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長知識:育種四原則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鴿事百科

  隨著冬季的來臨,全國各地的秋賽也都陸陸續續地進入尾聲。鴿子辛苦了半年多的時間,冬季就是調整恢復的時候,並且在此期間,大多數鴿友開始考慮配對育種了,這些事情也不得不提上日程。

品系繁殖是一項長期複雜的工作,這種特點需要我們在日常的育種工作中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準則,這就是育種工作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如此才能使繁雜的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品系繁殖的成功指數。今天為鴿友們分享一篇羽翔鴿舍的《育種所應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則》文章,希望對鴿友們有所幫助

  賽鴿育種工作中所應遵循的四個基本原則:

  第一,目標一致原則

  這個原則要求我們引進種鴿必須符合自己既定的翔賽目標,凡不具備這些既定翔賽特質的種鴿,即使它在某些方面表現得多麼優異,也要拒之門外。實際上,很多時候決定放棄比選擇留下更困難,尤其當經濟實力允許的情況下,畢竟愛美和貪婪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可我也要提醒你:不是所有好東西都適合你,即使它看著多麼誘人,如果你禁不住引誘,弄不好它會令你失去現有,更可能遠離未來。在這一點上,鴿子和當下的“二奶”有同樣的功效。

  比如,面對一隻曾在順風條件下“勇”奪一萬多羽首位的冠軍鴿,如果它不能在逆風環境中也有上佳表現,我們也不會引進育種,因為逆風優異是我們既定的標準。實際上在順風條件下表現搶眼的鴿子往往翅膀的排風比較差,而且翅膀會比較長,較大,如果拿這樣的鴿子交配自己的鴿子,就會弱化已有鴿族的鴿子在逆風天候下的表現,而中庸的鴿子不是我們需要的。如果你的初衷是想借此得到順逆風都快的鴿子,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這種鴿子根本不存在,即使有也只會出現在整體競翔水準較低的地區——偶爾出現一隻高品質的賽鴿,往往會令它看起來無所不能。其實,真正原因是對手太弱了。

  第二,遺傳穩定原則

  就是要優先選用遺傳穩定的種鴿。這就有鴿友要問了,怎麼才能準確判定種鴿的遺傳穩定性呢?其實,要想百分百判定一隻鴿子的內在品質根本不可能,我們不能,胡本、克拉克等這些大師同樣不能。

不過我們可以透過各種現象推斷它的內在品質,比如:這個鴿舍歷年的賽績如何,整體入賞率如何?鴿舍每年引進多少外系種鴿,採用哪種育種手法?舍內鴿族是單一還是多頭並存?遺傳力僅限一二代呢,還是更深遠?種鴿數量有多少?等等。這些都是透露這個鴿舍鴿子內在品質的有價值的資訊。歷年賽績穩定靠前,說明飼養和管理得法,並有品質優異的鴿子存在;整體入賞率好,說明整舍鴿子品質整齊,引進好鴿子的幾率較大;每年引進外系種鴿越少說明鴿族血緣比較集中,基因純和度較高,遺傳力相對較強;以種內育種手段為主的鴿舍要優於以雜交為主的鴿舍,舍內鴿族單一勝過多頭並舉,一連好幾代出成績的要優於只一兩代的,以上這三點都說明該鴿族遺傳力穩定強勢;種鴿數量少,說明是採用精兵制,這樣的鴿舍品質更好,動不動種鴿上百羽的,除了說明“多”“雜”“亂”,不用問品質沒法保證。

  我們在這裡談論育種,說白了就是人為控制賽鴿按我們設想的目標進化,如果種鴿的遺傳不夠穩定,那麼它的下代各向異性就很明顯,導致將來很難把握鴿族走向,從而給人為控制走向帶來麻煩,甚至造成人工繁育的徹底失敗。向鴿族裡摻進來一隻種鴿的基因很容易,後來發現弊端,想剔除其帶來的不良影響,要麼困難重重,要麼損失慘重。

  所以引進種鴿要慎重,自己已有較成功鴿族,再引進更要慎重。熟話說:光腳不怕穿鞋的,起棚不好還可以重來,但如果自己已經有了滿意的“鞋子”,再弄沒了,這損失可就大了。

  第三,少量原則

  這個原則要求,儘量用少量優質的種鴿參與育種,更簡單的說法就是:如果一隻可以,就絕不用兩個。

  參與育種的種鴿數量越多意味著帶來的基因差異度越多,雖然短期內由於雜交優勢的影響賽績表現較好,但長遠看卻給未來的鴿族融合帶來麻煩,所以要儘量避免。鴿友如果有心,你會發現很多名舍的超級鴿,尤其是超級種鴿,它的血統書中會反復出現一些優秀祖先的身影,詹森兄弟老麥克斯大家都知道吧?看看它的育種圖譜,就是超級雄斑格51圍繞早期黃金配對灰48配漂亮淺斑51的育種,說白了基本就三隻鴿子。

  下面請看:

11.jpg


這個圖譜很能說明問題,我不想讓大家生搬硬套,但要加以研究借鑒。育種的技巧很少對外公佈,但我們可以從育種圖譜裡看出端倪。

  第四,環環相扣原則

  這個原則要求育種的個個環節務必保證品質,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那麼以下個個環節的品質就沒法保證了。鴿質的提升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就要求我們在賽鴿育種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把關,不符合標準的堅決不能用來育種。

  那麼哪些種鴿才有資格拿來育種呢?我們的做法是用來育種的賽鴿必須符合以下幾點:

  首先,種鴿本身賽績穩定靠前。穩定是基礎,也是我們的基本要求,靠前說明鴿子本身素質超群,可以藉以提高鴿族速度品質。

  另外,同胞兄弟姐妹的表現也要同樣穩定靠前。通過這些年的賽鴿實踐我們發現,具備這種家族表現的賽鴿往往遺傳也比較穩定,反之,只有自身翔績優異,而兄弟姐妹的表現卻乏善可陳的,這種鴿子用作育種表現往往令人大跌眼鏡,常常自己是常勝將軍,而下代連入賞都難。這樣的鴿子用多了,鴿舍的品質很難保證,鴿族的整體性漸漸失去。

  再有,用作育種的鴿子體型結構必須符合我們既定的架構。我們鴿舍也偶爾出現一些不符合我們既定標準的,特殊體態類型的,而且飛得不錯的賽鴿,但都被我們排斥在育種範圍之外了,看著好像覺得可惜,但這是必須要捨棄的,為了鴿族素質的快速統一,舍掉些不符合標準的邊邊角角在所難免。正所謂: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就到這裡吧,希望這篇文章對鴿友們有所幫助。下面把我自己的鴿族圖譜寫下來,供大家參考:

12.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