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生不怕近親—信鴿遺傳探秘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中信網

卵生不怕近親—信鴿遺傳探秘

——養鴿名家西安虎豹賽鴿郭新城新年訪談

近兩年,陸續採訪報導了郭新城關於信鴿防病、治病、公棚飼養管理以及信鴿育種方面的研究心得,引起了鴿界不斷關注。今年,郭新城又被中信網“天下鴿問”欄目聘請為信鴿線上疾病診治專家,為全國鴿友救治了無數信鴿,受到了鴿友們好評。

在此基礎上,郭新城這兩年又將重點轉移到了信鴿育種理論和實際操作的研究和育翔,以期擁有完全自主品牌的優秀信鴿,打破多年來中國沒有自己品系信鴿的桎梏。

下面請他談談有關育種方面的感悟和心得。

郭新城:全國鴿友大家好!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首先祝全國鴿友新年快樂,身體健康,新年鴿運亨通!

在自然界中,人類和動物的繁衍基本上歸納為兩種:一種是胎生,一種是卵生。信鴿無疑屬卵生動物。卵生動物從生物遺傳上來講,卵生動物可以近親,近親的後代有可能超越它的父母。生物遺傳定律已經為我們揭示了它的科學論據,鴿友們不必再為信鴿能否近親爭論不休了。

生物遺傳理論進一步闡述了生物物種要想達到生物遺傳理論上的純種,必須經過五個來回的反復近交、遠交、再近交的往復。

即便我們做到了五重近交提純育種,從生物科學遺傳優良率來講,也只有17%的優良率。

如果從基因測序進一步剖析鴿子的遺傳特性,我們知道,人類基因有24對染色體,鴿子卻有40對染色體。鴿子40對染色體進一步揭示了鴿子不怕近親的原理,因為,信鴿40對染色體,一對鴿子交配後,染色體完全重合的概率很低。換個角度講,想將兩羽鴿子的優良基因遺傳給下一代,概率也很低。

以上遺傳理論和本質,充分說明瞭信鴿競翔中深不可測的奧秘。如果你想培育出一對優良基因的信鴿,需要付出長時間的心血和不懈的努力。

2016年,我曾根據生物遺傳原理,採取極度近親作育手法,作出的小鴿子到公棚試賽,如:母子配獲得公棚決賽171名,父女配獲得鴿王11名,親窩配獲得495名。最成功的案例為雲南公棚預賽9名、決賽12名,均以第一梯隊飛返,並且,贏得指定鴿多項大獎,就是同父不同母的姊妹配。

由於是第一年的賽績,依據還不充分,2017年繼續採取極度近親的作育手法作子代鴿參賽,進一步檢驗信鴿遺傳規律。今年共送公棚參賽鴿46羽,分別送到天津、河北、上海、湖北、四川、甘肅、雲南、陝西,在不同的賽線檢驗近親鴿子適翔資料,共飛進決賽8羽。從兩年獲獎鴿資料統計,3月份跳臺的只飛進決賽1羽,其餘進獎的鴿子均為在4月20日到6月30日出生的小鴿子。

從客觀上分析,今年陝西由於十月份長期陰雨天氣,公棚決賽普遍推遲到了12月中旬,近親鴿子是否無法抗拒寒冷,有待進一步考證。

兩年的試翔,從資料統計來說,成績不理想。對比這兩年支援出去的鴿子,今年卻飛出了較好的成績,其中有鴿王3羽,前100名8羽,進獎鴿16羽。這些鴿子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近親回血鴿,由鴿友和自己的鴿子雜交出賽;一種是近親回血,然後遠親沾血配對後,再給鴿友作育參賽。從回饋的資訊來看,相比較極度近親出賽來說要好得多。以此看來,極度近親參賽這條路並不順暢,需要修正完善。

未完,待續!

1.jpg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