟲體。可見鴿腸道寄生蟲病已逐漸成為常見病、多發病。看來為了提高鴿子的身體素質,預防各種不良疾病,定期驅蟲已勢在必行。下面我把鴿子常患的腸道寄生早病介紹給大家,並希望引起廣大鴿友的重視。
一、鴿蛔蟲病
這是最常見的鴿子腸道寄生蟲病。它是由鴿蛔蟲引起,鴿蛔蟲屬線蟲綱蛔目,是鴿體內最大的寄生線蟲,蟲體淡黃白色,粗條線狀,長度在2-7釐米之間。成熟的雌蟲體內充滿蟲體,蟲卵橢圓,深傑色殼厚而光滑,對寒冷和化學清毒藥抵抗力很強,但陽光照射1-2小時,沸水處理或堆積發酵均可死亡。鴿蛔蟲發育不需要中間宿主,雌蟲在小腸內產蟲卵,蟲卵隨鴿子的糞便排出體外,在有氧氣和適當的溫濕條件下,經10-12天發育成有感染能力的蟲卵,鴿子吃到這種蟲卵後,幼蟲在腺胃和肌胃內脫殼而出,在腸道經四次蛻皮逐漸發育成為蟲,寄生在小腸內,整個過程需要35-589天。鴿蛔蟲寄生在腸道內,除了與宿主(鴿子)爭奪大量的營養成分外,蛔蟲還會分泌毒素進入血液影響消化功能。造成鴿子營養不良,飛翔能力下降。每1條成蟲能產上千個蟲卵,蟲卵可隨糞便排出體外,通過人的鞋底,喂鴿的用具、食料、保健砂、飲水,進入鴿子腸道,由此迴圈。
各種日齡的鴿子都可感染發病,病狀的輕重與鴿感染蛔蟲的數量有關。輕度感染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鴿子不興奮,飛翔時間短,易疲勞,食欲尚好,但肌肉發育不良,喜歡啄羽毛和異物。重度感染時,鴿子體重下降,粘膜蒼白,羽毛生長不良,有時糞便帶有粘液甚至有血液和成蟲。其中幼鴿對本病極易感染,主要症狀是生長發育速度緩慢,體重減輕明顯消瘦,常呆立不動,羽毛松亂,精神不振,嚴重感染的鴿子便秘和下痢交替發生,糞便裡偶見紅色粘液,有的出現神經症狀,歪脖扭頭,間斷性抽搐,最後逐漸衰竭死亡。
將病死鴿解剖,在將其腸道剪開時,可見腸道粘膜充血出血,腸壁增厚,甚至見到大量蛔蟲。日常飼養的鴿子體內寄生蟲的診斷主要靠實驗室做糞便鏡。
二、鴿毛細線蟲病
鴿毛細線蟲病由淡黃白色比頭髮還細小的毛細線蟲引起的體內寄生蟲病,發病也比較普遍。本病的病原是鴿毛細線蟲,撚轉毛細線蟲,膨尾毛細線蟲。在發育過程中,前兩種線蟲不需要中間宿主,可直接發育,後者需要蚯蚓為中間宿主而間接發育,成蟲在7-18毫米之間,屬線蟲綱,毛首目,毛首科,主要寄生在鴿子的食道、嗉囊或小腸的粘膜內。這種線蟲雖然蟲體很細小,但它可以大量並深深的鑽入鴿子的腸壁內,導致腸粘膜長期處於炎症狀態,影響鴿子的健康狀態。從而不能發揮正常的飛翔水準。
臨床表現是:毛細線蟲體少量寄生在信鴿體內時,一般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可能只是飛行成績稍稍有所下降,但蟲體過多時信鴿就會消瘦乏力,羽毛沒有光澤,皮膚乾燥,腹瀉和便秘交替發生,腹瀉是水便或膿血。幼鴿感染後生長速度明顯緩慢,嚴重的可患貧血,極易虛脫甚至死亡。如果感染了撚轉毛細線蟲,因主要病變是在嗉囊,所以可見嗉囊膨大鼓起,嚴重的可壓迫頸迷走神經,導致呼吸困難,運動失調,造成死亡。
剖檢觀察,由於毛細線蟲在在腸壁或嗉囊粘膜內穿行,並分泌溶解組織的物質。因此可見粘膜嚴重有炎症和出血,壁增厚,積液較多,有的還形成假膜並有臭味。如果是用刀小心刮下粘膜放入有生理鹽水的透明容器中,輕輕攪拌,底下襯有黑色背景,就可見到比頭髮還細與粘膜顏色相同的小蟲體。
市場上治療以上兩種線蟲的藥物很多,水溶性的藥物方便些,但要注意最好在鴿子饑餓或半飽時使用。片劑要嚴格掌握好計量,最好不要和免疫疫苗同時進行。過去曾發生過有的鴿友在鴿群發生鴿瘟時,誤認為是有蛔蟲而用驅蟲藥後造成鴿子大量死亡的例子。用藥後要仔細觀察鴿糞情況,如果見到有蟲體排出,一周後一定要再重複用藥一次,並且要及時清掃糞便,用消毒劑噴灑鴿舍以殺來被驅出的蟲體和蟲卵。
