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點“點心” 讓賽鴿快速歸巢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淺談給賽鴿吃“點心”
原創:閆慶峰

幼鴿比賽和成鴿不同,有人說“幼鴿比賽是比教練,成鴿比賽才是拼鴿子”,聽起來雖不完全正確,但也說明了幼鴿比賽的艱難和機遇性。

臺灣每年的春秋兩季幼鴿賽在世界上算是比較激烈的,不舉辦成鴿賽的原因就是,由於臺灣的獎金額度大,一季比賽,一羽成鴿很容易從開始贏到最後,這樣很容易出現大額獎金被一人包攬的局面。當然,這也說明了成鴿比賽的穩定性。幼鴿就不同了,在大型的幼鴿比賽中,一羽幼鴿在整個賽季的表現是有不穩定性因素存在的。因此,只要操練科學合理、訓練得法,無論誰都有機會飛好。這就要看教練平日飼養管理的手法了。

管理幼鴿參加秋賽是很能鍛煉養鴿教練的,很多養鴿者成功的開始都是秋季賽鴿成全的:幼鴿年幼貪玩、習性未定,很難把握;免疫力差、容易生病,很難管理;處在成熟期邊緣,發情時性情不穩,很難駕馭。總之,能玩好一群幼鴿的教練,就是合格的教練。好教練是能讀懂鴿子的肢體語言的,也知道什麼時候鴿子需要什麼,也懂得什麼時候給鴿子什麼。

鴿子是吃原糧的,沒有牙齒,不需要咀嚼,什麼好吃歹吃都是囫圇吃。但是,它們卻知道什麼食物好吃和不好吃,什麼時候需要吃什麼、不需要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什麼東西對自己有利,這就是鴿子聰明的地方。你把食物混合一起,它們分辨得很清楚,先吃什麼、後吃什麼井然有序。除非達到饑不擇食的時候,否則它們會對食物很挑剔,也很會挑剔。

細心的鴿友會發現,鴿子很喜歡吃脂肪高的食物,什麼花生、麻子、粟子、菜籽、芝麻等。但在大量消耗體能的時候,你把這些好吃的和玉米混一起,它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玉米。是玉米的顆粒大好充饑嗎?絕對不是。原因是玉米的含糖量大,能迅速補充和提供能量,供它們快速利用,這也是鴿子聰明的地方。聽鴿友聊天時瞭解到,迷途的鴿子,在野外打食時,見到花生和玉米,選擇的是吃玉米。這是他們用夾子捕鴿子的經驗。不談他們的行為,就說鴿子的選擇,你會悟出一個道理,就是鴿子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種鴿育雛時,雛鴿生長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和礦物質。什麼時候需要大量的豆類來補充蛋白質、什麼時候需要大量鹽土補充礦物質、什麼時候不喜歡吃豆子,鴿子分辨得很清楚。花生對鴿子的誘惑很大,在育雛期,假如你定時到鴿舍給它們花生吃,它們會一見到你的出現,就都跑回自己的巢箱等待你的恩賜,這說明鴿子的習慣用食物誘惑是很好養成的。平日進鴿舍,你習慣拿幾粒花生戲弄鴿子,久而久之,鴿子會和你很親近。

鴿子對時間的概念也很強。

隨著太陽的起落,鴿子很容易掌握時間。平日的飼養早晚兩餐,鴿子已經習慣了。而在300KM和500KM比賽時,正常的時候,賽鴿都是中午前後歸巢。因此,在幼鴿進入比賽期時,要根據參賽飛行的距離,判斷好鴿子歸巢的時間。在比賽前,利用一段時間給鴿子在這個歸巢的時間加餐。

就是說,除早晚兩餐外,賽前一段時間,把鴿子平日最喜歡吃的花生、麻子等高脂肪的食物,安排在中午前後當“點心”給鴿子吃:一來誘惑鴿子養成這個時間有好吃的習慣,二來可以補充能量以備儲存。這段時間鴿子就會養成自然的習慣,久而久之,一到這個時間,鴿子的習慣被無意思地反射給大腦,指令會告知鴿子又要有好吃的了。比賽飛行途中,接近這個時間時,由於饑餓和美食的誘惑,會促使賽鴿自然加快速度,趕著回家享受飽餐及美食,從而達到了你利用它比賽的目的。

這也是促使賽鴿快速歸巢的一個好方法,信不信都不妨一試。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