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賽鴿的真相與奧秘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賽鴿的真相與奧秘(一)

  種鴿與繁殖

  任何有使翔賽鴿嗜好之人,應以最高的想法參加比賽,他必須從能得到最好的種鴿為開始,不斷地力求完美的繁殖。

  繁殖的秘訣,可憑耐心的研究而熟練,但是好的種鴿是不可替代的。對鴿子的調整和訓練成功之得心應手,得憑藉多年的經驗達成,但是初始不能沒有適當的基礎。可能經驗教導我們正確地照顧、管理和餵食我們的鴿子,但是最後如老話所說的——家族的特性總會顯露。

  現今的鴿友,要建立優勝的種鴿比起40、50年以前容易得多了,因為賽鴿運動的普及。

  完美的賽鴿

  在展示籠內贏得優勝的鴿子,不一定是最好的賽鴿,不過如果有賽鴿經驗的評審,都曉得構成好的長距離鴿的身體特性該如何。完美的賽鴿,應有飽滿即勻稱的頭部;喙應是中庸的尺寸,不會太長也不會太短;身體應是楔形;完全平坦的肛骨及沒有太淺的龍骨。最重要的是,鴿子必定很健康。不論在展示籠內或你正考慮的長距離比賽,身體的情況和羽毛的狀態,是每一羽鴿子被考量的第一要素。

  挑選完美的賽鴿時,除了強壯的身體特性之外,也要找眼睛有濃厚色彩的鴿子,避免特別大體型的鴿子。因為大體型的鴿子,大多數是笨重且又不快速,雖然通常它們擁有強而有力的翅膀、持久的特色和不受限制的耐心,可是無可否認——它們缺乏速度,而我們最大的目標是力求完美。哀鴿是鴿子的遠親,體型比賽鴿小多了,然而它有能力維持更快的速度,和較流暢、較持久的飛行。同樣,觀察小水鴨,它是鴨子品種中最小的成員,也是最快速的。

  鴿子有相當長的頸部,頭長或腿長是不成比例的,即使外行人也能很快地察覺到這缺點。如果你仔細查看鴿子,碰上出現其它特殊身體結構的鴿子,並讓它們繁殖,而繁殖出來的後代,是完全不合格的。(馮駿注:2004或2005年,我們曾指導屏東一鴿舍,當時看到鴿主的鴿子全是翅膀特長(超過身體的比例),他的解釋是這樣可以飛得快,有得勝先機。我們的解釋:這對鴿子而言不成比例,因為身體負擔太重而且平衡不對,整體而言,不會超過正關第二關,鴿子就會全體畢業,所以奉勸他僅用足環錢比賽就好,不要再下注,免得損失更多或是當下停止。賽事中事實證明我們是對的,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鴿友!)

  始終要找鴿子的飛行羽,是漸漸地往末端縮成小圓尖而不是非常圓形、鈍形或很尖。

  不同類型

  長距離鴿和短距離鴿的身體外觀有明顯的不同,而有老練的眼睛之人,很容易看到鴿子的潛在不同。

  與短距離鴿相比較,長距離鴿有長的龍骨、非常緊貼的肛骨、強壯的羽莖、強健的胸,而且大抵上有更壯健的外表。反之,短距離鴿的肛骨離得近、飛行羽是細的羽莖、肋骨緊挨著較短的龍骨,而且胸比較短。

  眼內的尋找

  大半的權威一致同意:完美的選手鴿眼睛構成,最重要的項目是虹膜。通常,你會發現虹膜由兩個顏色組成,一個是深色調,另一個是淺色調,第一個包住第二個,外圈通常是比較寬。完美的眼睛內,兩種色調不會在邊緣混合,而是進入彼此的圈,並且非常明顯。少數的鴿子被發現在虹膜內僅有一種顏色,雖然它們也有好的選手鴿,不過它們是罕有的例外。許多評審強調這“圈”,但是我看過許多鴿子眼睛內圈有稀薄(不密)的絲襯裡物,它們在160公里都表現不好。我還要加上一句,不論評審可能認為眼睛多迷人,不是有最漂亮眼睛的鴿子都能贏得獎金。有很多大鼻瘤及眼蠟膜的鴿子,卻很少能成為好的選手鴿,最起碼,這是我對大部分鴿系的鴿子之觀察。在斟酌任何的身體特性時,應避免極端。

  一些簡單的繁殖法則

  當用手慢慢地拉開羽翼時,呈現不多的反抗,這些鴿子應配對有強力反抗的鴿子。

  不要把瘦長體型的鴿子配肥短體型的鴿子。總之,努力避免任何大的身體相異,儘量可能繁殖體型相近的。

  不要把有短飛行羽的鴿子配有長飛行羽的鴿子。眼睛顏色於挑選繁殖配對不是很重要,雖然有些鴿友堅持深色眼配淺色眼的理論。

  有大鼻瘤和很多蠟膜的鴿子,不要與相對地沒有這麼顯著的鼻瘤和眼蠟膜的鴿子配對。

  鴿子有口壞疽、翼癤或類似的傳染病,決不要繁殖,口壞疽很容易傳染給雛鴿。

  彎龍骨的選手鴿不作為繁殖鴿,因為彎曲的龍骨可能是遺傳,是進行中的退化確定徵兆,畸形可能在幼鴿身上更明顯。在展示會中,彎龍骨的賽鴿幾乎被所有的展示會評審很快地擱置一旁。

  老鴿,特別是那些超過8歲的鴿子,應該細查注意活力減弱的徵兆。假設它們開始出現老年的徵兆,那麼它們的羽毛會失去光澤,然後遲鈍及無精神,作為繁殖鴿的用處是零。鴿子直到9歲和10歲,甚至12歲還能持續有效地繁殖鴿,多視於它們曾經比賽有多艱苦,及在它們在年輕期間怎麼被飼養的。(馮注:如果平時注重營養和優質飼養,的確可以延長生殖能力。舉例:我的11歲公鴿配10歲母鴿,一年作育出6羽下代;10歲公母配也育出下代;11歲公鴿配4歲母鴿,一年內作育8羽下代;9歲公鴿配10歲母鴿也育出子代,這是我的親身經驗。)

  過度繁殖的傷害

  大多數鴿友犯下最大的錯誤之一,是繁殖超過他們能訓練或照顧的幼鴿羽數。鴿舍變得過度擁擠,這情況,是非常有助於許多疾病不斷地威脅、蹂躪衰弱的鴿群,而且災難也等著那些堅持這種做法的人。

