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鴿友王永剛的賽鴿傳奇故事(續)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草根鴿友王永剛的賽鴿傳奇故事(續集)
中信網烏海訊(吳建軍報導)近日,我在中信網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草根鴿友王永剛22.5元飛出公棚決賽7名》的紀實性報導,沒有想到竟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大部分鴿友對此事表示認同,拍手稱讚,但也存在部分對此事進行非議和出口傷人的鴿友!
我認為,真實性是新聞的第一性,也是新聞的生命。本著對自己負責,對王永剛負責,更是對全國鴿友負責的態度,4月8日,我利用週末休息的時機,再次驅車前往王永剛的家——烏海市公烏素,對他和一些熟知他養鴿故事的鴿友進行了深度採訪。
記者:你對一些鴿友的無端指責有什麼想法和看法?
王永剛:嘴長在別人身上,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但我的成績和22.5元的故事都是真實的,不信可以到我們這裡或者周邊地區做一下調查。
記者:有些人拿你的家庭問題與其他養鴿無關的事說事,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王永剛:這些人真的很無聊,揭別人的短處,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有許多名人都和我有過類似的經歷,難道說他們自己願意這樣嗎?也和我一樣有問題嗎?這些人除了素質有問題,心理也不健康。與其無緣無故指責別人,還不如把心思花在如何才能把自己的鴿子養好,飛出好成績上來。
記者:有些鴿友對你用不花錢或者廉價淘的種鴿飛出好成績表示質疑,甚至惡語中傷,你是怎麼對待這件事情的?
王永剛:我用什麼樣的鴿子飛什麼樣的成績,這完全是我自己的事情,和他們無關。而且我的成績是真實的,我靠好友孫建軍、林志剛支援的種鴿,還有自己到鴿市買的廉價種鴿,在公棚和地方飛出了一些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證也有物證,是有據可查的。對我惡語相加的人,不知道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心理,是嫉妒還是瞧不起啊?他們自己辦不到的事情,難道也不允許在別人身上實現嗎?中國有些人“恨人強”的醜陋嘴臉,在這裡表現得真是淋漓盡致了。
英雄不問出處,誰規定農民的兒子就只能一輩子也當農民,就不能成為國家主席?中國有些人包括有些鴿友的個人觀念和思想是有局限性的,不去查找自身的問題,還要去無緣無故地指責別人,對此我只能保持沉默。狗咬你一口,你總不能反過來去咬狗一口吧?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養好我自己的鴿子,今年繼續飛出好成績來證明給他們看!
同時,我認為種鴿的價格和價值是不能劃等號的,並非花了大價錢的鴿子就一定能飛,沒花錢的鴿子就不能飛,只配進了鴿市淪為菜鳥。
記者:聽說你還有好多周邊地區鴿友熟知的賽鴿故事從未在媒體上公開講過,今天能不能向全國的鴿友們說說呢?
王永剛:這些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原本不想再提起了,但為了改變一些鴿友的養鴿觀念和糾正他們的一些偏見,我就借此機會,通過您和中信網做一下簡單的介紹,希望會對鴿友們有所幫助和借鑒。
2008年,我和好友郝飛去寧夏鴿友虎小平家中挑選了4羽幼鴿,交到了包頭愛亞卡普公棚,其中我的一羽獲200公里3名,決賽獲4630羽11名。
2012年,我花400元買了一羽天落雄鴿,選配了好友林志剛的一羽雌鴿,作出地方賽200、300、400、500公里4關綜合鴿王4位。
2012年,好友林志剛作出來的一羽幼鴿,送給我殺著吃,我感覺個體還不錯,就交到了巴盟臨河聯手公棚,獲決賽112名;
2013年,我花70元買了一對鴿子,當年作出地方賽300公里24名、540公里13名、特比9名、指定鴿50元季軍。
2013年冬天,我花100元買了兩羽鴿子,2014年作出的一羽幼鴿,秋季獲地方賽300公里61名,540公里19名,特比10名,我將這3羽鴿子600元賣給了徒弟王中宇,這路鴿子後來為他作出了雙關鴿王冠軍。
記者:既然你在公棚和地方賽獲得了這麼多的成績,獎金也沒少拿吧?有些鴿友對你的生活和鴿舍環境提出了質疑,你為什麼不拿獎金對它們作出改善呢?
