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W環球資訊:德國賽鴿運動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歐洲信鴿站
縱觀當今歐洲鴿壇,比利時、荷蘭和德國三分天下的局面悄然形成。比利時作為賽鴿運動的發源地,在世界鴿壇享有盛譽,起著標杆性的作用;荷蘭基本上沿用了比利時的賽鴿制度,作為最早進入中國信鴿市場的歐洲勁旅,廣為國內鴿友所熟知;德國則採用了自創的信鴿運動管理系統,在賽制,成績評定及協會管理制度上與比利時和荷蘭均有所區別,自成一體,發展迅猛。近兩年來,幾乎每個週末EPW都會有至少一場德國籍銘鴿專場拍賣會結標,面對滿目的戰績,國內鴿友難免會心生疑問,RV是什麼?KV又是何義?這個全國鴿王又是怎麼評選出來的?本期EPW就來與您漫談德國賽鴿運動,共同瞭解這個歐洲賽鴿強國的種種始末...
德國的自然環境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德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領土35.7萬平方公里,面積與雲南省相似,人口約8千萬,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臺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佈在一年四季。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
對德國鴿友來說,速度的要求是最重要的。德國擁有比荷蘭、比利時更廣闊數倍的土地面積,南北最長大約1000公里,東西約650公里。北部地方大多平坦賽季內天氣有時寒冷;德國的中部和南部又有山脈。德國北部的賽事通常是自東面波蘭放飛,因此鴿子往往都會在逆風中歸返。夏天的時候,整個歐洲大都是吹東南風的。因此德國的賽鴿要通過多種不同的狀況來競翔德國特殊的地理、氣候因塑造了特殊的鴿子,尤其對種鴿要求更高。德國種鴿外形優美,從骨架到羽毛都堪稱一流,能吃苦耐勞,歸巢性強,中距競翔成績穩定。
德國賽鴿運動的起源
德國的賽鴿運動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究其源頭可以一直追溯到十九世紀末期。那時信鴿在德國還只是通訊手段之一,只在全國各地分佈著極其零星的信鴿愛好者,他們對鴿子本身的奇妙定向返巢能力感到好奇進而產生了飼養甚至競技賽鴿的想法,這些在當時看來不可思議的創想促進了信鴿運動在德國的早期萌芽。但不幸的是,之後德國要面對的就是兩次世界大戰所招致的無可挽回的沉重打擊,戰敗國的身份尤其制約了其本土信鴿運動的開展。在那個年代,信鴿只能作為“軍需”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發揮它的功能,將如此靈動奇妙的生靈作為塗炭的工具,在今天看來著實是種悲哀。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隨著戰後德國速度驚人的經濟復蘇,信鴿運動開始在德國境內真正意義上蓬勃興起,並在以後的三、四十年中逐步發展壯大。經過多年經驗積累和自我完善,形成了今天德國信鴿運動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
德國賽鴿的組織與體系
德國全境的活躍鴿友超十萬人,所有的註冊鴿友都悉知明確的組織分級。德國最小的單位是“Verein”,EPW將其譯作“俱樂部”,相比荷比德國的俱樂部規模相對較小,所舉行的比賽也多以鴿友間的“切磋”為主,我們不妨把它視作三五好友彼此交流的聚會。若干這樣的“俱樂部”聯合組成的就是您常能在EPW網站上看到的“RV”了,它全稱“Reise Verein”,譯作“聯合會”,RV是具有資格舉辦比賽和頒發冠軍錦標的組織,具有一定規模,需在德國聯邦賽鴿協會註冊後才能成立。再向上一級就要數“Reginal Verbaender”了,中文譯作“地區聯合會”,一般由10個左右“聯合會(RV)”組成。您常在EPW看到的“KV”全稱“Kreis Verband”,與“地區聯合會”設置相似,隨著近年德國鴿協的制度的改革基本已逐步消失,未來您應該只能在老牌銘鴿中才能見到了。在往後數,就是“德國聯邦賽鴿協會(Deutsch Brieftauben Verband)”了,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德國國家鴿協,負責全國賽鴿事務及賽制的制定等各項宏觀事務。
