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鴿先強種——訪“大頭詹森”鴿系飼養者張甯平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強鴿”先強“種”
——訪寧夏賀蘭縣“大頭詹森”鴿系飼養者張甯平先生
郭雲
五年前,筆者採訪過引進歐州名鴿,為寧夏信鴿鴿質和競翔水準的提高和發展做出貢獻的謝富甯先生。他的種鴿舍有一羽詹森原棚鴿,名叫“大頭詹森”,因其後代鴿賽績超群,成為寧夏鴿友經常談起的一個話題,而且備受關注。
“大頭詹森”這一個名稱,對於這羽名鴿來講,名副其實、極為相稱,這羽出生於1996年,血統為019×小火箭的砂眼雨點雌鴿,自2000年被謝先生慧眼識珠,從北京引回銀川之後,因其體大若鷹,站在棚中可謂鶴立雞群、眼神犀利、炯炯有神,許多鴿友誤以為是雄鴿。經主人介紹方知是一羽雌鴿,不知哪位鴿友順口稱其為“大頭詹森”,從此後這一名稱即被固定下來。
“大頭詹森”來寧後,先後配了多羽雄鴿,其後代大多被作為種鴿,而且皆有發揮,5年前在公棚賽中包括冠軍鴿在內的前十名鴿就已產生近二十羽。在今年秋季寧夏全區汾陽聯賽中,筆者作為隨行記者,在隨裁判查驗優勝鴿時獲悉,聯賽1萬多羽的冠軍鴿依然含有大頭詹森的血系。為此勾起筆者再次採訪“大頭詹森”的想法。在和謝先生溝通後,謝先生推薦了飼養比較好、種系比較純、成績優秀的張甯平先生。12月17日,筆者前銀川市與謝先生一起,前往張甯平的鴿舍進行了採訪。
張先生的鴿棚位於銀川市賀蘭縣好友孫立剛的青松乳業公司奶牛場的辦公室樓頂上,提起孫立剛,使筆者想起8年前筆者在春季參賽時,有一羽賽鴿當天未歸,第二天早晨帶著一張紙條飛回,上面留著電話號,打過去一聊,知道這位好心人名叫孫立剛,為此,筆者寫了一篇小文發表在《中華信鴿》雜誌上,可是一直沒有見過此人。事過多年,彼孫立剛是不是現在的孫立剛呢?到了鴿棚駐地上樓後,有一身材高大、英俊、40多歲年齡的男子自我介紹,他叫孫立剛,並且提起當年那件放鴿舊事,筆者才確定果然是他。為此,筆者心想,張甯平和這樣具有大氣度、好心腸的人合作,賽鴿成績肯定不錯。在接下來的採訪中,果然讓筆者說中,成績相當不錯。
張先生今年60歲,童年時就喜歡養鴿,真正養鴿賽鴿時間已逾50年之久,寧夏銀川市1982鴿會成立時,他就是第一批入會的會員。為人誠實隨和、性格開朗熱情,筆者的來訪受到他的熱情接待。他的鴿棚面積大約150個平米,養有種鴿150羽左右,近年來主要參加公棚賽,鴿會賽的很少。但據謝先生介紹,他昔日的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在賀蘭縣幾乎年年都有冠軍及前10名產生。
張先生是個務實的人,經過幾次搬家,他過去獲得的獎狀、獎盃及賽鴿成績全部都沒有保留登記。不過這幾年在公棚獲得部分成績倒是有據可查,筆者大致登記了一下,他最早打公棚賽是在新世紀初,獲得過甘肅天馬公棚2005年公棚決賽季軍,2006年至2009年先後獲得寧夏公棚的4名、4名、6名、7名等等,而且這些獲獎鴿全部都是大頭詹森的後代。最近幾年有以下成績:2014年獲得靈武璽恒翔公棚決賽季軍、105名、團體10名;甘肅平涼首屆公棚決賽5名、27名等;2015年獲得靈武璽恒翔公棚決賽107名、雙關鴿王21名、43名、雙關鴿王31名等,團體30名、加站賽49名等;寧夏國盛公棚250名,4關鴿王7名(用他人名)等。20017年獲得甘肅白銀國際名人公棚39名等;2017年獲得江蘇省常州市龍翔公棚38名、80名、200名等,進鴿6羽,獲得大團體6名、小團體5名。榮獲這些成績的賽鴿,大多都是(大頭詹森)的後代。
