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蛋」產生的主要原因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信鴿知識

第一、 種鴿過於肥胖,無法正常受精

大多鴿友種鴿均飼養在死棚,經過了一個冬季的休養,種鴿體內積蓄了大量脂肪,過於肥碩,甚至是鴿友們常說的「油襠」,導致種鴿在交配時候無法正常受精,產下的就是無精蛋,又怎能孵化出幼鴿呢!冬季種鴿飼料應以清除飼料為主,減少蛋白質、脂肪含量較高的飼料攝入,且不宜進食太飽,應該嚴格控制飼餵比例。

第二、鴿棚種鴿擁擠,巢箱設計較小

有些鴿友種鴿棚面積不大,但因喜愛信鴿,經常是東借一羽西湊一羽,本來就狹小的鴿棚一下子變得擁擠不堪。種鴿在交配時最容易受到其他雄鴿干擾,影響受精質量。本來鴿棚搭建面積有限,不少鴿友巢箱設計的並不合理,為了節省空間,巢箱設計普遍較小。假設巢箱較大,種鴿在自己巢箱內交配即可,在巢箱內交配則很少會受到其他雄性干擾。

第三、種鴿調理不當,藥物殘留過多

隨著科學養鴿的不斷普及,大多鴿友在種鴿配對前都要做一些基礎調理,如:呼吸道、毛滴蟲、球蟲等基礎調理工作,如今各種品牌的藥物很多,有些鴿友圖便宜或者選購不當,購買了誇大預防效果甚至有損種鴿身體健康的藥物。這樣不但起不到調理效果,反而傷害了種鴿的身體機能,導致體內藥物殘留不能及時排出,產下畸形蛋,甚至是一時間雌鴿不產蛋等情況。

第四、雄鴿爭搶巢箱,雌鴿護蛋不力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受到體內荷爾蒙的影響,雄鴿為了爭奪巢箱和配偶,會經常出現打鬥現象。有些配對已經產蛋開始孵化,雄鴿卻閒來無事,就到處惹是生非,稍有不慎可能打鬥,影響到自己巢箱。這時鴿蛋會受涼、踩踏、磕窩等,嚴重可能導致鴿蛋破碎,造成一定損失。

第五、選配極端近親,幼鴿體質較差

在育種的道路上我們都不斷探索前進,為了能夠培育出優秀的賽鴿,有些鴿友選擇極端近親交配方式,如:父配女、子配母、同窩配等。這類極端近親繁育的弊端就是幼鴿體質較差,甚至受精蛋在破殼時受到天生體質影響無法正常破殼,有些成型的幼鴿憋死在蛋殼內,或是破殼不久就夭折。

第六、鴿舍環境嘈雜,不宜安靜孵化

信鴿是一種非常警覺的動物,對鴿舍周圍環境要求較高。有些鴿友將鴿舍建造在吵鬧的市區、喧囂的公路附近,或是自家工廠廠房。嘈雜的環境對信鴿需要的育雛環境正好相反,這些地方相對飼養信鴿來說都不算是較好的地方,我們在鴿舍選址上應該注意一些,儘量選擇舒適優越的環境,對育雛相對有利。

第七、孵化不宜洗澡,避免鴿蛋受涼

有些鴿友每周都會給種鴿進行一至兩次洗澡,殊不知孵化期的種鴿洗澡後會將鴿蛋受涼、沾水(大家都知道如果雞蛋較髒,有些人用清水洗去髒污,但雞蛋的保質期將會減少,不及時食用雞蛋很容易變質壞掉),容易出現壞蛋現象。為此,在種鴿孵化期要減少或者避免洗澡,以減少壞蛋的幾率。

第八、鴿蛋不是金蛋,莫要整日查看

自己飼養且喜愛的種鴿產蛋後,我們的心情的確很激動,有些鴿友每天晚上都會拿著手電筒照一下鴿蛋是否受精且正常發育,但作為鴿主我們不應該每天都去查看鴿蛋的情況,這樣反而對鴿蛋的正常孵化不利,我們應該準備一個記事本,將產蛋日期、鴿蛋父母等一些基礎信息登記入冊,以備後期查看,在孵化一周左右時晚上用手電筒照看一下是否受精即可,即將破殼時候可以查看破殼情況,越早破殼且破殼時間越短的幼鴿天生體質較好,破殼時間較長的幼鴿體質會稍差,可以作為淘汰的對象;我們應該養成對每羽幼鴿做好記錄的習慣,以備秋季比賽結束後查看信息。

第九、種鴿年歲較大,已過育種佳齡

不少鴿友對老種鴿有感情,不捨得及時淘汰。但大家也都知道,種鴿最佳的育種鴿齡在3—5歲左右,飛棚的可以適當延長,但死棚種鴿育種年齡相對較短。有些死棚種鴿鴿齡近十歲,活力相對較差,甚至已經無精,為此我們要注意種鴿鴿齡,鴿齡較大的不宜繼續育雛。

ad2000b279e3e671119.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