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簑鴿生了,2隻雛鳥「換衣裳」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蔡永彬/台北報導)2017-03-22

每年3、4月春暖花開,鳥類們紛紛進入繁殖及育雛階段,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生態鳥園也變得熱鬧了起來。園方表示,最近綠簑鴿率先傳來好消息,2個鳥巢中各有1隻孵化的雛鳥,在親鳥的保護下持續成長中;園方提醒遊客們放慢腳步、降低音量、眼觀四方,才會看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景象。

綠簑鴿羽毛呈黃綠色,在陽光照射下顯現出金綠色的彩虹光澤,特別閃耀,因此有「綠精靈」的美稱;牠們頸部有較長的灰藍色簑羽,鳥喙基部有黑瘤,及很短的純白色尾羽。台北動物園指出,野外的綠簑鴿族群面臨被獵捕、棲地限縮、食物減少等壓力,名列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近危」物種。
台北動物園指出,上個月起保育員就發現2對綠簑鴿在遊客步道旁的樹木上架疊好鳥巢,不久後其中1個鳥巢中已有孵化的雛鳥,另一窩的綠簑鴿雛鳥大約晚1個星期破殼。園方表示,剛破殼的雛鳥全身光溜溜,以親鳥嗉囊中反芻的分泌物「鴿乳」為食,約2個月後才會離巢獨立生活,食物也會改為種子、果實、昆蟲等。

台北動物園表示,先破殼的雛鳥已經接近滿月,體型及身上的羽毛逐漸接近成鳥,頸部較長的簑羽及鳥喙基部的黑瘤還沒生長完全;至於晚破殼的雛鳥,牠的鳥巢在樹木較高處,不易觀察,根據工作人員紀錄,約1周時牠就已經「換上一身漂亮衣裳」了。

640_1f86f8881b455a6dc7a65a9f13d12bc1.jpg
▲ 綠簑鴿。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420_beffeb1e5b2f72b3a4fea33118c57afb.jpg
▲ 綠簑鴿。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綠簑鴿。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