  初冬時,是挑揀鴿子的好時機,因為鴿子完成了換羽,有別於許多鴿子呈現新壯健外觀之同時,最好是淘汰狀況差的鴿子。

  繁殖期的延期

  保持公母分開的好處之一,是繁殖期的開始可能延至3月中旬,謹記繁殖期愈遲開始,換羽期愈晚進行。這點對於準備在7月和8月進行比較長距離賽的鴿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們不能承受通過過早的換羽期,因為太早繁殖的結果。

  公鴿和母鴿分別在不同的鴿舍,讓它們從9月初到來年2月下旬不能彼此看到。鴿友應決定喂育少量、符合理想的幼鴿選手隊,精挑細選25-30羽組隊,而不是育出40-50羽,帶著提高得獎機會寄望(鴿海戰術)。我見過一些鴿友,在鴿舍內有太多的幼鴿,使得他們必須看紀錄本才能確定鴿子的父母是誰。通常如此不幸的鴿舍,會過度擁擠,致使有些幼鴿不能找到空的站棲,而被迫坐在地板上。

  巢內的羽數

  在賽鴿界已經進行最久的爭論之一——在巢內哺育的幼鴿羽數。大自然指示一孵兩羽,如果容許養育一羽,那麼會育出比較強壯和壯健的幼鴿。無論如何,大多視配對鴿的餵食性向而定。有些配對鴿是很大方又溫厚,它們甚至哺育3羽小鴿,假使容許它們如此做。然而,有的鴿子未必有足夠的食物喂育一羽幼鴿。一般的結論是,不需要參加翔賽的繁殖鴿,可容許喂育兩羽幼鴿;而定期參加比賽的鴿子,不允許哺育超過1羽以上的幼鴿。

  一歲鴿作為繁殖鴿

  “一歲鴿適合當繁殖鴿”的疑問經常性地被提出,回答這問題,我會說用一歲鴿作育種鴿,我有很不錯的成果,及不會猶豫地推薦它們在任何鴿舍作為繁殖鴿。一歲母鴿的理想配偶是4至6歲的公鴿,而2至5歲的母鴿適合一歲公鴿的配對。最失策的是,打算用一歲公鴿和一歲母鴿配對育出子代。

  年輕母鴿的第一窩蛋經常孵化失敗。如果蛋未受精,拿走失敗的蛋,之前給予它8-10天時間孵蛋,為的是在第2窩蛋之前讓它的產蛋器官休息一下。

  系繁殖的原理

  假如鴿友特別渴望保存及改良一些他的最好種鴿,系繁殖可能有效地成就這想要的結果。在某程度上我曾使用過這方法,尤其是重要的公鴿配上它的子代,或是傑出的母鴿與它的子代配對。這樣配對的下代,可以配回祖父或祖母,在繁殖上育出含7/8重要鴿子的原始血統。系繁殖還是可往下實行,憑藉小心翼翼巧妙操作配對是可能的,在一些預先安排的圖表之下,繼續多年做沒有任何的異系雜交。

  想要實驗系繁殖的人,應確定原始的兩羽配對鴿是完美的型,並且彼此非常適合。起首的配對,造成的錯誤將註定整個血系失敗,多年的努力和計畫會是徒然的。起首的配對,不應是疏遠的關係,而是盡可能十分地相配。

  對於系繁殖和異系繁殖的相對價值(比較價值),存在相當多的不同意見。系繁殖無疑是所有的鴿子領域各階段最深的研究。那些沒有時間和耐心的人,最好不予理會這研究,並且專注避免他們的鴿舍有近親繁殖的禍害。許多鴿友以隨便無計畫的方法嘗試系繁殖,不消說,這是提早走向災難路上。

  引進新血

  所有的鴿舍有時需要注入新血系,防止近親繁殖發生的禍害。但是,必須要小心謹慎什麼鴿子被引進入鴿舍。如果從外地購鴿,要確定購買來自可靠的鴿友。一旦引進一些平庸的鴿子,要克服這欠考慮(輕率)的災難影響之前,需要數年的努力。

  我不時地目擊,在數年之內整舍的鴿子身體上的退化,並且在每一個案中悲慘的鴿友,最後終於承認過度地近親繁殖和輕率引進未證實的種鴿之結果,使得自家鴿子變得衰弱。我知道有個特別的例子,在鄰近的伊利諾市,某鴿友過去每年贏得繁多的獎賞,你認為他能飛黃騰達?但是他失誤了,從比利時引進不明的鴿子,並且不加選擇與他自己的鴿子配對繁殖。接下來的賽季幼鴿賽,他退步並且成績糟透了,並且3年之內在俱樂部的地位幾乎被擠到觸底。我不是對在比利時能找到鴿界很好的鴿子提出質疑,而是說明對引進的血系所知甚少的愚笨。

  腦中有確定的鴿子型

  在腦中有鴿子的確定類型,然後朝“完美”方向努力繁殖。排除有確定無疑的缺點,或身體瑕疵的不符合標準的任何幼鴿。不要養成隨便繁殖的習慣,沒有任何確定的類型,還深信好運配對會作育出想要的結果。

  不要以為冠軍公鴿配上冠軍母鴿會育出冠軍幼鴿!新手偏向不會考慮鴿子的身體結構是否彼此合適,而掉入輕率配對的錯誤。新手另一個常有的犯錯,是實驗太多的鴿系。試試兩種或三種,但是不要超過4種鴿系,接著親自求證哪種血系最適合你的管理規劃。證實之後,堅守優勝的種鴿,及不要引進不確知品質的鴿子。

  從幼鴿選手隊內汰擇

  到了秋末篩選時間,嘗試從幼鴿選手隊確定保留哪些鴿子作為繁殖種鴿,這是相當不容易的難題。假如鴿友有許多鴿子幾乎是同樣的能力,及在外觀、羽毛、身體結構等彼此都同等,於挑選上那是大量的推測。此時,鴿友會經常犯錯,所以倘若可能而且你有多餘的地方,那麼安全的做法是淘汰之前給予所有適合的幼鴿機會,明年做一歲選手鴿。

