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探析作育新品種的奧秘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培育出一系屬於自己的賽鴿新品種,是我們養鴿人最大的心願。我也不例外,我買的第一本書,武高平著的《詹森育種原理》,翻開第一頁第一篇就是“新品種的誕生”,誘人的標題深深地吸引了我,並萌發了培育賽鴿新品種的念頭。

一、怎樣才能育出新品種

一開始按照書本上介紹的常規育種理論,採用“純種鴿近親繁育法”把作出的子代與上代比較,神形相似的強壯的留下繼續育種,不像的體弱的予以淘汰。如此反復多代,雖也能作出該系代表鴿的樣子,與其它系雜交也能作出成績不俗的賽鴿,比如詹森系也能作出酷似祖元詹森鴿的體貌特徵,但是,後來發現,作出的越像,離自己所期望的鴿系目標反而越遠。也就是說,如果很像那是詹森鴿,頂多就是在複製人家的鴿系,如果不像,又懷疑它遺傳不到位、走樣了而予以汰殺。到底怎樣才能育出新品種呢?似乎到了“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矛盾境地。

後來有幸接觸到遺傳學,其理論清楚地告訴我們: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相反相成” 的一對矛盾,雖然是相反的對立面,但“進化”正是這對矛盾運動的結果。為了保持住原有品種的優良性狀和表現特徵,我們希望它們全面地遺傳原有的生物特徵;但為了品種的發展和提高,能培育出屬於自己的新品種,我們又希望它產生變異,改變和脫離原有品種的某些特徵,這就形成了信鴿的遺傳與變異的矛盾論。

為了能在實際過程中育出新的賽鴿品種,依據這一矛盾論,事先就初步勾勒出作育的新思路:第一代公母鴿,雙方都要有變異的傾向,與上代的遺傳特徵要有很大的不同。而作出的下幾代,要遺傳子一代的性狀特徵,只要求遺傳,不要求變異。按此思路,便產生了一種全新的育新品種的方法——“雙親變異配對法”。理論的突破,使得育新品種的實踐,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

下面就對“雙親變異配對法”作實例探析:

1.jpg


簡稱“963”,2009年11月出生,是母子配作出,且變異特徵明顯的雨點砂眼雄。母親2002-22-760170是由臺灣養鴿家高王宏先生于2002年12月16日作育的純種楊阿騰鴿,根據其特徵,應是飛長距離、抗惡劣天氣較強的鴿子。作出子代參加比賽,其速度往往不夠理想,08年交配一羽詹森雄,作出兒子2008-19-002510,同年飛進了廣州藝豐鴿會五關大獎賽6名,成為該純種鴿子代中成績最好的兒子。2009年,我採用子母配,深黃眼母配金黃眼子,作出多羽子代,其中一羽砂眼雨點雄特別引人矚目:雨點斑色分佈錯落有致,黑灰分明,身體大小適中,骨架硬朗結構緊湊,肌肉豐滿有彈性。尤其是一對砂眼紅白分明,彩虹呈帶狀浮出,透出絲絲靈氣,再加上肩寬、胸厚、腰粗、尾小的優美身材,絕對是羽“美男子”。與其都是典型的黃眼父母鴿,具有很明顯的變異傾向,實屬一羽難得的變異雄。

雌方:2009-19-012949

2.jpg


簡稱“949”,黃眼、雨點,2009年3月27日出生,當年送廣州浩羽公棚,獲決賽10名,1000元組一把抓,得獎金十多萬。其父是砂眼雨點,未曾參賽,特留種鴿。祖父,砂眼雨點,溫州華興詹森鴿,祖母砂眼,深灰色,為蓋比“白腹號”三代配二代(直孫配直女)的回血鴿。其母也是溫州華興詹森鴿,黃眼、亮灰。“949”的眼砂、外觀特徵與上代均有很大的不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公棚獲獎後,知其是羽好鴿,每年同父母至少都要作出4對子代。時至今日,已過五個年頭,子代也作出幾十對,但類似“949”特徵相似的卻一直沒有出現過。其實對其特徵的要求並非苛刻,只有三條:黃眼、雨點、母的。在幾十對“949”的平輩中,大部分是灰色砂眼和雨點砂眼,好不容易出一羽黃眼雨點母,卻又多了幾根白大條。可見,正常的遺傳是很難得到具有“949”相同性狀特徵的鴿子的,也說明“949”是一羽很難得的具有明顯變異傾向的優秀個體。

