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期:食調為主 訓練為輔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文章出處:中信網
每到賽季,調整鴿子是鴿友之間的熱門話題。結果:有喜有憂,有得有失,有成有敗。其實鴿子飛得好與壞原因很多,狀態調整只是其中之一。目前調整鴿子狀態的方法很多,本人知道的主要有三種:一是強化訓練;二是食物調整;三是藥物(興奮劑)。
在實際操作中,究竟哪個辦法更有效,多數是“啞巴吃餃子”。因為多一個對手,自己就少一份勝算。本人傾向於食調為主,訓練為輔;藥物(興奮劑)的方法,不敢苟同。以食調為主,訓練為輔,要把握好四個要素。
一、確定鴿子是否具備兩個前提條件。
一是鴿子必須是自然健康。因為鴿子的健康是一切賽事的保障,如果健康出了問題,即使名血、名系,或是“黃金配對”的後代,辦法再好,操作得當,也不可能有巔峰狀態出現;二是鴿子本身,家族的上代、平輩,應具備一定距離的飛翔能力。因為訓練的次數、距離的遠近與鴿子的導航定向能力、飛翔距離關聯不大。鴿子的導航定向能力、飛翔距離是遺傳的,是由鴿子的品質決定的。不具備歸巢能力,達不到這個級別的鴿子,狀態調整得再好,也是徒勞的。
二、清楚訓練的目的和作用。
至少有三:一是通過短訓喚醒鴿子,逐步消除鴿子的緊迫感,或應激反應;二是啟動鴿子機體內潛在的優秀特質、能量和自然本能屬性,讓鴿子興奮起來,逐漸形成一種訓放點、路線與方位的條件反射;三是強化鴿子地域差、不同氣候條件下的適應性,培養鴿子的歸巢意志力,提升競翔速度。
只有目標清晰,才能因事而析,視鴿而定,做出科學、合理的訓練計畫,而不是隨意或盲目地操作。強化訓練是調整狀態的一個方面,是一種輔助手段,運用得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鴿子競技處於一種良好的狀態;失當或細小的偏差,有可能使一年的努力毀於一旦,並非危言聳聽,要慎重而為之。運用之道,存乎一心,調整鴿子狀態,訓飛也是一門學問、藝術,需要不斷地學習、探討、研究。
三、瞭解鴿子的生物鐘、生理功能方面的相關常識,並自覺遵循這個生物鐘的節律。
鴿子生物鐘也叫生理節律,指的是鴿子身體機能隨時間作週期性變化,包括行為、形態變化,生理功能有規律地新陳代謝等現象。生物鐘的正常運轉,生理功能有規律地新陳代謝是鴿子健康、歡愉、巔峰狀態的保證。
在調整狀態的過程中,如果訓練強度超出鴿子自身承受力或極限,生物鐘出現異常,鴿子就會變得緊張、恍惚、興奮。有些鴿友會以為是狀態來了,在200公里至300公里有可能快速歸巢,而到了500公里歸巢率低,或全軍覆沒。其實不然,這是一種病理的前兆,是過度訓練,擾亂了鴿子的生理節律,沒有休息好造成的。接下來,鴿子會出現疲勞、透支,生理功能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後續引起消化系統、腸道系統的紊亂。結果就是鴿友常遇到的鴿子回來後,出現的甩食、嘔吐、下瀉等症狀。所謂被傳染的腺病毒,病毒、細菌感染就會接踵而來。
問題在鴿,禍首是人,為了一時的名利,求勝心切,違背鴿子生物鐘節律和生理功能代謝規律。俗話說“衝動是魔鬼”,衝動是要付出代價的。
四、知道鴿子在強化訓練、比賽階段,所需六大營養素。
在諸多營養素當中,碳水化合物是鴿子身體最主要的熱能量來源,高強度比賽的主要燃料;蛋白質是鴿子用於更新和修補組織細胞,參與物質代謝及生理功能的調控;脂肪能維持鴿子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維生素參與鴿子身體物質和能量代謝;礦物質是維持鴿子心臟、肌肉、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是構成鴿子全身的細胞組織體液,調節鴿子體溫,促進鴿子各系統新陳代謝的生物反應。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合稱為鴿子身體的三大營養要素。
瞭解知道這些營養素的作用,對於我們操控鴿子訓練、比賽有很大的幫助。大家知道,鴿子在高強度比賽過程中,身體消耗能量的順序是: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蛋白質。隨著運動量的加大,就要隨時調整營養素的配比,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糖類)用量。
因此,在不同的時期、比賽階段,要針對鴿子身體能量的消耗,適時調配不同的營養食譜。通過這些作用不同的營養素,使鴿子體內的機體組織、細胞、肌肉、心臟、神經系統、生理功能、能量代謝、運動活力等,充分得到補給、提升和調動。所以,以食物來調整和控制鴿子的狀態,輔助以適時、適量的強化訓練,是調整巔峰狀態,最安全、最可靠、最實用、最經濟的方法。
食調為主,訓練為輔,只要操作得當,一般情況下,七天左右,鴿子的狀態就會出現,而且這種亢奮期持續時間較長。如此,也可避免因強化訓練不當或操作上的失誤,所帶來的不良後果和風險。
鴿子的品質決定著事物的發展方向;營養是鴿子生命的物質基礎;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代謝,是鴿子健康的重要保證;強化訓練是一種手段,是人為作用下的外在因素。無論採用那種方法,調整巔峰狀態的要素很多。以食調為主,訓練為輔,是本人有過深刻教訓之後,認為比較可靠的一種。