  我曾經擁有一羽最棒的母鴿,直到2歲才得獎。在幼鴿賽季期間,它是穩定的賽鴿但是總是和獎金以數分鐘擦身而過,憑著這顯著的保證,我用另一個理由再度延後篩揀。第2年,它證實了我對它的信心。在480公里、640公里和960公里排名亞軍、冠軍與第5名,及以同樣的理由哺育一冠軍幼公鴿。我認為,它是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比賽過最傑出的幼鴿之一。這羽母鴿是非同尋常的例子,不管怎樣,在一歲鴿階段如果它沒有顯現優勝的能力,大抵應該被淘汰。

  調節鴿子

  好種鴿和繁殖,決定了鴿友的成功或失敗,關於冠軍的位置,除非鴿子被謹慎地帶入它們的狀態最高點,否則什麼都不能成就。

  鴿友應該不斷地努力,保持他們的鴿子在最優的狀態,因為沒有比這更重要的要素。他們所有的努力會失敗,而他們有能力買進的所有高價位的種鴿,將是無用的。調節鴿子,必須是以整年12個月來實施,而不是僅在比賽的月份之前(從5月到10月),像許多鴿友,就都是錯誤地努力。

  鴿子因為生病而狀態不好、被過度餵食、換羽過早、太多的賽事而筋疲力盡等的情況,最好留在鴿舍。鴿友應該找出原因,並且立即修正問題。

  許多鴿子在賽季當中突然不見狀態了,會發現這可能是因為在冬季期間照顧不周、遭遇過度繁殖、在休息期間餵料營養不夠,或不適。

  賽鴿的真相與奧秘(二)

  健康的鴿子

  鴿子完全達到健康狀態時,挑選是非常簡單的事,如果鴿友願意花少許時間判讀鴿子在傍晚的自由飛行活動狀態。最優情況的鴿子會充滿活動性,一旦發信號即準備飛行,而且它會在鴿群疲乏繞舍飛行之後,會是最後一羽降落。其耐力似乎沒有終點,並且即使半小時的努力舍外飛行,也不會顯現疲累徵兆。

  個別鴿子的糞便,則是判別身體狀態的另一個非常好的試驗標準。假使糞便是鬆軟的、略黃色或綠色,則表示某處出問題了,應立即採取修正的措施。處於完美狀況的鴿子,會有扎實的糞便、糞便頭帶點白色,這是它所有內臟正常運行的徵兆。

  這狀態,在辛苦冗長的640、800、1600公里長距離賽事中,鴿子想要優勝是絕對需要的。狀態反應慢的鴿子,在飛行不遠的路程上可能就毀了,迷路及偶爾混於領頭鴿之中完成比賽,但是通常遠遠地落後,而且是往往於歸返前落後幾天或幾周。你確定它們是不健康的,因為它們沿路緩慢和閒蕩,學得不好的習性,而且縱使小心地把它們拉回,狀態也很少能重回它們從前的速度,這樣還送它們參賽,是拙劣的判斷。養成沿路隨它們高興停留多久習性的鴿子,應儘快淘汰,不論它們過去的成績有多亮眼。

  恢復健康

  儘管你全力極謹慎地照顧和努力保持鴿子非常健康的情況,全舍鴿子還是可能在賽季中明顯地沒有什麼原因突然就成績下降,使得鴿友很驚慌。鴿子可能看來十分健康,但是它們無精打采地訓飛及在賽事落後其它參賽鴿許多距離和時間。有些可能飛行一天、一周或一個月的延擱,而有些可能甚至完全沒有歸返。

  像這樣在賽季中間的低潮狀態,有各種不同的原因,通常被歸因於下列幾點:餵料太營養、過度餵食、太早繁殖的結果,或是承受肉眼辨識症狀尚不明顯的不明疾病。

  假如在你的鴿舍發生這樣的情況,試試餵食鴿子較清淡的穀物及一天兩次的餵食減量,直到鴿子似乎有點渴望它們的定量餵料。如果鴿子好像呈現體重過重,則採取嚴厲的手段,強迫它們舍外飛行,並且利用拍手,每回保持它們待在空中30分鐘,直到它們對固定的飛行活動顯現較多的自然愛好。

  個別鴿子的低潮狀態

  偶爾一羽鴿子前一年有冠軍的體能狀況,接下來在糟糕的賽季能有表現,卻未能達成它過去的表現和所期望。倘若這時鴿舍內其他的鴿子都很好,這格外地引人注意。在如此低潮狀態的鴿子假如身體健康,通過換羽期後的下一季比賽,它們往往能重拾從前的飛行體能,因此建議給它們另一個機會。

  個別鴿子的低潮狀態一般因下列因素造成的:(1)過度餵食及沒有減至最佳的飛行體重;(2)前一季太多的困難翔賽耗盡體能;(3)雖然還是看似健康,可是被不清楚的疾病攻擊;(4)太多和太早的繁殖使之衰弱;(5)先前一年有糟糕的換羽。

  鰥夫的方法

  有些公鴿被發現作為選手鴿時,在較短的賽事距離使用鰥夫方法激勵它們,成績會比較好。這方法在大戰前普遍被比利時人使用,那是鰥夫制起始的地方,但是美國和歐洲的優勝鴿友會反對。可是,事實上仍然有人使用它,因此我試著簡略地描述此法。

  慣常的手法是,在星期中段或下次比賽前三、四天,把公鴿帶離它的配偶,並且關在相連接的鴿舍或看不見它的巢箱與配偶之處。然後就在交鴿之前允許公鴿回到它的配偶身邊幾分鐘,鴿友將看到公鴿在它的配偶面前跳動與咕咕叫,但是在這時候不允許它踩在母鴿身上。示愛的親近是毫無疑問的結果,但是在緊急關頭應打斷公鴿,並放入提鴿籠。

  這操縱公鴿的方法,被發現只有對少數個別鴿子有效。有些鴿子因此有可觀的表現,特別是在較短距離賽到480公里之間,然而其他鴿子被這應用方法完全地毀了。

  如果你希望試驗鰥夫方法,最安全的計畫是緩和地試,一次只用一羽,且把它放在沒有其他鴿子的小鴿舍。

  鰥夫方法類似“妒忌計畫”:鴿友讓多餘的公鴿愈好鬥愈好,進入另一羽的配偶巢箱,此時其他的公鴿被關在鴿舍另一邊的巢箱內看見正發生的事。被關著的公鴿會變得激動,送去參賽之後更急於返巢。這方法已經被證明用在距離較短的賽事上有驚人的成績表現。