從以上好幾代鴿的成績可以看出,大頭詹森鴿不愧是一羽名副其實的名鴿,筆者觀察感覺了幾羽後代鴿,其骨架硬朗、肌肉飽滿、眼砂乾淨清爽,以雨點砂眼據多;性格沉穩、外表強悍、體魄雄偉矯健、肌肉感覺內力十足;胸腔高、整體上浮感強、翅膀完美,主副羽搭配科學合理,上手震顫感強烈,典型詹森的膀型結構。後代鴿遺傳極其穩定,顯性遺傳,完好地保持了純詹森品系,完整地保留了詹森大銘鴿“019”和小火箭血統特點,其本身集中了詹森原棚鴿的精華部分。比如紅狐狸鴿系,許多大名鴿都有其血液在流動,其曾經所獲得冠軍次數,就是詹森本人也說不清有多少回,其超強的延續遺傳基因更令人稱奇,可以說“大頭詹森”是寧夏所引進的詹森原棚鴿中最優秀的種鴿之一。
從詹森鴿的許多名鴿稱呼中,有一羽名鴿叫“大胖雌”,也稱“偉大雌鴿”,是“大頭詹森”其祖代鴿的基礎“夏麗布勞石板灰32”的後代鴿。“大頭詹森”鴿雖也體大若鷹,但它沒有“大胖雌”顯赫的賽績。但作為種鴿來講,能在遠離家鄉比利時的中國黃土高原上,其後代仍能飛出如此顯赫的成績,也是相當不易(血統書附後)。以便喜歡該鴿系的鴿友研究,如果你手中有此系鴿的後代,細心地去研究和探討。
路易士詹森曾說:“一對種鴿一輩子能作出一隻超級冠軍鴿,就算是神奇的配對”。將一羽名鴿進行解剖和分析,將它的來龍去脈,育成經過搞清楚,摸出其中的育種規律,這對於許多飼養詹森鴿的鴿友來講,盡可能挖掘優秀的競翔基因,使自己早日獲得優秀的競賽成績是有幫助的。“大頭詹森”在寧夏本地吳忠市及外地鴿友飼養該鴿系,公棚及普賽成績相當不錯。從他的獲獎鴿的照片看,無論是雨點,還是灰殼,大部分其身材骨架如一個模子脫出來的一般。尤其是雨點鴿,長得很像,如果不是鼻瘤大小有別,很難區分出它們是幾代鴿。從成績血統看,該鴿系是一系可適應不同氣候,非常有價值的穩中有速度的好鴿系。
總結起來一句話:強鴿必須先強種。基礎種鴿是成功的基石,缺了這一點,無論你養多少名家鴿系,沒有自己的品系特點。也就是說,沒有基礎種鴿,會走入年年引種、年年無種的惡性循環不能自拔。種鴿是賽鴿運動發展的第一資源,世界賽鴿運動發展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種鴿資源的競爭。隨著時代的推進,我國賽鴿會員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道理。因為世界賽鴿衡量一個國家的賽鴿實力,不是以養賽鴿人數多寡和養賽鴿數量為基準的,而是以一個國家培育出的具有本國特色種鴿群數,及用本國特色種鴿育出的賽鴿,在國內、國外的賽績表現來衡量的。張甯平在“大頭詹森”這一鴿系的培育、發展、延續方面做的很好,值得有志于培育優秀種鴿群的鴿友學習。
當然好鴿還需好管理,否則,要想培育出好種鴿,取得好成績也是相當困難的。管理一般分這樣幾個方面:
一、 鴿棚設施
好的棚舍一般要求為通風、採光、寬敞、安靜、安全,周圍無高大建築物、視野開闊。張甯平和好友孫立剛的鴿舍遠離城市鬧區,建在農村郊區的奶牛場,該場占地150畝,飼養著一千多頭奶牛。鴿舍建在辦公區三樓頂,完全達到了前面說的要求,為他們養鴿、賽鴿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二、 飼養管理
