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這七點來獲勝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每日頭條

七點獲勝法如下:①

筆者養鴿有數十年的經驗,因此知道現今要在一個素質高、獎金龐大、參賽鴿眾多的鴿會之下要能爭一口氣,勇奪群冠實在不容易。可謂「人人有希望,個個無把握!」而對於一隻賽鴿而言,能夠順利過五關斬六將,不外乎有以下七大因素,缺一不可:種鴿、金錢、管理及訓練、時間、人力、環境因素、運氣。所以請剛參賽不久的鴿友們要比賽之前仔細的想一想,以上的條件你都具備了嗎?絕對不能在沒有任何計劃之下拚老命一搏,這樣絕對是輸家。

11.jpg


  以下筆者把以上所述的七大因素均一一解說(本人的看法),原因與細節和大家一起分享與研究,相互切磋,如此方能比別人贏在起跑點上。

一、種鴿 每種動物都有其遺傳因子,鴿子也不例外,有優良的血統的種鴿繁殖的下一代,得獎幾率一定大於盲目試種或來賓鴿的下代。而現今賽鴿制度之下有分賽鴿前的幼鴿綜合插組與比賽時的單關插組等二項,而在比賽前的幼鴿插組時,因為鴿子的年齡太小才二、三個月大,因此沒有任何訓練成績可做參考,所以比較難使用肉眼及手感去分辨好壞。大家都是依據其上代父母親或兄弟姐妹的成績表現來做參考。單關插組表現好的比賽時也未必會先回。

一隻鴿子要如何去稱呼它是「好種鴿」呢?因為每個人評價鴿子好與壞的觀點都不盡相同,有的鴿友較注重血統,有的鴿友偏重於鴿子眼睛,有些鴿友又重視翅膀及骨架……筆者認為只要不是菜鳥每隻鴿子均具有遠途認路歸返的天生本能。筆者本人不大重視參加比賽選手鴿的眼睛,因為經過我數十年經驗以及參考鴿書觀看入賞鴿的眼睛,無論什麼顏色都能入賞,甚至於陰陽眼、近視眼都一樣。筆者的養鴿經驗認為,只要符合以下一些條件即能算是只好種鴿。鴿子抓起來手感好(抓起來越有股反抗的動勁力越好,表示其爆發力很強),另外鴿子的龍骨不能太短,少於4隻手指長度的短龍骨鴿沒有耐力,不適合長距離比賽。還有要選翅膀較修長鋒利的,而且身體不能過於肥胖的,會不利於比賽。因此有以上簡單幾個條件者可算是好種鴿。


 二、金錢 養鴿算是一種奢侈的休閒活動,一般經濟能力差的人是玩不起的,沒有金錢的人養鴿子只算是興趣好玩及怡情養性而已。因為若是想比賽,首先就要有一個比賽櫥和一間公母分開的種鴿舍,加上基本參賽十五隻的腳環錢,以及準備綜合插組和單關插組、飼料及訓練的花費……現在要間豪華鴿舍及種鴿櫥。若是自己建造也要動輒數萬到數十萬元,而比賽一季下來(不包括買種鴿的錢)以基本十五隻計算包括腳環錢、插組、飼料及訓練費等費用,至少要六萬到十萬,所以經濟不佳的鴿友必須找朋友一起合夥比賽,一起分攤金錢費用。

  三、管理及訓練 養賽鴿是一種很高深的學問,胡先生說過:「要怎麼收穫,必先怎麼栽。」所以剛學習怎麼養鴿的朋友必須虛心請教經驗老道和比賽常勝將軍,學習他們的管理及訓練方式,如此無形當中你參賽獲獎的機會一定會提高。首先筆者提出簡單易懂的管理及訓練方式跟一些新手們切磋。一隻幼鴿大約25~28天下櫥之後,就要耐心的每天用哨子教它們如何進入鴿舍自動門,一天要教幼鴿好幾次,一直等到幼鴿尚未會飛翔之前,都不能用任何方式去強迫幼鴿飛翔。如此才不會亂停或是造成幼鴿失蹤,一定要讓幼鴿自由飛翔時自己降落到起飛點上。等鴿子頸部及翅膀換羽之後就可以有剛開始的自由飛翔,慢慢從早晚操練時間由30分鐘增加到60分鐘,一直快到比賽日的前二、三個月,操練時間由早晚的60分鐘強迫到早晚操練90分鐘到120分鐘,這樣幾個月訓練下來,鴿子才有強健結實的體力接受嚴峻的長途五關比賽。

