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應用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安順信鴿史話

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應用

——周伯輔

安順有關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國內簡稱十大眼志,國外稱之為十大愛爾賽)的理論文章,系筆者1977年在貴陽就學時,于貴陽鴿友處見到昆明鴿友翻印該文章刻印本,感到這是一份難得的鑒鴿育種資料,一時性起,便借到學校複寫二份帶回安順。一份送給安順鴿友胡亮琪,後轉到鴿友陳光能處,一份自己留用。

信鴿“眼志特徵”借用國外眼志理論先驅飛利吉斯•吉戈特的說法, “眼志特徵”即鴿眼瞳孔至眼砂之間(瞳孔外圈、眼砂內圈)的一個圈,這個圈有白色、黃色、黑色、紫藍色、綠色、灰色等。信鴿十大眼志特徵“鑒定公式”為:

第一、無眼志特徵。

在光亮充足的情況下,用五至十倍放大鏡觀察鴿眼,鴿眼瞳孔至眼砂之間絲毫沒有“眼志特徵”。這種無“眼志特徵”鴿眼,不能放翔長距離,國外鴿友戲稱“福兒眼”,寓意這種鴿子只能在家玩耍享福,不能長距離吃苦飛行。

第二、“臥視力”又稱臥志眼志特徵。

它的位置在鴿眼瞳孔至眼砂之間,鴿咀縫下方,有一塊較寬的深色或深黑色暗影。臥志是“眼志特徵”中最普遍的一種,如果它圍繞鴿眼瞳孔週邊,長度不到瞳孔圓周的四分之一,將沒有多大的價值。

第三、“豎視力”,又稱豎志眼志特徵。

稱其為“豎志”,它是相對第二來說的。它處於鴿眼瞳孔至眼砂之間,鴿咀縫及其上方。這一“眼志特徵”較少,其價值可作種鴿。但其長度不到瞳孔圓周的四分之一,其價值相對減少。

第四、“半圓圈”眼志特徵。

這一特徵比第二、第三都強。它圍繞鴿眼瞳孔後上角之外四分之三的部位,也包含第二和第三特徵。它比第二和第三更有價值。

第五、“全圓圈”眼志特徵。

這個“眼志特徵”包圍著整個鴿眼瞳孔週邊,沒有中斷。它雖然顯示出“全圓圈”,但是十分細,在某些例子中它的寬度只有鉛筆尖樣細。雖然它是一種十分好的“眼志特徵”,但它的寬度和顏色的深度不如後面幾種。

第六、“鋸齒狀的眼志特徵”。

鋸齒狀(或稱尖刺狀)的眼志特徵十分稀有,也十分有價值。這一眼志特徵十分寬闊,上面有黑色的固體粒,眼志的外緣有底面砂的絲尖侵入,呈現“密集的尖刺狀”。這樣的眼志特徵不僅是優良信鴿,也是十分理想的長距離種鴿,特別是出現在雌鴿眼中,更有做種價值。

第七、“強全圓圈”眼志特徵。

這裡所描述的“強烈的全圓圈”是有好的寬度,色調既深又厚,界限清楚。這種眼志特徵極有價值,代表著純血統“全圓圈”,做種十分理想,許多競翔冠軍鴿中也有這一“眼志特徵”顯現。

第八、“破碎”眼志特徵。

這一眼志特徵十分少,眼志幾乎圍繞瞳孔一周,而在瞳孔下方有一鼓起突出的部分。顯示出是優良長距離鴿。

第九、“黃色”眼志特徵。

這裡講的“黃色眼志特徵”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眼志特徵。在每一個例子中,黃色圈圍繞著整個瞳孔,臥志或豎志重疊在黃色圈上。最為重要的是,能觀察到黃色圈存在。黃色眼志特徵的色素粒不同於黃色虹膜,與黃色虹膜有著另樣區別,不是黃色虹膜的一部分或者一小塊。這一眼志特徵顯示出其是一羽優良的長距離鴿,也是一羽有價值的種鴿。這種“眼志特徵”十分稀有,千萬不要把它與第二、第三種眼志特徵混淆。

第十、“綠色和紫藍色”眼志特徵。

“綠色”眼志特徵是眼志特徵中最稀有的一種,在虹膜顏色是黃眼及紅眼鴿中顯現,雖然稱它為“綠色”,實際它的顏色為“暗”綠色(絕不是翠綠或草綠色)。“紫藍色”眼志特徵也是眼志特徵中最稀有的一種,它藍得十分淡,或者呈灰藍色,並帶有白色。它只能在虹膜顏色是砂眼鴿中顯現。它們像鑒定其他眼志特徵一樣,需要寬而固體狀物深厚才算優良。信鴿有這兩種眼志特徵,作種價值較高。