德國幅員遼闊,但鴿友分佈並不平均,科隆萊茵河附近的魯爾區(Ruhrgebiet)是鴿友數目最為集中的地區,此外,漢堡、巴登符騰堡地區的賽鴿水準也很發達,德國賽鴿協會據此特點做出有系統的區域劃分,以最大可能保證比賽評選的公正性。
萬眾矚目的德國全國鴿王冠軍
每年從五月的第一個週末開始到八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是德國信鴿協會統一定制的“賽季”時間。德國各個賽區需將所舉辦的比賽呈報於鴿協,只有參與鴿協甄選出的比賽才有可能獲得“鴿王積分”,進而獲得參加全國鴿王冠軍的評選資格。在13周左右的時間內,每個週末鴿友們都要上籠賽季伊始就已經指定的賽鴿參與各種距離的比賽(德國賽季賽程設置在100公里至700公里之間)。鴿協將委派裁判員監督各分賽區的放飛實況,並由公證員負責記錄指定比賽的成績。
八月底賽季結束後,參賽鴿友將參加完所有13次比賽的賽鴿分別統計名次,計算出其中鴿王積分最高的12個名次向總會申報參加評選。這被選出的12次比賽成績必須包括至少兩次400公里,一次500公里和一次600公里的飛行,並且每次參賽羽數不能少於1000羽。德國鴿協將按照各賽區的申報成績評選出當年的地區鴿王雄鴿和雌鴿鴿王冠軍,及“唯二”的全國雄雌鴿王冠軍各一。在總會評選中雄鴿組的綜合前20名和雌組的綜合前10名以及各分賽區的雄組冠軍和雌組冠軍將直接獲得當年度聯邦鴿展貴賓展臺的入場券。由於參選要求較高,評選過程嚴格,而且實際放飛操作的難度較大,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目前德國實行的賽制要比荷蘭和比利時的難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德國賽鴿的發展現狀
如果說德國是現在除荷比兩國外,賽鴿運動發展最為昌盛的國家想必不會有人提出異議。談到德國知名的賽壇名家即使是遠隔千山萬水的種鴿鴿友也能如數家珍,根特.布朗格(Guenter Prange)、安德列.德拉帕(Andreas Drapa)和維納.史戴勒曼(Werner Stellermann)都是個中佼佼者,其銘鴿血系高輩分種鴿也是價格不菲,相較荷比毫不遜色。也許是日爾曼民族的特性使然,和比利時賽鴿體系相比,它少了一份靈活性,沒有高獎金的誘惑,有的則是一貫的嚴酷性和艱難性。在多數德國鴿友心中,勝利帶來的榮耀和驕傲固然重要,但僅靠穩定性好而不能以速度入賞的的鴿子仍不是德國鴿友推崇的佳品好鴿。
此外,德國獸藥行業引領世界之最,拜耳默克等世界500強製藥巨頭都是出自德國本土,德國信鴿藥品和保健品市場供鴿友選擇的多樣性位列世界之最。一般來說,按照所處地區不同,很多中小型藥品生產商在其所屬區域持有相對比較穩定的市場佔有額;一些規模較大的藥品生產廠家則在德國、歐洲乃至世界都有著相當數量的固定消費群。
作為世界賽鴿三大強國之一,德國鴿友的老齡化問題也同荷比同樣日趨嚴重,不容忽視。現在德國的青年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長大,個人嗜好也趨同於時代的步伐,似乎很難對信鴿這項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愛好感興趣。德國鴿協正在採取了多種措施鼓勵青年人入會,如減免會費並免費提供各種諮詢服務等。德國提倡以父子鴿舍,祖孫鴿舍,兄弟鴿舍或青年聯合俱樂部鴿舍形式在當地信鴿協會登記註冊為新會員,德國鴿協相信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從一定程度上發揮新老會員的互動作用,從而促進鴿壇向年輕化推進的進程。
縱觀當今歐洲鴿壇,比利時、荷蘭和德國三分天下的局面悄然形成。比利時作為賽鴿運動的發源地,在世界鴿壇享有盛譽,起著標杆性的作用;荷蘭基本上沿用了比利時的賽鴿制度,作為最早進入中國信鴿市場的歐洲勁旅,廣為國內鴿友所熟知;德國則採用了自創的信鴿運動管理系統,在賽制,成績評定及協會管理制度上與比利時和荷蘭均有所區別,自成一體,發展迅猛。近兩年來,幾乎每個週末EPW都會有至少一場德國籍銘鴿專場拍賣會結標,面對滿目的戰績,國內鴿友難免會心生疑問,RV是什麼?KV又是何義?這個全國鴿王又是怎麼評選出來的?本期EPW就來與您漫談德國賽鴿運動,共同瞭解這個歐洲賽鴿強國的種種始末...
