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W環球資訊:英國賽鴿運動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歐洲信鴿站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一個擁有輝煌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老牌帝國。有資料顯示,英國已經成為全歐洲註冊鴿友會員數量最多的國家,作為一個信鴿大國,英國的賽鴿界中一定有很多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的內容,本周EPW就來和您聊聊英國賽鴿運動的那些事
英國賽鴿運動的形成背景
在EPW的老朋友中,無論是委託人還是競買人,英國鴿友都佔有很大比重。和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世界形象”不同,在和英國鴿友加深接觸後,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群。英國是歐洲公認的“君子國”,這源于他們歷史悠久的現代公共管理體系,然而,英國人紳士的表面下卻有著極其好勝的一面,這與他們曾稱霸世界的輝煌歷史緊密相連,每個英國人都對君臨天下有著天生的渴望。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英國人表現出對博弈的極大熱情,在英國各地,人們每年對賭馬、賭狗、賭球等等賭局投下的賭注有幾百億英鎊之多。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競技專案,賽鴿自然而然的走進了英國人的視野。
英國的地理和氣候特徵
英國是大西洋中的群島國家,總人口超過6400萬。主島大不列顛島南北長900公里,東西最寬處為520公里,面積22.99萬平方公里,西北有較高山脈,東南主要以丘陵為主。英吉利海峽是英國著名的地理地標,把英國與歐洲大陸隔開,海峽長560公里,寬240公里。海峽區氣溫年差小,常年溫濕多雨霧,日照甚少。1月氣溫最低,平均約為4~6攝氏度;7月最高,也僅有17攝氏度。英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鴿友們必須參加跨海比賽,他們也為自己的賽鴿能飛這種殘酷的線路而引以為豪。大多數英國鴿友認為能跨海歸巢的賽鴿已經足以證明品質,至少它們通過了耐力、體力、定向功能和忠實度的考驗。
在氣候上,英國鴿友常說:“我們沒有氣候,只有天氣”,以此來表明英國天氣的變化莫測。一日之內,時晴時雨是常態。此外,英國的霧也是世界上聞名的,即使是夏日晴天還有薄薄的煙靄;冬季則經常飛霧迷漫,似雨非雨。在英國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歡談論天氣。一天中變幻莫測的天氣,也大大增加了賽鴿競翔的艱難程度,在英國等鴿歸巢的幾個小時裡,連續經歷頂風、順風、豔陽、陰天、清靄、濃霧已是家常便飯,對賽鴿來說更是如此,在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公里的賽程裡要橫跨好幾個不同的天氣帶,可以說沒有一場比賽是輕鬆的。
英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奇特的海島地形,再加上多雨多霧的多變惡劣天氣,造就了英國信鴿必須具備身體健壯、吃苦耐勞,具有高度智慧,強烈歸巢願望,有勇有謀的特性。英國賽鴿,雄鴿體型較大,眼色素較深,龍骨較高、較硬,但是肌肉都很柔軟,羽條較寬,破風度很好;雌鴿龍骨較低,羽質較薄,上浮力較好。
英國賽鴿運動的歷史
根據英國歷史學家研究,英國賽鴿運動的雛形形成於1715年,體系形成的標誌是180年後的1896年,由英國比較有名望的信鴿愛好者所建立的一個名為“國家競翔聯盟”的賽鴿組織。亞伯特.弗雷德里克.亞瑟.喬治.溫莎也就是後來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是當時皇家鴿舍的主人,也正是由於他對賽鴿組織的關注,揭開了現代英國賽鴿運動的序幕。二戰之後的50年代,國家競翔聯盟正式更名為英國皇家賽鴿協會。就像中國信鴿協會一樣,所有的鴿友需要加入會員,才能獲得以GB開頭的賽鴿足環,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是協會的名譽會長。現在,皇室鴿舍約有200羽鴿子,每年都代表女王參加比賽取得名次贏上近萬英鎊,當然這些獎金全部被用以英國皇家賽鴿協會的建設。