據資料介紹,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系英國著名鴿眼理論專家彼沙波及其研究小組耗時8年,對53000羽800到1000公里信鴿研究後,得到的成果。並以只要有一羽突破眼志特徵“鑒定公式”理論的信鴿競翔歸巢,就推翻52999羽信鴿理論的反證法,來確保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理論立世。

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在實際的信鴿育種及鑒別方面,究竟能否發揮作用,鴿壇褒貶不一,有說可用者,也有說不中用的。通過幾十年的實踐,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在對信鴿育種和鑒定方面還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應用於育種可以得到理想競翔鴿。本人曾做過這樣的試驗,嚴格按照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的育種理論進行配對育種,曾將多路信鴿育出一羽、競翔一羽、歸巢一羽及二比一或三比二以及700公里放3歸3的良好成績。撇開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的育種理論去配對出鴿,失鴿就多,歸巢就慢,成績就大幅下降,鑒於當時養鴿條件太差和工作性質的關係,快速回歸的信鴿難於及時報到,而被論為了遲歸鴿。應用於鑒鴿,無論是自己棚內,還是在鴿友棚中均能選擇出優良信鴿,這方面的例子多不勝數。但鴿眼終究還是鴿眼,對於鴿友來說既陌生,又熟知,涉入較淺者認為鴿眼無非是砂與黃,色濃與淡的區分,其餘皆一視同仁,不知其所以然了。涉入相對較深者,可能會覺得寶藏之處,任憑採擷。

依據信鴿十大眼志特徵型態及多年實踐,就眼志特徵型態而言,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整圈型(純合型)眼志,另一種是組合型(雜合型)眼志。

整圈型眼志,主要指眼志圈結構部分呈整圈型。它緊密地圍繞著整個瞳孔,輪廓清晰而有層次,顏色基本一致而有一定寬度。上品者寬度適中,色調穩重清晰無雜色。常見的有整圈黑色、白色、黃色、藍色、灰色等。實踐中,整圈型眼志,大多系同質結合的純合眼志,其遺傳性狀比較穩定。

組合型眼志。主要指眼志結構部分由二種不同色彩的眼志組合而成。即,眼志圈的色彩有差異,如果是砂眼,其眼志會出現白色和黑色兩種片斷,黃眼其眼志會出現黃色和黑色兩種片斷等。實踐中,組合型眼志,大多系非同質結合的雜合型眼志,遺傳性狀較不穩定。

信鴿眼志特徵在競翔和育種方面,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種為育種型,另一種為競翔型,三種為種翔型。

一、育種型,又稱種鴿型。其眼志型態為整圈型(純合型),其眼志色彩大多是同一色調。由於這種眼志特徵大多系同質結合的產物,其純合性高、遺傳較穩定,育出的後代鴿競翔和做種價值較高。故人們將這一性狀的眼志特徵稱之為育種型。十大眼志特徵中的第六、第七、第九、第十種眼志特徵均屬於種鴿型眼志。

二、競翔型,又稱賽鴿型。其眼志型態為不完整型及眼志圈色彩有白黑或黃黑兩色片斷。由於這種眼志特徵大多是不同質結合的產物,本身競翔尚可,但其遺傳性狀較不穩定,育出的後代鴿競翔能力較低,種用價值不大,故人們將這一性狀的眼志特徵稱之為競翔型。十大眼志特徵中的第二、第三、第四、第八種眼志特徵均屬賽鴿型。

三、種翔型,又稱種賽型。其眼志型態為圓整片斷型,眼志多為細線及眼志色彩多為兩色片斷。這種眼志特徵的信鴿本身競翔尚可,遺傳性狀也較穩定,育出的後代鴿競翔也較理想。故人們將這一性狀的眼志特徵稱為種翔型,十大眼志特徵中的第五、第七、第九、第十種眼志特徵均屬種賽型。

上述眼志特徵劃分,是國外鴿友通過多年細緻觀察和種翔實踐的一種認知,筆者為便於敘述而進行的歸類,是相對概率而言,並非全然切割,實踐中第二種眼志和第三種眼志相配,第十種眼志互配,育出的後代鴿照樣能育種競翔……

