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賽鴿組織結構詳細解析(第一部分)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賽鴿是一項偉大的愛好!我想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鴿友都會認同這一點。但是各國鴿友對於這一運動的體驗方式各不相同,同樣每個國家的比賽及競爭方式也各有特色。要做到心中有數,你需要對這項運動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問題是,我們通常都不熟悉其他國家的運動是如何組織的,我們該如何評估和比較鴿子的價值和他們在各自國家中的成就呢?每個國家的氣候、地形、地理位置和大小,以及許多其他因素都不同,他們擁有的鴿友數量是多少?鴿子的運輸方式及距離是如何的?比賽組織者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競爭的激烈程度又是怎樣的?其他國家也有反興奮劑政策嗎?我們對此都沒有答案。

  不同國家賽鴿運動的比賽方式及規則都各不相同,有時甚至同一個國家的各個地區也存在差異。這就很能理解,大多數鴿友都對其他國家的比賽方式知之甚少。事實上,許多比利時鴿友都不熟悉這一運動在荷蘭或者德國的組織方式,反之亦然。我們猜測,大多數來自世界另一端的鴿友們也和我們一樣同樣存在著這一問題。由此產生的問題就是其他國家的鴿友該如何判斷我們地區、全省、大區或者全國級別的成績,以及對於鴿王及最佳鴿舍的頭銜該如何定位?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比利時,短距離和中距離以及省級和全國級比賽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我們將詳細分析這兩種比賽,對於其各自的優缺點進行深入剖析。

  1.全國競賽
  比利時國家賽日程中包含有三種不同類別的比賽——大中距離、長距離及超長距離。每種類別比賽的組織方式都不同。大中距離比賽不但包括全國賽,還包括(聯合)省賽的預賽及中途賽。省賽通常都是僅由一個省組織比賽,而聯合省賽則由兩個或者更多的省進行合作組織。這意味著比賽地區的大小、參賽鴿友及賽鴿羽數的多少影響著比賽的規模。另外,每場比賽都有幾個重複成績:
  - 全省(聯省)大中距離比賽:這些比賽有一場主要賽事的全省成績,同時在俱樂部級別比賽中有一個地區排名成績。如果是聯合省賽(包含兩個或以上的競賽),通常有一個聯省成績,還有全省及地區排名的重複賽績。這意味著每羽參賽鴿會因此在全省及俱樂部各有一個排名。
  - 全國大中距離比賽:一場主要賽事會產生一個全國排名,以及大區(包含6個大區:A1, A2, B1, B2, C1, C2)、全省及俱樂部的重複賽績。
  - 全國長距離比賽:一場主要賽事會產生一個全國排名,以及大區(包含3個大區:A,B,C)、全省及俱樂部的重複賽績。
  - 超長距離比賽:主要賽事會產生國際排名,另外還會在每個國家、省及俱樂部級別有重複賽績。這意味著在這一類比賽中沒有大區成績!
  全國大中距離(成鴿組、一歲鴿組、幼鴿組)、長距離(成鴿組及一歲鴿組)和超長距離(成鴿組及一歲鴿組)最佳鴿舍都只有一個全國級的排名(點擊查看全國最佳鴿舍規則)。由鴿友從他的全國、全省及大區成績中選出其最好戰績進行評選(後者並不適用於超長距離比賽)。
e0cd9b88-ac1b-42f7-abd4-9596f2b1f8a3.jpg

1.1 不同因素導致不斷變化及不公平競爭
  結果並不代表一切,最強的鴿子並不一定會出現在全省(聯省)、大區及全國級別排名的頂峰。有一點是明確的,一場規模大的比賽(如果國家賽)通常都被一些如天氣、地理位置、風力和飛行路線等外界因素所影響。換言之,一羽全國冠軍並不一定是這場比賽中最優秀的賽鴿,這有可能,但並不絕對,它實際上很難說。來自國家或省的某地與這個國家另一邊的鴿子相比,這些外部因素對他們的影響又是怎樣的呢?相比全省級、大區或者國家級比賽,在比這些規模更小的俱樂部級別比賽上就更難說了。除了兩羽來自相同鴿舍的賽鴿,每羽參賽鴿的比賽路線及距離都各不相同,這是導致2羽賽鴿很難進行比較的主要因素。實際上,公棚賽是唯一能公平展示鴿友及賽鴿水平的比賽。

  這讓我們明白,每場比賽都有大量的賽鴿幾乎沒有贏得獎項(全國、全省等)的機會,因為比賽的條件(鴿舍的位置、風力、天氣等)對他們並不有利,這些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導致他們失去了獲勝的機會。特別是在全國級比賽中,有大量頂尖是賽鴿沒有得到他們應得的榮譽。

