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長知識:工薪鴿友穩定成長三步走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整理鴿事百科
賽鴿現在作為人們休閒娛樂,甚至演化成投資的一項運動或者事業,正熱火朝天地發展著。不管賽鴿人屬於哪一階層,取得名次,並且是好名次,是我們的共同目標。有錢人咱就不說了,高價引進名優種鴿,請個好教練,很容易就能得到優厚的回報。但在養鴿大軍中,咱們工薪階層還是占絕大部分。
小編在此推薦鴿友北戴河WYM的《工薪族入行必看!養鴿新手成長步驟》,希望跟鴿友們討論一下,咱們工薪階層怎麼一步一步地成長,會更穩一些。
一、先學會養。養功沒個兩年三年的,可掌握不了。先去鴿市買幾隻三、五十元的天落鳥當種鴿,花幾百幾千買鴿子沒必要,就是詹森家原棚的鴿子給你,你養不好也是白搭,拿三等鴿練練手比較划算。養鴿是基礎,養鴿學問可老大了,養不好,鴿子就不健康,不健康就愛生病,不強壯的鴿子比賽能否歸巢都成問題,更別說拿獎了。
首先,鴿子每次餵食的量,要掌握好。多少只鴿子,喂多少食,每次有個固定的量,喂幾天後,上手摸摸,普遍都瘦,就稍微再多加點量;普遍都胖,就減少一點。普遍都不胖不瘦就行了,個別能搶食的,胖點兒就沒轍了,大齡種鴿搶不上食的,晚上餐後可以給點小灶。注意種鴿發胖害處多,胖子的內臟負擔重,影響身體健康。我國北方冬季種鴿可以稍微胖一點,以便更好地越冬。
其次,育種期飼料注意豌豆含量應在55%-60%以內,以小顆粒豌豆和中顆粒豌豆占大比例,大粒豌豆少摻,但是不能沒有,飼料要儘量“雜”。要特別注意:油料殺精,外殼尖銳飼料會損傷小雛鴿的食道和胃。豌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是構成骨骼、肌肉的主要原料,小雛鴿每天成長速度是很快的,需一日三餐採食大量豌豆,吸收足夠的蛋白質可以保證幼鴿骨骼硬朗。肌肉多、顏色深紅、血液充足的鴿子,日後更喜愛飛翔。育種期餵食順序是先餵食正常量,種鴿吃完要有少量剩餘,然後半小時後再喂種鴿一次正常量(種鴿喂完小雛後嗉囊空了),這樣大小就都吃飽了。保健砂一日足量供給兩次,晚上餐後,每只7日齡以上雛鴿餵食一片磷鈣速補片,雛鴿長大後骨骼硬朗,羽毛順滑,換羽快,體質更健康。同時,點燈增加光照兩、三小時,雛鴿長的更快。
二、再學會玩。玩就是賽前訓放、參加比賽的這段過程。掌握一定的養鴿知識了,就可以同時學習怎麼玩了。
第一,訓放期間,用食物引誘和吹哨子的方法,教會賽鴿歸巢後就快速進棚,比賽時就可以爭分奪秒了。賽前兩個月開始保證每天早晚賽鴿各家飛一小時,這樣增加賽鴿耐力。
第二,從育種到訓放到比賽,每只賽鴿要做好記錄。
第三,比賽不能採用鴿海戰術,成本太高。多遠賽距、什麼天氣,選什麼樣的鴿子去參賽,是關鍵。天氣好多放,天氣不好(挑好天氣歸巢慢的)少放,陰雨天儘量不放。什麼鴿子剛到咱手裡,都得去試,試試歸巢率。子代歸巢率低的配對,種鴿要麼不適配,要麼品質不高,一般好的種鴿可以第二年換個對兒再試試,不好的就早淘汰吧。子代速度快的,要記錄好比賽天氣風向等因素,以便以後固定其父母配對,來年讓他的弟弟妹妹們飛得更好。倒邊條的鴿子,邊條剛長出一兩公分不能參加比賽,這樣的“血條”鴿長時間飛行,“血條”會疼,鴿子快不了。邊條剛掉的和長出長度超過一半的,可以參加比賽,也可以拿獎。