在信鴿眼志特徵配對應用方面,國內外鴿友多年的育種實踐告知,信鴿眼志同型、同色(留種除外)相配,所出的子代鴿競翔表現較不理想,差異相配的子代則理想得多。就十大眼志特徵特徵相配而言,第二種可與第三種相配,二者均可與第四種相配;第四種可與第五種相配;第二、三、四、五、六種均可與第七種相配;第七種可與第八種相配;第九種、第十種可與第七種相配。

從實際觀察國內外競翔獲獎鴿及歸巢鴿的上代親鴿眼志來看,大多為一羽屬於種鴿型,另一羽屬於賽鴿型或種賽型。究其原因,可能是各類同質結合的純合型眼志與非同質結合的雜合眼志相配,遺傳穩定性會大有改善,其子代都比較適宜競翔。如將色彩相異的種鴿型眼志相配,子代鴿更為理想,其不僅可以競翔,也可作種鴿用之。如將同色的種鴿型眼志相配,其子代一般留種較為適宜。如將二羽賽鴿型眼志相配,其子代成功的幾率則較小。從鴿刊上國內外獲獎鴿的上代親鴿及實際觀察獲獎鴿和歸巢鴿的父母鴿眼志得知,這種現象幾乎已帶普遍性,充分表明上代親鴿的眼志品質和選配是否吻合何等重要,應引起我們足夠重視。

需要注意的是:

1、對任何理論知識都應深究活用,不應淺視硬套,要下功夫悟出其內涵真諦。筆者初得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時,囫圇吞棗式的學,斷章取義的用,只注意信鴿眼志的形,不注意信鴿眼志的質,機械地用於擇鴿和育種,結果慘遭失敗,甚至對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能否實用產生過質疑。迷茫之後靜下心來反復學習實踐,悟出了不是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無用,而是自己學不得法所致的真諦。於是,通過深入細緻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實踐,發現應用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擇鴿育種比較得心應手,直到現在都用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擇鴿育種及競翔。

2、要客觀對待,辯證使用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雖然來至於53000羽、800-1000公里程距信鴿競翔歸巢的實踐經驗總結,但畢竟是20世紀40年代的產物,受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果不加分析地將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硬套在我國後來的超遠端鴿和當今國內外的中短程速度鴿身上,去育種、去擇鴿,其功用可能就會大大削減,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到目前為止,筆者為發現有一羽競翔回歸鴿是無眼志鴿。實踐中,不妨以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為基礎,從實際出發研究一下超遠端鴿和中短程速度鴿的眼砂結構、眼水、眼色等特徵,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將會顯現,銘刻於心,信鴿眼志特徵“鑒定公式”可能會在擇鴿、育種中發揮出其功能作用。

3、鑒鴿要全面,切忌抓住一點不計其餘。信鴿競翔快速歸巢是一羽信鴿綜合能力的具體顯現,並非某一局部功能的特異表現,假如信鴿只有一雙好眼睛,而翅膀斷損,是不可能競翔回歸的。如果翅膀不斷損,其骨架軟弱,體型不勻稱等,也難於快速回歸。經國內外信鴿愛好者數百年的不懈努力觀察研究,信鴿在種源清楚的前提條件下,鴿眼確實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競翔實踐中,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生有一雙好眼、無殘缺,但體型較差的信鴿競翔能歸巢,只是速度較慢;而體型好、生就一雙差眼的信鴿卻往往漂泊異鄉為異客。但是一羽信鴿要能競翔快速回歸,不僅要有一雙好眼睛,好的體型同樣重要,即,平衡的體型、有力的翅膀、剛勁的骨架、緊縮的尾羽等良好體態特徵。實踐告知,鑒鴿時,要全面評判一羽信鴿的價值,既不能“唯鴿眼論”,也不能放棄鴿眼,單以信鴿體態特徵鑒鴿。千萬不要做,不看鴿眼是“瘋子”,只看鴿眼也是“瘋子”的片面鑒鴿人。現將多年潛行觀察研究的一點不健全鑒鴿拙見道出,供信鴿愛好者參考。鑒於信鴿的頭、體、骨、翅,特別是眼睛等均屬研究信鴿理論龐大“系統工程”,並非一兩篇短文就能介紹,故只得從便於記憶及感悟實際出發,將拙見濃縮為短句,以素描形式展現給廣大鴿友,不妥之處還望同仁指教。

鑒鴿素描

頭如錐把尾細圓,
身似鴨梨眼閃電。
虹松前齒體輕勻,
六翮剛勁沖霄漢。
瞳明線優五圈齊,
底厚志井須靈變。
君若識種巧相配,
何愁千哩鴿歸難。


11.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