  我們想通過一個實例來證明這一觀點。下面提到的鴿友僅作為示例,我們對此不做任何評判。我們認為在一場國家賽中分速最快的鴿子總是最合理的勝利者。

  在2010年8月底拉索特年國家賽中,成鴿組4778羽冠軍來自安特衛普省(奈倫);幼鴿組17017羽冠軍則歸屬格曾(Gazen),布拉邦省與林堡省邊的小鎮。這意味著國家冠軍都來自比利時東部。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那天一羽諾克(Knokke)(靠近大海)附近來自西卡貝拉(Westkapelle)諾曼家族(Norman)的一羽幼鴿。這個鴿子來自比利時西部,這個國家的另一邊,這意味著它在國家級及省級(西佛蘭德省)比賽中佔據不利的位置。這羽鴿子榮獲了幼鴿組17017羽146位,但是它卻獲得了幼鴿組全省2463羽亞軍。

  這是一羽令人印象深刻的賽鴿,由於飛回家的路線逆風而無緣入選全省及全國級排名。這羽賽鴿無疑是諾曼家族最強的賽鴿之一,但它是否是最強的,這很難說。不過,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它從未得到過應有的認可。大多數鴿友都對這羽鴿子沒有任何的關注(全國146位),尤其在國外。再次表明,結果並不意味著一切。這使得它在這場比賽中很難與其他參賽鴿進行比較。判斷是一門藝術。通常,每場比賽當鴿子被放飛時,你就已經能預見到那天何處何時會產生頂尖獎項,哪裡的鴿子將在全省及全國級別中計時最快。

  1.2 參賽鴿羽數、鴿舍的位置及風向
  如果你想在放飛點和比利時地理位置的中心之間劃一條假想線,那麼每個在那條線附近的鴿舍會比遠離這條線的鴿舍具有優勢,因為這條線將成為比賽的主要飛行路線。靠近邊界的鴿友將更為不利,如沿海地帶、威索克(Westhoek)地區、德國和盧森堡邊界以及比利時最東部。

  正如前文所述,該地區的冠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因素。那些離鴿舍距離近且順風的參賽鴿在全國比賽中更有優勢。

  另外,如果是西風,那麼比利時東部(佛蘭德布拉班特省,安特衛普,林堡)將比國家的西部(東、西弗蘭迪省和埃諾的一部分)有優勢,反之亦然。這同樣也適用於全省(聯省)比賽,鴿友距離主要飛行路線越近越有優勢。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一場短距離及高參賽羽數的比賽中,來自主要飛行路線的鴿子就更難打破這一規律。考慮到飛行路線以及外部因素如天氣、風力等的影響,鴿舍位置在這裡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不用說,在一場平均羽數為4萬或更多的波治(平均空距450公里)國家賽中,參賽鴿很難突破大部隊,特別是當其飛往鴿舍的路線上碰上惡劣的天氣和強勁的逆風,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外部因素同樣也影響著長距離比賽(長距離及超長距離),即使參賽鴿因為有更長的飛行時間而有突破大部隊並調整路線的機會也不例外,不僅因為比賽的距離長,還由於參加長距離和超長距離的賽鴿數量較少,尤其與大中距離比賽相比。
c3cd8768-8ddf-47f0-bfa0-d66df8ee4e15.jpg
▲ 比利時分為三個大區:A,B,C。大中距離額外再增加三個區域:A1,A2,B1,B2,C1,C2。

1.3 重複賽績:地區、全省、全國大區、全國
  由於大量的重複計算的賽績,導致比賽的成績往往有點複雜。大中距離、長距離及超長距離比賽通常有三個級別:地區、全省及全國。為了贏得全國級別的比賽,你必須首先在俱樂部比賽中奪冠,原因顯而易見,畢竟,全國冠軍總是那羽在特定組別(成鴿、一歲鴿及幼鴿)的所有參賽鴿中分速最高的賽將。然而,全省及全國大區往往不同。讓我們看看這些重複成績。
  - 全省重複:這基本上是全省的成績,它在國家賽中由省級的邊界決定的。
  - 大區重複:這些區域是由中心點出發,劃直線來確定的(如今這個城市是沙特爾Chartres)。在比利時,長距離比賽分為A、B、C這3個大區。從2013年賽季開始,這三個大區分別更進一步一分為二,如今全國賽公有6個大區(A1、 A2、 B1、 B2、C1和C2)。國際賽中不會設立大區成績,國際賽僅有一個全省、全國及國際的成績。
  - 全國:全國成績,在比利時整個國家中的排名。
  - 國際:僅在超長距離比賽中進行國際賽績,包括波城、阿讓、巴塞羅那、聖維仙、拿邦、馬賽及波品納國際賽。這是一個包含了所有有效距離內國家參賽鴿的整體排名。