第四,比賽當日計算好賽鴿歸巢時間,提前等鴿,做好準備(食物、藥水)。賽鴿跟車訓放、比賽歸巢後先喂三成易消化的食物(高粱、裸小麥),飲用耐久能腺痢淨藥水(我可不是給藥廠做廣告,我們當地都這麼喂,防病效果挺好的),防止甩食、拉稀。注意觀察歸巢賽鴿,生病的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防止傳染,沒事的晚上就可以正常餵食了。根據比賽距離、難易程度決定第二天賽鴿關(暗)棚休息一天,更快恢復體力迎接下一場比賽。每兩場比賽期間訓一次100公里,每日照常家飛。
第五,新手,不管哪一場比賽,賽鴿有快速歸巢進獎的,哪怕只是末獎,此賽鴿可以不再比賽直接留種。試想一下:這樣的鴿子如果是在行家手裡,名次肯定還要靠前,豈不是一個不用花錢的好種鴿?況且它的父母還在你的手裡,以後培養好了,或許就此可以擁有一路好鴿了。
第六,學會養學會玩的同時,更要學會鑒鴿。有機會多上手摸摸成績鴿。好鴿子體型上講究鉛筆頭、抱翅、弓背、寬腰、壓尾、流線型,恥骨不能超出龍骨的延長線,鴿子整體連接緊湊,無斷節感。從字面上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雄主外,雌主內,意思就是子代鴿主要遺傳雄鴿的外表(也可以理解為體型)雌鴿的內在品質。雄鴿毛厚不是毛病,要鼓背;雌鴿一定要毛薄,背和脖子連接處要有角(背平才能有角)。
鴿眼和翅膀我著重地說說,好的鴿眼要靠近頭頂和鼻子,外封砂透底,眼砂抖動頻率快,不僅要向著瞳孔中心抖,還要繞著瞳孔抖,這樣的鴿子可以說是千里挑一了。面砂要呈魚鱗狀一層一層的,要透出底砂,底砂要厚、粗、亮。薄砂、眼志和內線口窄的鴿子有很多速度很快。鴿眼任何一處帶黑色色素,哪怕一點點,都是歸巢意志力的象徵。
快速鴿翅膀講究主羽面積遠遠大於副羽,翅膀打開時副羽只打開三根半條,且副羽蓋背,主、副羽連接緊密,長度上最好是有臺階,主羽1-7根羽條排列呈百葉窗狀,飛行時有利於空氣從間隙裡穿過,減少阻力;第1-7根主羽單支羽條外側寬度遠大於內側寬度,外側呈S型(有點像匕首沒有刃兒的那面),飛行時有利於“切風”;第8、9、10根主羽頂端要有距離,飛行時有利於“破風”。我見過短距離兩關鴿王第九名的翅膀第3-10根條頂端都有破風,單支羽條外側很窄,整根羽片要向身體彎曲,有弧度。翅膀打開後整體上看要呈凸起狀,就跟扣著的鍋蓋一樣,北京話就是“要扣”,這就是俗稱的“快條”。
三、最後是引種。經過兩三年的摸索,會養會玩了,就可以引種了。到當地名家手裡引進名次鴿、到當地公棚拍成績鴿,都是很好的方法。鴿市上天落鳥最好還是別買,好鴿子不會飛丟的,好鴿子也不會有人拿去鴿市賣的。名家必須人品要好,不會騙人,先跟他處朋友,成了朋友引進鴿子也就會便宜一些。我家的300公里4名、6名、8名,500公里9名種鴿就是很便宜到手的。去公棚拍鴿也很有講究,工薪階層沒必要拍前名次鴿,價格高,也不見得只只好用。選那些決賽六、七十名,預賽一百名以內的鴿子,這樣的鴿子飛的雖然不是最快,但是比較穩定,價錢也不高,作出的子代比賽也會快速、穩定,很容易出成績。
