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的綜合防治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呼吸道疾病一直以來都是廣大鴿友老生常談的問題,其多病因性、易復發性給信鴿的養殖過程帶來很大的困擾。在與許多鴿友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很多鴿友都對呼吸道疾病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治療方法、經驗,其中不乏有效的方案。但總結看來大多鴿友都是就病治病,單純投藥,很少從綜合性因素去考慮問題而制定全面有效的方案。在此以個人經驗觀點就呼吸道疾病問題進行淺顯的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應從綜合性因素考慮信鴿呼吸道類疾病的作用機理、發生、發展、轉歸。

  首先要認識到健康鴿本身的天然和獲得性防禦功能可有效抵抗感染,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或阻止其在組織中的定植:具體說來就是健康的呼吸道黏膜的纖毛系統可有效地清除病原微生物和顆粒物。所以保證鴿子的健康體魄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前提條件,這關係到飼養管理、營養、環境衛生、免疫接種、家飛訓練等諸多方面。

  其次,疾病的發生總是多病因性的,在實際的養殖過程中單一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發病是很少見到的,往往包括多種微生物組合及微生物與營養或環境因素協同作用。例如鴿的衣原體病常伴發沙門氏菌,疫苗接種後引起的支原體病等。

  再從病原微生物來講大體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而預防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依靠廣泛使用呼吸道病毒活疫苗。關於細菌性病原微生物要強調一個呼吸道細菌性傳染病的重要致病機理:有些病毒性傳染病可引起呼吸道局部纖毛脫落和感染細胞溶解,進而引起細胞產物及其碎片的積聚,這為細菌繁殖及細菌接觸宿主細胞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許多對健康鴿不致病的微生物對機體功能受損傷的鴿卻表現一定的致病性。例如:a.大腸埃希氏菌的繼發感染;b.環境中存在的疫苗毒。

  出現這種情況往往因傳染性、非傳染性因素引起的免疫力低下而導致,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亞健康:a、對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強;b、對免疫接種缺乏應答能力:不能獲得高的抗體水準,而致保護力低下。

  看一下呼吸道病原之間的互相作用,以支原體(MG)為例:1、研究表明:NDV可加重MG感染的程度;呼吸道病毒和支原體同時或間隔較短時間感染可發生協同作用。2、支原體與腺病毒、呼腸孤病毒、喉氣管炎病毒也存在協同作用。3、疫苗病毒(NDV)、支原體(MG/MS)、大腸桿菌的三維互作比其中任意兩種病原導致的呼吸道症狀都明顯。另外,關於支原體的防治要考慮到:支原體對能影響細胞壁合成的抗生素(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有抵抗力;支原體菌株內和菌株間的免疫原性不同,造成“免疫逃避”。

  關於環境因素從三個方面考慮:a、有害氣體:主要是氨氣、硫化氫。引起此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鴿舍的衛生清理做不到位;很多鴿舍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不會清理糞便。b、灰塵 、細小的羽毛。這關係到衛生清理和消毒兩個方面;定時科學的消毒制度不僅可以殺滅環境中的多數病原微生物,同時可以保證鴿舍內的合理濕度,有效降低灰塵、細小羽毛的漂浮,對於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義。c、溫度,對於這方面很多鴿友都認為鴿子是不會怕冷的;其實要從溫度的恒定和適宜性兩個方面去考慮,溫度的恒定至關重要,忽冷忽熱很容易引起疾病的發生;溫度過高而引起的熱應激可引起鴿子的採食下降、呼吸急促,嚴重的可致“呼吸性堿中毒”。這主要依靠鴿舍的建設設計結合合理的噴霧消毒來解決。

  在營養方面目前可以確定維生素A的缺乏因引起呼吸道上皮細胞的不健康,與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有重要關係。

  綜上所述,對於呼吸道疾病的綜合防治來說,保證鴿體的健康,讓其本身的天然和獲得性防禦功能健全,保證其呼吸道黏膜的纖毛系統的正常工作是第一要務。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訓練制度;其次提供均衡足夠的各種營養元素是促進鴿體健康的基礎;第三要制定完善的環境衛生清除消毒制度,並要長期堅持執行;第四,適時接種疫苗,儘量降低接種時的應激和環境中疫苗毒的影響;第五,合理用藥,尤其注意聯合用藥以控制可能的繼發、併發感染,再者適量按療程用藥也是容易忽視的問題;第六,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定期對鴿群做保健淨化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淺薄之見,限於篇幅很多問題只是大概論述,以後有機會可逐步展開每一個問題深入探討,希望可以起到抛磚引玉的作用。如有不當之處歡迎廣大鴿友批評指正,也可提出其它問題進行探討。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