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信鴿襲擊飛機 每天子彈費5000元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圖文:易鴿網
20140509080305806.jpg
▲ 機場執法人員向養鴿居民發放《淨空通知書》

5月1日8時19分,一架飛往和田的CZ6817航班剛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起飛,就在爬升過程中遭遇信鴿群碰撞,造成飛機多處嚴重受損,緊急返航降落。這是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今年發生的第6起信鴿襲擊飛機事件,這次情況最為嚴重,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遭信鴿撞擊的飛機為E190型客機,是一款先進的高性能噴氣式客機,可提供106個座位。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架龐大的飛機雷達罩上有一大片混雜著鴿子羽毛的血跡,被撞的痕跡清晰可見。

新疆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機場保障部安全技術主管張軍說,一隻鴿子與飛機相撞,能產生10噸的衝擊力,將飛機撞出直徑40釐米圓坑。1月至今,新疆民航共發生近50起鳥擊航空器事件。

據瞭解,每天平均進出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的航班最高峰期可達400多班次,平均每兩分鐘起飛一架航班,一個小時內有三四架次航班起降,而信鴿卻是十幾分鐘就飛過十幾只甚至近百隻。

5月7日上午,烏魯木齊國際機場上空晴空萬里,記者觀察了半個小時發現,已經有幾十隻鴿子飛過,而這個時段,也正是航班起降密度最大的時候。

不僅如此,每年3月中旬至10月,信鴿家飛訓練及短途訓練的高峰期也與新疆的旅遊旺季重合。據機場方面介紹,去年,每天飛過機場上空的信鴿是2000只左右,而今年竟翻了一番,達到4000多隻。今年以來,從機場淨空飛越的信鴿數量明顯增多,每天約有三四千只,最多的一天有五六千只,成為航班飛行安全的重大威脅。

鳥擊是威脅飛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據統計,國內鳥擊造成的飛行事故已占事故總數的1/3。「近20年來,通過對機場周邊生態環境的治理以及驅鳥手段的不斷發展,其他鳥類對飛機的威脅已經很小,而經人訓放的信鴿則是飛機的頭號天敵。」新疆機場集團航空安全運行監察部安全主管、自治區信鴿協會副主席畢曉東說。

為了驅鳥,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投資150萬元購置了大量設備,並設有專業的驅鳥隊。針對不同鳥類習性,採取燃放禮花彈、鳴放驅鳥槍、設置粘鳥網、強光刺激氣味等方式驅鳥,基本上可以有效控制鳥害事件的發生。然而隨著航班總量和航班密度持續增加,單憑機場對鳥擊的防範,安全運營壓力較大。「每天的子彈費用已經高達5000元了。」工作人員說。

據畢曉東介紹,信鴿訓放和比賽是一項群眾活動,這幾年在新疆發展很快,已從最初的上百人發展到上萬人,僅烏魯木齊就有會員6000余人。品種優良的信鴿身價也一路暴漲,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都有。這些鴿子經過主人精心選育和飼養,參加一場比賽有時能為主人贏回幾萬元到上百萬元的獎金。

既然如此,鴿友們為什麼還要冒著鴿子被射殺的危險,選擇在這裡訓放呢?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在烏魯木齊市舉辦的信鴿比賽當中,鴿子的飛行線路分為四種:西線(昌吉、呼圖壁、石河子、賽裡木湖方向)、東線(哈密、巴里坤、奇台、木壘方向)、南線(天山山脈以南方向)和北線(阿勒泰方向)。其中,飛東線和南線中間有柏格達峰和天山山脈阻擋,在山隙中穿行,很容易丟失,一馬平川的西線是新疆賽鴿的一條理想賽線。按照鴿子的飛行習慣,採用這條線路飛行,90%以上的鴿子都會經過烏魯木齊國際機場。

「相比起西線,其他幾條線鴿子的損失太嚴重。」曾經多次獲得賽鴿比賽獎項的養鴿戶董健說,由於從東、南、北線放鴿子回來的太少,所以鴿友們更願意參加西線比賽。「即便知道從機場飛過有可能會被擊落,但鴿子安全回歸的幾率還是大得多。”

而據記者所知,儘管烏市信鴿協會的「禁飛令」已發佈,但每年兩季的賽鴿比賽仍從春季3月中旬一直持續到秋季10月左右。

畢曉東呼籲,對機場淨空的保護,需要地方政府制定頒佈相應法規,用法律手段來明確責任和義務,儘快解決好烏魯木齊國際機場淨空內放養鴿子的問題;加大執法力度,對在機場淨空範圍內飼養和訓放的個人、俱樂部、公棚和協會等進行行政處罰;加強在飛行區獵殺力度。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