賽鴿現在作為人們休閒娛樂,甚至演化成投資的一項運動或者事業,正熱火朝天地發展著。不管賽鴿人屬於哪一階層,取得名次,並且是好名次,是我們的共同目標。有錢人咱就不說了,高價引進名優種鴿,請個好教練,很容易就能得到優厚的回報。但在養鴿大軍中,咱們工薪階層還是占絕大部分。
小編在此推薦鴿友北戴河WYM的《工薪族入行必看!養鴿新手成長步驟》,希望跟鴿友們討論一下,咱們工薪階層怎麼一步一步地成長,會更穩一些。
一、先學會養。養功沒個兩年三年的,可掌握不了。先去鴿市買幾隻三、五十元的天落鳥當種鴿,花幾百幾千買鴿子沒必要,就是詹森家原棚的鴿子給你,你養不好也是白搭,拿三等鴿練練手比較划算。養鴿是基礎,養鴿學問可老大了,養不好,鴿子就不健康,不健康就愛生病,不強壯的鴿子比賽能否歸巢都成問題,更別說拿獎了。
首先,鴿子每次餵食的量,要掌握好。多少只鴿子,喂多少食,每次有個固定的量,喂幾天後,上手摸摸,普遍都瘦,就稍微再多加點量;普遍都胖,就減少一點。普遍都不胖不瘦就行了,個別能搶食的,胖點兒就沒轍了,大齡種鴿搶不上食的,晚上餐後可以給點小灶。注意種鴿發胖害處多,胖子的內臟負擔重,影響身體健康。我國北方冬季種鴿可以稍微胖一點,以便更好地越冬。
其次,育種期飼料注意豌豆含量應在55%-60%以內,以小顆粒豌豆和中顆粒豌豆占大比例,大粒豌豆少摻,但是不能沒有,飼料要儘量“雜”。要特別注意:油料殺精,外殼尖銳飼料會損傷小雛鴿的食道和胃。豌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是構成骨骼、肌肉的主要原料,小雛鴿每天成長速度是很快的,需一日三餐採食大量豌豆,吸收足夠的蛋白質可以保證幼鴿骨骼硬朗。肌肉多、顏色深紅、血液充足的鴿子,日後更喜愛飛翔。育種期餵食順序是先餵食正常量,種鴿吃完要有少量剩餘,然後半小時後再喂種鴿一次正常量(種鴿喂完小雛後嗉囊空了),這樣大小就都吃飽了。保健砂一日足量供給兩次,晚上餐後,每只7日齡以上雛鴿餵食一片磷鈣速補片,雛鴿長大後骨骼硬朗,羽毛順滑,換羽快,體質更健康。同時,點燈增加光照兩、三小時,雛鴿長的更快。
二、再學會玩。玩就是賽前訓放、參加比賽的這段過程。掌握一定的養鴿知識了,就可以同時學習怎麼玩了。
第一,訓放期間,用食物引誘和吹哨子的方法,教會賽鴿歸巢後就快速進棚,比賽時就可以爭分奪秒了。賽前兩個月開始保證每天早晚賽鴿各家飛一小時,這樣增加賽鴿耐力。
第二,從育種到訓放到比賽,每只賽鴿要做好記錄。
第三,比賽不能採用鴿海戰術,成本太高。多遠賽距、什麼天氣,選什麼樣的鴿子去參賽,是關鍵。天氣好多放,天氣不好(挑好天氣歸巢慢的)少放,陰雨天儘量不放。什麼鴿子剛到咱手裡,都得去試,試試歸巢率。子代歸巢率低的配對,種鴿要麼不適配,要麼品質不高,一般好的種鴿可以第二年換個對兒再試試,不好的就早淘汰吧。子代速度快的,要記錄好比賽天氣風向等因素,以便以後固定其父母配對,來年讓他的弟弟妹妹們飛得更好。倒邊條的鴿子,邊條剛長出一兩公分不能參加比賽,這樣的“血條”鴿長時間飛行,“血條”會疼,鴿子快不了。邊條剛掉的和長出長度超過一半的,可以參加比賽,也可以拿獎。
