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開家減少幼鴿丟失率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儘量的減少幼鴿的丟失率

  大凡養鴿者,無論高低,都有從鴿市引鴿的經歷,大多數鴿友的相識也緣於鴿市。鴿市上的鴿源,好壞參半,同樣,賣鴿的和買鴿的也是良莠不齊,如同一個小型的江湖,在一些約定俗成的日子裡,形形色色的鴿和色色形形的人,交織著組成了一個非愛鴿人士眼中的奇怪場所——“鴿子市”。

不管養鴿人如何去談論鴿市的好與壞,但逛下一圈來,總有一兩隻讓養鴿人心動的。但鴿市上的鴿子也讓養鴿人傷透腦筋,一般上了鴿市的鴿子,非落(天落鳥)及汰(處理品),極少出現高品質的正大光明的貨色,除非某鴿友因故清棚(大凡也是幾個親密鴿友挑過了的殘茶剩飯)。當然,每個鴿市都有幾個長年不變的老面孔(俗稱鴿販子)。

可別小看了這些鴿販,籠中時常出現緊跟中國賽鴿時代最新潮流的品種(只限外觀,內在品質是否正宗不敢保證),而且鴿販開的價格應該不是特別貴,有可能低得讓你興奮。反正是因人而異,看人定價,這些鴿販可是一個比一個精的主,開出的價格基本能符合每一位問價的人,特別是鴿市上每每都能出現一些天落或出賣鴿的傳奇故事,比如名家的鴿子落到了棚中,比如本應是冠軍的鴿子因晚進棚而誤了名次,凡事種種,都只有一個目的,增加出賣鴿的宣傳和經濟價值,增加買鴿者的購賣欲望,說白了就是多賺幾個錢。關於這些鴿子的故事更是:兒沒有了娘,說來話長!

鴿市也是放生奇跡的地方,就如同現今的買彩票,總有鴿友在鴿市上中獎(引到好的種鴿而一鳴驚人),所以鴿市的傳說很多,傳奇很多,但這些傳奇大多是真真假假,虛實不定。但奇跡總是有的,不少的草根鴿友因鴿市而獲益匪淺,以最小的代價換來了巨大的收穫果實,但這個巨大的果實是建立了無數的鴿市引鴿失敗者的身上的。這跟彩票又有相似之處,幾百幾千個人在鴿市引鴿,卻只有極少數人能引種成功,但鴿市,卻始終吸引著我等草根鴿族的目光和興趣。

  隨著大多數城市的現代化改造和高速建設,當初遍佈全國大大小小的鴿市目前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枯萎,有的城市現在除了花鳥市場有幾隻不太像樣的鴿子外,早已難覓八十年代鴿市繁榮的景象。這也是鴿壇新生代斷層的原因,有些城市養鴿的人越來越少,基礎越來越弱,這是我們這代鴿人最不願看到的情況。

鴿市,一個看似在當今鴿壇無足輕重的邊緣地帶,隨著它的不斷枯萎,會給鴿界帶來怎樣的影響呢?無法預測,只有用時間去等待吧!

今年春季的配對,本計畫出兩輪秋季幼鴿30羽。先是由於氣候的不正常,第一輪出幼鴿不理想,第二輪又由於鴿舍感染上了“沙門氏菌”,只好被迫又出了一輪。三輪幼鴿一共出了35羽,其中因為“沙門氏菌”就淘汰了11羽,另外一羽是因為不合格而淘汰。由於我是陽臺鴿舍,一直以來幼鴿的丟失率是比較高的,根據我對去年幼鴿開家的統計,丟失率達到45.7%,主要是在幼鴿出籠後的前兩個星期丟失的,於是我就開始找尋減少開家失鴿的方法。

整個秋季的幼鴿有23羽進行了開家,到目前為止,丟失4羽;兩羽30元特比是在將近兩個月齡大,出籠近一個月,開大盤兩周後丟失;一羽百元特比出籠第一天丟失;一羽50元特比4月齡大丟失;丟失率17.3%,相比較以前大大地降低了。

  這次秋季幼鴿開家我是這樣做的:

親鴿餵養到26天,將幼鴿直接放進賽鴿棚,熟悉賽鴿棚環境一周左右,這期間也熟悉了餵食的哨音;

到它們可以自由自主地飛上望籠,並且經常性地站在望籠內,觀察鴿舍周圍的環境後,選擇傍晚天將黑的時候,家中別的家飛的鴿子也已落下,就把幼鴿從跳籠口放出,讓它們站在降落臺上,觀察熟悉鴿舍外面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幼鴿第一次出籠,表現得會很緊張,站不了一下就會跳進望籠;

如此三四次以後,就會表現出好奇,緊張感減弱,在舍外的時間也會逐漸延長;

然後再放它們出去的時候,就不再捉出去,而是讓它們自主地從打開的望籠門飛上降落台;

這個時候,一般幼鴿是不會隨家飛的鴿子去開盤的,它們會飛到鴿舍頂上,進一步地熟悉鴿舍周圍的環境;

等幼鴿出籠十天左右,就會圍著鴿舍,慢慢地開小盤,同時會落在屋頂上,更大範圍地熟悉鴿舍周圍的情況;

出籠兩個星期以後,就會先後跟隨著家裡的鴿群開大盤了。

  整個的開家過程當中,我一直保持著耐心,絕對不去驅趕幼鴿,一切都讓它們自己順其自然地慢慢適應,直到成功家飛。

幼鴿開家沒有百分之百成功的,丟失幼鴿是很正常的,但是丟失的比例過高就是不正常的,所以我將在以後的開家過程當中,儘量地減少幼鴿的丟失率。我個人認為,今年秋季幼鴿的開家算是比較成功的,以後將按照這個比較適應我的開家模式繼續幼鴿的開家。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