預防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儘量避免鴿子和鴿糞便接觸,餵食要投入清潔的容器中,儘量不要撒在地面餵食。有的鴿友為了吸引鴿子,常常大把大把的將糧食拋向地面餵食。這樣做很不好,要知道地面上可能有大量的蟲卵。
2、鴿舍地面最好鋪水泥地面,這樣便於清掃和撇消毒藥物。如果有條件,能用木條或鋼網架起,將糞便和鴿子分離最好。
3、要餵食足夠的保健沙,有的鴿友住在平房,就讓鴿子吃地上的沙土代替吃保健沙,這就增大了鴿子食入蟲卵的機會。
4、定期用藥驅蟲,一般幼鴿2-3月驅一次蟲,成年鴿或種鴿在訓放前半月驅一次蟲。驅蟲時要增加飼料營養成份,可增加多種維生素和魚肝油。
5、搞好鴿舍的清潔衛生,尤其要及時清除糞便,食槽、飲水器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糧食要存放在清潔乾燥的容器中。
鴿子體內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主要就是這兩種,其他的例如眼線蟲病,鉤蟲病,絛蟲病並不常見。如果發現,用一般的驅蟲藥物也都可以治療,需要注意的是用藥時間要長,並切記要重複給藥。
常聽到鴿友向我反映,發現在種系相當不錯的鴿子中,不少鴿子的飛翔成績有所下降。據他們介紹已在他們的鴿群中按時做了鴿副粘液病毒疫苗免疫,清理了呼吸道,依次以毛滴蟲、球蟲、衣原體都作了預防給藥。鴿子又能吃又能拉,就是飛 翔成績不理想,鴿子飛起來不興奮、易疲勞、鴿友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我對鴿子品系、體形、遺傳、訓練雖不很精通,但從獸醫角度考慮,並且通過對幾位鴿友的鴿群做的健康檢查,和對鴿子的糞便進行的顯微鏡觀查來看,在鴿子的腸道中發現了大量的腸道寄生蟲卵。針對這種狀態,我建議鴿友在鴿群使用了驅線蟲藥,果然打下了不少蛔蟲。驅蟲後,鴿友們發現鴿子明顯的愛飛翔了,羽毛也更加有光澤。我從中受到啟發,接著又建議身邊熟悉的鴿友在健康鴿群中進行預防性驅蟲投藥,結果發現在沒有任何症狀的鴿群中,居然30%以上的鴿子也有患有腸道寄生蟲病。聯想到我在日常解剖病鴿工作中診斷其它鴿病的同時,在鴿子腸道也曾發現過大量蛔蟲、線蟲體。可見鴿腸道寄生蟲病已逐漸成為常見病、多發病。看來為了提高鴿子的身體素質,預防各種不良疾病,定期驅蟲已勢在必行。下面我把鴿子常患的腸道寄生早病介紹給大家,並希望引起廣大鴿友的重視。
一、鴿蛔蟲病
這是最常見的鴿子腸道寄生蟲病。它是由鴿蛔蟲引起,鴿蛔蟲屬線蟲綱蛔目,是鴿體內最大的寄生線蟲,蟲體淡黃白色,粗條線狀,長度在2-7釐米之間。成熟的雌蟲體內充滿蟲體,蟲卵橢圓,深傑色殼厚而光滑,對寒冷和化學清毒藥抵抗力很強,但陽光照射1-2小時,沸水處理或堆積發酵均可死亡。鴿蛔蟲發育不需要中間宿主,雌蟲在小腸內產蟲卵,蟲卵隨鴿子的糞便排出體外,在有氧氣和適當的溫濕條件下,經10-12天發育成有感染能力的蟲卵,鴿子吃到這種蟲卵後,幼蟲在腺胃和肌胃內脫殼而出,在腸道經四次蛻皮逐漸發育成為蟲,寄生在小腸內,整個過程需要35-589天。鴿蛔蟲寄生在腸道內,除了與宿主(鴿子)爭奪大量的營養成分外,蛔蟲還會分泌毒素進入血液影響消化功能。造成鴿子營養不良,飛翔能力下降。每1條成蟲能產上千個蟲卵,蟲卵可隨糞便排出體外,通過人的鞋底,喂鴿的用具、食料、保健砂、飲水,進入鴿子腸道,由此迴圈。
