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森斯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鴿事百科

11.jpg


住在Halalen哈倫鎮的羅傑·波森生於1936年四月二號,他是賽鴿家族的第三代,從小他就與父親一起參與賽鴿運動,於1963年他才開始自己獨立參賽,羅傑因對賽鴿特別的熱愛,賽鴿知識除從他父親處學來之外,也從老經驗的賽鴿家中學習,加上自己努力研習,讓他成為鴿界的強者。羅傑對早期的鴿系仍發揮至今甚感驕傲,羅傑他擅長飛距從300到700公里。羅傑鴿舍優異的成績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鴿友都認識他,他的鴿子也分別在德國、美國、英國、墨西哥、臺灣、中國等等有非常傑出的表現而知名。

鴿系的建立
羅傑第一羽引進的鴿子是環號5094250-63此羽超級灰鴿,名為“Nestpender”,牠是來自於Diest鎮的鴿主VanSanten凡.史坦先生,它是一羽H.V.R修斯肯.逢賴爾及詹森交叉的血統,;此鴿的下代造就了許多羅傑鴿舍無數的冠軍鴿,第二個引進的是范內先生的Wervik線(Stichelbaut史翠克包特xCattrysse卡多利斯),羅傑先生就以此兩線作為他最原始的基礎鴿系,此線系負責羅傑500-650公里的賽事非常的成功,這個基礎血系也讓羅傑保持強豪之列不衰好幾年,羅傑以為這樣他可以一直利用這些鴿子做出讓牠保持不敗,可是事實不然,因為幾年後成績不盡理想,他瞭解到他必須再次引進來新血來增強陣容,於是1972年他再度引進來自Tessenderlo的VanSweefelt凡.史威費爾特先生的“麥克斯Merckx”線及他的好友及老師名家JanGrondelaers楊.葛朵拉斯的最好的線,特別是他擁有來自楊葛最優良的線系的下代如“Orleans奧爾良號”,“GoodYearling好一歲鴿”,“Bourges波治號”,“Bourges波治號”贏得15000羽國家賽亞軍且為中距鴿王冠軍“,”Bourges波治號“是霍夫肯名鴿”Eenoog“獨眼號(獲31次冠軍)之女,是霍夫肯最好的線系之一;這些血統的加入很快的讓羅傑的成績回到頂尖強豪的位置;也因這些的血統的優良基因綜合成為目前羅傑鴿系,而楊葛的系統就佔有約50%。(注:楊葛的血系主要是H.V.R+Hofken+Janssen)

  1980年再次引進速度大師(擅長300-350公里)宙斯。桑傑士JosZoontjens鴿系,此舉再次為羅傑鴿舍增強實力保持不敗,日後羅傑成為桑傑士先生非常要好的朋友,桑傑士鴿系除了做出混血比賽之外,羅傑也保持他的純血於鴿舍之中。

  另外1984年再次引進詹森本舍的血系直至今日,羅傑大部分保持純血,只有一些的選手鴿會有約25%的詹森血統在裡面。
管理方法
鴿子的條件:

  羅傑喜歡中型鴿,因為中型鴿似乎對中長距離的賽事較好,他認為中大型以上鴿子則對短距離的較好,此外他對於翅膀的羽質也相當重視,他喜歡柔軟有彈性的絲質羽毛及緊實的翅膀,此外他認為如果一羽鴿子抓起來感覺像是非常有生命力但羽質是乾的沒彈性那麽他也不喜歡;另外好的平衡感是非常重要的,當你握住一羽鴿子平衡感好的鴿子尾巴也會收的好,身體及肌肉及排風等都要好,且會感覺鴿子輕微的震動的活力,去感覺肌肉的震動可以知道是否這羽鴿子已經準備好進入比賽階段了,當你抓在手上的鴿子只是無力的在你的手上那是他不喜歡的;對於翅膀大小長短方面,羅傑說翅膀大小與鴿子體型的大小是相配合的,沒有大鴿子短翅膀或小鴿子長翅膀是好的,另外翅膀的7-10根的排風性非常重要,另外一點非常重要的地方是距翅膀的關節與身體間的骨頭要短,換句話說他應是一根手指放進去的距離這是他喜歡及注重的。

