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長知識:如何激發賽鴿進入巔峰期?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文章出處:中信網 / 鴿事百科整理
秋賽前的訓放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鴿友們也都使出渾身解數來激發賽鴿進入“巔峰期”。大家都知道,巔峰期的塑造能讓賽鴿達到最佳的狀態,從而獲得最好的成績。
今天特別推薦陳偉強的文章《激發賽鴿進入巔峰期》,分享幾點經驗,希望能對大家備戰秋賽有所幫助。
1、藥物調節
人類的任何體育競技活動都嚴禁使用任何激素類藥物來激發人體潛能,發現違規立即取消比賽資格。這樣做一是出於公平,二是從維護運動員身體健康的角度出發。然而信鴿的競翔卻沒有這方面的規則,這是因為人競賽和鴿子的競賽在時限上有很大差異,激素類藥物不可能在賽鴿體內保留那麼長時間,治標不治本不可能產生預期效力。信鴿恰恰需要治本,以發揮長時間作用,所以賽鴿的藥物調理注重在治本。目前競翔鴿藥的品牌較多,大都強調以調節狀態、治療鴿病補充來激發體能的基本路子進行,注重將體內外的寄生蟲清除,心、肝、肺、胃、腸功能的調解,注重了營養及能量的轉換、吸收、代謝和儲存。尤其當賽鴿活動與國際接軌後,西方的品牌已進入中國和臺灣的市場,無論進口或本土品牌都竭力搶攻市場。
很多鴿友認為藥物調節的時效性強,產生效果快,目標易把握,又方便操作,只要按價掏錢,按說明施行,哪羽是重點可以投藥,照貓畫虎,不必費多少心思。但你可知其弊端?
第一個問題在於藥物品牌太多,誰的藥效好並不容易立即分辨。以中國大陸來說,很多藥的價格很貴,有時若用部分知名品牌,每羽鴿一個月的藥費可能就要花去一個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另外功效沒有統一標準,鴿友只能在對比試驗中辨別優劣,大多數鴿友不可能同時購買幾套或幾個品牌,通過對比試驗去辨識良莠,所以選擇用藥比較難,這是其一。
其二是預期用藥消弱了賽鴿本身的內在活力,降低了各器官基本功能,使鴿子養成依賴性,體內原有多種抗體被消滅,自我激化和自我調節的能力當然下降了。
其三是持續時間短,用藥停止不過幾天,亢奮狀態便悄然退去,要想持續恐怕得連續投藥。
2、營養調節
營養調節主要是大量供給賽鴿所需消耗的各種營養成分,從競翔鴿在比賽中的能量支持出發,進行提前投喂,使身體素質、內在活力、能量儲備都達到最佳程度。主要以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脂肪、氨基酸等作為營養素,以飼料配比,或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等方法補給,這樣做的優勢在於鴿體內在活力能充分得到調動,各器官活力充分,肌體免疫力增強,抗應激能力強,亢奮持續時間較長。
此種做法的弊端是進入巔峰狀態的速度慢,重點個體不易掌握。使其目標穩定性差,往往需要進入狀態時,卻遲遲出不來,不需要巔峰時,它卻偏偏出來了,有時需要巔峰的個體不進入巔峰,不被作為重點時不產生極好的巔峰狀態。所以時機、個體難以把握。
3、心理調節
心理調節主要從情、欲的角度入手。情即:戀偶情、戀子情、戀親、戀巢情。欲:即食欲、情欲、安全感。信鴿之所以歸巢,由於具有定向、飛翔的本能,加上其心理需求。如果沒有這種需求也就不成賽鴿了。但是怎樣激出它的情和欲,並使之更強烈、更迫切,以增加賽鴿的歸巢速度,這是心理調節的主要課題。
一是採用鰥(寡)居制,即將雄雌分棚飼養。讓雄雌終日不得相聚,促使其性欲處在高級強烈的渴求之中。在集鴿前,讓雄雌相處半小時之內,在其處於求愛和歡居高潮時將其一集鴿上路。如果需要兩羽同放時,不要放同一比賽,最起碼不要都集於同一個籠中,這樣能借助賽鴿對伴侶的渴求使其歸巢速度增加。