各種日齡的鴿子都可感染發病,病狀的輕重與鴿感染蛔蟲的數量有關。輕度感染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鴿子不興奮,飛翔時間短,易疲勞,食欲尚好,但肌肉發育不良,喜歡啄羽毛和異物。重度感染時,鴿子體重下降,粘膜蒼白,羽毛生長不良,有時糞便帶有粘液甚至有血液和成蟲。其中幼鴿對本病極易感染,主要症狀是生長發育速度緩慢,體重減輕明顯消瘦,常呆立不動,羽毛松亂,精神不振,嚴重感染的鴿子便秘和下痢交替發生,糞便裡偶見紅色粘液,有的出現神經症狀,歪脖扭頭,間斷性抽搐,最後逐漸衰竭死亡。
將病死鴿解剖,在將其腸道剪開時,可見腸道粘膜充血出血,腸壁增厚,甚至見到大量蛔蟲。日常飼養的鴿子體內寄生蟲的診斷主要靠實驗室做糞便鏡。
二、鴿毛細線蟲病
鴿毛細線蟲病由淡黃白色比頭髮還細小的毛細線蟲引起的體內寄生蟲病,發病也比較普遍。本病的病原是鴿毛細線蟲,撚轉毛細線蟲,膨尾毛細線蟲。在發育過程中,前兩種線蟲不需要中間宿主,可直接發育,後者需要蚯蚓為中間宿主而間接發育,成蟲在7-18毫米之間,屬線蟲綱,毛首目,毛首科,主要寄生在鴿子的食道、嗉囊或小腸的粘膜內。這種線蟲雖然蟲體很細小,但它可以大量並深深的鑽入鴿子的腸壁內,導致腸粘膜長期處於炎症狀態,影響鴿子的健康狀態。從而不能發揮正常的飛翔水準。
臨床表現是:毛細線蟲體少量寄生在信鴿體內時,一般無明顯的臨床症狀,可能只是飛行成績稍稍有所下降,但蟲體過多時信鴿就會消瘦乏力,羽毛沒有光澤,皮膚乾燥,腹瀉和便秘交替發生,腹瀉是水便或膿血。幼鴿感染後生長速度明顯緩慢,嚴重的可患貧血,極易虛脫甚至死亡。如果感染了撚轉毛細線蟲,因主要病變是在嗉囊,所以可見嗉囊膨大鼓起,嚴重的可壓迫頸迷走神經,導致呼吸困難,運動失調,造成死亡。
剖檢觀察,由於毛細線蟲在在腸壁或嗉囊粘膜內穿行,並分泌溶解組織的物質。因此可見粘膜嚴重有炎症和出血,壁增厚,積液較多,有的還形成假膜並有臭味。如果是用刀小心刮下粘膜放入有生理鹽水的透明容器中,輕輕攪拌,底下襯有黑色背景,就可見到比頭髮還細與粘膜顏色相同的小蟲體。
市場上治療以上兩種線蟲的藥物很多,水溶性的藥物方便些,但要注意最好在鴿子饑餓或半飽時使用。片劑要嚴格掌握好計量,最好不要和免疫疫苗同時進行。過去曾發生過有的鴿友在鴿群發生鴿瘟時,誤認為是有蛔蟲而用驅蟲藥後造成鴿子大量死亡的例子。用藥後要仔細觀察鴿糞情況,如果見到有蟲體排出,一周後一定要再重複用藥一次,並且要及時清掃糞便,用消毒劑噴灑鴿舍以殺來被驅出的蟲體和蟲卵。
預防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儘量避免鴿子和鴿糞便接觸,餵食要投入清潔的容器中,儘量不要撒在地面餵食。有的鴿友為了吸引鴿子,常常大把大把的將糧食拋向地面餵食。這樣做很不好,要知道地面上可能有大量的蟲卵。
2、鴿舍地面最好鋪水泥地面,這樣便於清掃和撇消毒藥物。如果有條件,能用木條或鋼網架起,將糞便和鴿子分離最好。
3、要餵食足夠的保健沙,有的鴿友住在平房,就讓鴿子吃地上的沙土代替吃保健沙,這就增大了鴿子食入蟲卵的機會。
4、定期用藥驅蟲,一般幼鴿2-3月驅一次蟲,成年鴿或種鴿在訓放前半月驅一次蟲。驅蟲時要增加飼料營養成份,可增加多種維生素和魚肝油。
5、搞好鴿舍的清潔衛生,尤其要及時清除糞便,食槽、飲水器要每天清洗定期消毒,糧食要存放在清潔乾燥的容器中。
鴿子體內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主要就是這兩種,其他的例如眼線蟲病,鉤蟲病,絛蟲病並不常見。如果發現,用一般的驅蟲藥物也都可以治療,需要注意的是用藥時間要長,並切記要重複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