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點經驗教你賽鴿入行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網路新聞

鴿眼是變化的

用單眼相機照鴿眼的人都清楚,曝光時間不同,鴿眼照片也不同。自然光線下,瞳孔大小不同,鴿眼也不同。

隨著養鴿經驗的積累,你就會明白如何讓鴿眼看起來很漂亮了,但別拿這個騙那些只看鴿眼的鴿友,這太不人道了。

訓放的鴿子、比賽正常還巢的鴿子、遲歸的鴿子、天落,這些鴿子在降落的瞬間,從眼神上看是不同的。我一再強調別看眼志、眼砂這些東西,先學會看眼神。有生命的東西,為什麼不先看最能體現內心的眼神呢?

別在品系特徵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詹森鴿子具備什麼樣的特點,桑傑士又如何等等,這不是你要研究的。我周圍有些鴿友,我很篤定,他們比詹森更了解詹森的八大名鴿,比桑傑士更懂狼狗號,我對這部分鴿友避之不及。你拿著我的雨點,跟我聊詹森鴿的各種特點,我實在不好意思告訴你,那真的不是詹森鴿,祖上和詹森也沒有任何關係。

詹森有句話,大意是:「我的鴿子是南安特衛普地區的鴿子,和這個地區的其它鴿子沒有本質區別。」換個角度講,你拿100羽常規羽色的成績鴿讓詹森看,我相信他不看環號,未必能精準找到自己的鴿子。這不是貶低詹森的能力,而是鴿子一旦多了,沒人能記住自己的任何一羽鴿子。

你的一生能見到多少羽族譜清晰的名家鴿子?所謂各種血統鴿子的不同特徵,只不過是鴿

一個人管理鴿子的羽數是有限的,我的水平最多管理16羽出賽的鴿子。16羽鴿子通常只需要4對種鴿,4對種鴿就是8羽唄,我只需要足夠了解這8羽鴿子就行了。了解各種品系特徵,便如說相聲的從流行歌曲到各種戲曲都能唱兩嗓子,但也就僅限於唱兩嗓子而已,論實力,唱啥都是KTV水平。

賽事的真實性判斷

比賽是否作假,只有賽會參與者才最清楚,例如我熟悉的一個外地協會,比賽監放人員採取自願原則,誰質疑誰監放,實際上,這種是放飛方式比較落後的地區了。我飛的俱樂部,放飛車是實時視頻直播的,你只需要登錄到俱樂部放飛車跟蹤軟體,就可進行實時視頻監督。沒有必要根據寥寥幾張放飛照片,就說人家作假或者放飛距離不夠,你既不是參與者,也不買你質疑的比賽成績鴿,然後又根本不了解人家賽事的具體操作方式,上來就質疑人家這個那個的,有意思嗎?

現在地方賽的秋賽,完賽後幾乎都搞拍賣會,完賽率高的,未必就假,完賽率低的,未必我個人建議還是少碰公棚鴿子,我交公棚,但向來不從公棚拍鴿子。一般公棚賽事的賽程為熱身、預賽、決賽三站就結束了,運氣成分大於實力。地方賽艱苦的五到七關,能堅持下來的都是好鳥。

原環名家幼鴿做種價值和天落區別不大

我們先看一個數據,地方賽上20羽鴿子的鴿棚(20羽為一個團體),幾乎年年都有100%還巢率的。超過20羽的鴿舍,完賽率過50%的都不多。你可以翻牆出去看國外所謂名家的上籠羽數和完賽羽數,進而計算所謂名家的還巢率,同樣慘不忍睹。任何一個鴿舍,當銷售收入高於比賽收益時,這種鴿舍就不要再接觸了。一個沒有持續高還巢率和高位獎的鴿舍,還能算作好鴿舍嗎?這個鴿舍的主人還能算名家嗎?

我知道桑傑士有一路鴿子是不飛的,同樣有一個女「賽鴿家」,她的鴿子在我了解範圍內,沒見飛好過。任何一羽人盡皆知的大名鴿,子代有實現100%還巢的嗎?沒有!但小棚中確實有子代,甚至孫代,都100%完賽的種鴿。所以,有錢人不管國內和國外的,只買被證明了的種鴿。錢緊的,過去成批購進原環幼鴿,不過現在沒人再這麼做了。買不起被證明的種鴿,那就買賽績優異的成績鴿,多買幾羽,終究有適宜做種鴿的。賽績配賽績,再差也不至於全軍覆沒。

最早養賽鴿的人,養的幾乎都是現在所謂的國血。那時候閉關鎖國,想去國外弄幾羽鴿子是不現實的。隨著改革開放,國外優秀賽鴿湧入中國。所以,現在的天落,相當一部分祖上幾乎都是外籍鴿,甚至幾乎都能和大名鴿扯上點兒關係。這些天落證明的不是養功問題,而是所謂大名鴿或名家子代一樣出天落。飛了才能成天落,沒飛直接轉種鴿的呢?所以說原環名家幼鴿直接做種鴿,和天落做種鴿,沒啥區別,本是同根生。養天落有成功的,養名家原環幼鴿也有慘敗的。天落反正便宜,多買點兒,或許就能遇到好種鴿。

弄清是「養」的問題,還是「種」的問題

按照賣鴿糧的指示走,人家說該餵啥糧你就買啥糧。跟著協會或俱樂部訓放車走,自己不私訓。只要能完賽,但成績不好,就說明是你養的問題,如果丟光了,就是種的問題。

在種鴿沒問題的前提下,養才能提上議事日程。如果你每年的養鴿日記達不到5萬字,那你的「養」永遠都不行。細節依賴於觀察和記錄,經驗是靠詳實的數據積累出來的。你越想養得好,鴿子就會越少。別迷信誰,也別迷信哪路鴿子。喜歡才養,用心才贏。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