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鴿:戰鬥英雄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鴿事百科
諾曼地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第。其中,英國皇家空軍的一隻信鴿二戰諾曼地登陸那天,成功傳送了第一封登陸的信件,被封為二戰的“戰鬥英雄”,並獲得迪肯勳章。
簡介
英國皇家空軍的一隻信鴿被封為二戰的“戰鬥英雄”,這只鴿子曾經在二戰諾曼地登陸那天成功傳送了第一封登陸的信件。
這只灰色的鴿子名叫勝利,空軍編號4231066。在當年那次任務中它負責傳遞信件,可是在途中卻遇上了時速48公里的逆風,同時天空烏雲密佈,不見陽光。眾所周知太陽是鴿子辨別方向的指示牌,就在這樣見不到太陽的惡劣天氣中,這只勇敢無畏的鴿子戰士拼搏了5小時16分鐘,飛行了240公里,從諾曼第一直到樸資茅斯附近的托尼島,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它所攜帶的是非常重要的信件,上面寫道:“我們在諾曼第海岸附近20裡左右的海域,先遣部隊已經登上了0750號地。海岸附近沒有任何敵人火力的顯示……我們的部隊正在集結。閃電、颱風、要塞(代號)在正通過0545號地。沒有敵軍飛機的攔截。”
勝利的英勇為它贏得了迪肯勳章,這是動物戰士的最高榮譽,相當於頒給人類的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經歷過了槍林彈雨,這只鴿子卻在它後來的平和安逸的生活中不慎死于飼養員的腳下。一次飼養員去清理鴿籠糞便時不小心將勝利踩死。
故事
1944年5月下旬,英倫三島到處流傳著盟軍即將反攻的消息,甚至連希特勒和他的部下都非常清楚,強大的英美聯軍正在英國蓄勢待發,準備跨過英吉利海峽,進攻德軍控制下的歐洲西北部。對德國情報機構來說,現在惟一不能確定的就是盟軍進攻的確切時間和地點。
在英格蘭那些焦急地等待出發命令的人中,有58位元美國戰地記者,他們在想,誰會被分配到首輪進攻中。這些人都是民間人士,他們將會描寫並記錄發生在諾曼第的這場人類歷史 上規模最大的戰爭。
現在,這群記者接到了一個奇怪的命令,讓他們到倫敦克內特橋附近的艾治頓花園公寓區的38號院。38號院的主人對所有的美國記者來說,都是很熟悉的,他就是巴內·奧德費德少校、美國第一軍的新聞官員,第一軍將參加諾曼第戰役。
奧德費德的任務是管理這幫在英國的美國記者。一旦他們到了歐洲大陸,奧德費德將建立並保證他們與設在倫敦的新聞機構的聯繫。他同時也向他們提供一些新聞素材,並且邀請一些記者們感興趣的軍界要人給這些記者吹風,以使他們能夠寫出想寫的東西,並且能夠通過新聞檢查。
今天,記者們一到38號院,就被要求提供住址和聯繫電話,然後被告知,他們將被派遣參加某一支部隊的進攻。
奧德費德少校是空降兵出身,自己也曾經是一個新聞記者。他現在有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那就是,戰鬥一打響,這些記者如何才能儘快地把他們的新聞稿傳回倫敦。他們現在擁有的設備是無線電發報機、電傳打字機和商業電臺等。
用來傳送信件的快艇線路已經在諾曼第和英格蘭之間建立了起來,從英格蘭南部海邊到倫敦將由摩托車來傳送這些重要文件。另外,在歐洲大陸上,將有一個專用跑道用來起降往倫敦傳送新聞資料的飛機。
儘管有這麼多措施,但還是不能確保新聞稿和新聞圖片能夠迅速地從諾曼第海灘傳到倫敦。時間越來越緊迫了,奧德費德少校和同僚都著急得睡不著覺。
在D-日即6月6日的前幾天,一個美國記者羅伯特·盧本來找奧德費德少校。盧本將在進攻前6小時隨美國第101空降師進入諾曼第,他擔心自己的新聞稿將難以傳回到倫敦,那樣的話,他就和與世隔絕沒什麼兩樣。
“你帶一對鴿子怎麼樣?”奧德費德隨意問道。盧本以為這位新聞官員在跟自己開玩笑。
“鴿子?”他幾乎喊了出來。
少校解釋說,英國軍方已經進行了試驗,發現鴿子的飛行速度可達到每小時45英里,它們能夠在24小時內飛行700英里後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家。盧本對此並不感興趣,不管怎麼說,鴿子都無法與在諾曼第建立起來的現代化的電子通信工具相提並論,這些設備每天能發送1億個字。
6月5日午夜前夕,也就是D-日前一天晚上,羅伯特·盧本正心情緊張地隨101空降師的官兵們坐在運輸機上,朝預定的空降地點飛去。這位元記者最終採納了奧德費德的建議,隨身帶了兩隻鴿子作為他的通信工具,它們正靜靜地伏在他腿上的籠子裡。
6日的早上9:31,英美法軍隊對諾曼第海灘發動了進攻。3個小時後,Shaef的公共關係官員恩斯特上校對大批記者宣佈,“戰爭已經開始了。”
宣戰12小時後,在英國南部海邊靠近普特矛斯Shaef的司令部,一個軍官匆匆忙忙地跑進一個帳篷。
“我們終於有了諾曼第的消息!”他興奮地朝奧德費德少校喊道,“它來自多佛!”“多佛?”另外一個官員問道,“為什麼是多佛?”
