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入賞太容易 把握主血想輸都難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經緯育種論

何為經緯育種論?

圍繞主血,向縱深方向親近培育即為經,適時導入外來品系進行橫向雜交即為緯。

只有掌握好度,縱橫結合、不偏不倚,才能培育出實戰型賽鴿,保持優良的賽績。飛出好成績容易,但是保持年年高位入賞卻很難,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有的人能做到,多數人卻只能望塵莫及?

現在賽鴿的品質普遍提高了,誰家都有幾隻優秀種鴿,起點基本都差不多,但問題關鍵出在了育種上。種鴿不合配,再好的種鴿也發揮不了價值。只有充分瞭解了鴿性,多換幾次配對,多出一批子代,送到賽場上去廝殺,才能真正檢驗出品質。鴿主的育種水準直接關係到賽鴿的品質,沒有精心培育,就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下面結合本舍實際情況,簡單剖析一下經緯育種論的實際運用。

  愛鴿之心萌發于少年時期,時至今日從未間斷。前些年,禽流感大肆流行,於是果斷將肉鴿賣掉,改養信鴿。閒時偶爾也將愛鴿訓放幾次,但幾乎丟失大半,卻樂此不疲,自娛自樂。2015年秋季正式參加協會比賽,最好成績300公里111名,500公里188名。2016年秋季更上一層樓,最好賽績協會150公里15名,500公里64名,俱樂部500公里特比環58名。

經過兩年的摸爬滾打,最終將吉星高兆定為主血鴿。它不僅長相奇特,玉嘴玉爪,渾身沒有一根白條,子代也沒有出現花頭和白條,十歲高齡活力四射。2016年仍然作育出同窩雙雄,大雄發揮出色,小雄500公里順利歸巢,其子代200、300、500公里極其穩定,歸巢率相當高。不怕您笑話,吉星高兆是只菜鳥,血統不詳,僅僅30元的價格從集市上淘回來的,這就是緣分!兩年內配了兩隻雌,子代500公里發揮穩定,而且也能獲獎。

真正檢驗一隻種鴿的價值,沒有三五年的時間是不行的,期間要配對、育種、參賽,還要記錄資料認真考核。擁有主血是基礎,是一個鴿舍的靈魂。關鍵時刻能挑起大樑的,莫過於主血。

主血鴿一共留下3只,兩雄一雌,大雄配著一隻特比環50名的妹妹,凡龍*克拉克*台鴿血統。小雄配著一隻荷蘭威姆穆勒雨點雌,砂眼。小雌配著荷蘭威穆勒雨點雄鴿,砂眼。兩隻穆勒都是原環子代,而且是同窩,這樣配的目的主要是將主血與穆勒品系相互融合在一起,而且都沾著血。以後將賽績優秀的鴿子,再與吉星高兆老雄回血,留下一批優秀的子代做種。始終堅持以主血為經,外血為緯的育種方法,充分運用好近交與雜交,進行科學育種。

  儘管將吉星高兆作為主血,但是心裡仍然不踏實,因為子代能飛出來,那孫代、重孫代並未得到檢驗。鴿性穩定有餘,而速度不夠,200、300、500公里的比賽沒有問題,那飛600、700、800、1000公里又如何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進一步向縱深方向挖掘主血,大有必要。

以主血吉星高兆為經,搞近親回血或沾血配,都是有益的選擇,但是時間久了,子代的品質就會下降,就一定要引進優良種鴿進行雜交。之所以與穆勒品系鴿雜交,目的就是為了培育中遠距離快速鴿,增加主血的抗逆性,提高獲獎的幾率。當然,雜交要根據個體條件、家族發揮史、賽績、賽程進行挑選,有的放矢,改良的目標一定要明確。切記,雜交成功後,一定要將賽績鴿與主血配,回到主血上來。只有經緯結合,雜交近交並用,才能在育種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保持鴿舍賽績優良,長盛不衰!

 “中庸之道”在賽鴿育種上同樣行得通

凡事一定要拿捏好度,人做好了,鴿也就養好了。經緯育種論是一種思路,無對無錯,只有適不適合。以主血為經,縱深挖掘品質。以外血為緯,進行橫向雜交,經緯結合,取長補短,相信能夠作育出實戰型賽鴿。

  以上僅是一家之言,多有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就此擱筆。

祝2017年全國鴿友鴿運亨通,事事如意!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