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長知識:配對育種計畫


版主:NSR-268835
1 頁 (共 1 頁) 1 篇文章

鴿事百科

值此寒冬之際,鴿友們都在忙著調理種鴿,也開始準備新一年的育種配對,這是鴿友們最忙碌、最關鍵的時刻。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育種想法,但是鴿友sanyu鴿舍的《配對育種進入倒計時 你準備好了嗎?》一文也詳細介紹了育種配對的各項準備,鴿友們可以參考一二。

以下是該文主要內容:

1、種鴿調整。“因材施教”,以自然為主。在種鴿調整方面,我沒有系統的方案。在配對前2個月,準備使用的種鴿,先觀察形態和精神狀況,然後逐個上手評判健康狀況,如果種鴿沒有明顯消瘦、肥胖,一般不做調整,只做簡單毛滴蟲和呼吸道整理;個別消瘦的,打打體內蟲、球蟲。糞便正常,連腸道都不用清理。種鴿關養的,重點是做好減肥,精神狀態的調整,最好的辦法是公母隔離“靜養”。

2、配對育種時間。“自古英雄出少年”,賽鴿的年齡不宜過大,6個月左右最好,時間大致在2月15日左右(立春),至5月底。我的好多成績鴿,大都在這個時段出的。今年的總冠軍12-021154是4月13日出殼的,三關鴿王亞軍0642166、幼鴿加注冠軍、特比、大獎亞軍是6月16日出的(現在三根將軍條還沒有換)。

3、保姆使用。少用,除了種鴿年齡大的,用保姆鴿帶一窩外,我很少用保姆鴿,我相信“吃奶像三分”。用好鴿,最好用賽績鴿!我的保姆鴿,基本上都是當年比賽取得成績的賽績鴿,在沒有升級為種鴿前當保姆。這樣有兩個好處,吐鴿,一是可以發發身體,二是可以排排毒。

4、種鴿年齡。對於年齡沒有過多考慮,只要健康,年齡不是問題。我的08年“紅狐”配“萬金油”出的老雌鴿,15年出了三羽幼鴿,套汽車大獎、特比環,決賽上籠3羽,進獎2羽。

5、幼鴿選擇。沒有固定模式,不能單純從外表、手感去決定取捨,關鍵是你對的鴿子要瞭解。要瞭解自己的“鳥”,出什麼樣的飛,飛什麼樣的級別,出什麼樣做種好,自己心裡要有數。我的幼鴿選擇全憑自己經驗的積累,剩下的就是要交給藍天了,而不是自己的眼睛,要讓它去飛,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的主力雄814就是典型事例,出的幼鴿體長尾寬,外表實在是很難“恭維”。但就是這樣貌不驚人的幼鴿在本地進獎率幾乎達100%,且都是好名次。前年570飛的亞軍,去年的17237飛的總亞軍,10019、10016分別為3名、9名,今年汽車大獎亞軍、6名等。

6、獎環如何套。不管打地方賽,還是公棚,現在的參賽費逐年“水漲船高”,如果計畫不周,弄不好是血本無歸。幼鴿套環也要計畫好。我的做法是1/3左右的環,套在成功配對出的幼鴿身上,我的三路主血,組合成功配對有5-6對,每年都套20只左右的大環,不出意外,保本是沒問題。然後再把新引進種鴿、替補種鴿,配上已證明發揮好的種鴿和發揮好種鴿,每年也要交換配對。說不定,會給你意外的驚喜。比如我的總冠軍,就是出自老種鴿,新配對。

7、要善於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人在育種、競翔方面都有自己一套成熟做法,信鴿書刊、網路刊載的不少。對待別人經驗,好的做法,要多關注、多思考,把有用的東西,通過實踐去檢驗;把有用的,留下來,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學習經驗,最好多看實戰的東西,理論的東西,少看,或者是不看,畢竟我們不搞理論研究。不管怎樣,養鴿最忌諱的是生搬硬套,不能人云亦云,別人的經驗適合不適合自己,對自己管不管用,要靠實踐去檢驗,去積累。

回頂端