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托起他的夢想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賽鴿資訊網
9月3日中午,晴空萬裡,火辣辣的太陽讓氣溫迅速飆升。在省水利廳家屬院,孫金林看著鴿棚裡的鴿子熱得著急,就端了一臉盆水,放進鴿棚裡,十幾隻鴿子爭先恐後地跳進水裡洗澡。幾隻鴿子飛到他的肩上、胳臂上,好像以此來表達對孫金林的感激之情,而此時的孫金林滿臉笑容,形成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走進孫金林家,最奪人眼球的是桌上一座座金光燦燦、形狀各異的獎盃和貼滿了三面牆壁的獎狀。
今年46歲的孫金林是省城有名的信鴿專家,也是西寧信鴿協會、青藏鐵路信鴿協會的成員,經常在省內外信鴿比賽中獲獎。像鴿子一樣飛翔,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也是孫金林兒時的夢想。
“13歲那年,我從朋友那裡花了四角五分錢買了一對鴿子,後來對鴿子著了迷,不管參加工作還是去外地做生意,我都帶著鴿子。”孫金林說起信鴿滔滔不絕。小時候,他天天玩鴿子,耽誤學習不說,家裡人也很反對。後來,在兩位運動員姐姐的推薦下,他去了省體工二大隊射擊隊,成了一名職業射擊隊員。
雖然在射擊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孫金林覺得信鴿很有發展前途,所以,他毅然離開射擊隊,回家養起了信鴿。
憑藉自己對信鴿的熱愛和執著,沒過多久,孫金林在信鴿界聲名鵲起,他養的信鴿經常在省內外比賽中獲得大獎。1995年,第一次參加全省信鴿比賽,就獲得第五名,2000年,在全省信鴿比賽中又斬獲500公里冠軍,後來在全國通信比賽中獲得500公里季軍。“全國比賽的頒獎儀式在北京,我站在領獎臺上,心裡想著能獲得這麼高級別比賽的獎盃,我這輩子值了。”孫金林說。
孫金林現在養了160多隻信鴿,主要品種是奧斯卡·戴扶連特,這是比利時的一種信鴿,非常適合中遠距離飛行。曾經有一隻名為“戰神2594”的鴿子,在一次遠距離比賽中獲獎,有“鴿友”想買孫金林的信鴿,他沒同意。“養信鴿很多年了,它們就像我的子女一樣,我怎麼捨得!”孫先生說。
孫金林介紹,信鴿和普通鴿子最大的區別是信鴿的記憶力特別強,經過訓練後,能從幾百公里外飛回家,是古代很重要的資訊交流工具。雖然現在資訊交流不用信鴿了,但相對於用來觀賞的鴿子,信鴿還是有很大的優點。
據他回憶,幾年前的一次信鴿比賽中,他的一隻信鴿一直沒有回家。他猜測可能是迷失了方向。4年後的一天,他收拾鴿棚時發現了一隻來源不明的信鴿,他仔細觀察後發現,就是4年前走失的那只信鴿。那一刻,他被那只信鴿深深感動。
“幾天不學習,就趕不上時代步伐,我這輩子最愛的就是信鴿,如何照顧好它們就要靠專業知識。”除了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孫金林是社區周邊最早養鴿子的人,帶動了不少人。很多人戒掉了麻將,跟著他養起了信鴿。每天,一群“鴿友”在一起交流養鴿心得,生活充實而快樂。
9月3日中午,晴空萬裡,火辣辣的太陽讓氣溫迅速飆升。在省水利廳家屬院,孫金林看著鴿棚裡的鴿子熱得著急,就端了一臉盆水,放進鴿棚裡,十幾隻鴿子爭先恐後地跳進水裡洗澡。幾隻鴿子飛到他的肩上、胳臂上,好像以此來表達對孫金林的感激之情,而此時的孫金林滿臉笑容,形成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走進孫金林家,最奪人眼球的是桌上一座座金光燦燦、形狀各異的獎盃和貼滿了三面牆壁的獎狀。
今年46歲的孫金林是省城有名的信鴿專家,也是西寧信鴿協會、青藏鐵路信鴿協會的成員,經常在省內外信鴿比賽中獲獎。像鴿子一樣飛翔,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也是孫金林兒時的夢想。
“13歲那年,我從朋友那裡花了四角五分錢買了一對鴿子,後來對鴿子著了迷,不管參加工作還是去外地做生意,我都帶著鴿子。”孫金林說起信鴿滔滔不絕。小時候,他天天玩鴿子,耽誤學習不說,家裡人也很反對。後來,在兩位運動員姐姐的推薦下,他去了省體工二大隊射擊隊,成了一名職業射擊隊員。
雖然在射擊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孫金林覺得信鴿很有發展前途,所以,他毅然離開射擊隊,回家養起了信鴿。
憑藉自己對信鴿的熱愛和執著,沒過多久,孫金林在信鴿界聲名鵲起,他養的信鴿經常在省內外比賽中獲得大獎。1995年,第一次參加全省信鴿比賽,就獲得第五名,2000年,在全省信鴿比賽中又斬獲500公里冠軍,後來在全國通信比賽中獲得500公里季軍。“全國比賽的頒獎儀式在北京,我站在領獎臺上,心裡想著能獲得這麼高級別比賽的獎盃,我這輩子值了。”孫金林說。
孫金林現在養了160多隻信鴿,主要品種是奧斯卡·戴扶連特,這是比利時的一種信鴿,非常適合中遠距離飛行。曾經有一隻名為“戰神2594”的鴿子,在一次遠距離比賽中獲獎,有“鴿友”想買孫金林的信鴿,他沒同意。“養信鴿很多年了,它們就像我的子女一樣,我怎麼捨得!”孫先生說。
孫金林介紹,信鴿和普通鴿子最大的區別是信鴿的記憶力特別強,經過訓練後,能從幾百公里外飛回家,是古代很重要的資訊交流工具。雖然現在資訊交流不用信鴿了,但相對於用來觀賞的鴿子,信鴿還是有很大的優點。
據他回憶,幾年前的一次信鴿比賽中,他的一隻信鴿一直沒有回家。他猜測可能是迷失了方向。4年後的一天,他收拾鴿棚時發現了一隻來源不明的信鴿,他仔細觀察後發現,就是4年前走失的那只信鴿。那一刻,他被那只信鴿深深感動。
“幾天不學習,就趕不上時代步伐,我這輩子最愛的就是信鴿,如何照顧好它們就要靠專業知識。”除了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孫金林是社區周邊最早養鴿子的人,帶動了不少人。很多人戒掉了麻將,跟著他養起了信鴿。每天,一群“鴿友”在一起交流養鴿心得,生活充實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