  鰥夫和“妒忌計畫”在超過480公里以上是無效的,因為較長距離賽,它們被釋飛之前需要鴿子離開鴿舍至少兩夜,到最後它們的忌妒感覺有些減弱了。假使兩夜之後情緒上它們沒有休息,它們會很快地疲倦,在不超過160公里返舍的路上之前,已經精疲力竭地退出比賽。

  秋天時公母分開

  春天繁殖期之前,不是絕對有需要在秋天和冬天的月份把公母分開,不過,我發現75%最成功的鴿友都會分開它們。我知道有些鴿友讓他們的鴿子整年在一起,有不錯程度的成功,甚至贏過冠軍。不過我觀察優勝成績較多的教練,都會把公母分開直到二月底或三月初。

  那些不分開鴿子,整年飼養在一起的鴿友,在繁殖季之後立刻把巢碗從鴿舍拿走,以阻止鴿子再進入巢碗。當它們持續不移地在光無一物的地板上的巢箱角落生蛋時,鴿友會以假蛋替換,為的是防止它們哺育幼鴿。鴿蛋可以棄掉,但是母鴿會企圖再築巢,易於招致更多沒有必要的生蛋勞累。

  公母分開,給鴿友提供計畫重新配對的機會,並且在春季配對時會沒有困難地讓兩羽鴿子配在一起。一年的這段時間及整個冬天把公母分開之後,會發現鴿子,沒有一點固執,比較容易配對,而這種固執會在春天稍後或夏天經常碰到。

  在分開的期間,鴿子應盡可能地分開飛行活動,公鴿在早上和傍晚,而母鴿在中午時分。因工作時間無法如此安排的鴿友,可以在天氣許可之下,公母在不同日進行舍外飛行。

  選手鴿的年齡

  賽鴿2-6歲之間,是長距離賽的黃金時段。雖然它們在幼鴿或一歲鴿時常常破紀錄,而有的鴿子直至將近10歲,比賽成績還是不錯。

  一歲到三歲,是最適合160-480公里的賽事,3-5歲被認為理想的是480-960公里,而5-8歲鴿子最適合更長的距離,直到2400公里。

  賽前的餵食

  交鴿前,鴿子是不是該立刻餵食,應該根據飛行的距離,以及它們將要待在鴿車籠內的時間和天氣狀況而決定。大多數的俱樂部,較短距離賽事達到320公里,都是在週六傍晚交鴿,在這樣的情況下,星期六下午是不需要餵食鴿子的,除非那時的天氣情況指明第二天它們可能有艱難的飛行。在較短的距離翔賽,給予鴿子平常週六早上的餵料就足夠了。因為如果星期六下午的餵料在第二天早上它們被釋飛之前未完全消化,鴿子會產生明顯的口渴,導致它們沿著航程飛下喝水。

  假使賽事超過320公里,鴿子必須在兩天前交鴿,則大多數的交鴿時間點在週五夜晚。這樣的賽事交鴿前,我讓鴿子盡情吃,因為在那時到周日早上釋飛之間,是很冗長的時間。

  公鴿以幼鴿為誘因條件會使翔更好

  當巢碗內有約3周鴿齡的幼鴿,或為數幾天的鴿蛋時,公鴿參加960公里至1600公里賽事會表現得比較好;母鴿於相同距離,在鴿蛋約10天時比賽表現最優;當于其他的距離賽事時,幼鴿是5-10天鴿齡之間會使得歸巢欲比較好。

  當公鴿正追逐它的配偶時,千萬不要送它參加長距離賽事。追逐的公鴿參加較短距離賽事,經常是沒問題,然而在較長距離賽事,則會在它們返舍半途之前很快疲累。

  母鴿則是將要生蛋或剛生蛋,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應送去參賽。這無情的做法,可能引起永久的傷害,鴿子的繁殖和飛行的目標價值,註定永久受傷害。

  賽鴿的真相與奧秘(三)

  訓練

  賽鴿的飛行訓練應該在很早的時候,最好在2個月到4個月鴿齡之間(馮注:美國賽事),賽鴿於它們在外面之初次體驗,會很快地顯示它們的歸巢意向。

  我發現一個實用的計畫適合首次的訓練飛行時機,以便我讓它們第一次比賽前一個月進行訓練。幼鴿首次應以離鴿舍4或5條街的距離開始,先是群訓,然後回到相同的地點一次放飛一羽。從那定點我推遠1.6公里,依然一次群飛然後一次一羽拋訓。接下來推遠,1.6公里、3.2公里、6.5公里、13公里、23公里、35公里和48公里。每一跳增加距離及跟著計畫在同一地點兩次訓練。

  假使碰上一段長時間的壞天氣,或是鴿友的本身工作時間不容許,那麼我所列出的這麼多次訓練可以稍縮減,即一定點一次訓練,你自己抉擇群飛和單羽拋訓。

  鴿子的第一次飛行訓練,鴿友應當謹慎地挑選有好的能見度天氣,回避霧、多雲的天空和構成威脅的氣候,因為在這樣的情況即使短距離如24公里,都有可能招致幼鴿大量掉失。在飛行中鴿子偶而可能遇到如此的狀況,通常的結果是“瓦解”,造成整批25%-60%之間的損失。強迫鴿子在這樣差的天氣情況飛行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是真正的愚蠢。

  為何要單羽拋訓?

  群放飛行與單羽拋訓的不同是,在前的方法你整群的鴿子於訓練飛行上是同時放出,而在另一方法你一次放飛一羽。其他少使用的方法是一次放飛2或3或4羽。

  群放飛和單羽拋訓方法,兩者都有它們的優點,而我發覺兩種的混合是最成功的方法。

  當單羽拋訓時給它們5分鐘的自由間隔,或是直到先前的鴿子確定找到它的方向即消失在往鴿舍的方向。假使放飛拋訓只有一兩分鐘的間隔,它們傾向集合,因此你會發現它們是以小群返回。

  單羽拋訓極力促使鴿子憑自己盡力而為,而不是尾隨鴿群其他的鴿子,給它們極為重要的訓練與經驗,讓它們單羽返回時能勝任壞天氣的狀況。

  假使你單羽拋訓鴿子寫下實際時間和足環號或鴿子的描述,然後在鴿舍內有人幫忙記錄鴿子返舍的準確分秒,借不同的鴿子比較到達的時間,你會注意到僅僅24公里的飛行,需要的時間從20分鐘到1小時不等。我發現在這樣的飛行,表現最好的鴿子通常後來是較長距離賽的最佳希望。以群飛訓飛時通常整群保持在一起,因此無法檢驗它們個別的能力。

