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統鴿與成績鴿(上)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賽鴿上追其究竟,總離不開種養訓三字,而“種”擺在首位,自然是個永遠都說不完的話題。
且說選種的部分,鴿友就有不同的見解,天落一類且先不作討論。就按一般的選種取得途徑,有的鴿友喜歡血統鴿,也有的偏好成績鴿,這些不同的偏好都有一定的依據,兩種方式都有成功,也有失敗。至於如何避免走入這兩種選種方式裡的一些誤區,同時提高這兩種方式的成功機率,我想發表一些個人的經驗和看法,和藏友們共同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探討一下血統鴿,現時市面上能買到的血統鴿大多為沒有經過飛賽的鴿子,大致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由雜交作出的鴿子,平輩多為成績優秀的成績鴿。第二種是透過近親作出的直留種鴿。針對以上的兩種情況,我說說引進血統鴿過程中常出現兩個問題。
1、血統書
由雜交作出的成績鴿平輩,有的鴿友新起棚沒什麼經驗,只要看到是某某冠軍鴿平輩或是某某冠軍或是基礎種鴿後代,再加上價格便宜,就會毫不猶豫地引進。其實在這裡容易犯一葉障目的毛病,買鴿是一個比對和求證的過程。其實一個鴿子除了鴿主開出來的血統書,鴿子本身其實也是一張“動態血統書”。這張血統書是立體的,裡面包括鴿子的外部毛色、身體條件和外部神態,外加鴿子整體眼志的顏色和結構等等。鴿子需要好的血統沒有錯,但是以“動態血統書”通過對優秀的平輩鴿,或是優秀父母種鴿的比對來評估,購買物件遺傳是否到位,顯得更為重要。就像高武平寫過的那樣,詹森以紅羽濃眼鴿配淺斑淡眼鴿,之後將淺斑濃眼鴿留下,賣出紅羽淡眼鴿,從血統上看兩隻鴿子為同父母所出,雖然血統一樣,可是種用價值卻可能差出一大截。
2、多代近親血統鴿
在這裡要說清楚的是,我所說的“多代近親血統鴿”,是指有超過兩代以上無賽飛記錄的鴿子,即購買的對象其父母鴿和祖父母鴿兩代均無賽飛成績。盜用我們已故會長一句話“賽鴿賽鴿,先賽後鴿!”這句話按我自己的理解,賽鴿就一定要比賽,有成績支撐的家族,才值得去培養留存而不是光看漂亮。
以前看過科普節目,品種多樣的鴿子無論肉鴿、信鴿或是千奇百怪的觀賞鴿,只要不對特定的外部條件或是內在素質進行定向培育,鴿子很快就能返回原始形態和能力。所以才有不會玩的話,好鴿玩不過三代的論述。
所以,鴿子的上代如果超過兩代以上無實際的飛賽記錄,那麼到手的鴿子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就像一個50年前世界一流的汽車製造廠,沒有新的基因加入,又拿不出可以讓人信服的近代參賽資料,那它拿出來的東西在當代就不能再代表一流而只能算是古董。
在這點上還有一部分新手存在一定的認識不足,當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不良鴿商的錯誤引導。以至今日仍有老外以一隻50年前的名鴿,打著多代近親的血統,憑著一雙好看卻不好飛的眼睛招搖撞騙。
如果是沖著觀賞鴿眼的角度去買,倒也無傷大雅,但如果是拿來飛賽用,真是將自己置於很大的不確定性之中卻還滿懷期待,最後的結果都是失望為多。
根據以上的情況,結合個人的經驗,無論是由近親或是雜交的血統鴿,都要留意比對鴿族裡的基礎種鴿或是優秀成績鴿,相似度越高,越有把握會發揮。
由於雜交作出的血統鴿,拿來當種鴿遺傳會相對不穩定,所以增持數羽與其血統接近或是有血緣關係的鴿子來鞏固優良基因就顯得很有必要,此法可增加成功的機率。
而針對近親作出的特留血統鴿,其父母鴿則至少有一方是優秀成績鴿。更進一步則是兩大成績鴿互配,或是一優秀成績鴿搭配所屬家族的基礎種鴿來作出近親留種鴿,顯得更有把握。如果經過比對屬於遺傳到位的,由於純度較高,零星購入一兩羽做雜交混血直接作出賽鴿之用也是頗為理想的。
