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養鴿到識賽鴿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文章出處:中信網

2014年,世界盃愛迪達的廣告語“All in or nothing(要麼贏,要麼零)”震撼了很多人,競技是這樣,賽飛者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呢?

從初識養鴿人,到認為的《養鴿人都是精神富翁》,到識養鴿人《玩物喪志還是玩物尚志》。從初識鴿者養鴿的興趣愉悅,到識鴿者的堅忍無耐。從養鴿人的賭性,到賽鴿人篤定。從養好鴿子“抱殘守缺”,到調好賽鴿的“思變與疑惑”。從初識的“玩鴿子”到“玩比賽”又到再識的“玩順鴿子比賽”,似乎賽飛的路上總有看不完、參不透的玄妙。大道至簡,終歸要歸於平淡,要麼贏,要麼零!

這個“贏”與“零”滲透的就是賭性。在賽飛的領域似乎“賭”是一個很忌諱的字眼。但細想一下,哪一樣比賽沒有賭性在裡面?只要是比賽一定會有不確定的因素,既有之,則必有賭的成分在其中。種鴿作育的遺傳性、幼鴿從小到大變化性、天氣的無常性、人為不確定的干擾性……那一樣不是賭?這些“賭”那一樣不是在考查養鴿者的經驗、能力、應變、耐力、眼界?其實,靠得還是鴿者的綜合實力。都說人生如戲,事事無常。正如人生“贏”與“零”的賭的辯證,但怎就容不下鴿途的一個“賭”字?想得卻不可得,你奈養鴿如何?

這個“贏”與“零”恰恰顯出了鴿途的“大道”。何為贏,何為敗?打造幾次“夢幻聯隊”高位獲獎者是贏?在一兩羽鴿子上搏回所有投入者是贏?亦或是勞苦一個賽季無格、無賞、無獎者是敗?那從無賞到大獎者是敗還是贏?從大獎到無格者是贏還是敗?只見過輸久的贏,卻逃不過贏久的輸。

在一個圈外人看來,其實很簡單。在物質和心理都很承受的範圍內,在賽飛途中樂此不疲,始終堅守的,能把自己徹底歸零的,終歸會成為大贏家。因為這群鴿者終會變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的幸運者,他們是真正鴿舞人生的大贏家。現實也很奇怪,當你“想用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時,不在看重“賽”的結果時,當你享受了“賽”的過程時,反而大賞、大獎卻接踵而來,真是邪門了。想得卻不可得,你奈養鴿何?養鴿裡無智者,賽飛中見“守”者。

這個“贏”與“零”妙就妙在鴿者在兩者之間的轉化,聽著養鴿人對鴿經的侃侃而談,從雙手觸及的手感,到觀測鴿眼的炫彩,從引種雜交到近交回血。從養到訓,從取到舍,再到取又到舍。是愉悅,是驚喜?是懊惱,是無奈?也許,雙手無法觸碰的地方,眼睛可以看見,眼睛無法看見的地方,心靈可以到達。看著棚中似友若子的鴿子,取或舍?想著過往的判斷,怎取怎舍?如果你願意,不妨撕下那些密密麻麻的獎狀,把自己歸零。不妨忘記那似真亦假的種種“鴿經”,回歸鴿子本性,找回真我性情!為明天留一面白牆。

也許,你現在有多放空,未來就能有多完滿。也許先贏後零,也許先零後贏,也許零即贏也,贏亦零乎!就在這個“贏”與“零”玄妙轉換間悟出了鴿賽真諦,就在這“贏"與“零”的玄妙轉換間不再被鴿玩,不再玩鴿子,就完成了一生中人鴿合一的華麗蛻變。寫得輕鬆,實則那一個鴿者的心胸不是被苦難撐大的,哪一個鴿者的大腦不是用“委屈”一遍遍“清零”填滿的。賽飛之路有多殘酷,就該有多堅強。養鴿之路有多起伏,就該有多淡定。養鴿的路,就是在一次次“贏”與“零”之間跳轉的。鴿不逼人,人自急。養鴿的路上一切的機緣難求,何必執著,不必執念,盡力就好,順心更好,隨心最好。養鴿的路上,盡人事而順鴿性,賽飛的路上盡人事而遂天意。活在追求中,卻不迷失在執著裡,鴿者人生如此足矣!

賽鴿的比賽就是一場“歸零”之賽,就是一場永無“贏局”卻時刻在贏的比賽。這就是一場得與失,取與舍,“空”與“滿”的較量。願所有鴿者都能完成零與贏的跳轉,在跳轉中重獲鴿者固有的心靈自由!在零與贏的跳轉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成長為鴿舞人生永不失敗的“清零”大贏家!

圈外人:上善去若水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