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長知識:回血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鴿事百科

通常說的“回血”,一般使用兩羽直系血緣關係較近的鴿子進行交配後作育出子代的過程(如:父女配、母子配、還有祖孫配等等)。回血目的是為了達到保住原始鴿的血系純度,及其優良的翔育基因。回血的基礎條件是您的鴿子血統遺傳過硬,在雜交的情況下遺傳表現突出,成績優異,否則配也是白配,意義不大。

回血配對方法
  

1、父配女、子配母交配法。
  父配女所出後代大多速度和歸巢率不及前代,也有極個別成績傑出,但相對來說,成功率較低。子配母交配法,所出後代往往造出許多驚人賽績,為許多賽鴿名家所採用。此配對後代大發揮,常常超越前代,是一種比較成功的交配法。
  2、祖父配孫女、孫子配祖母、外祖父配外孫女、外孫子配外祖母交配法。
  祖父配孫女,外祖父配外孫女兩種配對,後代大多不及前代,成功率較低。孫子配祖母
  外孫子配外祖母兩種配對,後代超越前代趨勢較強,也是較成功的配對。
  3、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半兄妹近親交配及親兄妹近親交配。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半兄妹近親交配,其近親係數可達50%,最能鞏固某一隻銘鴿的特點。國外許多名家都曾採用過此方法,且獲得驕人戰績,是比較成功的配對,同父同母親兄妹近親交配,後代奪冠者和近距離既失蹤者皆有,屬中性。
  4、堂兄妹、表兄妹近親交配。
  這兩種配對,與同父異母、同母異父兄妹近親交配成功率不相上下,也是成功率較高的一例。國外許多名家常採用此法,且獨霸鴿壇數十載,另人佩服 5、親兄弟配同一雌,子代互配及親姐妹配同一雄,子代互配。
  說明白一點,就是同父同母所出的親兄弟或親姐妹,交配同一只雌鴿或雄鴿,倆兄弟或倆姐妹的子代互配,此配對成功率高。
  6、父子配同一雌,子代互配,及母女配同一雄,子代互配。
  這兩種配對,成功率高,國外許多名家也曾採用,是比較成功且廣泛應用的配對方式。其中,子配母所作育的雌與其母同配一隻雄,子代互配,我未曾試過,望鴿友大膽實驗,勇於創新。
  7、侄子配姑姑,舅舅配外甥女交配模式。
  這兩種配對,成功率較高,國內外許多名家曾用此法獲得非常優異成績,所作子代即可放飛,孫代更是錦上添花。
  8、叔叔配侄女,姨姨配侄子交配模式。
  這兩種配對,成功率也較高,子代、孫代發揮無數,名列前茅者也不少,可適當提倡。

回血成功案例  

臺灣養鴿家武高平根據荷蘭信鴿育種家赫爾曼·比佛丹姆的文章加之自己多年的研究列舉出4個育種公式,現摘錄如下:
  1.同父異母(或同父同母)姐妹2羽,妹配姐的兒子(或姐配妹的兒子),採用2代配3代交替遺傳作出。
  2.同母異父(或同母同父)兄弟2羽,弟配兄的女兒(或兄配弟的女兒),採用2代配3代交替遺傳作出。
  3.同父異母(或同母同父)兄弟2羽,弟配兄的女兒(或兄配弟的女兒),採用2代配3代直系遺傳作出。
  4.同父異母(或同父同母)兄弟2羽,兄的兒子配弟的女兒(或弟的兒子配兄的女兒),採用3代配3代直系遺傳作出。
  詹森兄弟作出的“老麥克斯”號、“灰詹森”號;德·克拉克作“冠軍74號”、“鬥士”號、“46”號;邁克·蓋諾斯作出的“鷹鼻”號;卡爾·慕利門作出的“新凡登布希”號;楊·龔朵拉斯作出的“奧爾良之母”號;赫爾曼、比佛丹姆作出的“王子83”號、“少年者之女”號等一大批名鴿都是用上述4種育種公式作出的。
  必須指出的是:在這種育種方式中出現的每一羽信鴿都必須經過競翔檢驗,最忌諱兩隻都沒有經過競翔檢驗的信鴿育種,競翔是檢驗信鴿的唯一真理。用這種育種方式作出的信鴿必須通過競翔加以檢驗,凡高位入賞者直接晉升為種鴿。其作種價值極大。首先,這種方式會使優良基因純合;其次,由於近血係數較高,故信鴿體質有所下降;再次,它使雜交和近血有機的結合起來;第四,考慮到了伴性遺傳;第五,通過競翔選出具有快速歸巢純合基因的種鴿。

回血留種

養鴿三字經“種、養、訓”中的“種”,是基礎,是根本。這“種”從廣義上講也包括配對,配好對是育種的關鍵。李醫生的配對方法可以概括為八個字:“雜交出賽,回血留種”,這八個字也是上海鴿人在長期實踐中得到的共識。這八個字今天看起來鴿人皆知,人人會做,但在當時對李梅齡來說,真好比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不是沒有一點難度的。
在20世紀初的上海民間賽活動中,鴿人們都用嫡系配對,即純之又純的育種方法。這不僅在中國上海如此,在歐洲的比利時等信鴿王國,也都用內交的育種方法,直到19世紀中葉,由卡列爾·偉奇始創和推廣了雜交育種法。到了李梅齡時代,雜交育種方法在歐洲已經用了幾十年。李梅齡在我國養鴿界是最早接受歐洲鴿界的影響,他引進了歐洲的種鴿,並有4羽是雜交鴿,很自然地接受了歐洲的雜交育種思想。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歐洲鴿界在用雜交育種的同時,仍有用內交育種的,甚至有不少只用內交,不用雜交的育種家。比利時阿連棟的楊森兄弟就用內交創造出一個世界著名的最優秀鴿系。
李梅齡先用雜交方法,育出賽鴿,雜交出優勢,育出的子一代中就有一些賽出了好成績。然後,把賽出最好成績的子代進行回血。所謂回血,就是用母子配、父女配,或孫女配祖父、外孫配外婆,把那些在比賽中獲得冠、亞軍的子孫的血液返回到上代,得以提高純度,保持鴿子特點。用這些鴿子留種,用來雜交其他鴿子,育出更好的賽鴿。李梅齡用這樣的育種方法,循環往復,堅持幾十年,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鴿子,人稱“李鳥”。
為了保持品系的純度,李梅齡堅持採用近親配的育種方法,但不搞嫡系配,“兄妹不配對”,“姐弟不成雙”,這是李梅齡配對的信條。而較多地用叔侄配、姨甥配或堂兄妹、堂姊弟配。李梅齡稱此為“三代配”,配偶雙方可以同祖父、祖母,而不可同父母。這種配對方法,保證了李梅齡系的確立和純度,使“李鳥”具有較強的遺傳性能。他說:“信鴿是交叉遺傳的,兒子像娘,女兒像爺,多數是好鴿子。”他認為一對好種鴿的孫代,往往比子代好。有人間他遺傳中雌性和雄性究竟誰的遺傳性強, 他說:“我認為雌性的比雄性遺傳性能強。”
——摘自《李氏鴿經》。

21.jpg


22.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