二是新婚法。針對當年已經發情的幼鴿而言,可以採用新婚法,當生長於幼鴿棚的幼鴿進入成熟期晚些時候,要逐漸移入賽鴿舍,在比賽前一周讓其自由配對,發現占巢便立即隔離,參賽前半小時相聚,交歡,隨即交鴿上路。
三是幼子等待法。賽鴿每季頭孵出殼9天左右,正是鴿乳被顆粒狀飼料所取代的時期,這時成鴿食量增大,對幼仔非常親切,孵育意識強,這時將其送上賽程,如其體能強壯,必將產生高速度而率先歸巢。同時它思念幼仔,只有儘早飛回來孵育嗷嗷待哺的幼鴿才會使它欣慰,歸返途中必當奮力疾飛,絕不會有絲毫懈慢。在這種情況下,選手鴿的入賞率是較高的。選用此法只能在一個賽季中運用首孵,不得連續育鴿,以免成鴿的體能、體力下降,結果適得其反。
4、強化訓練法
人類的體育比賽,訓練是為了使其產生並保持理想的巔峰狀態,往往會在比賽前讓運動員進行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以提高比賽成績。賽鴿的競翔也是同理,在比賽前加重賽鴿的訓練強度,一則可以使其體質、體力保持良好的鼎盛期,同時也可以使賽鴿定向能力和定向習慣得到理想的強化,可謂一舉兩得。
一是家飛訓練。強化家飛每天不得少於2次,每次不得少於1小時,最好能突破每次要1小時不落巢舍持續飛翔。強化家飛,應在賽鴿每次吃飽,喝足後,這時每只選手鴿吃進大量飼料和水,體重平均要增重30克以上。因為家飛,所以鴿子不會產生緊迫感,消化系統不會出現紊亂,故無需顧忌引起腸胃炎,嗉囊炎之類的疾病。更因為增加了選手鴿的負重,恰以田徑運動員訓練雙腿綁沙袋一樣,可以增加爆發力和耐力。這種方法既能增強賽鴿的體能,更可以提高體內器官的機能,讓其進入巔峰並相對長時間進入亢奮狀態。
二是短距離連續放飛訓練。有條件的鴿友在家50-80公里的賽線中連續不間斷地或100公里以下的隔日訓放。這種短距離訓放每週不得少於3次,但不得多於5次,留有一定的間隙讓賽鴿休息。此法不但能增強體質,更能增強賽鴿的定向能力,更有效的是可以使賽鴿體內形成快速強壯的機能,連續施行3周—4周後,稍停幾天再去參加比賽,你會感覺你的選手鴿膘肥體壯,手感特佳。
適用強化訓練可以使用家飛訓練和短程訓放交替進行,也可單獨實施一種方式,但是家飛時間每次不宜過於強制化,如放炮轟、用猛禽驚嚇。以免壓力緊迫,時間也不宜過長。在比賽前半周至一周要讓其進入自由狀態,讓賽鴿充分養精蓄銳後再交鴿上路。
以上是我們調整競技狀態的方法,應根據每位元鴿友的客觀條件,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複選使用,更可綜合運用,但是都要適當為宜,必須在愛鴿種質、健康都有保障的基礎上進行。
秋賽前的訓放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鴿友們也都使出渾身解數來激發賽鴿進入“巔峰期”。大家都知道,巔峰期的塑造能讓賽鴿達到最佳的狀態,從而獲得最好的成績。
今天特別推薦陳偉強的文章《激發賽鴿進入巔峰期》,分享幾點經驗,希望能對大家備戰秋賽有所幫助。
1、藥物調節
人類的任何體育競技活動都嚴禁使用任何激素類藥物來激發人體潛能,發現違規立即取消比賽資格。這樣做一是出於公平,二是從維護運動員身體健康的角度出發。然而信鴿的競翔卻沒有這方面的規則,這是因為人競賽和鴿子的競賽在時限上有很大差異,激素類藥物不可能在賽鴿體內保留那麼長時間,治標不治本不可能產生預期效力。信鴿恰恰需要治本,以發揮長時間作用,所以賽鴿的藥物調理注重在治本。目前競翔鴿藥的品牌較多,大都強調以調節狀態、治療鴿病補充來激發體能的基本路子進行,注重將體內外的寄生蟲清除,心、肝、肺、胃、腸功能的調解,注重了營養及能量的轉換、吸收、代謝和儲存。尤其當賽鴿活動與國際接軌後,西方的品牌已進入中國和臺灣的市場,無論進口或本土品牌都竭力搶攻市場。
很多鴿友認為藥物調節的時效性強,產生效果快,目標易把握,又方便操作,只要按價掏錢,按說明施行,哪羽是重點可以投藥,照貓畫虎,不必費多少心思。但你可知其弊端?