賽鴿上追其究竟,總離不開種養訓三字,而“種”擺在首位,自然是個永遠都說不完的話題。
且說選種的部分,鴿友就有不同的見解,天落一類且先不作討論。就按一般的選種取得途徑,有的鴿友喜歡血統鴿,也有的偏好成績鴿,這些不同的偏好都有一定的依據,兩種方式都有成功,也有失敗。至於如何避免走入這兩種選種方式裡的一些誤區,同時提高這兩種方式的成功機率,我想發表一些個人的經驗和看法,和藏友們共同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探討一下血統鴿,現時市面上能買到的血統鴿大多為沒有經過飛賽的鴿子,大致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由雜交作出的鴿子,平輩多為成績優秀的成績鴿。第二種是透過近親作出的直留種鴿。針對以上的兩種情況,我說說引進血統鴿過程中常出現兩個問題。
1、血統書
由雜交作出的成績鴿平輩,有的鴿友新起棚沒什麼經驗,只要看到是某某冠軍鴿平輩或是某某冠軍或是基礎種鴿後代,再加上價格便宜,就會毫不猶豫地引進。其實在這裡容易犯一葉障目的毛病,買鴿是一個比對和求證的過程。其實一個鴿子除了鴿主開出來的血統書,鴿子本身其實也是一張“動態血統書”。這張血統書是立體的,裡面包括鴿子的外部毛色、身體條件和外部神態,外加鴿子整體眼志的顏色和結構等等。鴿子需要好的血統沒有錯,但是以“動態血統書”通過對優秀的平輩鴿,或是優秀父母種鴿的比對來評估,購買物件遺傳是否到位,顯得更為重要。就像高武平寫過的那樣,詹森以紅羽濃眼鴿配淺斑淡眼鴿,之後將淺斑濃眼鴿留下,賣出紅羽淡眼鴿,從血統上看兩隻鴿子為同父母所出,雖然血統一樣,可是種用價值卻可能差出一大截。
2、多代近親血統鴿
在這裡要說清楚的是,我所說的“多代近親血統鴿”,是指有超過兩代以上無賽飛記錄的鴿子,即購買的對象其父母鴿和祖父母鴿兩代均無賽飛成績。盜用我們已故會長一句話“賽鴿賽鴿,先賽後鴿!”這句話按我自己的理解,賽鴿就一定要比賽,有成績支撐的家族,才值得去培養留存而不是光看漂亮。
以前看過科普節目,品種多樣的鴿子無論肉鴿、信鴿或是千奇百怪的觀賞鴿,只要不對特定的外部條件或是內在素質進行定向培育,鴿子很快就能返回原始形態和能力。所以才有不會玩的話,好鴿玩不過三代的論述。
所以,鴿子的上代如果超過兩代以上無實際的飛賽記錄,那麼到手的鴿子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就像一個50年前世界一流的汽車製造廠,沒有新的基因加入,又拿不出可以讓人信服的近代參賽資料,那它拿出來的東西在當代就不能再代表一流而只能算是古董。
在這點上還有一部分新手存在一定的認識不足,當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不良鴿商的錯誤引導。以至今日仍有老外以一隻50年前的名鴿,打著多代近親的血統,憑著一雙好看卻不好飛的眼睛招搖撞騙。
如果是沖著觀賞鴿眼的角度去買,倒也無傷大雅,但如果是拿來飛賽用,真是將自己置於很大的不確定性之中卻還滿懷期待,最後的結果都是失望為多。
根據以上的情況,結合個人的經驗,無論是由近親或是雜交的血統鴿,都要留意比對鴿族裡的基礎種鴿或是優秀成績鴿,相似度越高,越有把握會發揮。
由於雜交作出的血統鴿,拿來當種鴿遺傳會相對不穩定,所以增持數羽與其血統接近或是有血緣關係的鴿子來鞏固優良基因就顯得很有必要,此法可增加成功的機率。
而針對近親作出的特留血統鴿,其父母鴿則至少有一方是優秀成績鴿。更進一步則是兩大成績鴿互配,或是一優秀成績鴿搭配所屬家族的基礎種鴿來作出近親留種鴿,顯得更有把握。如果經過比對屬於遺傳到位的,由於純度較高,零星購入一兩羽做雜交混血直接作出賽鴿之用也是頗為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