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放目的:鍛煉體能而不是定向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訓放需科學

  秋賽前鴿友又開始了路訓的大討論,看了鴿友不少的有關文章和評論,對訓放的看法和做法,討論了上海市秋訓、臺灣的魔鬼訓練等等。

  實事求是地講,上海的信鴿確實好,鴿友想想上海由於社會環境條件的影響,很多鴿友住房小、飼養信鴿的地方也就更小,不像其他地方有的鴿友,鴿棚比上海一般鴿友的住房還要大。但是就在這種條件下,上海鴿友從解放前到現在,出了不少大家、名家,這麼長的時間裡成績長久不衰,那肯定不是偶然。上海人在少而精上做到了極致,在選種做到了精准、在淘汰上做到了精緻、在訓放上做到了理智,上海鴿友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們再來談談比賽前的訓放,首先我們要知道訓放的目的。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我們必須要有它的科學性,訓練離不開體能運動的合理性,也就是說體能和運動量的適應性,所以說訓放是必須從10-100公里逐漸增加公里數的,這樣就可以鍛煉體能的適應性。根據運動學的理念,體能是運動中提高肌肉的彈性、骨骼的密實度,減少身體中多餘附著物,使整個身體強勁有力,在長期的鍛煉裡為比賽做好儲值,在比賽時不會影響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突然爆發來的量,這就是訓放的目的。

  也有人說訓放是為了讓信鴿更好地辨別方向,在這裡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信鴿的陀螺物理定位是與生俱來的,就是很多鴿友說的“我的鴿子一次都沒有放過,直上1000公里都能回來了。”方向跟訓放的關聯性有,但不大,鍛煉信鴿的訓放是為了讓信鴿的身體適應運動帶來的各種消耗,在消耗中能保持高強度的運動量。訓放信鴿還有就是為了讓它們能在任何氣候條件的變化下,它們的運動能力都能使用出來。所以說我認為信鴿不光在比賽前需要訓放,我們也要注重在日常、陰天、雨天、霧天、大風天的天氣,開籠放鴿子。或者遇到這樣的天氣,我們去短距離的訓放(5-10公里),讓鴿子在比賽中遇到不好的天氣時,它們有了心理準備,也有了應急能力。

  以上是個人訓放經驗,讓我們共同學習。

[attachment=0]sy_64011863273.jpg[/attachment]
sy_64011863273.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