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鴿眼視覺功能與定向導航的聯繫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禽類與其他動物一樣,都有第六感,即:磁場感應力。這裡所說的磁場,僅指太陽磁場和地球磁場,並非其他磁場。然而,這兩大磁場都依光線強弱變化而變化,故又被稱為光磁感應磁場。科學家對禽類的知更鳥進行識途遷徙研究,結論為:知更鳥定向遷徙是利用視覺功能,依光磁感應的敏感適應度,選擇天處黃昏,光線較弱時進行遷徙。因為只有視覺才能感知光的作用,知更鳥便應用這一功能定向導航。同屬禽類的信鴿,也可能在應用視覺功能,依光磁感應來定向導航,只是人們未注意研究發現。這一推論雖覺牽強,但解開了信鴿導航重多謎團。現擇其重點敘述如下:

  一、解開信鴿怎樣定向導航之謎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信鴿不是依視覺功能定向導航,而毫無依據地假設出信鴿後腦、前額、喙等定向導航說,卻將有一定客觀聯繫的視覺接收光磁感應定向導航拋開,機械地以一句遠端靠定向,近距靠眼睛囊而括之。科學家對禽類定向導航的研究,無意中道破了玄機,使我們聯想到,信鴿應用視覺功能定向導航可能客觀存在,即:將眼睛接收的導航信號,經視覺神經纖維束傳導給大腦皮層定向。到目前為止,人們尚未找到有關信鴿依靠其他體物定向導航依據,其依靠視覺功能接收光磁感應定向導航的觀點應成立,不可輕言放棄。

  二、解開鴿眼左右定向導航之謎

  隨著信鴿應用視覺功能接收光磁感應定向導航觀點的成立,鴿眼無形中成了一台接收器,於是鴿眼好壞成了左右定向導航的重要因素。打個不確切的比方,鴿眼好似現用的手機。手機功能好,容易接收通訊信號,無論處於任何方位都能正常接收通話。如果功能不全或稍差,接收信號就難,即便接通也是時斷時續。信鴿也是如此,如果其眼稍差,視覺功能就難接收光磁感應信號,從而導致難於定向導航。

  同時,信鴿平時要多家飛和訓練,有的能遠端回歸,有的只能在中短距離打圈等謎團也迎刃而解。原因很簡單:1、平時多家飛及短途訓練,有助於信鴿全方位熟悉鴿舍周圍光磁感應信號,競翔時便容易接收,快速定向回歸。2、鴿眼各層次齊備、結構合理、色度深淺適中、明亮清晰等方面達標者,視覺功能就強,接收光磁感應信號的靈敏度就高,遠端定向導航就易。有關論證鴿眼好壞的文章很多,可去查閱,恕不詳述。如果鴿眼某些部位不全或不達標,視覺功能就差,遠距離接收光磁感應信號較難,從而導致只能在中短距離打圈。

  上述比方僅從接收信號角度談了鴿眼的作用,事實上,信鴿在應用視覺功能導航時,還受對流雲團、風向突變等因素影響。因為這些自然條件的變化,還會導致信鴿接收光磁感應信號出現偏差,從而偏離航向回不了家。

  有人會問,這裡只講鴿眼的作用,種系不要了嗎?地球人都知道,種系不能拋開。所謂種系,就是人們通過多年培育,歸巢較穩定,且速度較快,具有一定表像特徵及群勢的一系信鴿。種系鴿通過多年競翔實戰,視覺功能得到進化,接收導航信號快些,從而歸巢率和速度也相對高些,這就是種系鴿的作用。

  三、解開天時影響信鴿定向導航之謎

  雨天霧天影響信鴿回歸,這已是不爭事實,不再贅述。但“晴空萬裡”不見鴿歸,或僅有幾羽歸來點綴,就讓人費解了。2015年我省400公里秋賽,有一公棚多雲天放飛2O00餘羽賽鴿,有效期內回歸1000餘羽,回歸率約百分之五十。有一鴿會晴空萬裡放飛1200餘羽賽鴿,有效期內回歸200餘羽,回歸率約百分之十六。另外,2009年北京某公棚500公里秋賽,也是晴空萬裡放飛3000餘羽賽鴿,當天未見鴿歸,這種事例不勝枚舉。

  在難於解釋的情況下,人們卻怪罪於信鴿害怕太陽曬著,不願飛翔等等。據科學家研究,天空在無雲層遮擋的情況下,太陽強光直射大地,磁場也強壓地球,與地球磁場相混。信鴿放翔遇此天氣,視覺功能出現紊亂,所接收的光磁感應信號混雜,遇到對流雲團及風向突變也亦如此,頭暈腦懵,找不到方向感,於是產生恐懼心理,驚慌亂飛,流落異鄉,而非害怕曬著不願飛翔。這可能是“晴空萬裡”信鴿難於回歸的原因之一。可見,天時影響信鴿導航之大,應慎擇之。

  四、解開地理環境影響信鴿定向導航之謎

  眾所周知,由於地理環境不同,所產生磁場強弱也不盡相同(磁力線波長是有限度的),信鴿所接收的光磁感應信號強弱也就不同。

  1、地處平原,地理環境起伏不大,光磁感應強弱變化也就不大,信鴿在一個適合高度,便容易持續接收光磁感應信號,故地處平原的信鴿,在相同距離,回歸率相對高些。

  2、地處山區,地理環境多崇山峻嶺、溝壑交錯,光磁感應信號強弱變化較大,信鴿又需高空飛翔,才能翻山越嶺。當信鴿在山頂飛翔時,光磁感應信號可能強些,容易接收。飛越溝壑時,由於飛行高度的關係,光磁感應信號變弱,信鴿難於捕捉,身處盲磁飛翔。此時聰明的信鴿會勇往直前,重新接收信號繼續前行。稍差或經驗不足的信鴿遇此情形,便不敢前行,調頭回轉或偏離正確航向,流落他鄉。

  難怪很多平原地區競翔出色的信鴿品種移到山區飼養,出成績就是不易。我國滬甯一線的超遠端信鴿,引入貴州山區,短期內難出成績,不要說飛千公里以上,飛五百公里都難,這就是地理環境的影響。

  總之,一篇禽類定向遷徙科學實驗短文,卻道破了信鴿依視覺功能定向導航玄機,使筆者豁然看到鴿眼與定向之間有著內載聯繫的一絲曙光,心存鴿眼在定向導航中是否有用的疑竇,終於得到削減。為此奮筆撰文,意引有志者一道深入探究信鴿定向導航之謎。鑒於資料有限,愚見多有不足,誠望鴿界同仁指教。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