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算帳:堅定“淘汰”信念
版主:NSR-268835
第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秋賽總結
躊躇滿志的出發,氣壯山河的奮鬥,丟盔棄甲的結果,這算是對秋賽的大概總結。14只壯士,統統散落在了西南這片神秘而夢幻的版塊上,屈指可數的幾個成績,在還算飽滿的人力、財力、精力的付出面前,蒼白而又孱弱,就像剛推出產房的婦女的臉。
想起一位因為健康原因退出鴿界的老大哥的話:賽鴿這玩意,偶然性太大,變數太多,要養出水準,賽出成績不容易,特別是業餘玩家。這段時間也進行了認真反思,也請教了很多高手,也查找出自己很多很多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心態上有些急躁,以為自己重新起棚,就會很快滿血復活,再展雄風。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二是管理方式東施效顰,兩不像,既不像職業鴿舍那樣做得細緻入微,強度十足;又不像業餘鴿友那種閒庭信步,信馬由韁,時緊時鬆,鴿子狀態也起起伏伏。用某位大哥的話說:你這種養法讓鴿子無所適從,狀態反而會很差。三是賽鴿隊伍純屬拼湊。東拉西扯,東拼西湊,有朋友支援的,有自己到外面引進的,極少數是真正得到檢驗的。加之數量有限,一旦通過前期淘汰,真正能參賽的也就寥寥無幾了。
關於下一步打算,一是不動搖信念,既然丟不掉,就還得養起來,尤其要克服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態。二還是得堅持走精品化路線,繼續淘汰飛不動的種鴿,引進新鮮優秀血液。三是總結今年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探索適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想起一句詩:我相信,那一切的種子,只有經過埋葬,才有生機。
又到引種季節
狡兔死,走狗烹,看到金三胖開始玩朱元璋那招,知道這又到了秋後算帳的季節。俺也瞅瞅種鴿棚,覺得那些發揮不力的種鴿們也必須給後來者騰位置。於是,昨天把那只花費不菲的“特比猛龍”殺了,病了多日,治療多時,終究黔驢技窮、無力回天。“特比猛龍”作為種鴿還算及格,留下了唯一直女“猛龍聖女”,為一場殘酷比賽當天歸返的十來隻賽鴿之一。
養鴿十來年,究竟殺了多少鴿子,已經無從論起,估摸著光是種鴿的買價,買輛中檔小車應該是夠了吧。
引進的時候賣家口若懸河,自己雄心壯志,等飛完之後,卻發現和期望的目標相去甚遠,甚至大失所望。紙片上的輝煌燦爛,終究抵不過賽場上的圖窮匕見,真刀實劍。
總結賽績,存在一定因果關係,但還有很多很多影響賽績的環節,比如配對,比如日常管理,比如賽前的調整,等等。嚴格來講,只有其他環節你都做到極致,你才能來考評種氣的優劣取捨。
但現實是,絕大多數工薪鴿友,誰又可能把各個方面做得那麼好呢?所以理論是一個方面,實踐又是一個方面。我的考量方法是,一隻種鴿,配三隻配偶,出三對以上,無發揮的,就必須淘汰。
至於如何看種鴿的血統,我覺得要在家族優異性的基礎上考量個體。比如我就喜歡這種鴿子——父母冠軍、平輩冠軍、下代冠軍。如果有一群這樣的種鴿作為基礎,你的賽績再差,也不會差哪裡去。
又到引種季節,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該收手的時候就請收手吧。
秋賽總結
躊躇滿志的出發,氣壯山河的奮鬥,丟盔棄甲的結果,這算是對秋賽的大概總結。14只壯士,統統散落在了西南這片神秘而夢幻的版塊上,屈指可數的幾個成績,在還算飽滿的人力、財力、精力的付出面前,蒼白而又孱弱,就像剛推出產房的婦女的臉。
想起一位因為健康原因退出鴿界的老大哥的話:賽鴿這玩意,偶然性太大,變數太多,要養出水準,賽出成績不容易,特別是業餘玩家。這段時間也進行了認真反思,也請教了很多高手,也查找出自己很多很多問題。
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心態上有些急躁,以為自己重新起棚,就會很快滿血復活,再展雄風。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二是管理方式東施效顰,兩不像,既不像職業鴿舍那樣做得細緻入微,強度十足;又不像業餘鴿友那種閒庭信步,信馬由韁,時緊時鬆,鴿子狀態也起起伏伏。用某位大哥的話說:你這種養法讓鴿子無所適從,狀態反而會很差。三是賽鴿隊伍純屬拼湊。東拉西扯,東拼西湊,有朋友支援的,有自己到外面引進的,極少數是真正得到檢驗的。加之數量有限,一旦通過前期淘汰,真正能參賽的也就寥寥無幾了。
關於下一步打算,一是不動搖信念,既然丟不掉,就還得養起來,尤其要克服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態。二還是得堅持走精品化路線,繼續淘汰飛不動的種鴿,引進新鮮優秀血液。三是總結今年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探索適合自己的管理方式。
想起一句詩:我相信,那一切的種子,只有經過埋葬,才有生機。
又到引種季節
狡兔死,走狗烹,看到金三胖開始玩朱元璋那招,知道這又到了秋後算帳的季節。俺也瞅瞅種鴿棚,覺得那些發揮不力的種鴿們也必須給後來者騰位置。於是,昨天把那只花費不菲的“特比猛龍”殺了,病了多日,治療多時,終究黔驢技窮、無力回天。“特比猛龍”作為種鴿還算及格,留下了唯一直女“猛龍聖女”,為一場殘酷比賽當天歸返的十來隻賽鴿之一。
養鴿十來年,究竟殺了多少鴿子,已經無從論起,估摸著光是種鴿的買價,買輛中檔小車應該是夠了吧。
引進的時候賣家口若懸河,自己雄心壯志,等飛完之後,卻發現和期望的目標相去甚遠,甚至大失所望。紙片上的輝煌燦爛,終究抵不過賽場上的圖窮匕見,真刀實劍。
總結賽績,存在一定因果關係,但還有很多很多影響賽績的環節,比如配對,比如日常管理,比如賽前的調整,等等。嚴格來講,只有其他環節你都做到極致,你才能來考評種氣的優劣取捨。
但現實是,絕大多數工薪鴿友,誰又可能把各個方面做得那麼好呢?所以理論是一個方面,實踐又是一個方面。我的考量方法是,一隻種鴿,配三隻配偶,出三對以上,無發揮的,就必須淘汰。
至於如何看種鴿的血統,我覺得要在家族優異性的基礎上考量個體。比如我就喜歡這種鴿子——父母冠軍、平輩冠軍、下代冠軍。如果有一群這樣的種鴿作為基礎,你的賽績再差,也不會差哪裡去。
又到引種季節,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該收手的時候就請收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