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育耐翔多關賽鴿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環球信鴿資訊網
本人通過多年的比賽,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沒有獲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耐翔的多關賽鴿。由此看來,培育一路耐翔實戰賽鴿,已經迫在眉睫。現在就談一下個人的看法,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種要好。鴿飛一滴血,好種才會出好苗,所以擁有良好的血統鴿,是培育實戰耐翔多關賽鴿的前提條件。高起點引進種鴿,獲得成功的概率會更大。但是一定要擦亮眼睛,認清鴿主人品,才能選購到高品質的種鴿。沒有好的種鴿,那你就輸在起點上了;沒有穩定的鴿子,那你只能望天長歎;沒有抗天速度快的鴿子,那你將與獲獎無緣。這一切的成功,都源於高品質的種鴿。只有擁有短程快速、中程穩定、遠端耐翔的種鴿,才會培育出優良的賽鴿。有些鴿子無論鴿主養養功多好,它就是不飛,這大概就是品質使然。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有風險,引種要用心”。
二、配好對。培育耐翔多關賽鴿,配對是關鍵。在這裡,我很佩服養鴿前輩汪順興老師,他在育種過程中總結出了育種的精髓:“配一配,飛一飛,回一回,拉一拉,再配一配”。僅僅16個字,卻包含了配對、參賽、回血、雜交、保種的育種規律,既有雜交也有近交,既有賽績配,又有基因血統配,真正地觸及到了遺傳規律實質。只要按照這樣的育種方式去做,堅信遲早有一天會作育出實戰耐翔的賽鴿。
三、多實戰。培育耐翔多關賽鴿,一定要實戰參賽,多打比賽,優勝劣汰。只有瞭解自己鴿子的品性,才能配好對,才能培育出高品質的賽鴿。沒有驗證的鴿子,說得再好也是空中樓閣。一飛就傻眼的事情,咱不能做;一參賽就丟的鴿子,咱儘量不上;這一切,都離不開你的悟性,和對自家鴿子的瞭解程度。
古語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臨上戰場了,還不知道自己的武器究竟有多大殺傷力,那這個人不是傻子,就是笨蛋。選鴿參賽也是這樣,鴿主就是指揮官,分兵合理,自然功成名就;決策失誤,就會損兵折將,痛失街亭。精心呵護鴿子,用心挑選鴿子,多多參賽,多做思考,定然能培育出實戰耐翔多關賽鴿。
舉個例子,本人去年的一羽鴿子當年從50公里、80公里、150公里訓放,一直飛到200公里、300公里、500公里、500公里的比賽,幾乎都是當日歸,可是今年春季參加150公里的資格賽,卻一去不回頭了。雖然當天有霧,但是別人鴿子都回來了,它就不能回來嗎?原因或許還是出在鴿子品性上了,不抗天氣,定向不穩定,歸巢意志力不頑強,抗干擾能力差。這些有的是先天遺傳的,有的是後天培養的。通過比賽,得知此路鴿子不抗天氣,遇上複雜的天氣適應性差,不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好天能歸巢,不能獲獎;壞天氣,成為了天落,這不是我要的類型。晴天飛得快,壞天能歸巢;晴天飛得慢,壞天穩定獲獎的鴿子,才是我的追求。總之一句話,只有耐翔多關賽鴿,才能適應當今激烈的賽事,才是打公棚賽的利器。
培育實戰耐翔賽鴿,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本人通過多年的比賽,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沒有獲獎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耐翔的多關賽鴿。由此看來,培育一路耐翔實戰賽鴿,已經迫在眉睫。現在就談一下個人的看法,與大家一同分享。
一、種要好。鴿飛一滴血,好種才會出好苗,所以擁有良好的血統鴿,是培育實戰耐翔多關賽鴿的前提條件。高起點引進種鴿,獲得成功的概率會更大。但是一定要擦亮眼睛,認清鴿主人品,才能選購到高品質的種鴿。沒有好的種鴿,那你就輸在起點上了;沒有穩定的鴿子,那你只能望天長歎;沒有抗天速度快的鴿子,那你將與獲獎無緣。這一切的成功,都源於高品質的種鴿。只有擁有短程快速、中程穩定、遠端耐翔的種鴿,才會培育出優良的賽鴿。有些鴿子無論鴿主養養功多好,它就是不飛,這大概就是品質使然。值得注意的是,“投資有風險,引種要用心”。
二、配好對。培育耐翔多關賽鴿,配對是關鍵。在這裡,我很佩服養鴿前輩汪順興老師,他在育種過程中總結出了育種的精髓:“配一配,飛一飛,回一回,拉一拉,再配一配”。僅僅16個字,卻包含了配對、參賽、回血、雜交、保種的育種規律,既有雜交也有近交,既有賽績配,又有基因血統配,真正地觸及到了遺傳規律實質。只要按照這樣的育種方式去做,堅信遲早有一天會作育出實戰耐翔的賽鴿。
三、多實戰。培育耐翔多關賽鴿,一定要實戰參賽,多打比賽,優勝劣汰。只有瞭解自己鴿子的品性,才能配好對,才能培育出高品質的賽鴿。沒有驗證的鴿子,說得再好也是空中樓閣。一飛就傻眼的事情,咱不能做;一參賽就丟的鴿子,咱儘量不上;這一切,都離不開你的悟性,和對自家鴿子的瞭解程度。
古語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臨上戰場了,還不知道自己的武器究竟有多大殺傷力,那這個人不是傻子,就是笨蛋。選鴿參賽也是這樣,鴿主就是指揮官,分兵合理,自然功成名就;決策失誤,就會損兵折將,痛失街亭。精心呵護鴿子,用心挑選鴿子,多多參賽,多做思考,定然能培育出實戰耐翔多關賽鴿。
舉個例子,本人去年的一羽鴿子當年從50公里、80公里、150公里訓放,一直飛到200公里、300公里、500公里、500公里的比賽,幾乎都是當日歸,可是今年春季參加150公里的資格賽,卻一去不回頭了。雖然當天有霧,但是別人鴿子都回來了,它就不能回來嗎?原因或許還是出在鴿子品性上了,不抗天氣,定向不穩定,歸巢意志力不頑強,抗干擾能力差。這些有的是先天遺傳的,有的是後天培養的。通過比賽,得知此路鴿子不抗天氣,遇上複雜的天氣適應性差,不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好天能歸巢,不能獲獎;壞天氣,成為了天落,這不是我要的類型。晴天飛得快,壞天能歸巢;晴天飛得慢,壞天穩定獲獎的鴿子,才是我的追求。總之一句話,只有耐翔多關賽鴿,才能適應當今激烈的賽事,才是打公棚賽的利器。
培育實戰耐翔賽鴿,是我們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