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育雛失敗了 幼鴿吃成了胖子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育雛期的感受

今天下了一場立秋後的第一場雨,憑藉著大雨的沖洗,曬棚濕得格外清晰。站在棚內看著羽毛已掉得七零八落的種鴿,以及飄落的羽毛,意味著2017年的培育工作結束。回憶自己今年的育種情況,今年的育種很不好,主要有以下幾點:

1、個體太大;2、羽毛松亂;3、骨骼軟,連接不好。

造成以上不良成果的原因,實際就是自己:從一月份的精心調理,到二月份的配對入巢以及產蛋,自己感覺都很不錯。三月初幼鴿出來了,同時也接到了單位的通知,出差。瞭解到出差需要幾天,根據每天鴿子的飲食、水量,一次性放入。連續性地出差和一次性地大量投入食物和水,導致了這個結果。

個人認為,大量地投入食物,是幼鴿體形過大的主要原因,而且是24小時供應,父母鴿每天不停地在喂,幼鴿也在不停地長,胖子真是吃出來的。大量投入食物,更容易造成幼鴿營養過盛,以及消化不良,積食、挑食等等現象。同時大量投入食物和水,幾天不換,不說衛生了,其實病菌早已侵入,再加上幾天不打掃衛生,這些問題都是造成我今年育雛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親身經歷過的失敗,也是一種收穫吧!個人見解,不妥之處望得到指正。

11.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