  訓練的時間

  我一直堅持的意見其中之一是,讓訓練飛行情況盡可能地接近類似鴿子被要求面對長距離賽般。一定要牢記,全美大多數的俱樂部現在比賽放飛時間通常在早上5點到8點之間,因此訓練的時間應該要十分符合這些時間,不要弄錯而在中午時分或傍晚開車帶鴿子去拋訓。當然,這些時間點拋訓時鴿子返舍的情況頗佳,而且某些情況可能比更亮的能見度時候更好,但是這理論是不正確的。

  有件事,一大早和下午時分之間大氣的情況通常是十分不同的,既然鴿子必須學習使之適應比較早的時間,你最好每一次保持它們的拋訓始於早上5點到8點之間。

  如果相信鴿子利用太陽飛行的理論,在某程度上利用太陽找到它們歸巢的路,應該記住你選擇在不同的時間放飛那太陽也在不同的位置。也要注意溫度的差異,在正午時溫度高於較涼爽的早晨時分。把這些全部都列入考慮,推論的鴿友自然地趨向較早的放飛時間。

  這是我的觀察,即鴿子經常因天候不佳而在放飛點被延誤至中午時分,讓鴿子比起在早上時放飛相同距離耗時更久飛行,造成各種不幸的崩潰,在許多的情況返回鴿已經脫隊數天。

  快速進入機關活門

  就飛行而論,選手鴿展開完全的狀態之後,這場競爭只有半贏,除非鴿子從賽事返回後立即降落進入鴿舍機關門完成掃描。比賽需要所有的準備和小心翼翼的專注,否則白費了。

  快速進舍是選手鴿比賽的一個過程,必須長期不斷地練習並且始終牢記,因為是最終目標之一。難以讓自家鴿子進入鴿舍的鴿友,這高代價的事件除了責怪鴿友自己不能怪罪其他。我明白當頑固的鴿子拒絕進入機關活門是極度地觸怒和耗損人的耐心,不過,為什麼鴿子寧願待在外面通常是有某原因的。

  當鴿子賽事返回後進入機關活門要溫柔地對待它。不要突然抓它似老鷹突襲無助的雞般,第一次你付諸於這樣的行動可能省下幾秒,但是鴿子會記得粗野的對待,然後下次比賽或外訓返回,如果鴿友保持在鴿子的視線內,它可能會表現不願進入鴿舍。鴿子天性傾向緊張,需要特別處理。

  在你等待鴿子從賽事返回之時,如果你讓二三歲的鴿子坐在機關活門附近,或坐在鴿舍屋頂上,也會解除返巢鴿的神經緊張。用來引發歸巢鴿的媒鴿應是保持十分饑餓的狀況,以便聽到你的哨聲時它們會沖入鴿舍,此時歸巢鴿看見這些鴿子進入鴿舍時會慫恿它們做同樣的事,結果是省下不少的時間。

  另種用媒鴿作餌的方法是值得考慮的,即委託你的朋友帶一提籠的鴿子離鴿舍短距離之處。當選手鴿從賽事返回,選手鴿進入鴿舍之前,可一次放一羽媒鴿。孵蛋中的成年母鴿是最好的“媒鴿”,因為鴿子急於回到它們的巢內,不會浪費任何時間去繞舍飛行。“媒鴿”計畫最適合短距離賽,因為鴿友可以估算從賽事回返比較準確的時間。

  何時訓練

  哪個時間用於操練選手鴿隊的問題,比起任何其他的問題困擾比較多的新手,甚至經驗豐富的鴿友。有些專家給的意見是,整天讓鴿子自由進入機關活門,其他的說在早上操練它們,但是有的說只在傍晚操練。

  謹慎地研究這之後,觀察數位成功鴿友的方法和我自己實施的實驗,我獲得一計畫表,即上述幾種不同方法的組合。

  首先,完成比賽的平常計畫表之後,我發現沒有必要讓鴿子整天自由行動(開放鴿舍),除了從9月中旬直到11月的換羽期。

  在其他的月份期間,如果關在鴿舍內至少半天,鴿子也會很好。透過這半天在鴿舍內的時間,比起大部分時間在外面,鴿子會熟悉它們的家有更大的實效。

  在賽季期間和緊接在賽季期間,從黎明直到早上7:00和從下午4點到傍晚,我讓鴿子自由進入機關活門。這計畫需要一天一次在下午4點打開機關活門,及在早上7點關上。傍晚休息時確定機關活門是開著,以便鴿子能出鴿舍,在黎明乍現時岀舍飛行。它們會享受涼爽的早晨空氣,更自由地飛行及擺動與放縱地急降又上升,因為它們試驗它們的能力技術,這是很自然的。所有描寫鳥類的生活都是跟著陽光,而鴿子也不例外。

  7點之後鴿子被呼叫回鴿舍,早上的餵食時顯現滿足,在傍晚的舍外飛行之前都待在鴿舍內。

  全天是開放鴿舍的鴿子傾向變懶惰,因為幾乎經常地暴露于陽光之下,它們懶洋洋地倚在屋頂上而且一般是無精打采的狀況。假如你期待在重大的賽事使翔它們,就要去克服這致命的狀態。我發覺全天給予鴿子自由(開放鴿舍)比起那些在規定前的時間內飛行的鴿子,實際上使用更少的時間飛行。

  然而在換羽期間,我建議持續地開放鴿舍,為的是讓鴿子盡可能地多接觸陽光。陽光於羽毛的生長是很重要的。太陽的光線在秋天月份期間沒有夏季熾烈,經常地暴露于陽光不會經歷不良作用。在換羽期間應經常讓它們洗澡,一週二、三次。

  拖曳和過度飛行

  在比較短的飛行距離(322公里以下),當鴿子從賽事返回時傾向3到10羽或15羽集合成群,而且不願離開鴿群,直到飛過在大部分鴿舍位置之城市上才分開。這聚在一起的傾向是“拖曳”,而鴿友不居住在沿著它的直線航程是處於明顯的不利,除非他們成功地訓練它們脫離及為自己的鴿舍找一直線。單羽拋訓是讓鴿子自己歸巢的最好的老師。鴿子一旦進入這拖曳習性,就不容易中斷,鴿主會損失許多寶貴的秒數。

  使翔公鴿或母鴿?