德國的自然環境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德國,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邦州組成,領土35.7萬平方公里,面積與雲南省相似,人口約8千萬,是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德意志人為主體民族。
德國的地形變化多端,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高原臺地,丘陵,有秀麗動人的湖畔,及遼闊寬廣的平原。整個德國的地形可以分為五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區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脈隆起地帶、西南部中等山脈梯形地帶、南部阿爾卑斯前沿地帶和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區。阿爾卑斯山脈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為全國最高峰。德國處於大西洋東部大陸性氣候之間的涼爽的西風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見。降雨分佈在一年四季。最高溫度在攝氏20-30℃之間,最低溫度在1.5-﹣10℃之間。
對德國鴿友來說,速度的要求是最重要的。德國擁有比荷蘭、比利時更廣闊數倍的土地面積,南北最長大約1000公里,東西約650公里。北部地方大多平坦賽季內天氣有時寒冷;德國的中部和南部又有山脈。德國北部的賽事通常是自東面波蘭放飛,因此鴿子往往都會在逆風中歸返。夏天的時候,整個歐洲大都是吹東南風的。因此德國的賽鴿要通過多種不同的狀況來競翔德國特殊的地理、氣候因塑造了特殊的鴿子,尤其對種鴿要求更高。德國種鴿外形優美,從骨架到羽毛都堪稱一流,能吃苦耐勞,歸巢性強,中距競翔成績穩定。
德國賽鴿運動的起源
德國的賽鴿運動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究其源頭可以一直追溯到十九世紀末期。那時信鴿在德國還只是通訊手段之一,只在全國各地分佈著極其零星的信鴿愛好者,他們對鴿子本身的奇妙定向返巢能力感到好奇進而產生了飼養甚至競技賽鴿的想法,這些在當時看來不可思議的創想促進了信鴿運動在德國的早期萌芽。但不幸的是,之後德國要面對的就是兩次世界大戰所招致的無可挽回的沉重打擊,戰敗國的身份尤其制約了其本土信鴿運動的開展。在那個年代,信鴿只能作為“軍需”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發揮它的功能,將如此靈動奇妙的生靈作為塗炭的工具,在今天看來著實是種悲哀。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隨著戰後德國速度驚人的經濟復蘇,信鴿運動開始在德國境內真正意義上蓬勃興起,並在以後的三、四十年中逐步發展壯大。經過多年經驗積累和自我完善,形成了今天德國信鴿運動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
德國賽鴿的組織與體系
德國全境的活躍鴿友超十萬人,所有的註冊鴿友都悉知明確的組織分級。德國最小的單位是“Verein”,EPW將其譯作“俱樂部”,相比荷比德國的俱樂部規模相對較小,所舉行的比賽也多以鴿友間的“切磋”為主,我們不妨把它視作三五好友彼此交流的聚會。若干這樣的“俱樂部”聯合組成的就是您常能在EPW網站上看到的“RV”了,它全稱“Reise Verein”,譯作“聯合會”,RV是具有資格舉辦比賽和頒發冠軍錦標的組織,具有一定規模,需在德國聯邦賽鴿協會註冊後才能成立。再向上一級就要數“Reginal Verbaender”了,中文譯作“地區聯合會”,一般由10個左右“聯合會(RV)”組成。您常在EPW看到的“KV”全稱“Kreis Verband”,與“地區聯合會”設置相似,隨著近年德國鴿協的制度的改革基本已逐步消失,未來您應該只能在老牌銘鴿中才能見到了。在往後數,就是“德國聯邦賽鴿協會(Deutsch Brieftauben Verband)”了,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德國國家鴿協,負責全國賽鴿事務及賽制的制定等各項宏觀事務。