難得的變異雄,配難得的變異母,作出難得的新品種後代,似乎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3.jpg


二、新品種的誕生

凡來過我家的鴿友,都為“963”配“949”作出的子孫後代優秀的綜合表現稱讚不已。到底有什麼魅力引起鴿友們的關注呢?因為它們真正做到了“三好”信鴿的要求。一是好飛,無論在地方賽還是公棚賽,能獲大獎的信鴿中總有它們的參與;二是好種,不僅本身飛得好,後代飛得也很棒,即使沒有飛過,直接留種的後代也照樣摘金奪銀;三是好看,尤如一個模子出來一樣,羽色整齊化一,絕大部分為中雨點,偶有深灰和插白條;中等體形,頭頂略平,嘴短、中小鼻瘤扣得緊;砂眼明亮白裡泛紅,眼志藍綠;黃眼偏深滿砂,眼志金黃。羽毛貼身緊薄,眼角和腰背部的幾片白毛是其最明顯的標誌性特徵。特別是上手後有明顯的壓腰、拱背、雙翅抱胸的自然反應。雙指壓胸肌肉有彈性;心跳有力動感十足,尤如握著一把開動的衝擊鑽,稍不留意就會被滑脫。

如何命名該路鴿系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情,因為該鴿系都是由尾數為“963”配“949”後才出現的新品種,公鴿最尾數帶“3”,母鴿最尾數帶“9”;再說公鴿尾三位數中帶一個“9”,母鴿尾三位數中帶2個“9”,合在一起就是“三九”。一個很有意思又很吉利的品種名稱:廣州霸龍鴿舍“三九鴿系”,就這樣誕生了。

下面介紹幾羽“三九鴿系”直女代表鴿的翔況翔績:

1、2010-19-138743

4.jpg


母、雨點黃眼,2010年4月27日出生,因酷似其母,就未曾參賽直接留下做種。2010年10月28日(僅6個月)作出女兒2010-19-140403,獲2011年廣東浩和賽鴿俱樂部“五一”超前杯特比賽冠軍。2013年10月6日作出女兒2013-19-400303,獲廣州市信鴿協會2014年春雙關特比賽冠軍。2011年6月5日作出兒子2011-19-301542,該兒子於2012年4月27日作出女兒2012-19-009410獲廣州市2012年第四屆信鴿錦標賽700公里決賽總冠軍,廣東省賽700公里總亞軍。2015年作出子代2015-19-009410送重慶大聯盟春棚獲得決賽10名的好成績。2016年再作出子代2016-19-0464409參加廣東濃翔公棚比賽。在高手如雲,競爭異常激烈(5387羽)的情形下,獲得決賽32名的好成績。現該鴿被廣東濃翔公棚盧先生收藏。(另外兩個妹妹作出的子代分別獲得決賽44名和加站賽28名)。

特別值得一提是:從父親“963”出生——女兒138743——外孫140403獲得特比賽冠軍之日,僅用了18個月的時間。當中“963”只有5個月的鴿齡。可見其父母雖為高純度的晚熟楊阿騰品系鴿,因發生了高度的變異,所以變得很早熟。

2、2011-19-285162

5.jpg


母、雨點、黃眼。2011年4月8日出生。當年送海南椰島公棚獲得總決賽亞軍。該鴿拍回後於2012年3月配詹森雄作出2012-19-222128母、雨點、黃眼,送廣州浩羽公棚,獲得有4900羽參加決賽的第4名;2013年3月同樣是該配對作出2013-19-270253,獲得廣州浩羽公棚4000多羽參加決賽的43名,其它子代參加地方賽也有很好的表現。

3、2011-19-285106

6.jpg


母、雨點、砂眼。2011年6月19日出生,作出2013年江蘇五臺山公棚決賽51名,並作出地方賽前10名多羽。2013年贈送給浙江麗水鴿友呂先生。作出子代來年即獲當地鴿會的冠軍。