“因為它是鴿子送來的,而且有羅伯特·盧本的簽名。”
突然,奧德費德意識到這是一個巧合。在19世紀40年代,德國人保羅·馮·路透創建了路透社,並為其發展成全球性的新聞機構打下了基礎。他利用馬車、燈光信號以及電報等手段向德國的法蘭克福股票交易所提供前一天英國倫敦交易所的資訊。
但是,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在路透社繁雜的交通系統中有一段是空白的,那就是從比利時的維衛到德國的亞琛。於是,路透決定讓鴿子來跨越這段距離,他發現,鴿子比馬車快得多。
而現在,93年後,羅伯特·盧本也用鴿子打敗了他的競爭對手。讓人稱奇的是,盧本也是路透社的記者。
人類利用信鴿為自己傳遞資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中國則在秦代就有了關於信鴿的記錄。同時,因為鴿子所具備這個生理特性,迫使它們不能逃離戰爭,在經典的動畫片《戰鴿快飛》中,正義勇敢的信鴿們為盟軍立下汗馬功勞。可見,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這句話是句千古不變的真理。
諾曼地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這場戰役在8月19日渡過塞納-馬恩省河後結束。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牽涉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第。其中,英國皇家空軍的一隻信鴿二戰諾曼地登陸那天,成功傳送了第一封登陸的信件,被封為二戰的“戰鬥英雄”,並獲得迪肯勳章。
簡介
英國皇家空軍的一隻信鴿被封為二戰的“戰鬥英雄”,這只鴿子曾經在二戰諾曼地登陸那天成功傳送了第一封登陸的信件。
這只灰色的鴿子名叫勝利,空軍編號4231066。在當年那次任務中它負責傳遞信件,可是在途中卻遇上了時速48公里的逆風,同時天空烏雲密佈,不見陽光。眾所周知太陽是鴿子辨別方向的指示牌,就在這樣見不到太陽的惡劣天氣中,這只勇敢無畏的鴿子戰士拼搏了5小時16分鐘,飛行了240公里,從諾曼第一直到樸資茅斯附近的托尼島,圓滿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它所攜帶的是非常重要的信件,上面寫道:“我們在諾曼第海岸附近20裡左右的海域,先遣部隊已經登上了0750號地。海岸附近沒有任何敵人火力的顯示……我們的部隊正在集結。閃電、颱風、要塞(代號)在正通過0545號地。沒有敵軍飛機的攔截。”
勝利的英勇為它贏得了迪肯勳章,這是動物戰士的最高榮譽,相當於頒給人類的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經歷過了槍林彈雨,這只鴿子卻在它後來的平和安逸的生活中不慎死于飼養員的腳下。一次飼養員去清理鴿籠糞便時不小心將勝利踩死。
故事
1944年5月下旬,英倫三島到處流傳著盟軍即將反攻的消息,甚至連希特勒和他的部下都非常清楚,強大的英美聯軍正在英國蓄勢待發,準備跨過英吉利海峽,進攻德軍控制下的歐洲西北部。對德國情報機構來說,現在惟一不能確定的就是盟軍進攻的確切時間和地點。
在英格蘭那些焦急地等待出發命令的人中,有58位元美國戰地記者,他們在想,誰會被分配到首輪進攻中。這些人都是民間人士,他們將會描寫並記錄發生在諾曼第的這場人類歷史 上規模最大的戰爭。
現在,這群記者接到了一個奇怪的命令,讓他們到倫敦克內特橋附近的艾治頓花園公寓區的38號院。38號院的主人對所有的美國記者來說,都是很熟悉的,他就是巴內·奧德費德少校、美國第一軍的新聞官員,第一軍將參加諾曼第戰役。
