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悟道之選種、育種與保種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賽鴿悟道系列文章可以說是我養鴿20多年來感悟賽鴿運動玄機的一些個人體會,這些經驗我本來不打算公開出來,僅僅作為我和幾個關係不錯的鴿友育種參賽的致勝秘笈小範圍使用。但轉念一想,我國作為世界上參賽鴿友最多,比賽獎金最高的賽鴿大國,卻沒有正確的賽鴿理論來指導;賽鴿品質明明很高,卻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系特徵,這讓我感到惋惜。作為一名普通的鴿友,能通過分享自己的賽鴿理論為我們的祖國由賽鴿大國變為賽鴿強國貢獻點自己的力量,能讓更多的鴿友體會到賽鴿育種的樂趣,我將感到莫大的欣慰,這也是我公開賽鴿悟道系列文章的源動力。下麵言歸正傳。

前兩篇文章《賽鴿運動的本源》和《定向遺傳與線粒體遺傳》講的是“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這篇文章將來講一講“怎麼樣”的問題。

一、如何選擇種鴿?

現在的鴿友在這一問題上基本上達成了共識,即種鴿應該選擇鴿王級的。這種認識相對於十幾年前“只認冠軍鴿”的理念還是有了很大的進步的。但是選擇什麼鴿王?選擇短距離的還是長距離的?選擇雌鴿王還是雄鴿王?這還是有很多講究的。

賽鴿悟道的開篇文章《賽鴿運動的本源》一文中,我曾經介紹了荷蘭賽鴿大師楊·龔朵拉斯的引種觀點:“引進短距離快速鴿子”。我很贊同這個觀點,但這個觀點並不完整。這個觀點如果全部正確,那麼為什麼如今許多養鴿大腕還去引進長距離鴿王呢?

我認為“按需引進”才是最正確的引種理念。假如你手中有一路定向很准的雄鴿,它的後代短距離很快,比賽距離一拉長就拜拜了,說明它的線粒體不夠發達,這時候你需要引進長距離鴿王級雌鴿,補齊能量上的缺陷;假如你手中有一路線粒體發達的雌鴿,它的後代每次比賽總能當天歸巢,但與獲獎無緣,這時候你需要引進短距離鴿王級雄鴿,補齊定向上的缺陷;假如你是養鴿新手,剛剛起步開始養鴿,或者多年來成績一直不理想,那你該引進短距離鴿王級雄鴿和長距離鴿王級雌鴿,以此為基礎配對,作出子代鴿參賽並不斷淘汰和選擇。

以上是理論上的引種理念,至於引進的鴿子是否和自己原有的鴿子和配,那還要看引進的短距離鴿王級雄鴿的導航基因相對來說是隱性的還是顯性的。顯性的可能子代就出成績,隱性的可能得還血孫代才能出成績。具體原因,我在上一篇悟道文章《定向遺傳與線粒體遺傳》中已經解釋過了,這裡就不在贅述了。

引進的長距離鴿王級雌鴿配上你原有的定向很准的雄鴿,就能把雌鴿發達的線粒體遺傳給後代,使兒子和女兒都獲得了充沛的能量,理論上能把子代的賽距拉長。這樣配對的種鴿後代中,子代雌鴿100%繼承雙親的優點:定向准、能量多,獲獎的幾率高。子代雄鴿由於父母鴿雙方導航基因隱性與顯性的抗爭,理論上發揮的可能性只有50%。

二、如何保種?

假如你想保留定向准的導航基因,那麼你就用交叉遺傳的方式來保種,這樣成功的幾率更大些。定向准的好雄,最好選擇它的女兒留種,女兒再作出的外孫留種;定向准的好雌,只能選擇它的兒子留種,因為母女之間定向基因的遺傳是中斷的。這樣留下來的好雄的外孫和好雌的兒子,理論上可以有50%的幾率獲得定向准的導航基因。再往下交叉遺傳,獲得定向准的導航基因的概率就減半了。交叉遺傳的規律是後代獲得概率逢雙代數減半,逢單代數和上一代持平。直系遺傳的規律是後代獲得概率逢單雙代數都減半。其實育種參賽不就是在比誰的種鴿的獲獎概率高嗎?黃金配對的後代也不能保證100%獲獎,但黃金配對的後代獲獎概率要高得多,所以人們才會對黃金配對趨之若鶩。

假如你想保留能轉化高能量的線粒體,那你就選擇有發達線粒體的雌鴿(金母)的女兒來留種,女兒作出的外孫女再留種。因為線粒體的遺傳是母系遺傳,雖然兒子也繼承了母親的發達線粒體,但兒子不能往下遺傳給後代啊。所以想對線粒體進行保種,就選擇金母的女兒,金母的外孫女,金母的外曾外孫女來留種。只要線粒體不發生變異,可以100%遺傳數代。

三、如何組成黃金配對?

鴿界中經常聽人提起金母,但沒有人說過金公,這是由賽鴿的本源和遺傳規律決定的。民間有種說法“種雄遺傳一條線,種雌遺傳一大片”,講的就是導航基因和線粒體遺傳的規律。金母固然難尋,但是定向准的能呈強勢顯性遺傳的種雄更是鳳毛麟角,可稱之為鑽石公。鴿界中宣傳種雄的多,宣傳種雌的少,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商業目的使然,種雄一生作出的子代很多,種雌一生才能作出多少子代?而且,確定了種雌的育種價值之後,鴿主自己都不夠用,哪裡有多餘的子代向外出售呢!例如:典型的金母有亨得利90號、芬尼卡5000、東方不敗;典型的鑽石種公有詹森的老麥克斯、年輕麥克斯等。當有發達線粒體的金母遇到了定向極准且強勢顯性遺傳的鑽石公,經典的黃金配對就產生了。

四、如何利用雙頭金母育種法?