4、2011-19-065009

7.jpg


母、雨點、砂眼。2011年7月20日出生。其子代在地方賽各項賽事中獲得前十名多羽。其中一對女兒2012-19-600958和600811,前者參加廣州越秀鴿會比賽獲得2012年秋越秀500公里特比環賽第6名和500公里排名賽6名的好成績;後者600811獲廣東浩和賽鴿俱樂部2012年秋季700公里排名賽第6名。2012年秋季本舍取得了廣東浩和賽鴿俱樂部500公里和700公里排名賽的兩項團體冠軍,其中600958是500公里團體冠軍之一;600811是700公里團體冠軍之一。

該鴿系是由詹森、蓋比、楊阿騰三路鴿系融合而成,保留了它們各自的優性特徵;克服了一些常見的劣性特徵。比如蓋比、詹森鴿的體型過大,肌肉顯硬以及楊阿騰上手後動感不足的缺點。

三、新品種的作用

1、當很多鴿友都為自己棚中沒有理想的種公種母而四處尋找時,而擁有新品種家族的鴿舍根本沒有這樣的煩惱,常會整對整批地出現好賽鴿好種鴿,不僅數量多,而且品質好。從目前情況看,本舍“三九”鴿系子一代女兒中,還沒有一羽不好的,而且往往是種賽雙料鴿。

2、當很多鴿友面對即將出賽的鴿子,不知如何選派出賽,出賽鴿又不知如何指定下注時,擁有新品種的鴿舍,就顯得從容淡定,往往幾筆就定乾坤了。因為育出新品種,必然對該新品種的特性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通過幾年比賽下來,“三九”鴿系的適翔性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性別的適翔性。該系作出的子一、二代女兒就很好,出兒子就遜色多了。所以只要觀注雌鴿就行了。三、四代雄雌鴿都有好鴿出現,因此,要全面觀注;

二是翔距的適翔性。該鴿系飛300公里大多沒有好的表現,500-700公里才是該系發揮的強項。由於瞭解該種系的這些特性,300公里以內的賽距就沒有必要指定下注。超過300公里只要羽條整齊,眼晴泛紅變亮,這時指定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該系二代鴿海南椰島公棚亞軍的兩個女兒,大女兒2012-19-222128,2012年參加廣州浩羽公棚300公里預賽,僅飛了1113名,而500公里決賽卻飛進了第4名;小女兒2013-19-270253同一公棚預賽飛了4000多名,按常規這樣的預賽成績在決賽是不會下注的。但我深知它300公里不快是其種性使然,完全可以理解。500公里決賽絕不可能還是這樣,所以還是下了“三注”指定,結果飛進了43名,贏得數萬獎金;

三是天氣的適翔性。該鴿系特別善飛無風輕霧天,公棚賽時只要有霧,不能正常開籠,需延長1小時以上的,該鴿系必有超常的發揮。春夏無風悶熱天也是該系最善飛的天氣,該系代表鴿2010-19-138743的兩個女兒分別獲得2011年廣東浩和賽鴿俱樂部“五一”超前杯特比賽冠軍,和2014年廣州市信鴿協會春雙關特比賽冠軍,就是在這種天氣下取得的;

四是速度的適翔性。該系尤其適合分速在1100-1300左右的比賽。“949”2009年廣州浩羽公棚決賽10名,飛1193米/分;2011年海南椰島公棚亞軍,環號:285162飛1265米/分;2012年廣州浩羽公棚決賽4名,環號:222128飛1302米/分;2013年廣州浩羽公棚決賽43名,環號:270253飛1225米/分。

由於種系是自己培育的,就能夠比較全面地瞭解到該系的這些適翔特徵,將對提高賽鴿出賽的獲獎率,以及指定下注的命中率,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3、為今後的養鴿之路指明了方向。成功育出新品種之後,育種之路並沒有結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不斷擴大和精選種群,變個人的新品種為眾多的鴿友喜歡飼養的賽鴿品種。還要接受更高層次的核對總和挑戰,如果水準夠高,達到國家級品系標準,可獲得中鴿協的批准和命名,成為國家級別的系鴿。

