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鴿40餘年 初中保安當上講師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早晨進校時,他身穿保安服跟學生打招呼;下午上課時,他又走上講臺擔任臨時老師給信鴿社團的學生們上課。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擁有一技之長的53歲保安邵明生,近日被請上講臺開設選修課,受到孩子們歡迎。

  養鴿40餘年信鴿比賽 最高拿1.5萬元獎金

  “管好信鴿的吃住很關鍵,也有很多訣竅。同時,如何放飛信鴿也有門道。”上週四下午,拎著一箱信鴿,走進學校信鴿社團的課堂,保安邵明生開始給學生們上課。課堂上,有的學生輕輕撫摸信鴿,有的試著放飛信鴿。

  邵明生從小就喜歡養些小動物,7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信鴿,就迷上了養信鴿。“養信鴿就是一種愛好,這幾年參加了十幾次比賽,獎金最高的一次達1.5萬元。”邵明生說,他於2005年到學校任保安,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學校宿舍裡,為方便照顧自己的鴿子,經向學校請示,在遠離教學區的一處宿舍頂層搭建了鴿棚。

1.jpg


 記者在邵明生的鴿棚看到,棚內現“住”著30餘隻羽鴿,這裡地勢較高,陽光充足、空氣流通。除了每天給鴿子餵食,鴿子病了、髒了,都得他親自治療和清洗。他還經常帶上鴿子,驅車數十公里開展訓練。“小鴿子出生後一個月就開始家飛,三四個月後進行訓放……”說起鴿子,邵明生滔滔不絕。

  他介紹,為了使信鴿放飛後即能歸巢,要採取空腹放飛,歸巢後及時給予飲水和美食,以資獎勵,或者放飛前少給食,回巢後多給食等辦法,引誘信鴿歸巢,避免因其不饑而不急於歸巢,在外逗留延誤歸巢時間。形成條件反射後,每次放飛或參賽歸來,信鴿都會立即入舍。

  邵明生說,訓練信鴿飛行,可在清晨和中午進行兩次。清晨把幼鴿放出,安裝只進不出的活動門,2小時後,讓它自行歸窩飲水、進食。中午可在1點鐘左右放飛,然後喂水、餵食。

  第一次上課並不緊張 教學生沒談補貼

  因為參加信鴿比賽拿過名次,邵明生養信鴿在學校頗有名氣,不少老師也來向他請教。去年,學校開設多樣社團課時,學校建議他給學生上信鴿課。“起初我堅決不同意,因為自己畢竟沒有接受專門的培訓和學習,但在校長的再三堅持下,我才同意。”邵明生告訴記者,“說心裡話,上第一節課時,我並不怎麼緊張。因為經過40多年的練習,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心得體會,向孩子們傳授這些經驗和體會,我心裡有底。孩子們認為我養的信鴿確實不錯,選修的30餘名學生很少曠課。”

2.jpg


 目前,邵明生只給七、八兩個年級對養鴿子感興趣的學生上課,每週一到週四下午上課,逢下雨時停課。上課方式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基本上都是在操場上講解要領,或實地放飛信鴿,“有時也會講解一些科學知識,如信鴿為何不迷路等。”

  “自始至終我就沒有和學校談補貼的事。即使一直沒有補貼,我也願意給孩子們繼續教下去。因為給孩子們上課對我而言也是總結、提升的過程,心情愉快、享受養信鴿帶來的樂趣比什麼都重要。”邵明生透露,由於信鴿選修課效果挺好,“最近學校給我發了700餘元,作為獎勵。”

  鼓勵教工一專多能 培養學生生活情趣

  “邵老師的信鴿課,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八(13)班學生季哲宇說,他很喜歡信鴿,社團課程讓他知道如何簡單地區分鴿子的公、母,也懂得了鴿子的翅膀可以讓鴿子懸浮,尾巴則是控制方向的。“最可貴的是信鴿向著夢想不斷努力的精神。”

3.jpg


 八(8)班陳若溪告訴記者,通過邵老師的課,讓她知道了鴿眼是鑒定鴿子的重要標誌,從鴿眼中可以看出鴿子的優劣、健康、年齡、反應快慢,甚至飛行的里程等。沒想到,這小小的眼睛裡竟蘊含著如此多的秘密,確實是“世事洞明皆學問”。

  除了信鴿課,目前,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初級中學還開設了圍棋、茶道、編織等30餘個社團課程,社團老師既有外聘的專業教師,也有內部的教工兼職。現在,學校有數學老師帶圍棋社團的,也有英語老師教手工編織課的。由於邵明生在養信鴿方面的專長,學校就讓他給信鴿社團的孩子們上課。

  校長付國屏說,“學校=學習=學科,這種認識窄化了基礎教育的育人功能。我們認為,反倒是孩子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生活情趣培養,對人生的發展更為重要。初中教育不宜過度強調專業學科,而要為孩子提供多元啟蒙,激發和釋放他們的創新潛能。”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