3.jpg


而出門的外地的訓練則必須要由近而遠的慢慢增長距離,每次隔10分鐘左右一次放飛1~3隻,也可以多隻或集體放飛來增加速度(可利用傍晚時間訓練),不過集體放飛歸返的路途中入網的機會比較大。而外地出門訓練包括寄放鴿訓練,一直到比賽前至少要超過10到30趟,而壞天氣最好不要冒險外出訓練,以免損兵折將。另外每次出門外訓時都必須有人在鴿舍等候鴿子回家,以便記錄每隻鴿子外出訓練返舍的成績,然後綜合訓練的成績就可以做為往後的資格賽或單關比賽插組的依據。至於比賽鴿要不要用公母和櫥式飼養,或是公母隔離式飼養,以及要比賽交鴿前的配對調節刺激其加速返舍,一切均視比賽鴿體能狀態和飼主的個人喜好而定。

  四、時間 時間就是金錢,養賽鴿是一個分秒必爭的時代,往往有許多的賽鴿都是因為遲到了幾分鐘或幾秒鐘而遭到淘汰。玩賽鴿的人如果沒有充足的時間管理與訓練,往往會造成賽鴿的體能訓練不夠,肌肉鬆弛,而無法勝任嚴峻長途的多關比賽和天氣多變的環境,以至於遭到「洗櫥」。所以筆者建議若要參加比賽就一定要有很充裕的時間去管理賽鴿。


五、人力 所謂人力,即是指多人分工合作之意,賽鴿要出門外地訓練時,必須要有其它人在家幫忙等鴿子返回並記錄每隻返回時間。而到了比賽日時更需要有多人幫忙,飼主負責趕返回的賽鴿入舍,其它人負責把鴿子送到會場,所以若人力不足也會影響比賽。

  六、環境因素 所指的是天氣的變化,台灣四面環海,是多變的天氣,而賽鴿最怕的就是訓練中或比賽時剛好碰到壞天氣。例如:強烈亂流、濃霧天、逆風、下雨或碰到颱風天……這些因素往往會造成賽鴿在規定時間內無法歸返而大量失格,或是只歸返幾隻的伯馬,甚至造成賽鴿全軍覆沒。所以環境因素中的天氣變化是鴿子歸返途中最容易碰到的,對賽鴿而言是很大的考驗。

  七、運氣 玩賽鴿的運氣是每位鴿友都具有的因素,但起機會每位都是均等的。「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是每位鴿友都了解的,所以在比賽中「運氣」大概要占一到三成。



最後提出的「運氣」這一大因素是有起因素的:

  (1)賽鴿是群飛的動物,當開始在陸地或海上放飛比賽時,會造成賽鴿分做幾批在空中原地環繞打轉尋找方向,時間大約10到30分鐘。但先行飛行的鴿群則未必一定會先回到家,因為很多賽鴿會因受到天氣影響以及判斷錯誤而誤飛到其它地方,或因體力不足而葬身海里。

  (2)目前網鴿賊氣焰囂張,雖近年逐漸減少,但是鴿網遍布在各地的山上,而比賽中的鴿子規定不准攜帶任何聯絡電話,所以當鴿子從海上找對方向飛回陸地在返家的路途中,很有可能在半路中網而無法尋回,所以比賽也要靠些運氣!

  除了筆者以上所述賽鴿獲勝的基本七大因素之外,當然有許多鴿友使用藥物和賽前配對,少數利用A、B鴿舍和雙套環的作弊的方式。在藥物方面,目前大部分鴿友都有使用藥物做簡單的驅蟲、呼吸道、呼吸道及能補充體力的綜合維他命、解除消耗體力的電解質,其目的不外乎是想利用藥物來強壯賽鴿體能而在比賽中能一舉得冠。但是並非每位花大錢買名貴藥品給鴿子服用就能贏錢,筆者曾於高中時參加幾次比賽,那時並沒有讓鴿子服用任何藥物,也能單關中常常入賞。所以藥物對鴿子而言也只有在治療和預防疾病,及補充體力而已,對能夠增強速度或耐惡劣天氣的效果並不明顯。否則每位參賽者都會爭先恐後的大量購買藥物使用,大家都不用靠管理和訓練及優良種鴿,就想得大獎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比賽鴿靠的是實力,難以用外在因素影響賽鴿。



至於利用賽前的配對調節或讓其孵蛋及撫育幼鴿的方式達到刺激其生理高峰,創造佳績,以筆者的經驗,非常贊同運用此種方式來刺激鴿子快速返舍。因為根據與大多數的鴿友交換比賽心得與實際競翔成績,都一致認同鴿子在比賽前予以配對調節後,大部分的賽鴿成績會異於平常,的確有促進賽鴿快速返舍的作用。尤其配對後的母鴿剛好遇到比賽日的下蛋日期,其夾蛋歸返率及速度都會大幅提升。不過賽鴿調節配對有一個必須注意事項,就是賽鴿在撫育幼鴿在超過十天時,此時幼鴿食量非常大,所以造成賽鴿消耗體力而明顯瘦弱、疲勞不堪,所以建議鴿友儘量讓其只孵育一羽幼鴿,才可減輕賽鴿消耗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