第一個問題在於藥物品牌太多,誰的藥效好並不容易立即分辨。以中國大陸來說,很多藥的價格很貴,有時若用部分知名品牌,每羽鴿一個月的藥費可能就要花去一個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另外功效沒有統一標準,鴿友只能在對比試驗中辨別優劣,大多數鴿友不可能同時購買幾套或幾個品牌,通過對比試驗去辨識良莠,所以選擇用藥比較難,這是其一。
其二是預期用藥消弱了賽鴿本身的內在活力,降低了各器官基本功能,使鴿子養成依賴性,體內原有多種抗體被消滅,自我激化和自我調節的能力當然下降了。
其三是持續時間短,用藥停止不過幾天,亢奮狀態便悄然退去,要想持續恐怕得連續投藥。
2、營養調節
營養調節主要是大量供給賽鴿所需消耗的各種營養成分,從競翔鴿在比賽中的能量支持出發,進行提前投喂,使身體素質、內在活力、能量儲備都達到最佳程度。主要以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脂肪、氨基酸等作為營養素,以飼料配比,或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等方法補給,這樣做的優勢在於鴿體內在活力能充分得到調動,各器官活力充分,肌體免疫力增強,抗應激能力強,亢奮持續時間較長。
此種做法的弊端是進入巔峰狀態的速度慢,重點個體不易掌握。使其目標穩定性差,往往需要進入狀態時,卻遲遲出不來,不需要巔峰時,它卻偏偏出來了,有時需要巔峰的個體不進入巔峰,不被作為重點時不產生極好的巔峰狀態。所以時機、個體難以把握。
3、心理調節
心理調節主要從情、欲的角度入手。情即:戀偶情、戀子情、戀親、戀巢情。欲:即食欲、情欲、安全感。信鴿之所以歸巢,由於具有定向、飛翔的本能,加上其心理需求。如果沒有這種需求也就不成賽鴿了。但是怎樣激出它的情和欲,並使之更強烈、更迫切,以增加賽鴿的歸巢速度,這是心理調節的主要課題。
一是採用鰥(寡)居制,即將雄雌分棚飼養。讓雄雌終日不得相聚,促使其性欲處在高級強烈的渴求之中。在集鴿前,讓雄雌相處半小時之內,在其處於求愛和歡居高潮時將其一集鴿上路。如果需要兩羽同放時,不要放同一比賽,最起碼不要都集於同一個籠中,這樣能借助賽鴿對伴侶的渴求使其歸巢速度增加。
二是新婚法。針對當年已經發情的幼鴿而言,可以採用新婚法,當生長於幼鴿棚的幼鴿進入成熟期晚些時候,要逐漸移入賽鴿舍,在比賽前一周讓其自由配對,發現占巢便立即隔離,參賽前半小時相聚,交歡,隨即交鴿上路。
三是幼子等待法。賽鴿每季頭孵出殼9天左右,正是鴿乳被顆粒狀飼料所取代的時期,這時成鴿食量增大,對幼仔非常親切,孵育意識強,這時將其送上賽程,如其體能強壯,必將產生高速度而率先歸巢。同時它思念幼仔,只有儘早飛回來孵育嗷嗷待哺的幼鴿才會使它欣慰,歸返途中必當奮力疾飛,絕不會有絲毫懈慢。在這種情況下,選手鴿的入賞率是較高的。選用此法只能在一個賽季中運用首孵,不得連續育鴿,以免成鴿的體能、體力下降,結果適得其反。
4、強化訓練法
人類的體育比賽,訓練是為了使其產生並保持理想的巔峰狀態,往往會在比賽前讓運動員進行一段時間的強化訓練,以提高比賽成績。賽鴿的競翔也是同理,在比賽前加重賽鴿的訓練強度,一則可以使其體質、體力保持良好的鼎盛期,同時也可以使賽鴿定向能力和定向習慣得到理想的強化,可謂一舉兩得。
一是家飛訓練。強化家飛每天不得少於2次,每次不得少於1小時,最好能突破每次要1小時不落巢舍持續飛翔。強化家飛,應在賽鴿每次吃飽,喝足後,這時每只選手鴿吃進大量飼料和水,體重平均要增重30克以上。因為家飛,所以鴿子不會產生緊迫感,消化系統不會出現紊亂,故無需顧忌引起腸胃炎,嗉囊炎之類的疾病。更因為增加了選手鴿的負重,恰以田徑運動員訓練雙腿綁沙袋一樣,可以增加爆發力和耐力。這種方法既能增強賽鴿的體能,更可以提高體內器官的機能,讓其進入巔峰並相對長時間進入亢奮狀態。
二是短距離連續放飛訓練。有條件的鴿友在家50-80公里的賽線中連續不間斷地或100公里以下的隔日訓放。這種短距離訓放每週不得少於3次,但不得多於5次,留有一定的間隙讓賽鴿休息。此法不但能增強體質,更能增強賽鴿的定向能力,更有效的是可以使賽鴿體內形成快速強壯的機能,連續施行3周—4周後,稍停幾天再去參加比賽,你會感覺你的選手鴿膘肥體壯,手感特佳。
適用強化訓練可以使用家飛訓練和短程訓放交替進行,也可單獨實施一種方式,但是家飛時間每次不宜過於強制化,如放炮轟、用猛禽驚嚇。以免壓力緊迫,時間也不宜過長。在比賽前半周至一周要讓其進入自由狀態,讓賽鴿充分養精蓄銳後再交鴿上路。
以上是我們調整競技狀態的方法,應根據每位元鴿友的客觀條件,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複選使用,更可綜合運用,但是都要適當為宜,必須在愛鴿種質、健康都有保障的基礎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