在這方面,張甯平言語不多,但談起鴿子,卻能把這只鴿子是第幾代鴿、父母、祖父母是哪一羽說得頭頭是道。至於養鴿經驗,他非常謙虛,說的很少。在這方面筆者非常理解,尤其越是飼養時間長、賽績好的養鴿高手,輕易不發表自己的高見,因為養鴿這一行,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依。你的經驗對別人來講,不一定有用,說不準會誤導別人;今年的經驗,不一定明年還有用。養鴿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實踐、不斷進步,個人悟性要求極高的職業,為了不誤導它人,不發表個人見解是最好的辦法。
三、 賽鴿的訓練與公棚幼鴿的選送
賽鴿的訓練,因為張甯平已經好幾年不參加鴿會的比賽了,在這裡就不談了。這幾年他公棚成績比較好,那麼怎樣選送公棚幼鴿肯定是有經驗的,張甯平談了以下幾點:
1、在公棚種鴿的培育方面,主要是採取近親配、沾血配。最早從謝先生那裡拿來的大頭詹森子代是一隻雌,後來又拿來一羽 。二隻鴿的後代又互相近親配,出的子代雜交其它鴿,後代參加比賽,成績好的留下來繼續做種,現在已經發揮了7代。
2、飼料的搭配,種鴿修整期以清淡為主,孕孵期以營養為主。
3、幼鴿的挑選,在送公棚前,觀察幼鴿的動態、體型、骨架、肌肉是否和它的父母鴿相似,不符合要求的不送。
以上幾點,相信對於喜歡公棚賽的鴿友肯定有用。採訪結束,筆者預祝張甯平、孫立剛在今後的賽鴿比賽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附:大頭詹森血統表
“強鴿”先強“種”
——訪寧夏賀蘭縣“大頭詹森”鴿系飼養者張甯平先生
郭雲
五年前,筆者採訪過引進歐州名鴿,為寧夏信鴿鴿質和競翔水準的提高和發展做出貢獻的謝富甯先生。他的種鴿舍有一羽詹森原棚鴿,名叫“大頭詹森”,因其後代鴿賽績超群,成為寧夏鴿友經常談起的一個話題,而且備受關注。
“大頭詹森”這一個名稱,對於這羽名鴿來講,名副其實、極為相稱,這羽出生於1996年,血統為019×小火箭的砂眼雨點雌鴿,自2000年被謝先生慧眼識珠,從北京引回銀川之後,因其體大若鷹,站在棚中可謂鶴立雞群、眼神犀利、炯炯有神,許多鴿友誤以為是雄鴿。經主人介紹方知是一羽雌鴿,不知哪位鴿友順口稱其為“大頭詹森”,從此後這一名稱即被固定下來。
“大頭詹森”來寧後,先後配了多羽雄鴿,其後代大多被作為種鴿,而且皆有發揮,5年前在公棚賽中包括冠軍鴿在內的前十名鴿就已產生近二十羽。在今年秋季寧夏全區汾陽聯賽中,筆者作為隨行記者,在隨裁判查驗優勝鴿時獲悉,聯賽1萬多羽的冠軍鴿依然含有大頭詹森的血系。為此勾起筆者再次採訪“大頭詹森”的想法。在和謝先生溝通後,謝先生推薦了飼養比較好、種系比較純、成績優秀的張甯平先生。12月17日,筆者前銀川市與謝先生一起,前往張甯平的鴿舍進行了採訪。
張先生的鴿棚位於銀川市賀蘭縣好友孫立剛的青松乳業公司奶牛場的辦公室樓頂上,提起孫立剛,使筆者想起8年前筆者在春季參賽時,有一羽賽鴿當天未歸,第二天早晨帶著一張紙條飛回,上面留著電話號,打過去一聊,知道這位好心人名叫孫立剛,為此,筆者寫了一篇小文發表在《中華信鴿》雜誌上,可是一直沒有見過此人。事過多年,彼孫立剛是不是現在的孫立剛呢?到了鴿棚駐地上樓後,有一身材高大、英俊、40多歲年齡的男子自我介紹,他叫孫立剛,並且提起當年那件放鴿舊事,筆者才確定果然是他。為此,筆者心想,張甯平和這樣具有大氣度、好心腸的人合作,賽鴿成績肯定不錯。在接下來的採訪中,果然讓筆者說中,成績相當不錯。