武高平先生通過大量血統書的研究於20多年前在《詹森育種原理》一書中提出了雙頭金母育種法的概念,許多鴿友對此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效仿的結果也不盡人意,我來解釋一下。何謂金母?所謂金母,就是具有發達的能量轉化細胞器——線粒體,而且具備了定向準確、呈強勢顯性遺傳的雌鴿。好的導航系統和好的線粒體,必須二者兼備才能稱之為金母,只有其一不可稱之為金母。

如果誰的棚中有2羽這樣的金母,基本上就可以笑傲鴿壇了。他可以用一羽定向準確又強勢顯性遺傳導航基因的金母,配上任何一羽雄鴿作出的兒子作為橋樑種鴿。然後用這羽橋樑種雄再去配另外一羽定向準確又強勢顯性遺傳導航基因的金母,這樣配對作出的子代(第一羽金母的孫代)雄鴿理論上發揮的概率是100%,子代(第一羽金母的孫代)雌鴿理論上的發揮概率是50%(因為橋樑種雄裡摻進了一羽外來雄鴿的導航基因)。這才是雙頭金母育種法的真諦所在!

假如你手裡只有線粒體發達而導航系統不發達或呈隱性遺傳的“半金母”,那我建議你去尋找導航系統發達並且強勢遺傳的短距離鴿王級雄鴿來配這個“半金母”,作出的女兒留種,理論上這樣配對,就可以創造出真正的金母了。

五、如何發現金母?

根據導航基因和線粒體遺傳的規律,我們可以從一羽雌鴿本身賽績和它的後代賽績來判定這羽雌鴿是否金母。假如這羽雌鴿本身在短距離、中距離、長距離都有賽績,可以初步斷定這是一羽金母。如果這羽雌鴿作出的子代雄鴿獲獎率較高,子代雌鴿獲獎率隨配對雄鴿而出現賽績發揮不穩定的情況,那麼80%可以斷定這是一羽線粒體發達,導航系統呈強勢顯性遺傳的金母。如果這羽雌鴿的女兒配上定向準確的雄鴿作出的孫代鴿多數都有賽績,那麼可以很確切的斷定這就是一羽金母了。

六、如何發現鑽石級雄鴿?

因為雄鴿不能遺傳線粒體,所以對雄鴿的要求就是:定向準確並能呈強顯性遺傳。判定一羽雄鴿是不是鑽石級的,就要看它的子代的獲獎率。假如一羽雄鴿的子代不論雌雄,獲獎率都較高而且是高位獲獎,那麼基本上可以斷定,這是一羽導航系統發達的種雄;假如這羽雄鴿通過直系遺傳可以連續發揮數代,那才說明它的導航基因是強勢顯性遺傳的。這樣的雄鴿才能稱之為鑽石級雄鴿。

七、遊棚的幼鴿都是孬鴿子嗎?

很多鴿友認為,游棚的幼鴿不可取,是巢性不好的表現,甚至會將其株連九族,這是不科學的,要因鴿而議。我曾經飼養過一路鴿子,這路鴿子在300、400、700、1000公里比賽中均有建樹,能高位獲獎。但就是有個缺點,容易遊棚。剛上房的小鴿子飛行欲望就很高,會直接加入到大群中翱翔藍天。如果鴿群飛遠了,小鴿子遊棚的幾率就很大。

一開始我也認為是這路鴿子的巢性不佳,後來弄懂了鴿子的導航遺傳和線粒體遺傳規律,我才明白不是這麼回事。這路鴿子的母系是亨得利90號,屬線粒體發達的長距離鴿系;父系是詹森和楊阿騰雜交的後代,其後代獲獎率較高,屬導航系統發達的鴿系。這路幼鴿容易遊棚的真正原因應該是它們天生具有發達的線粒體,體內製造了大量的能量,充滿了體力與活力,見到天上有鴿群飛過,就想躍躍欲試。等它們跟著大鴿群飛遠之後,由於它們的導航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無法啟動導航系統找到回家的路徑,這就是這路幼鴿容易游棚的根本原因。所以,容易遊棚的幼鴿不一定都是差鴿子,還要從其鴿族的整體發揮情況來判斷。選擇導航系統早熟的鴿子育種,才能在特比環和公棚比賽中有更大的勝算。

八、單次高位獲獎,複放容易丟失的鴿族沒有利用價值嗎?

單次高位獲獎,複放卻容易丟失的鴿子,有可能是這羽鴿子在比賽時跟著第一梯隊賽鴿隨大流回來的,是不值得引進的(使用興奮劑的賽鴿不在討論之列)。我們反過來想一想:雖然它是跟著定向準確的第一梯隊隨大流歸巢並高位獲獎的,但如果沒有發達的線粒體給它的飛行提供充足的能量,它有可能中途就掉隊了。能跟對方向並高位獲獎,最起碼說明了它本身具有發達的線粒體,它的母親也有發達的線粒體,複放丟失可能是導航系統存在問題,沒有跟對方向造成的。這類鴿子也不是一無是處,可以引進它的同父母或同母異父的姐妹鴿來獲得發達的線粒體。

賽鴿悟道系列文章已經連續寫了三篇,暫時告一段落。今後再有什麼感悟文章,我還會拿出來與廣大鴿友分享,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科學養鴿是一門學問,如何用科學的理念指導自己的賽鴿實踐,並從中獲得成就感是每個鴿友追求的目標。養鴿、育種、參賽,賽鴿運動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說不完的話題,每一項研究成果都是無數鴿友的智慧結晶。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並堅持下去,最終,你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中鴿協文淵閣徵文選登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