  育種

  育種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特別是要育出自己喜歡的型,因此選擇配對就特別的重要,你絕對不能將兩羽一模一樣優缺點的鴿子配在一起,舉例來說當你的鴿子的龍骨深的就不能又選一羽一樣深龍骨的配在一起,他必須是配像蘋果身的鴿子,這樣才有可能育出好的平衡感的鴿子;當然如果你的鴿子各方面條件都相當好配種可能容易的許多了,因此從好的鴿舍買好的鴿子來配鴿子的品質就會保持了;對於眼睛方面羅傑也是相當重視的,顏色並沒太重要但必須是眼沙要厚(千萬不要將兩羽薄眼沙的鴿子配在一起)翅膀必須與身體大小比例要一致。保持一個優秀的家族基因是非常重要的,且以這個家族為基礎每年引進一兩羽新鴿子來讓自己的家族更優秀;話說引進優良鴿,而從哪裡引進呢?當然是要比自己所比賽的鴿會還大場的冠軍優秀鴿友了處了。

  餵養

  種鴿主要給予營養價值高的混合飼料

  鰥母鴿賽季後公母鴿分開,母鴿大部份時間吃純大麥,只在與其配公鴿交配前一天給予賽鴿用飼料

  所有的鴿子一年約給予三次的維他命不能超過,另外補充的維他命也不是必須的,因為通常在他們吃的飼料裡就已含有所有他們需要的了,但他們卻需要許多的砂石,不要害怕給太多的砂礫給的愈多愈好,因為他對幫助消化太好了。

  藥物

  藥物的治療及預防確實重要,他只做毛滴蟲的治療,在賽季前及賽季後,甚至賽季期間,但他卻不用作球蟲或體內蟲的治療,因為每年他會給獸醫做一次的糞便檢查結果都是陰性的,沒有這兩個問題在他的鴿舍發生,可能也因為他的鴿舍特別的乾淨及清爽通風有關吧。

  方法

  羅傑采鰥鴿制但只是用在公鴿上,因為母鴿只有飛幼鴿,這些鰥鴿於分開三、四個月後給予配對,大約在十二月配對喂兩羽小鴿子,然後於三月初在配第二孵於十五號左右將母鴿移開,此時鰥鴿制開始了;當賽季開始時一些的鰥鴿必須於交鴿前讓他看一下母鴿,其他的則不必,這要看公鴿的不同狀況,這必須倚賴鴿主對自己鴿子的觀察了,什麼樣的鴿子需要什麼樣的激勵了。
波森斯名鴿
  羅傑通過精心選鴿、育鴿、養鴿、訓鴿和賽鴿,培育了一大批的優秀的銘鴿,為他奪得了許多的勝利和獎盃。利布格省有8500名賽鴿者,而羅傑能取得16次省級賽冠軍,可見成績之不同凡響。

  羅傑育出的許多名鴿,其中最出名的有:

  “吉克福德”(Geschifte),曾奪得15次冠軍,包括三個賽季4次省級賽冠軍。其中有托瑞賽(Toury)冠軍,有1106羽信鴿參賽;奧爾良賽(Orleans)冠軍,有2427羽信鴿參賽。

  “凡克”(Viking),是“吉克福德”的嫡子,曾奪得14次冠軍,此鴿已被一臺灣養鴿愛好者高價購得。

  “托克”(Toke),兩次奧爾良省級賽冠軍,分別有3744羽和3993羽信鴿參賽。

  羅傑的賽鴿不僅在比利時出名,而且被澳洲、美國以及我國臺灣養鴿者引進並育出子鴿,為主人贏得許多優異成績。

  這次羅傑參加上海東方國際賽鴿舍決賽,他的賽鴿在前30名中佔有4席,為第7、13、18和23名。
波森斯成功心得
  1)選鴿標準

  羅傑雖然從其父輩和祖輩處學到一定的知識,最重要的是他通過自己的手和眼去親身體驗。在賽鴿拍賣會和名鴿展示會,積累起了他自己的感性認識,再結合他的養鴿經驗,總結出了他的選鴿標準:

  a)體態勻稱、平衡;

  b)緊密的羽毛;

  c)短巧的尾羽毛;

  d)柔軟、健壯的肌肉;

  e)精小、發達的咽喉;

  f)健長、緊湊的主羽;

  g)有深度的、有凹凸感的眼砂。

  2)育種

  羅傑堅信種鴿必須要有優良血統,好的種鴿是成功之源。羅傑的種鴿主要來自兩大品系:赫斯肯·馮賴爾(Huyskcns-Van Ricl)和詹森(Jansscn)。他現擁有28羽純詹森鴿,包括詹森名鴿19號(De 19)的後代。羅傑把這兩系名鴿有機地配對育種,另又引進了司翠克鮑特系(Stichelbaut)和坎奇斯系(Cattrysse),共同組成了強大的種鴿集團。他根據不同的品系特點,取長補短用老雄配小雌、老雌配小雄,用長程鴿配短程鴿,不斷地改進完善他的育種體系,儘量使他育出的賽鴿擁有更多的優點,從而是開創了他的輝煌的賽鴿歷程。為了使他的賽鴿保持種群優良,充滿活力,他定期引進些優秀賽鴿,把新鮮血液注入他的種鴿群。但他的選擇是十分嚴格的,引進的賽鴿必須來自冠軍鴿舍,由他親自挑選。近些年他主要引進新鮮血液來自於另一養鴿名家簡·格羅德勒系(Jan Grondelaers)。