張先生今年60歲,童年時就喜歡養鴿,真正養鴿賽鴿時間已逾50年之久,寧夏銀川市1982鴿會成立時,他就是第一批入會的會員。為人誠實隨和、性格開朗熱情,筆者的來訪受到他的熱情接待。他的鴿棚面積大約150個平米,養有種鴿150羽左右,近年來主要參加公棚賽,鴿會賽的很少。但據謝先生介紹,他昔日的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在賀蘭縣幾乎年年都有冠軍及前10名產生。
張先生是個務實的人,經過幾次搬家,他過去獲得的獎狀、獎盃及賽鴿成績全部都沒有保留登記。不過這幾年在公棚獲得部分成績倒是有據可查,筆者大致登記了一下,他最早打公棚賽是在新世紀初,獲得過甘肅天馬公棚2005年公棚決賽季軍,2006年至2009年先後獲得寧夏公棚的4名、4名、6名、7名等等,而且這些獲獎鴿全部都是大頭詹森的後代。最近幾年有以下成績:2014年獲得靈武璽恒翔公棚決賽季軍、105名、團體10名;甘肅平涼首屆公棚決賽5名、27名等;2015年獲得靈武璽恒翔公棚決賽107名、雙關鴿王21名、43名、雙關鴿王31名等,團體30名、加站賽49名等;寧夏國盛公棚250名,4關鴿王7名(用他人名)等。20017年獲得甘肅白銀國際名人公棚39名等;2017年獲得江蘇省常州市龍翔公棚38名、80名、200名等,進鴿6羽,獲得大團體6名、小團體5名。榮獲這些成績的賽鴿,大多都是(大頭詹森)的後代。
從以上好幾代鴿的成績可以看出,大頭詹森鴿不愧是一羽名副其實的名鴿,筆者觀察感覺了幾羽後代鴿,其骨架硬朗、肌肉飽滿、眼砂乾淨清爽,以雨點砂眼據多;性格沉穩、外表強悍、體魄雄偉矯健、肌肉感覺內力十足;胸腔高、整體上浮感強、翅膀完美,主副羽搭配科學合理,上手震顫感強烈,典型詹森的膀型結構。後代鴿遺傳極其穩定,顯性遺傳,完好地保持了純詹森品系,完整地保留了詹森大銘鴿“019”和小火箭血統特點,其本身集中了詹森原棚鴿的精華部分。比如紅狐狸鴿系,許多大名鴿都有其血液在流動,其曾經所獲得冠軍次數,就是詹森本人也說不清有多少回,其超強的延續遺傳基因更令人稱奇,可以說“大頭詹森”是寧夏所引進的詹森原棚鴿中最優秀的種鴿之一。
從詹森鴿的許多名鴿稱呼中,有一羽名鴿叫“大胖雌”,也稱“偉大雌鴿”,是“大頭詹森”其祖代鴿的基礎“夏麗布勞石板灰32”的後代鴿。“大頭詹森”鴿雖也體大若鷹,但它沒有“大胖雌”顯赫的賽績。但作為種鴿來講,能在遠離家鄉比利時的中國黃土高原上,其後代仍能飛出如此顯赫的成績,也是相當不易(血統書附後)。以便喜歡該鴿系的鴿友研究,如果你手中有此系鴿的後代,細心地去研究和探討。
路易士詹森曾說:“一對種鴿一輩子能作出一隻超級冠軍鴿,就算是神奇的配對”。將一羽名鴿進行解剖和分析,將它的來龍去脈,育成經過搞清楚,摸出其中的育種規律,這對於許多飼養詹森鴿的鴿友來講,盡可能挖掘優秀的競翔基因,使自己早日獲得優秀的競賽成績是有幫助的。“大頭詹森”在寧夏本地吳忠市及外地鴿友飼養該鴿系,公棚及普賽成績相當不錯。從他的獲獎鴿的照片看,無論是雨點,還是灰殼,大部分其身材骨架如一個模子脫出來的一般。尤其是雨點鴿,長得很像,如果不是鼻瘤大小有別,很難區分出它們是幾代鴿。從成績血統看,該鴿系是一系可適應不同氣候,非常有價值的穩中有速度的好鴿系。