王永剛:這些年我確實贏了不少獎金,總共有30多萬吧!本來,我可以用它們來買好點的種鴿,建好點的鴿舍的,可我的家庭條件不允許我這麼做。我上有年邁的老母親需要我贍養,而且我成了兩次家,這些花費都來源於我贏的獎金。再加上現在我還有兩個讀書識字的兒子需要我供養,我哪還有錢來買高價種鴿,建豪華鴿舍呢?我認為,鴿子只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作為兒子我要盡孝道,作為父親我要盡義務。這樣我才會無愧於心,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子女。
這也是為什麼只要我飛了好成績,有人願意買我的鴿子,我就會出手的原因。在我眼裡,親情和父母的恩情永遠比鴿子更為重要。比如說,2015年的鴿王亞軍我就1萬元賣給了我的徒弟王中宇,鴿王的父母0.5萬元賣給了達旗鴿友,期待今年能在他們那裡有所發揮。
記者:王中宇,你作為王永剛的徒弟,近兩年來成績也相當的不錯,能說說你從師父那裡學到了什麼?
王中宇:我剛開始養鴿子的時候,養的都是白鴿子之類的觀賞鴿。後來我認識了師父王永剛,他說:“你剛開始養鴿子,不要投入太大,先從鴿市上買些便宜點的鴿子學手吧!先學學怎麼養鴿子,怎樣才能養好鴿子,等條件成熟了再去買品種好點的貴鴿子。”後來,他帶著我到烏海市花鳥市場,花30-50元不等價格買了些看上去還不錯的鴿子。當時參加地方賽,雖然沒拿過冠軍,但是前10名還是經常有的。
2015年,我用師父支援我的鴿子,獲得了地方賽的2、3、4、5、6名、鴿王冠軍、團體冠軍的好成績,這讓我對養鴿子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也對自己有了信心。於是,2016年在師父的極力推薦下,我去陝西天奕博翔鴿業魏峰老師那裡花6-7萬元買了4羽種鴿,期待今年會有所發揮。
作為一名賽鴿愛好者和新聞工作者,在聽完王永剛和王中宇的肺腑之言後,我觸動很大。鴿界這麼大,有錢的鴿友能有幾個?還不是像他們這樣普普通通的鴿友占多數?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年復一年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當他們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們為什麼不能為他們高興,為他們鼓掌喝彩呢?而卻要質疑、謾駡,甚至用語言進行侮辱和攻擊,這些鴿友換了是你,別人也用同樣的方法對你,你會怎麼想?
懷著對王永剛、王中宇這對有情有義的師徒倆的敬佩之情,我結束了本次採訪,驅車回家。
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今天你怎樣對待別人,明天他也會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你!
草根鴿友王永剛的賽鴿傳奇故事(續集)
中信網烏海訊(吳建軍報導)近日,我在中信網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草根鴿友王永剛22.5元飛出公棚決賽7名》的紀實性報導,沒有想到竟然引起了軒然大波,大部分鴿友對此事表示認同,拍手稱讚,但也存在部分對此事進行非議和出口傷人的鴿友!
我認為,真實性是新聞的第一性,也是新聞的生命。本著對自己負責,對王永剛負責,更是對全國鴿友負責的態度,4月8日,我利用週末休息的時機,再次驅車前往王永剛的家——烏海市公烏素,對他和一些熟知他養鴿故事的鴿友進行了深度採訪。
記者:你對一些鴿友的無端指責有什麼想法和看法?
王永剛:嘴長在別人身上,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但我的成績和22.5元的故事都是真實的,不信可以到我們這裡或者周邊地區做一下調查。
記者:有些人拿你的家庭問題與其他養鴿無關的事說事,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王永剛:這些人真的很無聊,揭別人的短處,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有許多名人都和我有過類似的經歷,難道說他們自己願意這樣嗎?也和我一樣有問題嗎?這些人除了素質有問題,心理也不健康。與其無緣無故指責別人,還不如把心思花在如何才能把自己的鴿子養好,飛出好成績上來。
記者:有些鴿友對你用不花錢或者廉價淘的種鴿飛出好成績表示質疑,甚至惡語中傷,你是怎麼對待這件事情的?
王永剛:我用什麼樣的鴿子飛什麼樣的成績,這完全是我自己的事情,和他們無關。而且我的成績是真實的,我靠好友孫建軍、林志剛支援的種鴿,還有自己到鴿市買的廉價種鴿,在公棚和地方飛出了一些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證也有物證,是有據可查的。對我惡語相加的人,不知道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心理,是嫉妒還是瞧不起啊?他們自己辦不到的事情,難道也不允許在別人身上實現嗎?中國有些人“恨人強”的醜陋嘴臉,在這裡表現得真是淋漓盡致了。
英雄不問出處,誰規定農民的兒子就只能一輩子也當農民,就不能成為國家主席?中國有些人包括有些鴿友的個人觀念和思想是有局限性的,不去查找自身的問題,還要去無緣無故地指責別人,對此我只能保持沉默。狗咬你一口,你總不能反過來去咬狗一口吧?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養好我自己的鴿子,今年繼續飛出好成績來證明給他們看!