  鴿友必須將其所有鴿子上籠參加同一個俱樂部所在的全省及全國比賽,短距離及小中距離比賽不包括在內(詳見第二部分)。參賽鴿必須遵循KBDB的規則在其所屬的組別中參賽(成鴿組、一歲鴿組或幼鴿組)。

  1.4 最快的賽鴿並不總能奪冠——全省和大區間的區別
  諷刺的是,大區的冠軍鴿並不一定是這個俱樂部上籠參賽鴿中的冠軍(或速度最快的鴿子)。同樣,全省冠軍也不一定是該省最快的鴿子。許多賽鴿運動圈外的人士以及一些國外的鴿友會為此感到奇怪。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首先你需要了解全國及全省比賽的規則,才能充分理解。這裡我們將用大量的實例來向你證明。

  一些俱樂部(通常位於該省邊界)會組織一些包括其他省(相鄰)的地區賽。2014年,這只允許在相鄰的城市間進行。這樣致使相鄰城市的鴿友將不會被俱樂部列入全省排名中。因此,有時該省最快的賽鴿就被排除在外而不能成為全省冠軍。

  下面我們列舉一個2013年的例子來說明:
  2013年8月3日圖勒國家賽,來自代因澤(Deinze)(東弗蘭德省)的吉爾特·範蘭特翰(Geert Vanrenterghem)以一羽“奧蘭多”(Orlandor)榮獲全國A大區2572羽冠軍。這羽鴿子也是它所在的東弗蘭德省速度最快的賽鴿(也是西佛蘭德省速度最快鴿)。然而,東弗蘭德省的冠軍卻被全國A大區亞軍(來自阿迪根的奧古斯特·佛斯特拉)摘得。西佛蘭德省冠軍則是魯迪·狄薩爾,全國A大區4位得主。

  這可能嗎?事實確實如此,這是由省賽規則所定。鴿友吉爾特·範蘭特翰居住在東弗蘭德省,但是他的鴿子是在西佛蘭德省瓦勒海姆的一傢俱樂部上籠參賽的,因此他的賽鴿比賽成績無法被列入西佛蘭德省排行榜,而且在他所居住的東弗蘭德省也沒有成績。另外,他的這些比賽成績也不能參加東弗蘭德省最佳鴿舍的評選,只允許他發送一個結果到東弗蘭德省(他的居住地)。正如你所看到到,這也會影響到全省最佳鴿舍及全省鴿王頭銜的評選。

  以下是另一個例子來說明賽鴿在不同賽區中難以比較,我們將對兩羽鴿子(X和Y)進行對比,因此鴿主的名字並不重要。

  參賽鴿X和Y在同一傢俱樂部中參加大中距離國家賽。重要的是這兩位鴿友都居住在同一個省份中,但是卻屬於不同大區(X屬於A2大區,Y屬於A1大區)。X榮獲俱樂部級別比賽冠軍,Y位居第二。全省比賽中,X和Y分別榮獲2728羽25位及33位,並且在全國級別X排名395位,Y榮獲459位。奇怪的是X獲得了A2大區2797羽8位(積分點0.286%),而Y卻奪得了A1大區3380羽冠軍(積分點0.029%)。

  如果這兩位鴿友分別把成績送去參加全國頭銜(如全國鴿王)的評選時,會發生什麼呢?他們在全國、全國大區及全省​​的成績中作出選擇。對這兩羽賽鴿來說,全國大區的成績對於這個例子來說是最好的選擇。Y比X更優秀,即使X在4個重複賽績中有3個成績領先於Y。這兩個鴿舍分別面對面地位於A1和A2大區分割線的兩側,這意味著這兩個鴿舍距離很近,那麼這兩羽參賽鴿那個更強?我們讓你們來判斷。我想不同的鴿友會有不同的意見,這可以理解。

  我們可以想像,國外的鴿友都很奇怪為什麼比利時的比賽會如此復雜。熟悉這一運動特殊性的比利時鴿友能完全明白我們在說什麼,而他國鴿友或者鴿壇外行者很顯然對這些並不很能理解。

  另外,除了KBDB全國冠軍,我們也在鴿友所在的省份中有全省冠軍的排行榜。原因很簡單,每個省都根據比賽日程製定不同的評比規則,這些表中通常很相似但又各有差異。這使得他們很難對於不同省冠軍得主進行比較,尤其在短距離及中距離比賽中。這些比賽通常依據不同規則以不同方式進行。換言之,你根本就不能在各省級冠軍中進行​​比較。

  在第二部分中,我們將繼續探討短距離及中距離比賽,他們和全國比賽存在的一些重大差異。

來源:賽鴿資訊網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