總結起來一句話:強鴿必須先強種。基礎種鴿是成功的基石,缺了這一點,無論你養多少名家鴿系,沒有自己的品系特點。也就是說,沒有基礎種鴿,會走入年年引種、年年無種的惡性循環不能自拔。種鴿是賽鴿運動發展的第一資源,世界賽鴿運動發展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種鴿資源的競爭。隨著時代的推進,我國賽鴿會員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道理。因為世界賽鴿衡量一個國家的賽鴿實力,不是以養賽鴿人數多寡和養賽鴿數量為基準的,而是以一個國家培育出的具有本國特色種鴿群數,及用本國特色種鴿育出的賽鴿,在國內、國外的賽績表現來衡量的。張甯平在“大頭詹森”這一鴿系的培育、發展、延續方面做的很好,值得有志于培育優秀種鴿群的鴿友學習。
當然好鴿還需好管理,否則,要想培育出好種鴿,取得好成績也是相當困難的。管理一般分這樣幾個方面:
一、 鴿棚設施
好的棚舍一般要求為通風、採光、寬敞、安靜、安全,周圍無高大建築物、視野開闊。張甯平和好友孫立剛的鴿舍遠離城市鬧區,建在農村郊區的奶牛場,該場占地150畝,飼養著一千多頭奶牛。鴿舍建在辦公區三樓頂,完全達到了前面說的要求,為他們養鴿、賽鴿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二、 飼養管理
在這方面,張甯平言語不多,但談起鴿子,卻能把這只鴿子是第幾代鴿、父母、祖父母是哪一羽說得頭頭是道。至於養鴿經驗,他非常謙虛,說的很少。在這方面筆者非常理解,尤其越是飼養時間長、賽績好的養鴿高手,輕易不發表自己的高見,因為養鴿這一行,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依。你的經驗對別人來講,不一定有用,說不準會誤導別人;今年的經驗,不一定明年還有用。養鴿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實踐、不斷進步,個人悟性要求極高的職業,為了不誤導它人,不發表個人見解是最好的辦法。
三、 賽鴿的訓練與公棚幼鴿的選送
賽鴿的訓練,因為張甯平已經好幾年不參加鴿會的比賽了,在這裡就不談了。這幾年他公棚成績比較好,那麼怎樣選送公棚幼鴿肯定是有經驗的,張甯平談了以下幾點:
1、在公棚種鴿的培育方面,主要是採取近親配、沾血配。最早從謝先生那裡拿來的大頭詹森子代是一隻雌,後來又拿來一羽 。二隻鴿的後代又互相近親配,出的子代雜交其它鴿,後代參加比賽,成績好的留下來繼續做種,現在已經發揮了7代。
2、飼料的搭配,種鴿修整期以清淡為主,孕孵期以營養為主。
3、幼鴿的挑選,在送公棚前,觀察幼鴿的動態、體型、骨架、肌肉是否和它的父母鴿相似,不符合要求的不送。
以上幾點,相信對於喜歡公棚賽的鴿友肯定有用。採訪結束,筆者預祝張甯平、孫立剛在今後的賽鴿比賽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附:大頭詹森血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