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長知識:引種必備六要點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鴿事百科

在前一篇的百科長知識中,給鴿友們分享了一篇關於“配對前準備和四種配對方法”的文章。種、養、訓、賽各個環節想真正做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說“種鴿”是養鴿人的根基,“養”在管理方面是關鍵,“訓”要得法,“賽”是在養鴿環節最後的一個,就是結果,是檢驗養鴿重要指標之一。週期漫長,只能等待,又是檢驗種鴿品質的高低、養功水準的一把尺子。

因此,引種不能盲目,更不能說:花大價錢就能得到高品質的種鴿,引種也有運氣的成分,如,有的種鴿長得漂亮,各方面的條件都符合自己的要求,上手感覺還不錯,但在使用當中發現後代不出成績,或者說成績不理想。所以在引種方面,給鴿友們分享藝峰賽鴿的一篇《引種須注意的問題》的經驗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引種時,引的路數不要太多。俗話說,貪多嚼不爛,要有針對性,如,你喜歡什麼羽色、品系,是打300公里、500公里、700公里等級別的比賽,還是打公棚或是打地方賽。這些你自己要心中有數,對初養者來說,我認為有三路血統就比較合理。

  二、要有計劃地引種。你的鴿舍有多大面積,投資多少等,需要定位,千萬不要著急。俗話說,心急吃不上熱豆腐,你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要搞清楚,不然的話引回一大堆,不知道該用哪個種鴿。用不過來的種鴿,閒置當保姆,過幾年想起來又想用了,種鴿的年齡已經老了,活力也差了,不僅浪費時間和金錢,也得不償失,甚至被朋友當做笑柄。

  三、引種要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的養鴿時間長短,對賽鴿知識的瞭解程度,積累了多少經驗,要給自己定位。如,初養鴿子的鴿友,引上兩三路血統,路數多了,你試驗不出來,應該每年春季一對種鴿出三窩,而你出一窩半窩。

  四、引種要做到少而精。無論你打地方賽還是打公棚賽,三五年後,根據自己的條件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再往高起點邁進。

引種的管道很多,大概有四種:

1.去當地高手鴿友處引種,也就是說,在當地無論在散賽還是公棚賽當中,多年取得優異賽績的鴿友處引種。這種鴿子適應當地的氣候和賽線,也容易出彩。

2.在各地公棚拍賣會上引種,這種鴿子拿回來可以直接打公棚,但是拍賣鴿的成績要看各站的綜合成績,必須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3.每年春季和秋季各地區舉辦的國際鴿展上,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名家名鴿,直接跟他們見面和交流。我的意見是購買一歲或者當年的幼鴿,價格便宜,老鴿相對價格比較昂貴。

4.網上拍賣會,俗稱“網拍”,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名鴿,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有選擇地競拍,但要注意付款時有三方擔保,防止鴿友上當受騙。

  五、以良好的心態來面對各種誘惑。養鴿圈裡存在很多潛在的誘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面對,虛心向老前輩和高手們學習,與他們交朋友,能從中學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自己要善於總結經驗,來指導實踐養鴿,從而少走彎路,提高自己的悟性能力。養鴿只要高興、愉快,就是值得的。

  六、養鴿千萬不要盲目地攀比,更不能跟風。養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認准的路和目標,腳踏實地地往前走。養鴿貴在堅持,你的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