德國幅員遼闊,但鴿友分佈並不平均,科隆萊茵河附近的魯爾區(Ruhrgebiet)是鴿友數目最為集中的地區,此外,漢堡、巴登符騰堡地區的賽鴿水準也很發達,德國賽鴿協會據此特點做出有系統的區域劃分,以最大可能保證比賽評選的公正性。
萬眾矚目的德國全國鴿王冠軍
每年從五月的第一個週末開始到八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是德國信鴿協會統一定制的“賽季”時間。德國各個賽區需將所舉辦的比賽呈報於鴿協,只有參與鴿協甄選出的比賽才有可能獲得“鴿王積分”,進而獲得參加全國鴿王冠軍的評選資格。在13周左右的時間內,每個週末鴿友們都要上籠賽季伊始就已經指定的賽鴿參與各種距離的比賽(德國賽季賽程設置在100公里至700公里之間)。鴿協將委派裁判員監督各分賽區的放飛實況,並由公證員負責記錄指定比賽的成績。
八月底賽季結束後,參賽鴿友將參加完所有13次比賽的賽鴿分別統計名次,計算出其中鴿王積分最高的12個名次向總會申報參加評選。這被選出的12次比賽成績必須包括至少兩次400公里,一次500公里和一次600公里的飛行,並且每次參賽羽數不能少於1000羽。德國鴿協將按照各賽區的申報成績評選出當年的地區鴿王雄鴿和雌鴿鴿王冠軍,及“唯二”的全國雄雌鴿王冠軍各一。在總會評選中雄鴿組的綜合前20名和雌組的綜合前10名以及各分賽區的雄組冠軍和雌組冠軍將直接獲得當年度聯邦鴿展貴賓展臺的入場券。由於參選要求較高,評選過程嚴格,而且實際放飛操作的難度較大,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目前德國實行的賽制要比荷蘭和比利時的難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德國賽鴿的發展現狀
如果說德國是現在除荷比兩國外,賽鴿運動發展最為昌盛的國家想必不會有人提出異議。談到德國知名的賽壇名家即使是遠隔千山萬水的種鴿鴿友也能如數家珍,根特.布朗格(Guenter Prange)、安德列.德拉帕(Andreas Drapa)和維納.史戴勒曼(Werner Stellermann)都是個中佼佼者,其銘鴿血系高輩分種鴿也是價格不菲,相較荷比毫不遜色。也許是日爾曼民族的特性使然,和比利時賽鴿體系相比,它少了一份靈活性,沒有高獎金的誘惑,有的則是一貫的嚴酷性和艱難性。在多數德國鴿友心中,勝利帶來的榮耀和驕傲固然重要,但僅靠穩定性好而不能以速度入賞的的鴿子仍不是德國鴿友推崇的佳品好鴿。
此外,德國獸藥行業引領世界之最,拜耳默克等世界500強製藥巨頭都是出自德國本土,德國信鴿藥品和保健品市場供鴿友選擇的多樣性位列世界之最。一般來說,按照所處地區不同,很多中小型藥品生產商在其所屬區域持有相對比較穩定的市場佔有額;一些規模較大的藥品生產廠家則在德國、歐洲乃至世界都有著相當數量的固定消費群。
作為世界賽鴿三大強國之一,德國鴿友的老齡化問題也同荷比同樣日趨嚴重,不容忽視。現在德國的青年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長大,個人嗜好也趨同於時代的步伐,似乎很難對信鴿這項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愛好感興趣。德國鴿協正在採取了多種措施鼓勵青年人入會,如減免會費並免費提供各種諮詢服務等。德國提倡以父子鴿舍,祖孫鴿舍,兄弟鴿舍或青年聯合俱樂部鴿舍形式在當地信鴿協會登記註冊為新會員,德國鴿協相信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從一定程度上發揮新老會員的互動作用,從而促進鴿壇向年輕化推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