每到賽季,調整鴿子是鴿友之間的熱門話題。結果:有喜有憂,有得有失,有成有敗。其實鴿子飛得好與壞原因很多,狀態調整只是其中之一。目前調整鴿子狀態的方法很多,本人知道的主要有三種:一是強化訓練;二是食物調整;三是藥物(興奮劑)。
在實際操作中,究竟哪個辦法更有效,多數是“啞巴吃餃子”。因為多一個對手,自己就少一份勝算。本人傾向於食調為主,訓練為輔;藥物(興奮劑)的方法,不敢苟同。以食調為主,訓練為輔,要把握好四個要素。
一、確定鴿子是否具備兩個前提條件。
一是鴿子必須是自然健康。因為鴿子的健康是一切賽事的保障,如果健康出了問題,即使名血、名系,或是“黃金配對”的後代,辦法再好,操作得當,也不可能有巔峰狀態出現;二是鴿子本身,家族的上代、平輩,應具備一定距離的飛翔能力。因為訓練的次數、距離的遠近與鴿子的導航定向能力、飛翔距離關聯不大。鴿子的導航定向能力、飛翔距離是遺傳的,是由鴿子的品質決定的。不具備歸巢能力,達不到這個級別的鴿子,狀態調整得再好,也是徒勞的。
二、清楚訓練的目的和作用。
至少有三:一是通過短訓喚醒鴿子,逐步消除鴿子的緊迫感,或應激反應;二是啟動鴿子機體內潛在的優秀特質、能量和自然本能屬性,讓鴿子興奮起來,逐漸形成一種訓放點、路線與方位的條件反射;三是強化鴿子地域差、不同氣候條件下的適應性,培養鴿子的歸巢意志力,提升競翔速度。
只有目標清晰,才能因事而析,視鴿而定,做出科學、合理的訓練計畫,而不是隨意或盲目地操作。強化訓練是調整狀態的一個方面,是一種輔助手段,運用得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鴿子競技處於一種良好的狀態;失當或細小的偏差,有可能使一年的努力毀於一旦,並非危言聳聽,要慎重而為之。運用之道,存乎一心,調整鴿子狀態,訓飛也是一門學問、藝術,需要不斷地學習、探討、研究。
三、瞭解鴿子的生物鐘、生理功能方面的相關常識,並自覺遵循這個生物鐘的節律。
鴿子生物鐘也叫生理節律,指的是鴿子身體機能隨時間作週期性變化,包括行為、形態變化,生理功能有規律地新陳代謝等現象。生物鐘的正常運轉,生理功能有規律地新陳代謝是鴿子健康、歡愉、巔峰狀態的保證。
在調整狀態的過程中,如果訓練強度超出鴿子自身承受力或極限,生物鐘出現異常,鴿子就會變得緊張、恍惚、興奮。有些鴿友會以為是狀態來了,在200公里至300公里有可能快速歸巢,而到了500公里歸巢率低,或全軍覆沒。其實不然,這是一種病理的前兆,是過度訓練,擾亂了鴿子的生理節律,沒有休息好造成的。接下來,鴿子會出現疲勞、透支,生理功能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後續引起消化系統、腸道系統的紊亂。結果就是鴿友常遇到的鴿子回來後,出現的甩食、嘔吐、下瀉等症狀。所謂被傳染的腺病毒,病毒、細菌感染就會接踵而來。
問題在鴿,禍首是人,為了一時的名利,求勝心切,違背鴿子生物鐘節律和生理功能代謝規律。俗話說“衝動是魔鬼”,衝動是要付出代價的。
四、知道鴿子在強化訓練、比賽階段,所需六大營養素。
在諸多營養素當中,碳水化合物是鴿子身體最主要的熱能量來源,高強度比賽的主要燃料;蛋白質是鴿子用於更新和修補組織細胞,參與物質代謝及生理功能的調控;脂肪能維持鴿子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維生素參與鴿子身體物質和能量代謝;礦物質是維持鴿子心臟、肌肉、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是構成鴿子全身的細胞組織體液,調節鴿子體溫,促進鴿子各系統新陳代謝的生物反應。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合稱為鴿子身體的三大營養要素。
瞭解知道這些營養素的作用,對於我們操控鴿子訓練、比賽有很大的幫助。大家知道,鴿子在高強度比賽過程中,身體消耗能量的順序是: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蛋白質。隨著運動量的加大,就要隨時調整營養素的配比,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糖類)用量。
因此,在不同的時期、比賽階段,要針對鴿子身體能量的消耗,適時調配不同的營養食譜。通過這些作用不同的營養素,使鴿子體內的機體組織、細胞、肌肉、心臟、神經系統、生理功能、能量代謝、運動活力等,充分得到補給、提升和調動。所以,以食物來調整和控制鴿子的狀態,輔助以適時、適量的強化訓練,是調整巔峰狀態,最安全、最可靠、最實用、最經濟的方法。
食調為主,訓練為輔,只要操作得當,一般情況下,七天左右,鴿子的狀態就會出現,而且這種亢奮期持續時間較長。如此,也可避免因強化訓練不當或操作上的失誤,所帶來的不良後果和風險。
鴿子的品質決定著事物的發展方向;營養是鴿子生命的物質基礎;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代謝,是鴿子健康的重要保證;強化訓練是一種手段,是人為作用下的外在因素。無論採用那種方法,調整巔峰狀態的要素很多。以食調為主,訓練為輔,是本人有過深刻教訓之後,認為比較可靠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