四、幾點啟示

1、作育新品種是一種創造,更是一種發明,絕對需要作育者長時期的靜心專注,進行科學地資料比對,剝離一些表面現象,尋找真實核心的東西,可以說是一項艱苦繁重的體腦力勞動。比起當下鴿界一些無謂之爭,如“國血、外血”之爭,爭了幾十年也沒有結果,看似爭的熱鬧非凡,實際一點作用也沒有。在自己都未能作育出一系令人信服的新品種之前,進行這樣的爭論顯得無聊和沒有意義。將來很多育種者都育出自己的新品種,再爭誰的品種飛得好、贏錢多,那時的爭論絕對會更加精彩。

2、看鴿刊網文,很多觀點不可全信。有人說“科學家就是懷疑家”,我贊同這種說法。都照搬前人的做法,完全信了名人名家的賽鴿理論,賽鴿實踐就難以突破,賽鴿運動就很難發展。比如“砂眼配砂眼出黃眼,黃眼配黃眼出砂眼”的話題,很多文章和鴿友對此都持否定態度,其比例還很高哦!而在我的研究中,這種現象可以確認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變異現象,沒有極強遺傳力的鴿系,以及近親回血的作育是不可能出現的。本舍對此的掌控已無任何懸念,想出什麼眼基本都能做到。有些鴿友用孟德爾遺傳定律否定這一現像是極其無知的表現,前提是孟德爾用十多年時間,將紫花碗豆和白花碗豆分別進行提純育種,在純種的情況下,紫花碗豆雜交白花碗豆只有子一代全部出現紫花,而子二代以後紫花白花碗豆就都會出現了。現代信鴿為了比賽,沒有絕對純種的信鴿品系,所以出現各種眼砂很正常,只是出現的概率高低而已。對此有認識上的偏差,會直接影響到新品種的作育,往往會把作育新品種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作為“廢品”處理掉,你說悲不悲哀?

3、要育出新的好品種,變異鴿公母雙方上兩代內須有知名品系鴿作基礎,其品質的高低又決定了將來作出新品種的水準及檔次的高低。世界知名品系鴿,其素質本身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常勝不衰(如蓋比、佛卡門鴿系),有的卻是曇花一現(占大多數)。如果將世界知名鴿系作個排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寧要A、B級沒有飛過的近親回血鴿子,也不要C、D、E、F級的獲獎鴿。如“949”的祖母華興金環106號,是蓋比“白腹號”直孫配直女作出的回血鴿,與當紅蓋比明星鴿“閃電號”是平輩。特別可喜的是2014年8月1日,比利時圖勒國家賽蓋比鴿獲得總冠軍,按輩份算,該冠軍鴿與“949”還是同代鴿。“949”和它的兒孫們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和難得的做種價值,都與蓋比鴿子的強大遺傳力是密不可分的。

4、採用“雙親變異配對法”會極大的提高育新品種的成功機率。所謂育新品種,其實就是在育種的基礎上通過選擇,使該種鴿群的性狀、特徵有別於上代。它是“育種”的升級版,體現的是一個“新”字,是作育者自己所獨創的。如果說“育種”並不難,就是“純種鴿近親繁育”人人都可以做,只不過作出的品質各有不同。但育新品種就不一樣了,它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就是說:它出於老品種,又超越老品種,要求外觀上更加優美,更趨一致,比賽更有競爭力,抗病力更強,遺傳更加穩定全面。所以我們平時說“育種很難”,其實是“育新品種”很難,而採用“雙親變異配對法”使“育新品種”變得容易。

成功地育出新品種,就已具備了品系鴿的雛形,成為某鴿舍的家系。這時只要擴大種群隊伍,使更多的養鴿者飼養該種系,並不斷取得好成績,成為鴿界公認的好鴿系,就離地方級或國家級的品系鴿不遠了。可以看出:育種—育新品種——育新品系是一個由低級到中級再到高級的漸進過程。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育種是基礎,育新品種是關鍵,育新品系是養鴿人的最高境界。

最後,希望有意育“新品種”的鴿友們儘快行動起來,只要認准二、三路名系鴿,採用新法,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育成一系屬於自己的鴿系絕對有可能。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