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棚參賽攻略:兩羽冠軍培育經驗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我的公棚攻略“參賽”


  自從1982年聽人講賽鴿可以看出能飛多遠距離時,我就迷上了它,一晃就是35年了。過去追求放得越遠越好,如今是越快越好,可是現在越快往往兼顧不了遠端歸巢……

  2013年初我不出差了,過去放遠端、超遠端還算不錯,後來短距離賽鴿盛行了,我的鴿子連褲子都提不上來!休戰!以後與徒弟打了兩個公棚,又碰上了騙子公棚!繼續休戰!!

  2012年以前,幾年出差在外,家裡只留下4只鴿子,其中兩只是我花“大價錢”買的芬尼卡5000的原環;一只是它們育出的小雌鴿(一直沒有家飛);另外一只是借朋友的雄鴿。出差期間妻子每幾天喂一次,五一節回家時正好育出兩隻幼鴿套圈,一個月後叫徒弟到物件單位去取回家家飛,他卻拿去放了公棚,一隻沒有存棚,另一隻2013年4月公棚獲預賽冠軍,信心終於恢復!

  過去我經常跟朋友出去到外地給他們鑒鴿、引鴿,見到許多優秀種鴿!自己囊中羞澀,從那時開始,養鴿子很難與他們比了,他們在地方賽奪金拔銀還捎帶著銅片。沒想到公棚預賽冠軍給我增強了信心!看來有錢買好鴿,但配對不合適在公棚也是白瞎(飼養、訓放都一樣了)。

  最近十幾年,辦公室來了許多大學生,其聰明程度不亞於我們土生土長的。有的家是農村的,我就在閒聊時問他們:家裡買的玉米種在樓下的地裡,怎麼結的玉米粒特別少,他講:家裡的老人都知道,種玉米要到種子站去買……2013年哥哥的同事的父親是種子站的工作人員,有生蟲的種子送來一包,打開一看,就像現在蹦爆米花的小玉米。心裡一想,有的鴿友花大價錢買的鴿子,育出的後代中距離全丟,原來都是“大玉米”種的啊!

  農村的孩子考上了大學,進城當了主管設計,工資高高的,因此我堅定了“知識就是力量”完全沒有錯。每個品系都有好的個體,只是你如何運用知識和經驗去識別挑選罷了!因此不出差了,徒弟也陸續還重播在他那寄養的40多羽鴿子。我開始對40多羽鴿子進行篩選、淘汰、配對、再篩選、淘汰,沒有想到,2016年又一羽鴿子獲得三關綜合鴿王冠軍和200元指定鴿冠軍。

  因此現在根據自己的自身條件,主攻公棚比賽。因為一方面,地方賽我沒有時間和條件高強度地訓放;另一方面,我在飼養方面也跟不上。公棚育鴿飼養,我還是用原先飼養的辦法,用玉米喂鴿子,出小鴿時加白豌豆,此時保健砂也不能缺。
  兩羽公棚冠軍說來也巧,均是自己培育精選的後代配朋友處借或送的鴿子育出的後代。同一品系的鴿子地方賽越訓越快,同時飼養、調養也要跟上,以我現在的條件望塵莫及。看來在公棚賽中有時 “遊擊隊”也可以打敗正規軍。公棚賽配對好了鴿子,作育、優選、送公棚,本季有錢就多放兩隻,沒錢就少放。它們與其它鴿友的鴿子同吃同住,最後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隨它去……退休後再參加地方賽吧!

31.jpg


32.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