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棚試鴿有“技巧”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凡參加公棚賽的鴿友,大賽結束後,不管是什麼樣的結局,都會長長的鬆口氣。緊張的心情也得以放鬆,坐下閒談時,對自己養鴿思路都有一個很好的反思。雖說勝敗乃是兵家常事,但誰都不願看到敗局,殘酷的現實使每個鴿友都無法擺脫。公棚就是這樣,當你苦心培育選棚送鴿時,鴿友們送走的是希望,盼望的是收穫,都想有個好的願景,這時你應意識到最終的結局不是勝就是敗,殘酷無情的結局誰都無法抗拒。所以從心理上應有這方面的思想準備,公棚戰敗或取勝都是有眾多原因的,如鴿子在選對上、調養上、比賽天氣、當時的狀態及運氣等等。對鴿子而言,這些都是有一定關係的,這就希望我們要做好前期工作,也就是說比較有把握的鴿子選完後,再選上幾羽新組對,而且比較有感覺的鴿子送公棚去驗證。這樣也好為明年送公棚取勝打下一定的基礎,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1、公棚賽是很殘酷的,從訓放到比賽這一過程,對每羽鴿子來說,都是一次為生存而挑戰自我的過程。如此艱難的里程,將會嚴格的考驗每一羽鴿子,使它們在征途中不斷的去弱留強,這將有多少羽鴿子因體力不支或定向不好掉下隊來,從此遠離賽場,斷送了自己比賽生涯。一羽優秀的賽鴿要想取勝,必須具備耐粗食料,有極強的抗病能力,而且在密度大的群體中,頑強的生存下去,適應各種環境。這樣的鴿子,在調配好的情況下,每年都可送公棚;

2、送公棚同父母出的鴿子最好送3羽以上,分別送2個或3個公棚。比賽時鴿子丟失或沒入圍,說明配對失敗或其他原因沒試出來,這種情況可來年再試或重新組對。鴿子組對沒有固定公式,只有嘗試後才能下定論,試鴿要有耐心,不能急於求成,任何一路好的賽鴿,都要經過複雜、曲折、艱難這些過程,才有驚喜的結果。我從2009連續兩年公棚試鴿,每年都在8羽左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年試鴿都有入圍的,也給自己增加信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年公棚不愁送鴿子,也不會出現青黃不接那種被動的局面。

3、只打公棚不參加地方賽的鴿友,最好的方法,就是送中小型的公棚來驗證自己的鴿子。試鴿子不能過多,過多容易造成大的經濟損失。只是在範圍之內,自己能承受了的情況下,量力而行,否則,就送幾羽比較有把握的鴿子就行了。

4、連續幾年在公棚入圍率比較高,而且穩定性又好的鴿子,結合自己的的實際情況,最好每年多送幾羽。因這路鴿子打公棚適應能力很強,能吃苦耐勞,在這基礎上,還要送不同特點的鴿子,它們在參賽鴿中,適應好天氣和適應壞天氣的都有。比賽時無論遇上什麼樣的天氣,都有沖在前面的鴿子,這就是近幾年高手們年年參賽,年年都有好成績的重要訣竅。

當然,這些只是自己近幾年打公棚賽一些體會和感受,因不參加地方賽,鴿子好壞無法驗證。在這種情況下,我想公棚應是最好的試鴿場所,一方面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實踐來作育適合送公棚的鴿子。另一方面對自己的鴿子驗證後,有了更深的瞭解,對日後調配自己的鴿子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為了把新的有生力量送進公棚,來增強自己團隊的力量,為日後摘金奪銀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上只是個人的看法,緊供參考,共同交流。

1200px-Pigeon_2007-1.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