  一般來說,公鴿比母鴿能成為較好的選手鴿。當你計畫未來時,這想法應持續銘記在心。有許多年了,我很少使翔母鴿是基於多種理由,而且在我的記憶中我只使用有很大機會成功的3羽。

  首先,公鴿是更合意的,因為它們有比較多的持久力,並且在身體上比起母鴿較好準備於長距離、辛苦冗長的比賽。

  另個,考量公鴿優先的原因是,接近生蛋時母鴿必須留在鴿舍,否則就得冒著永久毀掉它們繁殖和比賽目標的危險。

  還有另個觀察是育出更多好的公鴿多於母鴿。我曾訪晤許多鴿舍,也停下讚賞有些極佳的公鴿,然而有些母鴿卻沒有呈現及得上一般的標準。通常認為育出好母鴿比育出好公鴿更難,所以謹慎的鴿友忍不住努力保留母鴿在鴿舍內。

  如果你發現一羽母鴿是好的繁殖種鴿同時又是好的賽鴿,除了在160公里以下的較短程拋訓以保持它的歸巢本能銳利之外,把它留在鴿舍內。我明白這強烈的誘惑想再一次送它去參賽,希望在重大的比賽贏大獎,但是要牢記,如果此母鴿在歸返的路途中因某些未預知的事故而損失,你失去的不單是那羽母鴿,更是它來年能育出的所有好鴿。

  作者不得不承認知道母鴿破紀錄的許多例子,但是像所有的規則,我們嘗試訂定的還是有例外的。然而近來證實了我的結論,在這議題上我細心觀察,當我發現被送去參加某賽事約90%是公鴿時,有些鴿友受訪時正式地發表意見說他們只使翔公鴿。

  對於幼鴿,應給予公鴿和母鴿同樣的測試,但是從那階段開始,我會致力於養成健壯的老鴿隊,由幾乎全是公鴿組成。

  賽鴿的真相與奧秘(四)

  鴿子的安頓


  從本地或外地購入鴿子之後,要讓它們在你的鴿舍安頓通常會經歷頗多的難事。除非你有某特殊理由要使翔它,或者因為沒有地方關養讓它在你的自家外飛行,聰明的方法是把鴿子關起來,直到它作育數窩幼鴿。

  首先,你引進新鴿子的首要動機應是要新的種鴿或新血系用於雜交目的。鴿子的安頓於它的繁殖能力會有小影響,在你的鴿舍不要過度訓練它會拯救你自己和售鴿的鴿友。(譯注:因為鴿子會想法飛回原來的鴿舍)

  成鴿轉換到你的鴿舍作為選手鴿時,很少能證明太多的能力,至少在我多年的觀察是如此。當鴿子遷移到你的鴿舍時,它對自己出生的鴿舍所擁有的重大之附著如情感、忠誠被奪取了,不論你的鴿舍有多吸引它,有些東西是不能取代的。鴿子在你的鴿舍可能呈現快樂和幸福,但是當它去比賽時決對地似乎缺少了什麼。

  沒有必要冒著失去企圖安頓又使翔這樣的鴿子的風險,同時更理想的是保留它在鴿舍及給它的幼鴿機會表現它們的價值。然而如果想要,在6個月到一歲鴿齡的鴿子可以轉到新鴿舍並且成功地使翔。

  飼料

  餵料的不正確、品質不佳的穀物、餵食過多之類,比起任何其他的更快使鴿子陷入健康不佳。餵食過量是最糟糕的犯錯之一,鴿友可能因此退出翔賽。而我認為,他們多數對這錯誤比起任何其他的犯錯更內疚。

  許多鴿友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地餵食而摸索,有一些存在的不公開的餵食賽鴿配方是不可靠的意見。透過不斷摸索方法,除非他們找到優勝的系統,否則會漸漸失去希望,而且他們發展冠軍鴿的機會逐漸變得更微弱。

  無論哪一位經驗豐富的鴿友,會承認構成成功的餵料沒有神秘之事。可以配製許多不同的餵料組合,許多今日還在使用中。少數的鴿友餵食相同的糧,而他們于優勝喂糧、小點心飼料等的配比全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我的用意是不設定明定的規則或寫明配比,而是概述一般採用的主要穀物,並且建議鴿友執行自己的實驗以瞭解哪種飼料最適合他們的管理方法。

  總是給多種穀物

  遵循最好的法則是總是給予多種穀物,餵食至少4或5種穀物並且持續不斷。我總是以玉米和英國的或塔斯馬尼亞楓豆為基礎料,及以小量亞麻仁、大麻子、米、大麥、小麥和去殼燕麥變換著。在冬季期間,尤其是十分寒冷的天氣時,我餵食75%玉米,因為它有提供高熱的本質,鴿子會很快地啄食。

  我使用上述的穀物配成餵料有10年以上,但是我會毫不猶豫推薦其他的穀物包含蕎麥、油菜子、小米、金絲雀種子(台語稱西度)和其他種的玉米。豆子是另個有資格放入餵料內的。袋裝飼料含玉米、小麥、去殼燕麥、大麥、蕎麥、豆子和葵花子等。

  遠離廉價穀物

  新手和老手鴿友最大謬見是,在休息期間給予鴿子無論哪種穀物都可以的觀念。因為緊迫就在那邊,所以在休息期間鴿子的照顧和實際比賽計畫進度期間一樣地重要。

  想著希望省下幾個錢,當他們買入有黴味,無疑地是低劣品質的飼料,他們會給整舍的鴿子招來麻煩。便宜的穀物往往是不講道德商人經營,而且往往是儲放在潮濕的地方。

  在一些個案,穀物是發黴的甚至傳染疾病,只要得到立足點,其有能力在幾天內橫掃鴿舍。假如你找到提供新鮮的、完整的穀物供應商,不要就為了省點錢犯錯向其他商家購買更便宜低劣品質的穀物。

  沒有東西像不可靠、廉價和有黴味的飼料,會讓整個賽鴿隊於那麼短的時間內健康不佳。謹慎地檢查你的飼料有無不安全、有黴味、黴或討厭的氣味。

  喜歡一次買大量飼料的鴿友,應小心保存飼料在良好的情況,除非你有設備可儲放飼料、保持乾淨且不會潮濕使之變成發黴,要不最好是小量購買。袋裝飼料不要放在光禿的地板上。

  每餐餵食量

  新手鴿友往往提出一個不正確的問題:我該餵食既定羽數多少量?回答這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告知在任何時候沒有嚴格的規則餵食多少精確的量,我未曾測量給我的鴿子多少重量的餵料。