  3)訓練和比賽

  育種的成功與否只有通過賽鴿的成績來檢驗。羅傑說過:“如果有幼鴿替你取得了比賽成績,那麼你的育種是成功的;但如果你的比賽成績都是大齡鴿取得的,那你的育種是失敗的,對你以後的比賽也是非常不利的。”

  羅傑始終保持著一個較小的但精良的賽鴿隊伍,包括30羽大齡雄鴿和25羽一歲齡幼鴿,分養在6個鴿舍中。25羽幼鴿不分雌雄,但30羽大齡鴿必須是雄鴿。同時他還保持20對種鴿和100羽優秀年輕賽鴿。比利時賽季從四月第一個星期天開始,所以羅傑在四月一日把大齡雄鴿和它的配偶鴿進行最後一次配對,以後就雄賽鴿單獨分開,不再接觸雌鴿。雄賽鴿每天保持早晚飛一個小時外,另參加每週兩次的俱樂部訓放,距離60-80Km,歷時四周。如果天氣惡劣,不能訓放,則強迫賽鴿以家飛來替代。賽鴿的中程賽正式開始於五月,起始距離為115KM,每週有時達4-5次。這時,羅傑把一歲齡幼鴿投入了比賽。以前幼鴿除家飛外,每週還由羅自己開車訓放兩次。但幼鴿參賽一般不超過每週兩次,距離不超過40KM,以保護幼鴿,為來年比賽保存有生力量。羅傑根據幼鴿比賽的特點,適時作出調整來取得更大的勝利。大齡雄鴿每次比賽前,羅傑安排雄鴿和雌鴿見面,但不接觸,從而在比賽中激起雄鴿強烈的歸巢欲,飛得更快,搶得更好的名次。

  4)餵食和衛生

  羅傑始終保持鴿舍通風、清潔,給賽鴿一個環境條件。並定期請鴿醫來檢查鴿舍,確保不會因衛生原因造成賽身體損傷。

  羅傑用比利時的賽鴿混合飼料餵養賽鴿,另加些配料,如澳大利亞大麥。他習慣是:

  歸巢鴿一定用100%澳大利亞黃大麥餵食。

  星期日(一般是比賽日),50%澳大利亞黃大麥和50%混合飼料。

  星期一50%澳大利亞黃大麥和50%混合飼料。

  星期二30%澳大利亞黃大麥和85%混合飼料。

  星期三15%澳大利亞黃大麥和85%混合飼料。

  星期四早餐,15%澳大利亞黃大麥和85%混合飼料。

  星期五、六,50%澳大利亞黃大麥和50%混合飼料。

  對參加長距離比賽的賽鴿,正常餵食後,再加些燕麥。

  5)銘鴿

  羅傑通過精心選鴿、育鴿、養鴿、訓鴿和賽鴿,培育了一大批的優秀的銘鴿,為他奪得了許多的勝利和獎盃。利布格省有8500名賽鴿者,而羅傑能取得16次省級賽冠軍,可見成績之不同凡響。

  羅傑育出的許多名鴿,其中最出名的有:

  “吉克福德”(Geschifte),曾奪得15次冠軍,包括三個賽季4次省級賽冠軍。其中有托瑞賽(Toury)冠軍,有1106羽信鴿參賽;奧爾良賽(Orleans)冠軍,有2427羽信鴿參賽。

  “凡克”(Viking),是“吉克福德”的嫡子,曾奪得14次冠軍,此鴿已被一臺灣養鴿愛好者高價購得。

  “托克”(Toke),兩次奧爾良省級賽冠軍,分別有3744羽和3993羽信鴿參賽。

  羅傑的賽鴿不僅在比利時出名,而且被澳洲、美國以及我國臺灣養鴿者引進並育出子鴿,為主人贏得許多優異成績。

  這次羅傑參加上海東方國際賽鴿舍決賽,他的賽鴿在前30名中佔有4席,為第7、13、18和23名。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