奧德費德的任務是管理這幫在英國的美國記者。一旦他們到了歐洲大陸,奧德費德將建立並保證他們與設在倫敦的新聞機構的聯繫。他同時也向他們提供一些新聞素材,並且邀請一些記者們感興趣的軍界要人給這些記者吹風,以使他們能夠寫出想寫的東西,並且能夠通過新聞檢查。
今天,記者們一到38號院,就被要求提供住址和聯繫電話,然後被告知,他們將被派遣參加某一支部隊的進攻。
奧德費德少校是空降兵出身,自己也曾經是一個新聞記者。他現在有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那就是,戰鬥一打響,這些記者如何才能儘快地把他們的新聞稿傳回倫敦。他們現在擁有的設備是無線電發報機、電傳打字機和商業電臺等。
用來傳送信件的快艇線路已經在諾曼第和英格蘭之間建立了起來,從英格蘭南部海邊到倫敦將由摩托車來傳送這些重要文件。另外,在歐洲大陸上,將有一個專用跑道用來起降往倫敦傳送新聞資料的飛機。
儘管有這麼多措施,但還是不能確保新聞稿和新聞圖片能夠迅速地從諾曼第海灘傳到倫敦。時間越來越緊迫了,奧德費德少校和同僚都著急得睡不著覺。
在D-日即6月6日的前幾天,一個美國記者羅伯特·盧本來找奧德費德少校。盧本將在進攻前6小時隨美國第101空降師進入諾曼第,他擔心自己的新聞稿將難以傳回到倫敦,那樣的話,他就和與世隔絕沒什麼兩樣。
“你帶一對鴿子怎麼樣?”奧德費德隨意問道。盧本以為這位新聞官員在跟自己開玩笑。
“鴿子?”他幾乎喊了出來。
少校解釋說,英國軍方已經進行了試驗,發現鴿子的飛行速度可達到每小時45英里,它們能夠在24小時內飛行700英里後安全地回到自己的家。盧本對此並不感興趣,不管怎麼說,鴿子都無法與在諾曼第建立起來的現代化的電子通信工具相提並論,這些設備每天能發送1億個字。
6月5日午夜前夕,也就是D-日前一天晚上,羅伯特·盧本正心情緊張地隨101空降師的官兵們坐在運輸機上,朝預定的空降地點飛去。這位元記者最終採納了奧德費德的建議,隨身帶了兩隻鴿子作為他的通信工具,它們正靜靜地伏在他腿上的籠子裡。
6日的早上9:31,英美法軍隊對諾曼第海灘發動了進攻。3個小時後,Shaef的公共關係官員恩斯特上校對大批記者宣佈,“戰爭已經開始了。”
宣戰12小時後,在英國南部海邊靠近普特矛斯Shaef的司令部,一個軍官匆匆忙忙地跑進一個帳篷。
“我們終於有了諾曼第的消息!”他興奮地朝奧德費德少校喊道,“它來自多佛!”“多佛?”另外一個官員問道,“為什麼是多佛?”
“因為它是鴿子送來的,而且有羅伯特·盧本的簽名。”
突然,奧德費德意識到這是一個巧合。在19世紀40年代,德國人保羅·馮·路透創建了路透社,並為其發展成全球性的新聞機構打下了基礎。他利用馬車、燈光信號以及電報等手段向德國的法蘭克福股票交易所提供前一天英國倫敦交易所的資訊。
但是,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在路透社繁雜的交通系統中有一段是空白的,那就是從比利時的維衛到德國的亞琛。於是,路透決定讓鴿子來跨越這段距離,他發現,鴿子比馬車快得多。
而現在,93年後,羅伯特·盧本也用鴿子打敗了他的競爭對手。讓人稱奇的是,盧本也是路透社的記者。
人類利用信鴿為自己傳遞資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中國則在秦代就有了關於信鴿的記錄。同時,因為鴿子所具備這個生理特性,迫使它們不能逃離戰爭,在經典的動畫片《戰鴿快飛》中,正義勇敢的信鴿們為盟軍立下汗馬功勞。可見,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這句話是句千古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