  有一樣,鴿子的食量上有隨著季節變化的不同。在冬季月份期間,當北方氣候溫度時常降到零下10和6度時,會看到鴿子吃料幾乎是它們在夏季的兩倍量。當溫度計內水銀上升至37℃和在春季與秋季月份,也會呈現相似的差異。

  鴿友想計量或測量每餐給予的飼料量,不久會發現定量的供給有時會不足於鴿子所需要的量,然而再試會太多了。在春季和夏季月份期間必須考慮幼鴿的餵食,因為雛鴿成長,因此它們的需求量每天漸漸變多。

  給予多少飼料量最好的指導是經驗,供給它們很快啄食可是不會很飽的量,而且於它們吃飽後無論如何不可把剩下的飼料留在鴿舍地板上。鴿子偏向貪吃的,如果你犯錯留著飼料,它們會吃得遠超過對它們健康有益的量。只要它們啄食穀粒,很快再給些許是無害的;但是當它們開始停頓好像挑選種子時則拿走飼料槽。

  關養鴿的餵食

  上述概略的規則是特別為選手鴿隊。關養的鴿子可給予不同的處理,你可以在一餐給這些鴿子所有它們會吃的料,並且如果它們比一天飛行兩次的鴿子稍微增加體重不需露出任何擔心。

  假如你不使用餵料機餵食關養鴿,你要注意無論如何不要給予太多飼料,免得它們吃飽後剩留飼料在地板上。關養的鴿子喂得比選手鴿的量多是安全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如選手鴿要求在極佳的狀態。關養鴿哺育的幼鴿會比每天可在外飛行的鴿子之幼鴿更強壯,基於此因,就未來選手鴿而論,常常成為比較好的選手鴿。

  總是要特別照顧關養鴿。這些鴿子完全依賴它們的飼主給予的礦石和飼料,自始至終它們被關養,自然地剝奪許多的天然環境即借自由飛行從土壤啄食礦物。除了蔬菜之外,關養鴿會喜歡紅石、礦粉。

  礦石類應該連續不斷地供應,但是在賽季期間的交鴿前兩天應移走礦石類。因為在礦石內含鹽和其他刺激口渴的成分,在前述的時間點移走是謹慎的做法。

  礦石在平時餵料總是一定重要的,因為它提供所需要的增進健康之物使產出更健康的鴿蛋、碾磨飼料、説明構成組織,所含的鐵使鴿子從它所食的飼料能吸收更的精力。

  如何使翔幼鴿

  許多新手在賽季尾因幼鴿賽幾乎異常的成功讓他在俱樂部的地位一躍升高而被忌妒的狀況,把老會員推向隱形。

  老鴿賽需要更多的知識、已經多次比賽和更多熟練有經驗的鴿友,但是幼鴿賽的訓練絕對是首要的要素之一。經驗豐富的鴿友在他們的幼鴿訓練往往傾向有些鬆懈,而且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耐心而放棄單羽拋訓方法,許多老手出現鬆弛心。

  因為幼鴿賽總是接近賽季的尾端,所以以不熱心、隨便的態度著手例行訓練。這是充滿熱情無經驗鴿友等待的機運,他們給予幼鴿隊許多獨自完成的路訓,因此在俱樂部的賽事贏得豐富的獎賞。

  我已在前敘述過,單羽拋訓計畫於賽鴿針對經常碰到的壞天氣是特別有大用處的。已經征服單羽拋訓飛行的鴿子,經常被發現於“毀滅性的比賽”之時有較好的返巢比率。萬一天氣不好,鴿子被分散遠離放飛點,它們努力找尋方向,而鴿子沒有靠自己努力歸返的優勢則很少能克服困難。我有過很好的機會測試單羽拋訓方法的優點,在8月和9月期間正是比賽時候,往往是早上籠罩著霧之不利的天氣下困難的航程。

  保持它們於饑餓面

  幼鴿在發育階段期間比賽之前需要好的健全的飼料。然而在比賽期間我發現,如果保持它們於饑餓面,它們會表現更好。我不是所謂幼鴿應保持饑餓之下,而是不應讓它們吃很飽,維持它們一直尋找東西吃的狀況,及不論何時你出現在鴿舍時它們緊張地期望。

  幼鴿選手鴿隊的喂糧不需要如老鴿的返回喂得多變換,不過我會建議避免任何較不容易消化的穀物。玉米、小麥、大麥、燕麥和一點點大麻子會是任何組合的好品,你可試試。

  訓練

  幼鴿賽季期間,我遵循先前所說的相同的早晚訓練時間,即從黎明到7點和下午4點到黃昏。我認為這兩個時間點,早上4:30和6點之間的清晨訓練遠比傍晚的放飛更重要。

  每天早上6:30到7點5分鐘的相隔時間,把鴿子叫進入鴿舍給予少量的飼料,伴隨著餵食時習慣的哨聲和搖動罐內飼料的聲音。在一次偶然我只給它們少量飼料,它們似乎學到每一次供食將會是限量的,因此它們以“先回來先吃”的想法相當快速穿過活門進入鴿舍。

  大約第5次或第6次,鴿子對飼料的渴望開始沒有勁了,而我視此如即時的(直接的)預示之預兆。當然鴿子會比我給的一天兩餐吃得更多。

  數次呼叫鴿子的方法也可以在傍晚喂時期間重複,每一天約呼叫12次進入鴿舍。這實施除了用於估計它們的饑餓,對發展快速進入機關活門是極重要的。在比較短距離的幼鴿賽歸返有時是緊緊的一群,然而優勝鴿的取決僅是最快打下鴿鐘的。從賽事返回的狀態而言,幼鴿通常比老鴿較緊張,因此經常遇到不容易讓它們進入鴿舍。我建議的餵食程式持續應用及維持幼鴿在饑餓面,對於減少這困擾難題非常有效。

  當鴿子返回時一定要準備著飼料,即使最短距離的外訓。如果你無法自己在家,安排其他人喂鴿子。幼鴿學得習慣於此,就會有較多的動機儘快地飛回歸巢。在賽季期間,早生的幼鴿時常會配對及築巢,可是不允許它們撫育任何一羽小鴿,以假蛋替代及從鴿舍中移走所有的巢碗,阻止更多額外的築巢。配對的幼鴿之表現好於未配對的鴿子,但是我不主張在配對方面不顧它們本身的意願硬要企圖把它們配對。