第四,比賽當日計算好賽鴿歸巢時間,提前等鴿,做好準備(食物、藥水)。賽鴿跟車訓放、比賽歸巢後先喂三成易消化的食物(高粱、裸小麥),飲用耐久能腺痢淨藥水(我可不是給藥廠做廣告,我們當地都這麼喂,防病效果挺好的),防止甩食、拉稀。注意觀察歸巢賽鴿,生病的要及時進行隔離治療,防止傳染,沒事的晚上就可以正常餵食了。根據比賽距離、難易程度決定第二天賽鴿關(暗)棚休息一天,更快恢復體力迎接下一場比賽。每兩場比賽期間訓一次100公里,每日照常家飛。
第五,新手,不管哪一場比賽,賽鴿有快速歸巢進獎的,哪怕只是末獎,此賽鴿可以不再比賽直接留種。試想一下:這樣的鴿子如果是在行家手裡,名次肯定還要靠前,豈不是一個不用花錢的好種鴿?況且它的父母還在你的手裡,以後培養好了,或許就此可以擁有一路好鴿了。
第六,學會養學會玩的同時,更要學會鑒鴿。有機會多上手摸摸成績鴿。好鴿子體型上講究鉛筆頭、抱翅、弓背、寬腰、壓尾、流線型,恥骨不能超出龍骨的延長線,鴿子整體連接緊湊,無斷節感。從字面上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雄主外,雌主內,意思就是子代鴿主要遺傳雄鴿的外表(也可以理解為體型)雌鴿的內在品質。雄鴿毛厚不是毛病,要鼓背;雌鴿一定要毛薄,背和脖子連接處要有角(背平才能有角)。
鴿眼和翅膀我著重地說說,好的鴿眼要靠近頭頂和鼻子,外封砂透底,眼砂抖動頻率快,不僅要向著瞳孔中心抖,還要繞著瞳孔抖,這樣的鴿子可以說是千里挑一了。面砂要呈魚鱗狀一層一層的,要透出底砂,底砂要厚、粗、亮。薄砂、眼志和內線口窄的鴿子有很多速度很快。鴿眼任何一處帶黑色色素,哪怕一點點,都是歸巢意志力的象徵。
快速鴿翅膀講究主羽面積遠遠大於副羽,翅膀打開時副羽只打開三根半條,且副羽蓋背,主、副羽連接緊密,長度上最好是有臺階,主羽1-7根羽條排列呈百葉窗狀,飛行時有利於空氣從間隙裡穿過,減少阻力;第1-7根主羽單支羽條外側寬度遠大於內側寬度,外側呈S型(有點像匕首沒有刃兒的那面),飛行時有利於“切風”;第8、9、10根主羽頂端要有距離,飛行時有利於“破風”。我見過短距離兩關鴿王第九名的翅膀第3-10根條頂端都有破風,單支羽條外側很窄,整根羽片要向身體彎曲,有弧度。翅膀打開後整體上看要呈凸起狀,就跟扣著的鍋蓋一樣,北京話就是“要扣”,這就是俗稱的“快條”。
三、最後是引種。經過兩三年的摸索,會養會玩了,就可以引種了。到當地名家手裡引進名次鴿、到當地公棚拍成績鴿,都是很好的方法。鴿市上天落鳥最好還是別買,好鴿子不會飛丟的,好鴿子也不會有人拿去鴿市賣的。名家必須人品要好,不會騙人,先跟他處朋友,成了朋友引進鴿子也就會便宜一些。我家的300公里4名、6名、8名,500公里9名種鴿就是很便宜到手的。去公棚拍鴿也很有講究,工薪階層沒必要拍前名次鴿,價格高,也不見得只只好用。選那些決賽六、七十名,預賽一百名以內的鴿子,這樣的鴿子飛的雖然不是最快,但是比較穩定,價錢也不高,作出的子代比賽也會快速、穩定,很容易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