從紀年歷史上看,英國賽鴿的起步階段也同樣是英國的霸權時代,英國人的“殖民思維”也應用在了賽鴿領域中,他們遍尋歐洲,搜羅到了全歐洲最優秀最精華的種源,從早年的布力克到斯塔夫、卡特列斯、詹森再到現在的利奧、蓋比、考夫曼,都被富足的英國人以強勢的英鎊搜羅到了英國,鴿友們所要做的就是測試這些血系的極限水準,然後去面對和征服的天氣和地形。很多英國賽鴿名家,寧可把賽鴿放丟,也不會輕易銷售,他們會把多年參賽並獲獎的鴿子選入種鴿棚,並再用它的子代、孫代們參賽,可以說英國鴿友的種鴿舍中都是千錘百煉的精品。
1986年的英國海上放飛照片
前文提到過,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英國賽鴿鴿友對賽鴿耐力和跨海能力的比拼非常重視,這讓英國鴿友在國際賽場上並不佔優勢,然而近十年來,這一局勢正在被打破,長程家訓的興起和外來種源的不斷引入正在淡化英國賽鴿在速度上的劣勢,為了激勵國內鴿友的鬥志,官方協會也開始鼓勵大家通過英國國際冠軍俱樂部參加國際賽事。這一舉措讓本來有些“不問世事”的孤傲英國鴿友,隨著謝帕德、庫珀夫婦、馬克.吉爾伯托、布倫斯父子接二連三在達克斯國際賽、波爾多國際賽、波城國際賽中問鼎國際冠軍,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從而打開了英國賽鴿市場。為了與世界接軌迎合需求,英國開始每年舉辦“英國信鴿世界展”,展會上,純種的優良英籍賽鴿單羽成交額高達數萬英鎊,現在的“英國信鴿世界展”已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定期定點鴿展。
更多關注,讓原本相對冷僻英國賽壇理論開始浮出水面,著名的“眼志論”就是其中之一。當代英國鴿友極其重視賽鴿的眼睛,特別是種鴿配對,對眼砂結構的搭配有精准的要求。由於英國常年陰天多霧,大多數賽鴿的眼色素偏深,很多中國鴿子早期所強調的瞳孔像針孔大小的眼睛是基本沒有的。他們要求賽鴿眼球抖動要非常有力,他們對綠眼志、大寬黑眼志和紫羅蘭眼都非常喜愛,通常加以重用。在和中國鴿友的交流中,EPW發現英國鴿友所提出的理論其實意外的正在與當代中國賽鴿運動相契合,畢竟現在越來越多的一線甚至二三線城市也正在被霧霾所籠罩。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一個擁有輝煌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老牌帝國。有資料顯示,英國已經成為全歐洲註冊鴿友會員數量最多的國家,作為一個信鴿大國,英國的賽鴿界中一定有很多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的內容,本周EPW就來和您聊聊英國賽鴿運動的那些事
英國賽鴿運動的形成背景
在EPW的老朋友中,無論是委託人還是競買人,英國鴿友都佔有很大比重。和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世界形象”不同,在和英國鴿友加深接觸後,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群。英國是歐洲公認的“君子國”,這源于他們歷史悠久的現代公共管理體系,然而,英國人紳士的表面下卻有著極其好勝的一面,這與他們曾稱霸世界的輝煌歷史緊密相連,每個英國人都對君臨天下有著天生的渴望。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英國人表現出對博弈的極大熱情,在英國各地,人們每年對賭馬、賭狗、賭球等等賭局投下的賭注有幾百億英鎊之多。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競技專案,賽鴿自然而然的走進了英國人的視野。
英國的地理和氣候特徵