  給予不相連的鴿舍

  有空間設施的人應給他們的幼鴿分開的鴿舍,或是建立一區給幼鴿自己生活的機會。如果從老鴿舍把幼鴿帶走,它們會進展得更好且更容易合宜地訓練它們。

  當訓練幼鴿時,仔細觀察那些似乎容易疲累及想要降落的鴿子,這樣的鴿子應立即移走或淘汰,因為有雄心的鴿子應有半小時不受干擾的飛行訓練,而那樣的鴿子只是阻礙訓練。

  單獨的幼鴿鴿舍不是一定的必要條件,不過我用這策略,並且我知道許多成功的幼鴿賽鴿友也一樣這麼做。參賽交鴿前不應立刻餵食,除非它們會待在鴿車籠超過1天,或者假使天氣明示它們可能遇到嚴峻的天氣狀況等在它們之前。

  個別鴿子在賽事迷途2、3、4天遲返應與剩下的鴿子一起送去下次的飛行。遲返鴿在單一賽事往往在下次飛行令人吃驚地返回,似乎是在鄉間遊蕩讓它們熟悉了地形及“在外過夜”給了它們寶貴的經驗。我的一些最佳老鴿經歷這樣的考驗的結果似乎變得更好。

  篩選時刻

  當幼鴿賽結束時,鴿友將面對篩選階段的另個難做的工作,大多數的鴿友通常有比他們希望留下過冬進入下一個繁殖期更多的幼鴿,因此許多人發現他們處於進退兩難,打算淘汰還是該留下哪些鴿子。

  從你的最好之種鴿所育出的幼鴿,不論它們的比賽表現如何應該被留下。假使你有三四羽幼鴿來自同一配對,淘汰其中較少有出息的和最差體格的,直到你把鴿舍的鴿子減到希望留下的羽數。

  怎麼知道鴿子是健康

  鴿友應該始終密切注意他的鴿子以確定它們都是健康,及從一開始檢查任何有威脅的疾病。

  通常眼睛是鴿子健康的最佳指標,假使鴿子於無瑕疵的狀況,它的眼睛會是清澈和明亮,但是無光彩時會很快地生病。

  鴿子的口腔也是健康與否的好指標,許多的疾病顯現它們的第一個症狀就在此部位,如口壞疽和酸腐的嗉囊使之可以即時地察覺。

  最常製造疾病的地方之一是飲水,因此經常保持乾淨的飲水很重要。當舍外飛行時觀察鴿子,如果它們打定主意稍後在鄰近的屋頂休息,要確定它們沒有企圖飲用導水槽內汙髒的水。如果不斷地驅趕它們可以阻止它們降落在鄰近的屋頂,然後逐漸地習慣降落在它們自己的鴿舍,除非鴿舍的位置太難直接降落。

  各種的小技巧

  母鴿,如果蛋孵化後不久帶走它們的配偶,通常會在翔賽呈現確定的進步。母鴿會在巢內單獨繼續喂育小鴿及明顯地感覺到它的配偶缺席,同時瞭解照料幼鴿的全部責任得依靠它,對於它的職責表現很焦急,因此結果是在比賽中它不會浪費時間而是迅速返回。

  在比賽期間每週交鴿前一天從鴿舍移走礦石。大多數礦石內含鹽,如果鴿子於比賽前一兩天大量吃礦石,在翔賽之際它們可能口渴然後順著飛行路上的水源下來喝水。

  在賽季中間不要多此一舉地改變你的餵食方法,尤其是當鴿子飛行表現很好。假使你滿意鴿子的表現,千萬不要停止勝利的喂糧配比。倘使鴿子呈現遭透狀態不佳,而你懷疑是餵料的錯誤,此時於你的管理制度做些改變是可行的,因為在那情況是沒有什麼可失去而只有獲得。

  母鴿有一些身體的缺陷而不能生蛋,往往成為很好的選手鴿。它們配對與築巢之後可以把蛋放在它們的身體下方,它們會像任何正常的鴿子一樣地著手哺育小鴿的工作。有這樣的缺陷之母鴿在其他方面通常是合格的,而且被發現比起承受一年2-4次生蛋勞累的正常母鴿擁有更多的精力。

  淡顏色眼睛或白眼鴿于明亮天視線佳時表現好,而深色眼睛的鴿子在不利的天氣像雨、霧或是一般來說陰沉的天氣的表現是最可圈點的。

  偶爾讓你的選手鴿在寒冷或雨天舍外飛行,它們在翔賽飛行路徑上屢次遇到這類的情況所以它們需要沿著這路線的一些經驗。但是,不要在這種天氣操練或甚至較短距離的外訓,天氣狀況差時可能離鴿舍8公里的距離鴿子就會掉了,當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的時候,冒著不必要的風險是失策的。

  蛋孵化失敗和雛鴿死在蛋內,這引起的可能有各種原因,包含:(1)鴿子的情況疲憊,(2)錯誤的餵料,(3)父母鴿鴿齡太老,(4)蛋殼太硬,(5)母鴿身體的缺陷,(6)疾病,(7)過於近親繁殖造成不利影響。

  在任何情況下不要餵食破裂的玉米,除非它被檢查過,這樣的微粒會被留下,因為鴿子無法啄起,另外在冗長的潮濕天氣,這微粒會腐敗發黴產生非常不利健康的狀況。

  應避免使用木屑作為鋪巢料,巢碗內放沙比較好,而且不會像木屑那麼容易成為虱和其他昆蟲的繁殖溫床。松葉或煙草杆為最好的鋪巢料。我一直使用煙草杆雖然有些專家不喜歡它,因為惟恐當幼鴿躺在上面時會產生彎曲的龍骨。

  鴿蛋有些微裂時可用郵票糊在裂痕上補救,也能成功地孵化。

  氣壓計顯示為高氣壓時,發現鴿子比起低氣壓或穩定地往下的氣壓時飛行得更好。

  避免興奮劑、快速丸類和藥品,除非鴿子真的生病,自然的強身品如亞麻子、大麻子和金絲雀種子(譯注俗稱西度)是最佳的興奮劑(刺激物)。

  在初春月份時在鴿舍內避免抓握雛鴿,特別是如果你的雙手是冰涼的。假是你必須抓握它們,請戴上手套,因為討厭的冰寒能使它們的狀態倒退。

  形成符合理想的鴿舍有4個基礎要點:(1)適合的種鴿,(2)優質恰合鴿子需要的餵料,(3)乾淨的鴿舍和無病的鴿子,(4)有系統的訓練。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