同時,我認為種鴿的價格和價值是不能劃等號的,並非花了大價錢的鴿子就一定能飛,沒花錢的鴿子就不能飛,只配進了鴿市淪為菜鳥。
記者:聽說你還有好多周邊地區鴿友熟知的賽鴿故事從未在媒體上公開講過,今天能不能向全國的鴿友們說說呢?
王永剛:這些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原本不想再提起了,但為了改變一些鴿友的養鴿觀念和糾正他們的一些偏見,我就借此機會,通過您和中信網做一下簡單的介紹,希望會對鴿友們有所幫助和借鑒。
2008年,我和好友郝飛去寧夏鴿友虎小平家中挑選了4羽幼鴿,交到了包頭愛亞卡普公棚,其中我的一羽獲200公里3名,決賽獲4630羽11名。
2012年,我花400元買了一羽天落雄鴿,選配了好友林志剛的一羽雌鴿,作出地方賽200、300、400、500公里4關綜合鴿王4位。
2012年,好友林志剛作出來的一羽幼鴿,送給我殺著吃,我感覺個體還不錯,就交到了巴盟臨河聯手公棚,獲決賽112名;
2013年,我花70元買了一對鴿子,當年作出地方賽300公里24名、540公里13名、特比9名、指定鴿50元季軍。
2013年冬天,我花100元買了兩羽鴿子,2014年作出的一羽幼鴿,秋季獲地方賽300公里61名,540公里19名,特比10名,我將這3羽鴿子600元賣給了徒弟王中宇,這路鴿子後來為他作出了雙關鴿王冠軍。
記者:既然你在公棚和地方賽獲得了這麼多的成績,獎金也沒少拿吧?有些鴿友對你的生活和鴿舍環境提出了質疑,你為什麼不拿獎金對它們作出改善呢?
王永剛:這些年我確實贏了不少獎金,總共有30多萬吧!本來,我可以用它們來買好點的種鴿,建好點的鴿舍的,可我的家庭條件不允許我這麼做。我上有年邁的老母親需要我贍養,而且我成了兩次家,這些花費都來源於我贏的獎金。再加上現在我還有兩個讀書識字的兒子需要我供養,我哪還有錢來買高價種鴿,建豪華鴿舍呢?我認為,鴿子只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作為兒子我要盡孝道,作為父親我要盡義務。這樣我才會無愧於心,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子女。
這也是為什麼只要我飛了好成績,有人願意買我的鴿子,我就會出手的原因。在我眼裡,親情和父母的恩情永遠比鴿子更為重要。比如說,2015年的鴿王亞軍我就1萬元賣給了我的徒弟王中宇,鴿王的父母0.5萬元賣給了達旗鴿友,期待今年能在他們那裡有所發揮。
記者:王中宇,你作為王永剛的徒弟,近兩年來成績也相當的不錯,能說說你從師父那裡學到了什麼?
王中宇:我剛開始養鴿子的時候,養的都是白鴿子之類的觀賞鴿。後來我認識了師父王永剛,他說:“你剛開始養鴿子,不要投入太大,先從鴿市上買些便宜點的鴿子學手吧!先學學怎麼養鴿子,怎樣才能養好鴿子,等條件成熟了再去買品種好點的貴鴿子。”後來,他帶著我到烏海市花鳥市場,花30-50元不等價格買了些看上去還不錯的鴿子。當時參加地方賽,雖然沒拿過冠軍,但是前10名還是經常有的。
2015年,我用師父支援我的鴿子,獲得了地方賽的2、3、4、5、6名、鴿王冠軍、團體冠軍的好成績,這讓我對養鴿子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也對自己有了信心。於是,2016年在師父的極力推薦下,我去陝西天奕博翔鴿業魏峰老師那裡花6-7萬元買了4羽種鴿,期待今年會有所發揮。
作為一名賽鴿愛好者和新聞工作者,在聽完王永剛和王中宇的肺腑之言後,我觸動很大。鴿界這麼大,有錢的鴿友能有幾個?還不是像他們這樣普普通通的鴿友占多數?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年復一年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這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當他們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們為什麼不能為他們高興,為他們鼓掌喝彩呢?而卻要質疑、謾駡,甚至用語言進行侮辱和攻擊,這些鴿友換了是你,別人也用同樣的方法對你,你會怎麼想?
懷著對王永剛、王中宇這對有情有義的師徒倆的敬佩之情,我結束了本次採訪,驅車回家。
在路上,我一直在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今天你怎樣對待別人,明天他也會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