英國是大西洋中的群島國家,總人口超過6400萬。主島大不列顛島南北長900公里,東西最寬處為520公里,面積22.99萬平方公里,西北有較高山脈,東南主要以丘陵為主。英吉利海峽是英國著名的地理地標,把英國與歐洲大陸隔開,海峽長560公里,寬240公里。海峽區氣溫年差小,常年溫濕多雨霧,日照甚少。1月氣溫最低,平均約為4~6攝氏度;7月最高,也僅有17攝氏度。英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鴿友們必須參加跨海比賽,他們也為自己的賽鴿能飛這種殘酷的線路而引以為豪。大多數英國鴿友認為能跨海歸巢的賽鴿已經足以證明品質,至少它們通過了耐力、體力、定向功能和忠實度的考驗。
在氣候上,英國鴿友常說:“我們沒有氣候,只有天氣”,以此來表明英國天氣的變化莫測。一日之內,時晴時雨是常態。此外,英國的霧也是世界上聞名的,即使是夏日晴天還有薄薄的煙靄;冬季則經常飛霧迷漫,似雨非雨。在英國甚至最沉默寡言的人也喜歡談論天氣。一天中變幻莫測的天氣,也大大增加了賽鴿競翔的艱難程度,在英國等鴿歸巢的幾個小時裡,連續經歷頂風、順風、豔陽、陰天、清靄、濃霧已是家常便飯,對賽鴿來說更是如此,在少則幾百多則上千公里的賽程裡要橫跨好幾個不同的天氣帶,可以說沒有一場比賽是輕鬆的。
英國獨特的地理環境,奇特的海島地形,再加上多雨多霧的多變惡劣天氣,造就了英國信鴿必須具備身體健壯、吃苦耐勞,具有高度智慧,強烈歸巢願望,有勇有謀的特性。英國賽鴿,雄鴿體型較大,眼色素較深,龍骨較高、較硬,但是肌肉都很柔軟,羽條較寬,破風度很好;雌鴿龍骨較低,羽質較薄,上浮力較好。
英國賽鴿運動的歷史
根據英國歷史學家研究,英國賽鴿運動的雛形形成於1715年,體系形成的標誌是180年後的1896年,由英國比較有名望的信鴿愛好者所建立的一個名為“國家競翔聯盟”的賽鴿組織。亞伯特.弗雷德里克.亞瑟.喬治.溫莎也就是後來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是當時皇家鴿舍的主人,也正是由於他對賽鴿組織的關注,揭開了現代英國賽鴿運動的序幕。二戰之後的50年代,國家競翔聯盟正式更名為英國皇家賽鴿協會。就像中國信鴿協會一樣,所有的鴿友需要加入會員,才能獲得以GB開頭的賽鴿足環,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是協會的名譽會長。現在,皇室鴿舍約有200羽鴿子,每年都代表女王參加比賽取得名次贏上近萬英鎊,當然這些獎金全部被用以英國皇家賽鴿協會的建設。
從紀年歷史上看,英國賽鴿的起步階段也同樣是英國的霸權時代,英國人的“殖民思維”也應用在了賽鴿領域中,他們遍尋歐洲,搜羅到了全歐洲最優秀最精華的種源,從早年的布力克到斯塔夫、卡特列斯、詹森再到現在的利奧、蓋比、考夫曼,都被富足的英國人以強勢的英鎊搜羅到了英國,鴿友們所要做的就是測試這些血系的極限水準,然後去面對和征服的天氣和地形。很多英國賽鴿名家,寧可把賽鴿放丟,也不會輕易銷售,他們會把多年參賽並獲獎的鴿子選入種鴿棚,並再用它的子代、孫代們參賽,可以說英國鴿友的種鴿舍中都是千錘百煉的精品。
1986年的英國海上放飛照片
前文提到過,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英國賽鴿鴿友對賽鴿耐力和跨海能力的比拼非常重視,這讓英國鴿友在國際賽場上並不佔優勢,然而近十年來,這一局勢正在被打破,長程家訓的興起和外來種源的不斷引入正在淡化英國賽鴿在速度上的劣勢,為了激勵國內鴿友的鬥志,官方協會也開始鼓勵大家通過英國國際冠軍俱樂部參加國際賽事。這一舉措讓本來有些“不問世事”的孤傲英國鴿友,隨著謝帕德、庫珀夫婦、馬克.吉爾伯托、布倫斯父子接二連三在達克斯國際賽、波爾多國際賽、波城國際賽中問鼎國際冠軍,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從而打開了英國賽鴿市場。為了與世界接軌迎合需求,英國開始每年舉辦“英國信鴿世界展”,展會上,純種的優良英籍賽鴿單羽成交額高達數萬英鎊,現在的“英國信鴿世界展”已發展成為歐洲最大的定期定點鴿展。
更多關注,讓原本相對冷僻英國賽壇理論開始浮出水面,著名的“眼志論”就是其中之一。當代英國鴿友極其重視賽鴿的眼睛,特別是種鴿配對,對眼砂結構的搭配有精准的要求。由於英國常年陰天多霧,大多數賽鴿的眼色素偏深,很多中國鴿子早期所強調的瞳孔像針孔大小的眼睛是基本沒有的。他們要求賽鴿眼球抖動要非常有力,他們對綠眼志、大寬黑眼志和紫羅蘭眼都非常喜愛,通常加以重用。在和中國鴿友的交流中,EPW發現英國鴿友所提出的理論其實意外的正在與當代中國賽鴿運動相契合,畢竟現在越來越多的一線甚至二三線城市也正在被霧霾所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